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重返帝都(求推薦票,求收藏)

字數:5111   加入書籤

A+A-


    0013、重返帝都

    夕陽西下。

    山腳下,一塊平坦的雪地上。

    張遼與禁衛們則守在一旁,興趣十足的等待接下來的一幕。

    陳到緊握寒槍,恭敬道:“陛下,得罪了!”

    刹那間,陳到揮舞刁鑽的槍技,襲向劉辯。

    今日,正是劉辯檢驗陳到槍技的時刻。

    然,麵對陳到揮槍而來,劉辯的眉宇之間反倒閃過一絲欣賞之色。

    殊不知,經過劉辯五日指點,陳到的槍技有了明顯變化。

    此時,劉辯以腳跟為軸,一個側身,輕巧躲過陳到襲來的槍技。

    陳到見狀大驚!

    怎麽會……這樣?

    按照方才的角度,分明可以一槍命中!

    陳到瞬間收起輕視之心,旋即強行收槍,反手揮出一記橫掃千軍。

    然,即便如此,陳到腳下衝勁兒十足,難以收止去勢。

    砰!!!

    兩人擦肩而過之際,劉辯單手揮出標槍,不偏不倚,砸中陳到後背。

    呃嗯……

    陳到發出一聲悶-哼,慣性之下,腳下不受控製的衝出半丈。

    嗖!!!

    不及眨眼間,陳到的反手槍,自劉辯背後三寸之外劃過。

    礙於寒槍鋒利十足,劉辯真切的感受到一股勁風,是以不由得眉頭微挑。

    慶幸方才打了陳到一槍,否則必會被他襲來的槍頭所傷。

    陳到與劉辯年紀相仿,悟性極高,屬於一點就通的聰明人。

    於是,手中執有標槍的劉辯不敢大意。

    然,陳到被砸中一槍卻不再反擊,反而無比慚愧地拱手作揖,“陛下,陳到輸了。”

    劉辯聞言不語,反倒更加欣賞陳到的性格。

    雖然劉辯身份是弘農王,亦是“廢帝”,陳到多半不敢真的動手,但幸好陳到不是爭強好勝之人,否則定會對劉辯一再糾纏。

    劉辯倒是不怕他糾纏,卻能從側麵看出性格的好壞。

    劉辯道:“勝敗乃兵家常事,無須在意。”

    然而,劉辯話音稍落,自不遠處跑來一位府內仆人。

    不多時,仆人來到近前,拱手道:“陛下,洛陽來人了。”

    “可知是誰?”劉辯忙問。

    按照時間計算,李傕的屍體已經送到洛陽,卻不見得董卓再次派人來。

    畢竟,劉辯先後兩次發出檄文,激起關東軍破關的雄心。

    此時,董卓多半在對抗關東軍的事情上,焦頭爛額。

    幾在同時,張遼、陳到等人聞訊,無不神情凝重側耳傾聽。

    “回陛下,來人自稱楊彪之子,有要事稟報。”仆人如實說道。

    弘農楊氏,四世三公!

    來人是楊修,楊祖德?

    雖然沒說是何事,可劉辯已然猜到,楊修必然是經過楊彪的指派!

    旋即,劉辯一行返回王府。

    ……

    申時過半。

    弘農王府,會客廳。

    隨著劉辯步入廳內,靜候一旁的荀彧拱手作揖,一身儒雅著裝的楊修則屈膝跪地,作揖道:“草民姓楊名修,字……”

    “本帝已知你身份,起來吧!”劉辯直言道。

    “諾。”楊修應聲。

    楊修是楊震的玄孫,楊彪的兒子,出身世代簪纓之家,為人好學,有俊才。

    建安年間被舉孝廉,除郎中,後擔任丞相曹操的主簿,負責內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

    才華方麵,曹操亦曾自歎不如。

    然,楊修卻犯了古代皇室權力之爭中的大忌,參與奪嫡之爭。

    另外,楊彪、楊修本人的身份及政zhi觀念與曹魏政權的利益有衝突。

    楊彪夫人是袁術的女兒,楊修是袁術的外孫,而政zhi觀念楊彪和楊修又都與孔融及禰衡等清議複古派是一路,所以又因此見忌。

    劉辯對肱骨老臣楊彪了解較多,對楊修的了解,僅限於史料記載。

    不過,若說起楊修之死,政見不同倒是次要,可參與曹魏奪嫡乃是大事,關乎下一代的根本問題。

    當然,劉辯僅限於對史料的了解,真實原因卻沒人知道。

    ……

    相貌俊美、儒雅非常的楊修拱手道:“陛下,董賊把守洛陽城,百官無法前來保護,還請陛下恕罪!”

    劉辯知道,那些老臣都是嘴強,動真格的都蔫了。

    不過,即使楊修不說這些,劉辯也不會放在心上。

    “本帝不會怪他們,說說你此行的正事吧!”劉辯催促道。

    劉辯前世是軍校生,更是帝國天驕“龍戰”兵王,最煩有話不說,各種磨嘰。

    楊修會意,再次說道:“草民此次前來,正是得到家父的授意。

    董賊麵對諸侯聯軍、以及黃巾軍的白波部,開始打算放棄洛陽,遷都長安,還要帶上洛陽城內的百姓和官員。”

    董卓準備遷都長安?

    劉辯聞言倍感意外。

    按照時間來算,董卓應該在半個月後遷都,怎麽提前了?

    難道,是關東軍、白波軍給他的壓力?

    殊不知,白波軍首領郭太,已然率領十萬大軍連破晉陽、河內等郡,正威脅洛陽。

    以袁紹為首的關東軍,正與牛輔激戰於汜水關。

    董卓腹背受敵之餘,劉辯接連兩道檄文,促使洛陽城內的百官敢怒不敢言。

    同時,老將朱儁(jùn)、皇甫嵩與京兆尹蓋勳數次密謀,商議討-伐董卓,卻不幸失敗。

    因此,處於驚弓之鳥的董卓,這才決定遷都長安,以潼關、函穀關作為屏障,抵擋關東聯軍。

    此時,前有白波軍郭太的十萬大軍,後有關東十八路諸侯聯軍,他董卓豈能輕鬆脫身?

    事實上,曆史上的董卓不僅成功脫身,還帶走了百姓、官員、大量財物。

    劉辯道:“你父想讓本帝出麵,掌控局麵?”

    顯然,劉協已是傀儡,逃脫毒殺的劉辯將重獲民心,一呼百應,除掉董魔王!

    撲通!!

    楊修再次跪地,作揖道:“請陛下恕罪,起初官員們均不認為是陛下傷了李儒等人,可眼下李傕與百餘位西涼軍皆被殺……隻有陛下能挽救時下危局!”

    “好,本帝答應你。”劉辯道。

    殊不知,即便楊修不來,劉辯也定會前去!

    若董卓沒有進京,劉辯的帝位就不會被廢,更不會被毒殺,亦不會留下唐姬一人,苦守一個不複存在的人。

    ……

    次日清晨。

    劉辯吻別唐姬,與張遼、陳到、楊修以及十員禁衛,踏上重返帝都之路。

    然,麵對未知的前路,劉辯會順利嗎?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