第一三二章:為何不攻城?

字數:11654   加入書籤

A+A-


    情況非常凶險,院牆上的100弓箭手一刻不停的發射箭矢。

    難民在一息之間就能倒下八九十個。

    這樣下去,難民們的一口氣泄了,一切都功虧於潰。

    “拿命來!”

    隨著三聲叫喊,李無雙,李無傷,陸風從人群頭頂飛過,一躍到達院牆。

    弓弩手近戰就是渣渣。

    更何況他們麵對的是三位高手。

    院牆殺頓時哀嚎起來。

    跟隨李無傷到來的,還有王守仁手下的100親兵。

    難民進城之後,這些兵丁混進難民裏麵,本來的任務是打開鐵門。

    眼下紛紛變成攻擊手,抬著簡陋的雲梯和繩索衝到前沿。

    弓箭手被砍的人仰馬翻,顧不上搭雲梯的他們。

    他們順順當當的爬上院牆。

    順著階梯衝下去,跟守護大門的護衛隊殺起來。

    護衛隊是王府精銳,他們的戰鬥力堪比錦衣衛。

    100人填進去就是泥牛入海。

    李無傷見狀,飛躍下來幫忙。

    “打開大門!”

    李無傷大喊。

    武功再高也會寡不敵眾。

    隻有把難民放進來才有勝算。

    20多個兵丁立刻衝向大門,跟護衛廝殺。

    李無雙無心戀戰,從院牆上跳將下來,三五下就幹掉三個精銳護衛。

    “開門。”

    大門終於被打開了。

    外麵的難民像洪水一樣湧了進來。

    這裏是王府的第一道防線。

    寧王府經過五代經營,每個院子都是獨立的。

    攻下第一個院子,並不能對裏麵造成威脅。

    “快去稟告大公子,就說第一道們失手了!”

    總旗命令自己的親兵。

    其實這是一句廢話,第二道院牆上的兵丁又不是沒看到。

    總旗的意思是讓大公子率軍隊鎮壓,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對付這些暴民不用那麽勞師動眾,我們就解決了。”

    內院院牆之上,二公子不知何時出現在大門之上。

    “二公子,形勢緊急,難民裏混有士兵。”

    總旗著急的說道。

    “知道了,我會放箭射殺,你們找機會回到內院來。”

    說完二公子麵無表情的轉身離去。

    不管是難民還是護院,對王家來說都是棋子。

    別說死一百個,死光都不用心疼。重新培訓一批就是了。

    總旗對此心知肚明。

    他的手下還有200來人,核心骨幹還在。

    總旗喊來傳令兵。

    “通知各隊隊長,院牆上弓箭手到位後,立刻撤到內院。你去跟內院把門的人溝通一下。一定要做到萬無一失。”

    “知道了。”

    二公子的弓箭手已經可以算作是正規軍。

    這些人跟著二公子在小香山訓練了五年。

    不能說百發百中,三箭有兩箭打中靶心還是沒問題的。

    射殺下麵黑壓壓的難民自然不需要準頭。吐口痰下去都能砸中三五個人。

    但是射殺李無傷和他手下的100精兵,就需要百步穿楊的技術了。

    “嘩啦啦。”

    鮮紅鎧甲的勇士一下子湧滿了院牆。

    足足有300人之多。

    “撤退!”

    總旗大聲喊道。

    對抗難民大軍的護衛隊們邊戰邊退,終於在內院的接應下成功離開。

    “嗖嗖嗖!”

    用瓢潑大雨來形容這些射下來的箭矢一點都不誇張。

    難民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場麵。

    頓時亂做一團。

    “不要亂,快去搶劫啊。”

    二小胳膊受傷,但是依然在人群裏鼓動。

    倒不是他對唐四方有多忠心。

    而是他惦記著自己那份財富。

    外院很大,房間有三十多間。

    這裏不是王府的核心地區,但是丫鬟,家丁在這裏生活。

    糧食,柴火,蠟燭,布匹這些值錢的東西還是有的。

    難民們一批批倒下,又一批批的填充上去。

    300弓箭手手都酸了,下麵的情況沒有絲毫改觀。

    “二公子,後門馬廄被亂民衝破,您趕緊去那邊支援。”

