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盛極而衰

字數:2624   加入書籤

A+A-




    1973年是個熱鬧的年份,這一年發生了很多的事,不過,剛開年的時間裏香江人民的關注重點大多集中在愈來愈紅火的香江股市中,花邊新聞就是姓葉的和姓倪的倆貨在報紙上打嘴仗扯淡互撕。

    在參與香江股市這場收割之前,葉歡覺得還是要低調些,為了不讓自己做空的事情太早暴露,葉歡注冊了多個離岸基金,並以優厚的合約雇傭優秀操盤手。他把自己可以調動的資金注入基金,通過基金來進行操作。

    1973年1月,美國終於在結束戰爭、恢複越南和平的《巴黎協定》上簽字。這標誌著越南抗美救國戰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1973年3月29日,美國從南越撤出最後一批軍隊,從而結束了對越南將近10年之久的侵略戰爭。港府宣布興建地鐵,各公司相繼派息並大送紅利,加之西方金融繼續動蕩,香港股市更加狂熱,宛若遍地黃金。政府為冷卻股市,曾出動到消防員以防火條例禁止股民進入華人行買賣股票,即“消防員到交易所救火”。同時市場出現一些如“魚翅撈飯”、“教師文員辭職全職炒股”、“鮑魚煲粥”、“用老鼠斑製魚蛋”、“用大牛(港幣500元鈔票)點煙”等瘋狂現象。

    經過葉歡統計,雖然數據不是很精準,但也可以知道大概情況,1969年至1972年短短4年,恒生指數最高猛升7倍,成交量狂飆16倍。由於美國發行短期國債量已超過黃金儲備量,1973年2月被迫宣布美元貶值10%。港元並沒有隨同貶值,使國際美元遊資大量流入香港,造成港元承受很大的升值壓力,阻礙了香港經濟的穩定發展。

    大量熱錢的湧入進一步推高了股市,交易量迅速放大。1973年前兩個月交易量分別為94.49億和95.43億,比1971年的全年成交量(147.93億)還高,達到1972年全年成交量(437.58億)的43%。而牛奶收購戰進入"gao chao",置地利用股民對股市知識缺乏,宣布一送五紅股,當年股民沒有“除息”、“除權”的概念,不知送紅股實乃數字遊戲,爭相搶購,加上當年股票過戶需時,凍結大量置地股份造成市場假象。在“隻要股票不要鈔票“的觀念刺激下,香港市民一窩蜂搶購股票,一路高歌的股價遠遠脫離了公司的實際盈利水平,經濟及社會的發展,以至於製度上的創新和變革都被忽略了。

    1973年3月9日(周五),沒有特別的利好,也沒有什麽顯著的資金湧入,指數卻飆升至1774.96點的曆史高點;同時,單日成交達6.19億,相當於比平時正常的成交量高了30%左右;而下一個交易日,3月11日(周一)的成交量,又回落至4.9億。了解內情的葉歡在股價還未達到頂點的時候就把手裏的多單全部清理出去,一股也沒有留,開始建立做空建倉。由於香江人民對香江股市會持續上漲的樂觀估計,葉歡行動很順利也很隱蔽。在大家掙錢的時候你掙大錢,除了仇富和妒忌心強的人,大家隻會羨慕你,可是在大家都虧錢的時候你掙大錢這就太拉仇恨了。空頭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受歡迎的人群,像索羅斯,老頭不差錢,可是被不少國家限製入境,葉歡可不準備混成那樣。

    像曆史上一樣,當置地除權時股價調整至六份之一,再加上市場出現假冒合和實業股票,擔心所持股票成為廢紙引起市場恐慌。4月4日稅務局突然在各大報章刊登“買賣股票之盈利須納利得稅”,人心更加不安。從1973年3月至9月中旬,恒生指數從1700多點跌至500多點,一些炙手可熱的藍籌股,最低限度跌去了七成半。這期間葉歡已經獲得相當可觀的收益,繼續把這麽龐大的資金放在香江股市已經不安穩了,葉歡分出去一部分資金投入國際石油市場,大量收購石油現貨和各大石油公司10月以後交貨的期貨合約,留在香江資金的繼續做空股市。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敘利亞進攻被以色列占據的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阿拉伯國家紛紛要求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國家改變對以色列的庇護態度,決定利用石油武器教訓西方大國。1973年10月16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決定提高石油價格,1973年10月17日,中東阿拉伯產油國決定減少石油生產,並對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實行石油禁運。當時,包括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特別是西歐和rb用的石油大部分來自中東,美國用的石油也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中東。

    石油提價和禁運立即使西方國家經濟出現一片混亂。提價以前,石油價格每桶隻有3.01美元,到1973年底,石油價格達到每桶11.651美元,提價3~4倍。石油提價大大加大了西方大國國際收支赤字,美國、西德、rb陷入戰後最嚴重的經濟衰退,西方各國股市一瀉千裏,恒生指數在上年狂跌75%之後再跌60%!香江隻有一座城市的規模,一切生活資源生產資源都需要從外界輸入,石油禁運對香江的衝擊比其它所有地方都大,當時的香江實行燈火管製。在這樣的環境下,1974年12月10日恒生指數下跌至150.11,跌幅達91.54%,隻及1969年時的水平。

    那時候香江人民看到幾乎所有參與股票買賣的人都掙到了錢,就有人辭去工作全心全意投入股市,不少人簡直如癡如醉,樂而忘返,當市場突然翻臉大跌,興高采烈的人們頓時呆若木雞,部分人一夜變瘋,有的因突然失去所有財產而走上自殺自毀之路。企業界也開始了一浪接一浪的炒買炒賣、企業倒閉、停牌和合並浪潮。

    1973年3月見頂,至1974年12月150點見底,曆時21個月。其中,僅在下跌14個月時,即1974年5月,出現過一次象樣的反彈,從5月1日的290點反彈至6月14日的466點。還好葉歡建倉的價位在這之上,有驚無險,沒有爆倉,還好這是股市,不能加杠杆。從這葉歡再也不敢乾坤一擲了,以後每次在金融市場上進行高風險的投機的時候都留下一筆應急資金。(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