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

字數:3595   加入書籤

A+A-




    殷地,也就是之前的商方王畿自夏周之戰後漸漸恢複了生氣。各處凋零的甸邑漸漸有了人氣,這都是因為,夏軍將大量俘虜甄別後,屬於原殷民的,不管是奴隸還是平民都釋放歸家。

    奴隸無家可歸,就被分配到公地上進行耕種。和其它夏國征服的土地一樣,不屬於私人且屬國之外的土地皆為夏國公有。當然,殷地已經沒有封國了,華對周在殷地上建立的封國是不承認的。

    朝歌之戰,夏方也是傷亡不小。但八CD是集中在民兵身上,而且傷的比例較大。傷兵皆調回河洛,陣亡者遺體就地集中掩埋安葬。

    與此同時,飛廉的兩萬大軍也掃平了幾個原東方子姓封國地麵上的萊夷。

    並帶著他的妻子艾在朝歌覲見了華和妲己,很久未相見的兩家人見麵後自是一番寒暄。

    ……

    “末將有一事想進諫南伯”家宴席間,飛廉借著酒意說道

    “我們之間還有什麽事不能說的。”華看著飛廉吞吞吐吐的樣子笑了。

    “當今,商方已滅,子姓王族皆被屠淨,即使有幸存者,也不再適合延續商室正統。而周方稱王稱天子,諸侯不服,天下人不服。懇請伯爺稱王,登基為天子。”飛廉一口氣將話說完。

    “一些殷地外城邑的前商將領也這樣勸進過我。但是我不會做王,而是會稱皇帝,也不會做天下的天子,而是做帝國的帝王。”華笑著對飛廉說道。

    “皇帝和王有什麽區別?帝?好像是天神才用的稱號唉…不管這些,就問這皇帝是不是權力最大的?”飛廉問。

    “兄長,你不用跟飛廉講大道理,他是個粗人,講了他也不明白。”艾在一旁笑著搭訕。

    “是權力最大的。”華給飛廉一個肯定的答複。

    飛廉一拍大腿說道:“是最大的就行!”

    “那以後都邑定在什麽地方,還是朝歌嗎?”艾問道。

    “不,我不太喜歡朝歌這地方。所以夫君計劃以後在河水之畔,洛水之北建一新城邑做為都邑”妲己滿臉期許的望著華說道。那個地點正是她和華訂立終身的地方。

    ……

    “聽說你要登基稱王了。”姬旦望著華問道。近日,被囚禁的他聽說華要稱王,極力要求麵見華。華自然同意了,和這位儒家老祖暢談一番也是華的本意。

    還沒等華開口,姬旦又跟著一句。

    “我知道你問鼎天下幾成定局,是你得天下,還是我姬家的周室得天下,我不在乎。我想倡導的是周禮,你得用我的這套論理學說來治天下。當然,不叫周禮也行…”

    華打斷了他的話說:“我不是要稱王,而是要稱帝。我是要做帝國的皇帝,而不是做天下的天子。”

    “帝?你是要以天神自居?這倒和我理念有幾分相同…就是太超前。但你又說隻治一國,這是種倒退,前商雖然也隻是以方國自居,但商王是以天子自居號令天下諸國啊。”

    華輕言輕語連珠炮般吐出一大堆話。

    “你不知道真正的天下有多大。你也不知道家國概念對一個民族的重要性。至於王權的覆蓋,那是帝國依靠強弓利刃實際控製區域來實現,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要真實的多….,在你的學術體係裏,【國】是置於王權之下的,在君權集中以後幹脆就不提了,王室變了姓就等於是【亡國】了,跑來個語言不通,發型奇怪的蠻夷坐上寶座,百姓都認他這個皇帝。反正你這個【天下】歸誰和百姓無關,隻和一家一姓之王室有關。而我和你正相反,【國】做為公器是置於我王權之上的…”

    姬旦直愣愣的盯著華,沉默著將對方長篇大論消化了好一會,才逐個逐條和華辯論起來,而後話題繼續擴展到方方麵麵,連婚姻禮製,宮廷裏的閹宦製度都激辯一番。兩個人秉燭夜談,仆從不斷端上茶水,足足端了四五大壺,夜宵糕點也被消耗了幾大盤,竟然不知不覺談了一宿。

    ……

    公元前1050年,夏國改稱為華夏帝國,華登基稱帝,為華夏帝國第三王朝第一任皇帝。追認前商為帝國第二王朝,追認以神話傳說形式流傳下來的三皇五帝上古時期為第一王朝。紀年以帝國成立為元年。

    飛廉以及原商方各個外邑將領均歸附於華夏帝國治下,原商方絕大部分東方屬國也表示願意歸附。

    隨後繼承前商正法兩統的華夏帝國以討伐叛逆的名義對周方本土發動了戰爭。在殷地留下所有民兵以及部分係統兵士,由妲己統帥,與東邊的飛廉部互為照應,看守殷地。華親自率北中西三師帶上夠行軍至鎬京的糧草,出滏口陘,走舊黎地,向鎬京而去。

    同時用飛鴿傳信令留守華邑附近的東師,增兵一旅至函穀關,加強周邊巡邏,防止周方可能利用不為人知的秘密小道繞開已經堵塞的函穀道,進犯河洛。盡管這種可能性很小,但依舊要防備。信上還有另外一條密令。

    ……

    周武王姬發盡起宗周六師以及七國派來的聯軍合計四萬餘人向五行山之西開去。庸國還是沒有出兵助周。姬發隻能將這筆帳先記在心裏。

    之所以出兵到五行山拒敵,是因為當初薑子牙和姬發早年一起做了防備商方從五行山出兵伐周的計劃。現在剛好可以用到夏國身上。

    計劃的核心就是在五行山以西,原黎國地望上,大小相套的山間穀地中,誘敵深入,再利用有利地形對敵軍加以切割包圍。

    這種包圍並不需要超過對方幾倍的大量兵力,隻需依靠對地理環境的熟悉,用一定兵力占據山間的隘口,陘道,高地等要害之處就能達到對敵分割包圍的奇效。為此,武王姬發多次親自考察了此間地形地貌。

    華所來的那個世界裏,發生在戰國時期的長平之戰幾乎就是這個計劃的翻版實施。

    因此,當華所率領的大軍出現在山西盆地時,姬發的軍隊並不與之決戰,派出小股部隊不斷襲擾對方,盡管這樣的部隊多次被擊敗甚至全殲,還是繼續照派不誤。他這樣做,就是為了激怒華,讓他縱兵追擊周軍主力。

    但是華並沒有上當,當他獲知周軍主力也進入五行山之西後,華夏帝國的軍隊反而開始在各個關隘險要之處築起營壘,深挖壕溝,似乎有長期據守的打算。隨軍的象堡被拆解後,用大象和輜重車運載到五行山之西的盆地後重新組裝起來。因此這種活動的小堡壘現在於五行山之西也隨處可見。

    姬發瞪著因多日熬夜未眠而赤紅的雙目,注視著對方的陣地。心裏嘀咕了一句【他到底是想幹什麽?】(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