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

字數:2916   加入書籤

A+A-


    楊廣正要對他們發問,司馬德戡拱手說道:“聖上,此處離江都已甚遠,不太安全。我們還是將他們押回江都再仔細詢問吧。”楊廣點頭說:“如此也好。”

    眾人調轉馬頭向江都行去,楊廣路上無事,就要兵士押著幾個賊兵俘虜跟隨著自己的馬匹,一邊走一邊問話。

    還沒進江都城,這些被俘虜的“賊兵”就將事情交待的清清楚楚。因朝廷連年征兵徽役,導致收成一年比一年少。再加上盜賊四起,天災連連。很快,本來相對富庶的淮南也吃不上飯了,不少淮南的民眾也做了盜賊。而他們這些人大多是附近一個鄉裏的鄉民,前幾日來了一股自稱瓦崗軍的人馬,在鄉間鼓動鄉民們跟隨他們一起舉事反隋。大多青壯就跟隨了他們,不想在半路上碰到了朝廷官兵。

    又審問幾個披甲的賊兵小頭目後,實際情況則更讓楊廣意外了。他們實際統屬於另一支盤踞在淮南頭目名叫杜伏威的賊兵,與瓦崗軍並無實際關係,之所以打著瓦崗的招牌,是瓦崗軍這塊招牌響亮,容易招募到鄉民。

    【杜伏威】楊廣念叨著這個名字。實際上他的前生並不熟悉隋唐史,今生來到江都後破罐破摔,疏於朝政,各地的軍情奏報也不細細查閱,所以記憶裏隻是覺得杜伏威這個名字耳熟而已。

    實際上這杜伏威是南方一帶數路實力最強的反王之一,已經在江都附近的六合,曆陽一帶打下了大片根據地,擁兵近十萬。

    楊廣了解完這些後,默然不語。這些情況大多都在他意料之中。隻是他之前卻是沒料到即使江都城附近,也已成了賊兵的地盤。此時,楊廣的緊迫感又加重了一成。

    回到城中,已是正午時分。老太監劉文山早已焦急的在宮門門口徘徊。見到楊廣安然返回,才算是鬆了一口氣。忙吩咐小太監準備午膳,卻被楊廣叫住:“文山,速去安排召集群臣午膳後來大興殿朝議。除了京官,江都縣的官員也要前來,包括驍果禁衛中所有校尉以上的軍官到殿議事。”

    劉文山一下愣住了,知道皇帝是有重大議題才會如此,否則也不會啟用大興殿。但是連江都縣的地方官和禁軍中的校尉也要召集來,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他不敢怠慢,應了一聲後既去安排。

    楊廣回到甘露殿,滿滿一桌膳食早已準備妥當,一個穿著華麗霓裳,酥胸微露,頭頂鳳釵的美豔婦人正侯在一旁。正是當今皇後蕭美娘。她見到楊廣,連忙招呼說:“聖上為何現在才來用膳,政務繁忙也不必如此,保重龍體還是最重要的。”她邊說邊伸出一隻玉手觸摸了一下盛裝菜肴的器皿。又接著說:“菜肴已經有點涼了,我吩咐宮人再換上一桌。”

    楊廣一把坐在蕭皇後旁邊,說道:“不必講究了,我也餓了,而且還要趕時間,下午還有個重要朝議”說完,就端起飯碗,大口大口吃起飯來。蕭皇後為他斟滿的酒杯,他是動也沒動。蕭皇後此時內心隱隱的覺得哪裏不對,或者確切的說她覺得身邊這個皇帝哪裏不對,似乎完全換了個人。

    這是楊廣被魂穿後第二次見到皇後蕭美娘。他邊吃邊打量著蕭皇後,然後麵孔上堆起一絲笑意。這舉動讓蕭皇後心裏發毛,以為自己的容妝哪裏出了問題。實際上楊廣再笑係統,“安排”給自己的伴侶還是容顏未改。

    ……

    楊廣步入江都宮城的大興殿上時,殿下已是黑壓壓的一片人,按品職官位分列兩旁。楊廣清了清嗓子開始說出了今日議題。

    “諸卿,當下我大隋已是天下動蕩,在這江都城外二十餘裏處就能看到賊兵。你們認為朕該如何處之,朕該當如何挽救父皇留給朕的江山?”

    大殿之下頓時鴉雀無聲。群臣莫不驚訝楊廣今日何出此言。概因自楊廣尋幸江都已來,基本上是破罐破摔狀態。終日不問朝政之事,極為反感將天下形勢如實稟報的官員。他們詫異天子怎麽今天主動召開朝會並問起天下局勢。

    眾臣久久不開口,楊廣將目光從一張張麵孔上掃去,當他掃向寵臣宇文智及和宇文化及兄弟二人時,頓了一頓。這二人,低頭垂目,閉口不言。楊廣心裏冷笑一聲,才將目光從他們身上移開,最後停留在內史侍郎虞世基身上。開口說道:“虞卿,你說朕該怎麽辦。”

    虞世基是江都本地人,為南方官員的代表人物。他心中早就有所打算,向楊廣稟奏道:

    “陛下,如今亂賊蜂起,悍匪瓦崗賊占據淮北河南,阻絕了聖駕回歸東都的路途,而晉陽反賊李淵乘機攻占了西京之地,除了這兩股勢力最大的反賊,還有隴西薛舉,涼州李軌,定楊劉武周大小反賊十餘股。賊兵合計過百萬。所以現在返回東都洛陽必是萬分凶險。

    臣懇請陛下移駕丹陽,續而緩緩圖之。如此這般,我們進可乘群賊火並之後一舉收複北方,還我基業。退可保據江東,坐擁半壁江山,保我大隋法統不失。”

    虞世基這話不僅是他自己的意思,也代表了南方官員和世族的意見。他的話音剛落,右候衛大將軍李才馬上反駁道:

    “虞侍郎此策萬萬不可取。我大隋根基在於關隴,若關隴不還,則社稷不保。虞侍郎口口聲聲北方群賊蜂起,難道南方就沒有盜匪叛賊了嗎?不說遠處的江陵逆賊蕭銑,南昌盜匪林士弘。就是江都城西麵百裏處就是盜匪杜伏波的盤踞之地。”

    虞世基略一思索,就回應說:“南方雖有這些盜匪,反賊,但與北方相比那是小巫見大巫。最重要的是南方地方百官大多心向大隋,江南各郡縣還在我大隋治下,至於杜伏波,林士弘之流皆為烏合之眾,隻要陛下移鼎丹陽,詔令南方之兵,在以驍果軍之悍勇,剿滅他們是輕而易舉的事。至於那反賊蕭銑則更容易對付了,因為他是…”

    說到這,他頓住了話語,楊廣一笑說:“虞卿是想說這蕭銑是朕的親戚?乃皇後的外甥?可以一紙家書收之?”(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