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惺惺相惜

字數:3370   加入書籤

A+A-




    轉角遇上李小龍後,瞬間有種驚喜的感覺,葉歡如墜夢中。李小龍不僅是一個武術宗師電影明星,他更是一個改變世界人民對中國人看法的人,還把功夫推向了世界。在李小龍之前,大部分歐美國家吃瓜群眾眼中,中國人都是留著豬尾巴辮子的大煙鬼形象,李小龍之後,中國人被他們認為都會功夫的,雖然也不準確,但總是一種進步。葉歡最佩服李小龍的就是這一點。

    回過神來的葉歡向著擦肩而過的李小龍叫道:“布魯斯,能借用你一點時間嗎?我是葉歡,最近有一部小說在《東方日報》連載,看了你的《唐山大兄》後有些想法,寫了兩個劇本,你能看看嗎?”

    “不好意思葉先生,我還有急事,你可以把劇本留下來,稍後我會看的,如果劇本被采納,我們會聯係你的。”李小龍敷衍道。

    葉歡明白自己隻是一個無名小卒,沒有所謂的王八之氣一放小弟納頭便拜的氣勢,被人忽視再正常不過了。所以他就說:“李先生,劇本就送你了,怎麽處理隨你了。我也學過一段時間武術,不過最近以爬格子謀生,聽說李先生是功夫高手,特來見識一番罷了。那兩個劇本就是見麵禮了。”

    李曉龍對葉歡說:“感謝葉生青眼,葉生盛情我就愧領了,以後有時間咱們再切磋切磋。葉生方便的話就留個聯係方式吧。”

    葉歡隨意地說:“我的住址就在劇本上,有時間再聊。我就不打擾你了,回見了您嘞。”葉歡擺擺手轉身向外走去。分別之後,葉歡心底浮現了幾乎能夠背出來的李曉龍履曆。

    李小龍原名李振藩,1940年出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祖籍中國gd順德均安鎮。他是武術技擊家、武術宗師、功夫片的開創者和截拳道創始人、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演員。1941年,3個月大的李小龍出演其第一部電影《金門女》。1946年進入嘉諾撒聖瑪麗書院念書。1948年,李小龍以李鑫的藝名客串參演了俞亮導演的《富貴浮雲》。李小龍幼時,他父親為了使兒子體魄強壯,在他7歲時便教練習太極拳。

    1949年在香港入讀德信學校,再轉讀喇沙書院及聖芳濟書院。李小龍酷愛跳恰恰舞,在港期間曾以教授名拳師邵漢生恰恰舞,來換取對方教他中國拳法。1950年,李小龍首次以男主角身份演出《細路祥》,片中飾演一個從好變壞,從壞變好的孤兒,獲得一致好評。1951年4月12日,參演的《人之初》首映。1954年,李小龍拜葉問為師,學習詠春拳,此外,他還練過螳螂拳、洪拳、少林拳、戳腳、節拳、白鶴拳等拳種,為後來自創截拳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並參演《愛》上、下集。

    1957年,在聖芳濟書院擊敗過去三年的冠軍查理·歐文,贏得校際西洋拳擊少年組冠軍。1958年3月29日,轉入香港聖芳濟書院高中部,並獲得全港恰恰舞公開賽冠軍。同年在李振輝的電影《人海孤鴻》中飾阿三。

    1959年5月,由於常與人爭鬥以致學習成績不佳,家人將他送往出生地美國。9月3日-1960年12月2日在西雅圖市進入愛迪生技術學校補習。李小龍在西雅圖的生活相當艱苦,進入大學就讀以後,他除了學習外,把精力都放在研習武術上。他在學校裏組織了一支“中國功夫隊”,經常在校園裏進行訓練和表演,博得了師生們的好評。李小龍的潛修苦練練就出了“李三腳”“寸拳”和“勾漏手”。李小龍是個多麵手,除了精通各種拳術外,還擅長長棍、短棍和雙節棍等各種器械,並研習氣功和硬功。李小龍為了宣揚中華武術,在大學2年級期間,租了校園的一個停車場角落,作為武館,掛起了“振藩國術館”的牌子。他邊教邊練,刻苦磨煉,技術大有長進,尤以腿功造詣更為精深。

