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回娘家
字數:3757 加入書籤
王府中這一場並沒有多少人知曉的風波,就這樣還沒有掀起來便又過去了。
沒人敢亂傳這事兒,但王府中大大小小的管事們多少知曉些風聲,人人心中一凜,暗自提醒:好生伺候著兩位主子吧,那些有的沒的心思,統統都趕緊收起來的好!
紫晶去了莊子、凝翠親事訂下之後,趙玄懿便帶著紀青青回玉水縣。
先去紀家村小住幾日,隨後再去萊山縣海港。趙玄懿說若是天氣好,兩人還可乘船直下福建、南粵,把蘇錦給高興壞了。
福建、南粵啊,那必須要去啊!
不說南邊各種豐富的食材,光衝著種類繁多的各種水果,紀青青想想都覺得饞得不得了。
兩人在琳縣住了一晚客棧,因為並未使用王府的馬車、儀仗,低調行事,一行十來人與尋常大戶人家老爺少爺出行無異,並不引人注意。
剛住進客棧,紀青青便叫人去打聽打聽縣丞大人一家情形如何?
雖與大房已經斷了親,但有紀老爺子和紀老太太在,還有一個和離歸家的嬌慣小姑姑紀寶妹在,自家跟大房那邊無論如何是沒法兒真正撇幹淨的。
紀青青想要知道,那位當了縣丞的大堂哥,如今如何了。
打探來的消息,令紀青青聽了直皺眉。
內宅的事一時之間自然打探不來,但關於縣丞大人的信息那就多了。
這位縣丞大人如今可是琳縣裏實打實的二號人物,威風著呢,就連縣太爺也得看他幾分臉色,據說,他上麵有人
這位縣丞大人的家人、下人,如何的橫行霸道、耀武揚威,那也不用說了
紀青青心裏暗歎,她就知道,那位大堂哥就是個得誌便輕狂的小人,大伯父、大伯母和祖母他們,更是尾巴都恨不得翹上天吧?
還有紀玉珠——嗬嗬!
唯一讓她稍稍安心的是,祖父、祖母應該是在這兒住上了癮,帶著小姑姑一直都住在這兒,除了過年回去,一直都待在這邊。
這樣最好了,自己的耿直娘也就不會被大房挑撥祖父祖母做什麽算計上。
還有牛家和紀玉珍,也都在這兒。據說牛家借著與縣丞大人的姻親關係,在這琳縣很快站穩了腳跟,結交本地富豪,將生意很快也鋪展開來了。
對於牛家,隻要不再來招惹自家,他們會怎樣,紀青青一點兒興趣也沒有!
看到紀青青似乎沒有受到什麽影響,趙玄懿也每當一回事。
其實紀家大房的一舉一動他都了若指掌,既然青青沒讓他收拾他們,那麽暫時懶得搭理他們也無妨。
紀同濟那點兒耀武揚威、橫行霸道、欺壓百姓的道行和成果,在他眼中還不到程度,如今那般不痛不癢而已,趙玄懿也不想動他。
要動,就要徹底將他們一家子給一鍋端個幹幹淨淨,絕對不會留任何後路。絕不會留個尾巴,讓他們再回去糾纏嶽父嶽母一家子。
兩人到了玉水縣,瞧著這熟悉的縣城,一切仿佛還是老樣子,紀青青心裏卻格外的覺得親切,眸中神情也柔和不少。
趙玄懿攬著她,笑著說起當日兩人相處往事,紀青青心裏不由得生起幾分恍惚的甜蜜,往日種種,越想越甜,仿佛早已注定,他們天生就該在一起。
兩人沒有在縣城裏多待,直接便回了紀家村。
到達的時候,已是將近傍晚,將近炊煙四起的時分。
薛氏如今在家管著做飯,不太出去,外邊的事情有紀同信夫妻和紀明和在做。
看見紀青青和趙玄懿回來了,一刹那薛氏幾乎以為是自己花了眼,待回過神來,叫著“青丫頭!”驚喜得無以言喻,抱著紀青青笑個不住。
紀青青心裏也滿滿都是欣喜興奮,母女兩個又說又笑語無倫次,趙玄懿一旁負手而立,微笑相對,心裏軟軟的,又有點酸。
所以說他在媳婦兒眼裏,到底排第幾?
還是薛氏先想到女婿,心裏一凜,連忙放開閨女,笑著熱情招呼。
熱情中不自覺帶了幾分下意識的小心翼翼。
她能不小心翼翼嗎?她這輩子可是連縣太爺都沒見過的,這下子倒好,一下給她弄來了個親王殿下做女婿,這頭銜砸下來,薛氏還能如常的招呼趙玄懿、如常說話,已經很了不起了。
對這一點,紀青青也很無奈。隻得裝作沒察覺娘的僵硬,笑著招呼趙玄懿進屋。
家裏地方不大,兩人回來並沒有帶多少下人,除了羽六,就隻有阿隨、阿善和兩名侍衛。
禮物卻是帶了滿滿當當的一大車,給搬運下來,薛氏瞧著連聲叮囑紀青青,下次不必如此。
不多會兒,紀明和、紀同信夫妻也都回來了,見了他們也十分驚喜。
紀同信便笑道:“明日我進城一趟,給青雪捎個信,她定也回來!”
薛氏忙笑道:“可不是,我也正要這麽說呢!可惜同寧沒跟你們一塊兒回來!”
薛氏雖然也想紀同寧,但過年的時候紀同寧才回來住了大約一個月,薛氏也並沒多想,不過想著團圓罷了。
這天晚飯,紀青青執意下廚,薛氏攔不住,也隻好由著她。
齊洛晴和羽六一塊兒幫忙打下手,姑嫂倆說著話,紀青青知曉家中一切安好,更覺安心。
次日,紀青青跟著薛氏拜訪了好幾家族裏德高望重的祖輩家裏,也去了裏正家和大宅那邊一趟。
她是出嫁之後第一次回來的新姑奶奶,這是禮數。
趙玄懿沒去。
若是紀青青叫他陪著,他自然也會去的,可他終究不是這個層麵的人,去了也會不習慣,且他這一身氣勢,往那一坐,別令旁人也不自在,索性還是別去作罷。
尋了個借口,讓他跟著紀同信去茶場轉轉去,她們母女在家也好說說話。
紀青青與趙玄懿回來沒什麽排場,雖然惹人多瞧了兩眼,但也僅此而已,並沒有誰多注意。
托茶場的福,如今村裏人的日子好過了許多,又經常見到馬車過來購買茶葉、談生意,再見馬車,早已不稀罕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