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買買買
字數:2607 加入書籤
葉歡通過自己的操作,拿下了愛普生定製打印機的代理權,這既豐富了蘋果電腦公司的產品線,也為蘋果電腦公司增加了新的利潤點,這也讓董事會中對葉歡有所非議的力量閉上了嘴,至少這些人在蘋果電腦公司上市之前是不會再來煩葉歡了,這也算是無意間的一石二鳥吧。
本來葉歡是想要拿到愛普生的部分股權的,可是rb人不願意,他們寧願和蘋果電腦公司交換股權也不願意葉歡以私人身份入股愛普生。而且由於愛普生不是上市公司,葉歡就是想要在次級市場收購愛普生股份都沒有可能,最終葉歡也就放棄了插手愛普生的打算了。
在葉歡的記憶中,未來隨著pc產業的做大,很多市場被細分下來了,不再是像現在這樣幾乎一家公司包辦一切產品。記得葉歡當初買電腦的時候,哪怕是品牌電腦其零部件也是有不少公司提供的,像是英特爾的cpu、v4那邊的主板、金斯頓的內存、希捷的硬盤等等,哪怕是品牌機也是用其他公司的產品攢起來的。
像是rb這邊可能在整機產品上做得不咋滴,但是在配套上麵應該會是很有一套的。葉歡完全可以在從蘋果抽身之後也來搞計算機的,那時候市場應該比較成熟了,再加上ibm這個計算機大鱷也會插手pc市場的情況下,pc生產商們會達成一定程度的門戶開放吧!
估計那時候,葉歡可以在rb這邊準備一些馬甲,借用rb的優勢生產內存、顯卡、聲卡、電源、顯示器、外接音頻設備等去美國掙綠票子。
當然,葉歡也沒準備放過rb的文化產業,rb的音樂很是發達,在周董的中國風出現之前,華語圈的流行音樂大多是翻唱或者改編的rb音樂人的作品了,這一點就是在21世紀還很是突出的。比較明顯的就是筷子兄弟的《老男孩》,這首歌曾經是那麽的流行,結果就是因為與rb那邊有著版權糾紛結果不斷沉寂,這也讓後來的筷子兄弟一直靠著那麽一首口水神曲《小蘋果》來撐場子。
葉歡準備搞電影、電視、遊戲、音樂、動漫等一係列的產品,這對音樂的需求可以說是海量的,而港台那邊的音樂人就是累死估計也完成不了這個艱巨的任務,而人力資源最為充沛的內地,這種人才都在體製內呢,這些人估計短期內是不會放棄文工團、劇院之類的鐵飯碗去香江撈金的,所以葉歡隻能將目光瞄準人才輩出的rb了。
還有就是電影了,rb經濟發達,電影市場還是很有基礎的,可是rb的電影政策估計是有問題吧,這使得rb電影叫好不叫座。除了美國電影之外,香江電影在rb也是有著一席之地的,比如房事龍、比如許冠傑這些香江明星在rb都是很有票房號召力的。
遊戲動漫,這個就更不用說了,真當平成廢宅是假話嗎。要知道在全世界都在流行電腦遊戲的時候,就rb還在死板的堅持主機遊戲,而且也就是靠著rb市場,養活了兩家遊戲機生產商——任天堂和世嘉,當然還有南宮夢、卡普空、艾尼克斯、史克威爾的一大批遊戲開發商。
當然,在不久的將來,還有看不到盡頭的rb房價,日元快速升值等等機遇。這麽一想,葉歡覺得能夠在rb做的事情還真是不少呢。而且,像是日元升值還有房價上漲這完全就是在個rb人的韭菜,葉歡覺得作為一個愛國的華夏好男兒既然能夠趕上,就不應該錯過這麽一趟資產升值的快車。
像是東南亞金融危機葉歡這種身份插手其間的話,會為當地華人群體帶來一些仇恨,可是在rb就不一樣了,葉歡可以接受中國人移民歐美、澳大利亞、新西蘭甚至是非洲,就是不能接受中國人移民rb,甚至很多人為了移民rb選擇在rb自衛隊服役。當然,葉歡是不反對留學rb的,但是留學和移民在葉歡看來來完全就是兩個概念。
就算是讓rb人仇視華人也沒關係,大不了讓rb人關閉華人移民rb的通道就是了,反正葉歡是美國國籍,rb人就算是在放肆也不敢對葉歡做些什麽的,尤其是葉歡還是美國富翁的情況下。
所以,最終葉歡打定主意,要在rb大幹一場,不隻是要投資,還要投機,用投資掩蓋投機,這也會讓rb人對葉歡無話可說,至少在官方層麵上完全挑不出來一點的毛病。
而且,葉歡借著美國的虎皮在rb不用像是在香江那麽的小心翼翼,畢竟在美國的盟友中rb的重要性和英國是沒法比的,尤其是在蘇聯還很強勢的情況下。要知道就帝國墳場那種複雜地形,蘇聯毫不費力的就平推了,那麽地勢更加平坦交通更加便利的西歐自然在蘇聯的鋼鐵洪流下瑟瑟發抖。在這種情況下,英國的歐洲橋頭堡地位就更加凸顯了,至於rb,美國表示這邊做好第七艦隊反潛掃雷大隊就行了。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葉歡過度刺激英國人,引起英國人的激烈反應的話,hsd是不會為葉歡撐腰的,所以,在香江那麽一個龍蛇混雜的地方,葉歡表現的沒有太大的攻擊性。至於rb,這家夥由於和美國國內競爭的太厲害,吃相太難看,在美國內部對rb印象並不好,葉歡動作大一些的話,說不定會被美國人當成英雄呢。所以,在rb葉歡的顧忌也就少了很多。
正好這一段時間葉歡收獲頗豐,就準備在rb買買買了。葉歡要買人才、買技術、買資產物業,當然這些都需要專業人士進行輔助,葉歡就將香江那邊的嘉華銀行和元豐基金的團隊給招攬了過來。在東亞東南亞這一片地上,葉歡不太相信美國那邊的團隊,哪怕這個團隊是高盛或者摩根的,畢竟,這邊的商業文化和美國那邊的不太一樣,美國團隊很有可能會水土不服。(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