    難民把王府團團圍住,自然不會隻在這一點突圍。

    四麵院牆都有人衝擊。

    護衛隊和弓箭手在這裏鎮壓,其他地方必然薄弱。很容易被難民衝破。

    馬廄這個地方的院牆雖然有兩丈高,但是非常脆弱。隻有不到半米寬。每隔三丈有一個垛子加固一下而已。

    難民們齊心合力把牆推倒,裏麵立刻亂成一團。

    馬夫才不會跟難民們拚命。

    保住自己的性命才是首要的。

    大不了這次風波之後跑路而已。王府的人不至於趕盡殺絕。

    300匹護衛隊的戰馬遭了秧。

    在難民眼裏,他們不把戰馬當做重要的戰略資源。

    它們隻是難民眼中的食物。

    一群紅了眼的難民用聲嘶力竭的聲音宣告自己的戰利品。

    卻很快被別人揍趴下。

    不用護衛隊動手,難民們自己就亂了。

    用烏合之眾來形容這幫難民都是對烏合之眾的侮辱。

    搶奪聲,打罵聲,戰馬嚎叫聲混合成一曲交響曲。

    剛剛退下戰陣的護衛隊被調往這裏,雖然隻有200人,但是一個衝擊就把難民趕出院子。

    200人齊聲上馬站在豁口前。

    麵對雄壯的軍榮和寒光四射的軍刀,難民慫了。

    “五姨太的院子被推倒了,鄉親們去搶啊。”

    人群中一個人高喊了一嗓子,黑壓壓的大軍撤了。

    來的時候黑壓壓一片像潮水。

    走的時候亂哄哄一片也像潮水。

    “總旗,我們怎麽辦?”

    一個隊長上前問道。

    “戰馬就在我們胯下,這裏再也沒有值得搶的東西,跟我去前院支援。”

    前院第二進,

    護衛隊的離開和二公子的弓箭手被調往北門守護暗道。

    這裏的內院立刻被難民衝破。

    這個內院是王府上等仆人的居所。

    裏麵值錢的東西還要多。

    二小在意的可不是這些,他看中的是世子,郡主的宅院。

    實在不行,衝下一個小妾的宅院也能讓他搶購下半輩子的銀子。

    “鄉親們,糧食在裏麵,跟我來。”

    對難民來說,最有用的口號是糧食。

    他們已經餓了一天一夜,用最後的力氣衝進來,死了那麽多人為了什麽。還不是搶完了糧食回老家去。

    二小的呼喚讓沒有搶劫到東西的難民再次暴走。

    “大哥,去賬房。”

    李無雙的一身白袍已經染成鮮紅色。

    李無傷看了看剩下的士兵。

    帶來100位精兵,活著的還有八十多位。

    這些人足夠把鐵門砸開活著挖開。

    “陸風,帶人上牆。我和妹妹斷後。”

    賬房的位置在婁素珍的獨院。距離這個二進大院隔著三道院牆。不過最外兩層的院牆被衝破,裏麵的院牆就是普通院牆,翻越或者推倒都不是問題。

    那裏是重地,王府這麽亂,肯定有精兵把守。

    艱巨的任務交托到陸風身上,陸風二話不說,提劍就上。

    “妹妹,你的對手是白敬亭,剩下的交給我和陸風。”

    這個時候,龍虎山七劍一直沒有出現,讓李無傷非常好奇。

    先把目標明確一下,免得他們出現的時候出現混亂。

    本來人馬就不多,協調不好的話,這一趟算是白來了。

    “一個白敬亭不在話下,殺了他後我去幫你。”

    李無雙根本不把白敬亭放在眼裏。

    武昌事變的時候,白敬亭帶領兩位師弟隻會跟李無雙打了個平手。

    李無雙有傲視他的資本。

    ,

    南昌四門被巡城司的人放棄。

    這讓寧王朱宸濠大發雷霆。

    大公子得到指令,帶領三千精兵迅速重新占領城門。把難民全都圈在了南昌城內。

    城外,王守仁的大軍紋絲不動。

    根本沒有攻城的意思。

    “大人,再不下命令攻城,孫遂孫大人性命難保。”

    九江巡撫徐振清著急的說道。

    他跟王守仁品級相同,都是從四品。

    但是王守仁手握實權,手裏有兵部的堪文,這裏他最大。一切都要聽從他的指揮。

    “孫大人已經決心報國,我們攻城指揮讓他死個更快。但願他能夠趁亂逃出城去。”

    王守仁纖瘦的身材在微風中搖搖欲墜。

    他一臉的悲戚,對自己這位密友非常的感慨。

    “大人,既然如此,為何還不下令攻城?”

    徐振清問道。

    王守仁苦笑一句:

    “你沒看見那些宮裏的人麽。”

    王守仁指了指不遠處高台上端坐的太監。

    這位太監是陪都金陵的大太監,南方五省監軍張忠派來的。

    不知道什麽原因,張忠得知寧王起兵,王守仁率軍評判之後,快馬加鞭的派來自己的心腹,讓王守仁停止攻城,一切由他定奪。

    王守仁一個區區的從四品巡撫,盡管手握並不堪文,依然不得不聽從太監的號令。

    “他們什麽時候到的,我怎麽不知道?”

