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搞定

字數:2766   加入書籤

A+A-




    葉歡在英國將香江那邊的鬧劇看了一個飽,在平時這些以紳士自詡的家夥可是相當自重身份的呢,那種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惡狗搶食情景,在一般的時候是很少見到的。而且,這次鬧劇也讓香江的富豪們看清了英國人六親不認的本質。

    在這場鬧劇中表現很活躍的一個分子就是獲多利,這是匯豐銀行旗下的投行性質的單位,他被包船王雇傭操盤,這些家夥拿著包船王的薪水,卻在背後捅了包船王一刀。這在中國人看來是很難接受的,要知道包船王雖然是華裔,但是早就加入了英國國籍,還被英國女王授予爵士爵位,同時還是匯豐銀行的董事,不管是契約精神還是什麽的,獲多利都沒有這麽做的理由。從這裏看,這些家夥完全沒有將包船王看作能夠和他們平等交流的對象,沒有坑到包船王,這些家夥竟然又加了一場戲,這讓所有華資對英國人更加的忌憚了。

    還有個就是怡和及置地這兩個家夥,這倆貨老早就宣布增購九龍倉股份,並將九龍倉股價炒到天價,結果收購一結束,這些家夥手裏的股份並沒有增加多少,和包船王比起來,這些家夥更加像是在釋放假消息。結果這些家夥事後除了被股市套牢以外,什麽處罰也沒有收到。

    再一個就是收購及合作委員會的神反應了,這幫人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的,在這西也秀了一把存在感。不過,效果就是讓香江的華資勢力對英國人更加的警惕了。要知道在華資崛起之前,香江的優質經濟資源都在英資的控製之下,現在華資崛起,自然會和英資發生摩擦或者收購了。如果某家華資集團在收購英資產業的時候,這些家夥突然也來上這麽一手的話,那麽華資將會蒙受巨大損失,甚至會導致收購失敗。

    最後一個就是親英的媒體了,大家都知道香江雖然號稱新聞自由,但是新聞從來都沒有自由過。每次的大新聞背後都少不了一雙大手在操縱,這次自然也不例外了。而且,這些媒體的專業性也很成問題,這次風潮中,那些文章明顯不是這些媒體的真正水平,這背後絕對有搶手,大家都是明眼人,這些槍手的出處自然很容易就能猜出來了。

    這場鬧劇也讓香江的上層社會看到了港督治下的香江的實情,政府權力過大,而且不受任何的製約,還有就是英資對香江的掌控和貪婪了。這也促使香江知識界開始反思了,尤其是在隨後的一係列報紙雜誌上麵開始了民權運動宣傳,這也讓葉歡有了意外的驚喜。

    在葉歡的記憶中,英國人為了給內地添堵,在確定了要在97年歸還香江的時候,在香江扶植了一批所謂的皿煮鬥士的東西,這些家夥在後來發展成了港毒分子,導演了占中等一係列的醜劇。可是,葉歡也沒想到在現在竟然冒出了這麽一種思潮,反對的還是英國人,看來以後的香江注定會非常的熱鬧了,這也讓葉歡對未來多了一些期待。

    不過,這些都是以後的事情了,雖然葉歡覺著這些很有意思,但是它並不是葉歡關注的重點。現在葉歡所關注的是香江的這麽一場會為葉歡帶來的巨額港幣收益,還有就是能夠為葉歡收購麗的電視台帶來的支持。

    由於在英國的團隊得到了葉歡的全權授權,所以他們已經按照葉歡的想法收購了一些紙媒。現在需要將這些紙媒集團化經營,這時留在英國的這個團隊就顯得有些分量不足了,他們不僅要和英國政府打交道,還要和英國的工會以及合作夥伴或者競爭對手之間進行談判,這就使得他們開始有點壓不住陣腳了。

    畢竟,這些家夥不是老板,雖然得到了授權,但是要做重大決定的時候還是需要像葉歡進行匯報,這就使得他們的應對會慢上半拍,這在談判中是相當不利的,所以,為了加快進度,這就需要葉歡這個老板親自出麵了。

    葉歡接受了《泰晤士報》上一任老板的經驗和教訓,他準備首先搞定英國政府,正好現在的撒切爾政府是打擊工會勢力的,這也讓葉歡這麽一個資本家和英國政府之間的共同話語多了許多了。由於葉歡已經掌握了不少的英國媒體,這使得唐寧街十號不敢輕視葉歡的影響力了,於是,葉歡的會見請求很快就得到了批準。

    在這次會麵中葉歡表示了自己對報刊的改革將采用主編負責製,不會對報刊的內容進行幹涉。這一點葉歡估計也是英國政府最為關注的,不然撒切爾政府不會向報社塞人。同時葉歡還表示將對報社進行現代化改革,提升技術設備的運用,減少人力開支。總的來說,葉歡將自己一攬子的改革方案向唐寧街十號進行了報備,取得了他們的諒解。

    接著就是工會了,葉歡雖然對英國的工會很是不滿,但是也不願意將工會得罪死了。畢竟自己是外國人,砸別人飯碗很得罪人了,如果再沒有態度的話,會被英國工人階級集體抵製的。所以葉歡授權自己的團隊和工會談判,商量裁員之後的人員補償問題。葉歡能夠接受的底線是三到四個月的正常工資外加半年的最低生活補助,能夠達成什麽樣的條件,就看這些家夥的能力了。

    這個年代的工會由於太過強勢,不僅招徠了政府的打擊,還和工廠主們很不對盤。由於他們的無理要求,造成英國製造的生產成本的上升,競爭力大幅下降。而且伴隨著大英帝國的解體,英國工業品的市場已經縮小了很多了,麵臨的競爭也開始增多。現在很多英國工廠已經出現了經營困難的狀況了,雖然他們的產品並不落伍。

    隨著撒切爾夫人執政時間的增長,工會受到的壓力逐漸增大,這次葉歡麵臨的情況和湯姆森家族麵臨的情況已經大為不同了,所以葉歡搞定工會雖然費力,但還是達成了最終目的。

    搞定了這些場外勢力之後,葉歡就開始強勢對自己在英國初具雛形的傳媒集團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了。葉歡的改革借鑒了不少默多克的新聞集團的經驗,但是也沒有墮落到新聞集團那種炒作黃色新聞的地步,葉歡終歸是做實業的,他對傳媒的盈利要求並不高,他看中的是傳媒的權威性以及覆蓋麵,隻要傳媒集團能夠自負盈虧就是葉歡在盈利方麵的最高要求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