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試點

字數:3150   加入書籤

A+A-


    若是再加上上麵的水手士兵裝備的話,少說也得三千兩銀子。

    而有了這十五萬兩銀子的進賬,秦楓就可以組建一支擁有二三十艘艦艇的艦隊了。

    再加上陸芝菡原有的船隻,他在海上也就可以算是一股勢力了。

    所以,秦楓決定,立即將網箱養殖業提上日程,而試點也沒有必要選了,幹脆就定在周芷晴家裏。

    下定決心後,秦楓微微笑著對周芷晴說道:“周姑娘,你們每天辛辛苦苦的捕魚想必也難以發財吧,我倒是有個辦法,可以讓你們穩定的獲取很多魚,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試試?”

    周芷晴早就過夠了貧困的生活,誰不願意過上好日子呢,用再多的禮教、法律來束縛人們的思想,來給人們洗腦也改變不了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本能。

    一聽秦楓有辦法提高自己的生活,周芷晴頓時眼前一亮,衝著秦楓斂衽一禮,盈盈笑道:“奴愚鈍,請姑爺指教。姑爺若是能讓奴家過上好日子,奴必有重謝。”

    她心裏是相信秦楓的,因為自從秦楓被綁到這個島上成親以來,島上的生活確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秦楓負著手,一副胸有成竹地樣子說道:“周姑娘不必客氣,其實本姑爺的方法也很簡單。捕魚不如養魚,養魚才能獲得穩定的收入,有了穩定的收入,生活水平才能節節提高。”

    這…..”周芷晴的心直接涼涼了,她還以為姑爺有什麽錦囊妙計呢,搞了半天還是老一套,誰不知道養魚要比捕魚好啊,但是問題是現在的養魚場要麽設在內地,要麽設在沿海的港口,這裏是海島啊,上哪弄漁場去?

    周芷晴蕙質蘭心,很有眼力勁兒,不會直接噴秦楓,靦腆的一笑,道:“姑爺說的有理。隻是咱們島上不好建漁場啊。”

    秦楓嘿嘿一笑,神色傲然地說道:“那是因為本姑爺沒有過來。”

    此言一出,眾女子和周師傅全都麵麵相覷,不知道秦楓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陸芝菡感覺自己的丈夫似乎又要做出震驚世人的事情了,向前走了兩步,盈盈一笑,道:“相公,你的意思是,你有辦法在海島上麵建造漁場?”

    秦楓點了點頭,一把拉過她的小手,溫柔地撫摸著,笑道:“不錯。娘子,其實我們南澳島的漁業資源很豐富,大家守著一個聚寶盆而不自知,如果能將它開發出來,我相信,我們島上的人都會過上小康生活的。”

    眾目睽睽之下被秦楓拉著手,陸芝菡不好當眾佛他的麵子,否則第二天島上就會有數不清的流言蜚語,表哥楊彥見有了機會肯定還會繼續興風作浪,況且,被自己的丈夫拉住手,陸芝菡一點不適的感覺都沒有,略微皺著眉頭問道:“相公,敢問什麽是小康生活啊?”

    額。”秦楓一時頭大,想了一下,隨口說道:“其實也就是衣食無憂的生活。娘子,這件事還需要你的幫助,有勞你在匠戶中撥幾個人出來給我,我來教他們打造一件新的東西。”

    秦楓每次打造新的東西都會給島上帶來財富,帶來驚喜,現在見自己的丈夫又有了奇思妙想,陸芝菡心頭一喜,嘴角不由地勾起了一抹淡淡地弧度,道:“相公何必如此客氣,妾身早已經說過了,島上的事情,相公都可以做主。既然相公有命,妾身自然無所不從。隻是請相公言明,需要妾身將他們集中到哪裏?千戶所嗎?”

    不,不是。”秦楓連忙搖了搖頭,道:“不必去千戶所,集中到這裏就行了。就明天吧,咱們就在周師傅的家門口進行試驗,讓周師傅成為本姑爺新發明的第一個受益人。”

    周師傅和兒女一聽這話,眼神中頓時放出了興奮地神采,經過這麽多的事件,他們早就不懷疑姑爺的能力了,姑爺簡直跟魯班一樣,隨便拿出一件利器來,都能給島上帶來莫大的改變,現在見自己能成為第一受益人,如何不高興,連忙陪著笑臉說道:“多謝姑爺,多謝姑爺。姑爺若是用得著我們請盡管吩咐,我們一定全力相助姑爺。”

    秦楓很享受這種感覺,背著手,神色傲然地說道:“那是自然,明天是給你們幹的,你們不幫忙誰幫忙?還是老規矩,以後養出的魚抽出三成來上繳,剩下的都是你們自己的。”

    謝姑爺,姑爺仁義,姑爺公侯萬代。”周家父子三人又點頭哈腰地笑道。

    又跟他們三個人說了一會兒閑話,秦楓便帶著陸芝菡和小竹離開了。

    回到住所之後,徐渭等三人都已經起來了。

    徐渭對秦楓今天的議論很是讚賞,回去之後沒有睡覺,而是專門寫了一封信給他的老朋友遼東總兵李成梁還有他的學生李如鬆,告誡他們建奴不得不防,在信中徐渭特意闡述了秦楓所說的戰略。

    他是個自負其才的人,自然不會剽竊他人的作品,直接在信中指出了那段議論的原著,並告訴二人秦楓是個很有頭腦的人,可以與之結交。

    張維賢現在對秦楓很推崇,一見麵就拉著秦楓的手稱兄道弟,二人除了閑扯之外,自然還會談論一些國事。

    張維賢身居高層,自然知道現在大明朝的情況,自從張居正死後,考成法被廢除,官員們再也不用戰戰兢兢的當官了,可以堂而皇之的偷懶耍滑,不務正業,朝廷的稅收一年比一年少,地方上的欠稅越來越多。

    張居正活著的時候,若是地方官收不上來稅,至少也是個降級的處分,現在考成法被廢除了,收不上來也沒關係,可以留給下一任,下一任再留給下下任,這樣以來,國庫的錢越來越少,白條卻越來越多。

    張維賢知道,長此以往,帝國將會被這群人掏空,將來再有什麽大事,財政將難以應付。

    別看他是勳貴子弟,一生下來就不愁吃,不愁喝,其實他比那些文官更加關心帝國的將來,因為他們勳貴是與國同休的,國家要是完了,他們也就完了,就算走狗屎運保住了性命,新朝肯定也不會高官厚祿的養著他們,所以他對目前的狀況很是擔心。(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