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國中之國
字數:3583 加入書籤
隨著大旗的隕落,虎賁軍終是割下了京南大營主帥林真的頭顱。
失去了中軍主帥的京南大營很快陷入了無序狀態,千思辰趁機揮舞手刀,急速挺進,鮮血在他的腳下流淌,很快便殺出一條血路。
這一仗,千思辰斬殺京南大營兵馬主帥林真,殺死敵軍共計四萬五千人,自己也付出了兩萬多人的代價。
但是最終,他活下來了,隻有活著,才有無限可能。
千思辰策馬狂奔,直往比州而去。
但是並不像他設想的那樣,從紅江去往比州,一路無險可阻,反而是步步艱險,處處危機。
首先遇到的是古巫國的兵馬。
自為擎蒼的七萬大軍交付一千艘戰船後,古巫國女王莎麗娜便差自己的親弟弟沙利亞去往帝都,與月之國的皇帝千菱霄結盟。
月之國的滿朝文武正擔心端王千思辰戰勝擎蒼後,會率兵殺入京都,現在有古巫國相助,正是求之不得。於是大家極力支持月之國與古巫國結盟。最終月之國皇帝千菱霄下令,委任神月宮宮主顧菲柔為月之國特使,與古巫國特使沙利亞共商結盟之事。顧菲柔由此有了行動自由。
這一天,顧菲柔等待了許久。她一擔任特使,便急急與莎麗娜匯合,準備下一步的戰事。
擎蒼東線的渡海登陸作戰進行得非常順利,從那一刻開始,顧菲柔便與莎麗娜商議下步的西線戰役。古巫國出兵兩萬,月之國準備充足的錢糧,在京南大營背後四十裏構建新的防線,隨時準備一戰。
現在,千思辰手中兵馬僅剩兩萬,又都剛經曆一場血戰,根本承受不了正麵攻擊。所以古巫國的兵馬一出現,千思辰就知道己軍處於絕對的劣勢。
莎麗娜一聲令下,古巫國士兵萬箭齊發,頃刻間射倒了一片端王騎兵。
淒厲的報警號角聲在同一時間響徹,千思辰慌忙調整部署,讓所有剩餘的騎兵戰士舉起盾牌。此時兩軍相距三百米,這個距離正是步兵的強弓射擊範圍。強攻巨大,不適合騎兵攜帶。騎兵戰士基本上都是普通的輕型弓,射程在五十米到兩百米之間,射程達到兩百五十米的都很少。
密集的長箭所形成的烏雲在空中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它們淒厲地嘯叫著,迎著蜂擁而來的騎兵們射去。
雖然有盾牌阻擋,但還是有另一批的端王騎兵被射倒。
端王大軍負傷而來,古巫國士兵卻是以逸待勞,勝負從一開始就已經注定。
千思辰當然知道情況艱險,但唯有用騎兵拚死衝殺,才能給自己求得一線生機。
就在騎兵冒著古巫國的箭雨衝擊之際,千思辰帶著近身的五千親兵,已經從另一個方向繞道而行。
回頭看去了,滿天都是密密麻麻的長箭,肆無忌憚的長箭。那些拚死衝殺的端王騎兵不斷地中箭墜落馬下,或者隨著中箭摔倒的戰馬一起飛出去,後麵狂奔的戰馬隨即便將他們踐踏的血肉模糊,再也找不到蹤跡。
即使有少數騎兵衝入弓兵陣營,也會麵對陣營裏突然出現的長槍兵。這些鋒利尖銳的槍林很快就成為這些殘餘騎兵的墳墓。
古巫國士兵並沒有追擊從另一個方向逃跑的千思辰,因為顧菲柔深知困獸猶鬥的道理。在她的建議下,古巫國士兵對來不及逃走的端王步兵展開圍殺。
戰鼓聲一陣密似一陣,在古巫國大軍的各個角落裏不停地響起,此起彼伏。各色戰旗在空中飛舞,五彩繽紛,讓人眼花繚亂。傳令兵就象暴雨來臨前田野上的飛燕一般,在大軍擺下的陣勢裏進進出出,忙忙碌碌。
莎麗娜按照顧菲柔的意思,連續下達命令,一道接一道的命令。
戰事一直持續到深夜,除了千思辰帶走的那五千親兵,剩下的一萬多人悉數被殲。而古巫國這邊,隻付出了三千五百人的代價。
這一仗,贏得漂亮。
剩下的幾天裏,擎蒼切斷了紅江地區的所有糧道,那些隱藏在崇山峻嶺中的兩萬多端王兵馬,因為缺衣少食,隻得陸續出來投降。這樣擎蒼手中兵馬已經達到八萬餘人。
然後擎蒼又以虎符為憑,收攏殘餘的五萬京南大營兵馬,手中兵力總數迅速達到十三萬。
顧菲柔與莎麗娜率古巫國的兩萬人與擎蒼匯合,美美也把神月宮所有能調來的月靈使者以及所有活著的密幽使找來,一同加入擎蒼軍。
顧菲柔對這最新的十五萬軍馬進行體製調整,打亂原有的禁軍、擎蒼親軍、京都招募的鄉勇、京南大營軍馬、古巫國士兵之間的隔閡,統一組成新的部隊,號飛龍軍。
這支飛龍軍以巫島、紅江區域、京南大營所在的紫陵山區域為根基,構建了月之國的國中之國。
眼見飛龍軍成了氣候,皇帝千菱霄一個聖旨一個聖旨地下,想要召擎蒼和顧菲柔回京複命。而接到聖旨之後,顧菲柔陷入了兩難的選擇。
本來按照顧菲柔原來的計劃,完全可以帶這十五萬兵馬殺入帝都,奪取皇位。京城裏那未經戰陣的四萬禦林軍怎麽可能是百戰之師的對手?但是現實已經否決了顧菲柔的計劃,因為這十五萬兵馬並不齊心,很可能會在攻陷帝都時嘩變。
這十五萬兵馬中,除了擎蒼的一萬親軍和古巫國的兩萬士兵外,剩下的十三萬人都不是顧菲柔的鐵杆支持者。攻打京都本就是一件造反的大事,一旦中途出現士兵嘩變的情況,這兩萬人是難以抵擋十三萬的叛亂的。所以眼下當務之急,是必須盡快采取各種方法,讓這十三萬人能心甘情願地為自己賣命,而這需要時間。
若能依照原來的計劃行事,顧菲柔占領京城後,便可以矯造聖旨,召各地擁兵的將軍進京,然後一個一個地解除他們的兵權,控製他們的軍隊。但現在計劃不能實施,若是不依照聖旨來辦,倘若皇帝千菱霄調動各地兵馬前來,一場場大戰將在所難免。更何況,端王千思辰雖然戰敗,卻並未身死,完全可以率領十萬比州兵,從背後捅來一刀。那時前有朝廷兵馬,後有端王大軍,兩線作戰,勝利艱難。
可是自己能跟擎蒼進京麵聖嗎?
若不是采用古巫國與月之國結盟的戰略,再加上剛好是端王叛亂京都無人的時機,向來多疑的皇帝怎麽可能會放自己出來?現在自己好不容易出來了,難道又要再回那虎狼之地?恐怕擎蒼一進京城,就會被解除兵權,然後下獄處死。至於自己,沒有了兵馬保護,皇帝要殺自己,那還就如同殺死一隻螞蟻那樣簡單?
無論怎麽做,都很難。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