    1960年李小龍進入位於西雅圖的hsd大學,他主修戲劇,也學習哲學及心理學等課程,並擊敗世界柔道冠軍木村政彥。1961年在校園設立“振藩功夫道場”,3月27日春進入hsd大學,擊敗世界空手道冠軍山本岡夫,為了提高技擊水平,李小龍除了勤習中國拳術外,還研究西洋拳的拳法,他一邊參加西洋拳訓練班,一邊購買世界拳王路易士的拳擊賽紀錄片,從中學習拳王的步法、身法、拳法和訓練方法;他還經常參加校內外的拳擊比賽不斷豐富實戰經驗深造自創截拳道。

    1962年4月,21歲的李小龍在西雅圖傳授中國功夫。4月在西雅圖成立“振藩國術館”,完勝黑市拳王桑德尼姆。他創辦的振藩國術館也逐漸興旺起來了為了擴大影響,李小龍經常到各處參加武術比賽,並先後在西雅圖、奧克蘭、洛杉磯等地開設武術分館授徒。1963年唯一一部生前完成的《基本中國拳法》自費出版。

    1965年,接受黃澤民的挑戰並獲得勝利,繼續教授外國人功夫,降伏巴柔高手傑尼勒貝爾獲得世界柔術冠軍,1965年夏擊敗棍王伊魯山度。其後參與拍攝了《青蜂俠》《蝙蝠俠》《無敵鐵探長》《可愛女人》《新娘駕到》等片,並在《破壞部隊》中任動作指導。期間還擊敗世界跆拳道冠軍李俊九。

    1969年1月寫下:《我堅定的總目標》,擊敗拳王joe frazier1970年世界搏擊大會用截拳道橫掃各國功夫高手,獲得第一。1970年4月攜兒子返港省親。4月9日《歡樂今霄》接受訪問並表演10日《金玉滿堂》接受訪問,與邵氏未達成協議,夏天,在泰國度假時秒殺前來挑戰的泰拳王乃佛。國術館的規模和設備不斷完善,世界上許多顯赫的武打明星如美國空手道冠軍羅禮士等都爭著拜他為師,好萊塢的著名電影明星如占士亨賓和史提夫都是他的門徒。世界拳王阿裏也曾登門拜訪,與他交流經驗。美國各流派的拳師經常聚集在李小龍的武館切磋武藝,他的“以武會友”的宗旨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李小龍亦文亦武,他每當練功之餘,埋頭研究武術理論與訓練方法。他逝世前留下了七大本學武筆記和六本著作手稿:《截拳道》、《截拳道研究》、《功夫記錄》、《二節棍法》、《布魯斯-李拳術圖解》(英文版)和《布魯斯.李武打技法》(英文版)。世界各國技擊雜誌仍在不斷地研究、介紹他的武功。1971年簽約嘉禾,其後拍攝了《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死亡遊戲》幾部影片。1973年7月20日,正當壯年的李小龍於女星丁佩家中猝死,救護車將李小龍送到伊麗莎白醫院,後被證實已經死亡,當時李小龍還未到三十四歲。

    1999年《時代周刊》列出20世紀英雄與偶像人物名單,李小龍與英國已故黛安娜王妃、美國總統肯尼迪等一同上榜。李小龍的出現打破了之前功夫動作片的虛假以及香港明星氣質的萎靡,開創了華人進軍好萊塢的先河,讓西方人認識和學習中國功夫,同時令動作片成為香港電影的主流片種之一。在世界上有很多電影名人這樣評價李小龍,他的電影愛憎分明,正氣凜然,充滿愛國情義,道出了大多人的心聲,通過電影向世界展示中國的部分文化。他被譽為“當代中國武術及電影史上的奇才”、“發揚中國武術最有成效的人。”美國人讚譽他為“功夫之王”,rb人稱他為“武之聖者”。盡管過世已久,李小龍依然是功夫代名詞。

    葉歡深深地惋惜李小龍的英年早逝,雖然他想改變李小龍的宿命,但是以他現在的名聲和地位實在不能夠插手李小龍世界,隻能夠在心裏默默地對他說:“偶像,對不起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