    徐振清一臉鄙視的看了一眼高台。

    “剛到半個時辰。張公公下令不得攻城,一切由他定奪。”

    “他懂個屁!”

    徐振清張嘴就罵,絲毫不顧忌身邊眾多的同僚。

    “徐大人,注意你的態度。張公公是皇上的人。”

    王守仁好心的提醒徐振清。

    “我們也是皇上的人,不止他一個。”

    徐振清一點都沒有收斂,接著放聲大叫。

    同僚們一個個苦笑。

    徐振清在江南官場名聲很大。

    不是因為他有多麽亮眼的政績,而是因為他的暴脾氣。

    按說身為官員,官場的那一套他自然心知肚明。

    但是這正是徐振清與眾不同的地方。

    他知道,所有人都唯唯諾諾,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隻要他顯露出不同,就一定會得到上麵的關注。

    上麵一旦關注,而他又真的有真才實學,那麽他的升遷是意料中事。

    大明朝到正德的時候,雖然已經腐朽。

    但還不是深入骨髓。

    幹實事,渴望得到幹實事的官員是朝廷和皇帝的心聲。

    徐振清身為知縣的時候,就因為與眾不同的為人之道得到南直隸總督重視。

    被推薦給內閣之後,徐振清直接從一個小小的知縣晉升為九江知府。

    在知府任上幹了三年,再次升格為九江巡撫。

    別看管轄的範圍沒有擴大多少,但有了參與軍機的權利。

    知府手下隻有巡城司和捕快可以驅使。

    巡撫可是有權利請示調動轄區軍隊的。

    王守仁素知這位徐振清大人的脾氣,不想跟他爭辯。

    決定權在王守仁受傷,不是他徐振清。

    徐振清就是鬧出老天爺來,也調不動一兵一卒。

    不過王守仁跟徐振清一樣有個疑問,那就是為什麽不讓攻城。

    城外的暗道被發現,位於鄱陽湖的出口已經控製在官軍手裏。

    通往小香山,大香山,指毛山的密道雖然還沒有掌控,但是已經有王元大人的一萬精兵埋伏在畢竟之地。

    南昌城內隻有王府的三百護衛隊,三百弓箭手,二千土匪和守城的八千士兵。

    一萬人的部隊守住一座城實在是艱難。

    王守仁估計,現在發起進攻,不出半個月,南昌城必破。

    太監發話,王守仁辯解過。但是不方便強問。

    他在等張忠的回話。

    雖然明知以誤戰機,但不得不如此。

    人事複雜,不是書上寥寥幾筆帶過那麽簡單。

    “可惜了三萬黎民百姓。”

    王守仁感歎一句。

    裏應外合如此絕佳的機會就這樣錯過了。

    這些手無寸鐵的難民怎麽是軍隊的對手。

    他們的命運已經注定。

    唯一要做的是為他們祈禱。

    ,

    數千難民衝進王府內,唐四方在外麵的看的清清楚楚。

    二千多難民的屍體堆積在王府外,外院和內院,唐四方同樣看的真切。

    “幹你娘的,怎麽還沒有動靜!”

    唐四方大罵。

    把身旁負責伺候的掌櫃嚇了一跳。

    “公子,這動靜還不夠大。我看王爺暴怒之下會大開殺戒。到時候會血流成河。唉。”

    連不知兵的掌櫃都知道難民必死無疑。

    唐四方怎麽會不知道。

    按照約定,王守仁的大軍這個時候該攻城了。

    孫遂秘密運進城的五百士卒負責打開城門。

    可惜現在全成了泡影。

    “你懂個屁!”

    唐四方白了掌櫃的一眼。

    掌櫃的心虛,李無雙殺人他親眼所見,他可不敢得罪唐四方。

    “有茶麽,渴了。”

    唐四方幽幽的來了一句。

    “公子果然異於常人。這個時候還有心情喝茶。我這就去找開水。剛才被打砸一通,開水都沒有了。”

    掌櫃抱怨一句,起身去找茶壺和開水。

    蜷縮在牆角的眾人眼見越來越多的難民衝進王府,一個個都想逃命。

    王府尚且如此,家裏成什麽樣可想而知。

    湧進城的難民有三萬八千人,王府這裏一萬多,剩下的可都在南昌城晃悠。

    打砸搶對他們來說早就不是犯罪。

    反正官府顧不上,搶完就跑誰抓的住。

    “劉員外,你家就在東門口,不回去看看。”

    一位富態的中年人問道。

    那位被稱作劉員外的人歎氣道:

    “看個屁啊,家裏人活著就感謝老天爺了,你看看這幫土匪的做派,銀子怕是早就沒嘍!”(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