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此乃大凶之兆
字數:4296 加入書籤
0265、此乃大凶之兆
這一天,入夜。
負責記錄與修繕曆法的官員,在徒弟口中得知,大王帶著全城百姓看星星。
瓦特?
帶著全城百姓看星星?
官員帶著滿心不解,放下手中的‘活兒’,走出盡是工具的小黑屋,仰頭望向夜空。
不多時,官員的瞳孔不由得微張,隨之疾步跑回小黑屋。
“大人,大人!”守在一旁的徒弟不解,連忙呼喊。
官員經過一番倒騰,取來一卷落滿灰塵的竹簡,對照天空的星辰,“糟了!”
旋即,官員抱著竹簡,徑直跑向皇帝陛下所在之處。
“大人,大人!!”小徒弟還是不解,因為師父向來沉穩,今日怎會如此毛躁?
……
半個時辰後。
負責記錄與修繕曆法的官員,滿頭大汗、上氣接不上下氣的來到殿外,請求麵見陛下。
經過數日與老臣們鬥法,劉協的小身板萬般疲憊,此時已經歇下了。
守在門外的小黃門認出來人的身份,不耐煩道:“若有事,明日殿上再說。”
“不能等到明日,不能啊,十萬火急的大事,今日必須要見到陛下!”官員話音落下,當即向殿內呼喊:“陛下,陛下!天降異相,必有災難降臨啊陛下!”
“什麽天降異象,簡直胡言亂語!”小黃門看向身側的禁衛,連忙招呼,“來啊,將這妖言惑眾的東西拿下!!”
官員不理會,仍舊向殿內呼喊:“陛下!天降異相,必有災難降臨啊陛下!!”
此時的劉協剛睡著,就聽到外麵有人嗚嗷喊叫,使他異常煩躁。
然,就在劉協準備命人將對方轟出去之際,劉辯和唐婉剛好在房頂下來。
劉辯看著禁衛將一位身形狼狽的官員擒下,不解道:“爾等這是作甚?”
“回大王!”小黃門滿臉堆笑,作揖道:“此人乃是負責記錄與修繕曆法的官員,竟說天降異象之類的渾話,奴才擔心吵醒陛下,這才差人將他拿了。”
小黃門話音落下,對兩個禁衛揮了揮手,示意帶下去。
然,那官員看見是‘廢帝’,連忙屈膝跪地,忍不住一番痛哭。
此官員一直在小黑屋裏研究事物,知道陛下被廢的消息,而他礙於人微言輕,自那之後再也沒見過劉辯。
如今雖然除掉董卓,可這官員仍舊沒見過當今洛陽王,所以一時間有些懵,甚至依舊把他劉辯當做陛下,如鯁在喉的痛苦使他難以言語,唯有痛哭。
“陛下已經安歇,你有什麽事,可以向本王道來。”劉辯道。
官員聞言,已然會意對方如今的身份,繼而拱手道:“稟大王,在下乃是負責記錄與修繕曆法小官,今日忽聞小徒言稱,大王帶著全城百姓看星星,在下負責曆法,對大王的行為很是疑惑,於是走出暖閣,查看漫天星辰,結果發現此方星辰隱隱,乃大凶之兆啊!”
“放肆,再敢妖言惑眾,格殺勿論!”小黃門翹著蘭花指,忍不住怒道。
“大王,小的冤枉啊,小的不敢胡言亂語啊大王!”官員話音未落,連忙爬向散落在丈外的竹簡,並交給劉辯,“大王,如簡上所示,最多還有三日,最多還有三日啊大王!”
劉辯接過竹簡,那官員再度被禁衛擒下,並試圖帶下去杖斃。
劉辯一連串的舉動,正是為了引出此人前來,豈會不明白天上的星象?
隻是,劉辯很納悶,竟然用了數天時間,災難即將降臨,他才發現,唉……
劉辯沒有言語,故作眉頭緊隨,用心查看竹簡上記載,並時不時的望向星鬥。
不多時,就在兩員禁衛手執廷杖,準備打向那官員之際,忽然被劉辯喝止,“住手!”
“大王,此人妖言惑眾,留不得!”小黃門好言相勸。
“你懂個屁!此事事關重大,即刻叫醒陛下!”劉辯怒道。
幾在同時,趙雲疾步上前,自兩員禁衛手中奪下官員,帶到劉辯身邊。
這時,小黃門滿臉愁苦之相,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
叫醒陛下?
開玩笑,不想活了嗎?
更何況,陛下正因為洛陽王看星星的事,與百官之間鬥法,已經到了身心俱疲的地步。
“還不快去!?”劉辯再次怒道。
小黃門雖然不敢惹怒陛下,卻也不敢招惹洛陽王,畢竟他連董卓都敢殺。
於是,小黃門壯著膽子,疾步走進殿內。
如果陛下真的怒了,大不了推給洛陽王,這個鍋,他可不背。
……
此時的劉協已經醒來,自小黃門口中得知王兄的態度,不得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於是,在小黃門的伺候下,劉協穿戴整齊,喚劉辯與那官員入內。
不多時,在小黃門的帶領下,劉辯與負責曆法的官員一前一後,來到距離劉協兩丈之外。
“此時打擾陛下,還請恕罪。”劉辯作揖施禮。
“無妨!”劉協沉聲道:“方才聽聞小黃門所言,似乎有大事發生,不知是何事?”
劉辯沒有言語,反而示意負責曆法的官員道來。
旋即,官員屈膝跪地,將所知道的一切,據實相告。
隨著官員話音落下,劉協自小黃門手中接過竹簡,象征性的看了兩眼。
“地震?”劉協皺著眉頭,看見劉辯與官員,“可能測出,何處地震?”
對於地震,劉協並沒有感到慌張,因為東漢末年頻繁發生地震,屢見不鮮。
自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至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三十餘年之間,共計發生二十六次大地震。
地震區有時大到幾十個郡,引起地裂山崩、房倒屋塌、江河泛濫,造成巨大的損失。
地動儀之父,張衡有過很多親身體驗,通過長期研究,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候風地動儀——世界第一架地動儀,並在兩年後隴西地震時,印證了地動儀準確無誤,剛好彌補地震後的救助措施等等。
雖然地動儀乃張衡研究出來,但此時卻不在洛陽,故而那官員無法測出,反而能夠通過張衡研製出來的渾天儀,通過天上的星辰測出大致方位。
官員拱手道:“按照竹簡上記載,以及渾天儀的測量,地震之處應該在……汾渭平原。”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