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電能量塊
字數:3811 加入書籤
其實上頭早有命令,對於中土的移民,一律給予照顧,所以邊防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一名邊防軍站在塔台上,觀察著車流,忽然對身邊的戰友說:“沒想到有這麽多人願意來我們朝鮮省。照這樣下去,用不了幾年,朝鮮省的人口就能突破一億。”
另一人說:“那當然了,我們這邊收入高嘛,而且福利又好,教育免費,醫療免費,沒有稅收,有便宜的租房,這樣的待遇就連美國也比不上吧?”
那人歎息一聲:“可是這樣一來,我們國家的負擔不是太重了嗎?”
“我們要相信國王,相信王子殿下,他們這麽做一定有道理。”另人說。
當天,不算網上申報的入境人員,光是搶點進入朝鮮省的人口中,就多達九百三十五萬餘人。
中土方麵的反應很遲緩,因為這些人出境並不受限製,因為一直以來,中土都有大量人員前往陳國打工。
隻是他們並不知道,這一次,這些人拖家帶的離開,有可能終生都不會再回中土了。
發布會現場結束,朝鮮省換上了陳國的國旗,陳國的一些企業,也開始大量入駐。
與此同時,朝鮮省停止和中土方麵的新合作。一旦中土方麵手頭的工程完工,雙方之間不再簽署新的合同。
原因很簡單,陳國現在已經有了很強的基建能力,不管是修路,建房,在成本和技術層麵,都已遠超中土。
下午,陳國本土飛來的一批運輸機降落,飛機上運輸的是戰鬥機器人。這批戰鬥機器人,將隸屬於大君堂。
接下來,大君堂將對大王院采取全麵反擊。徹底壓製對方。
之後,陳兵和崔靈珠、何必等人會麵,另外還有朝鮮省的一些高層人員。
何必手中拿著一些材料,由他主持會議。
“這次會議的內容,是討論朝鮮省未來的定位問題。”他拿出一份材料,“這是韓國上個月的經濟數據,比去年同期減少了百分之三十。預料今年,韓國的經濟總量將跌落到八千億美元。”
一名負責經部的官員說:“省長的數據非常準確,這些年我們陳國快速崛起,在汽車、半導體、造船各領域,全麵壓製韓國。一周前,韓國三星電子宣布倒閉,現代汽車被美國福特收購。如果照此發展,預料後年,韓國經濟會進一步萎縮。”
他進一步說:“今天韓國記者說,他們的國民收入,其實審前年的數據。今年的話,韓國的工資收入水平,隻有前年的一半不到,已經遠不及我們。”
陳兵點點頭說:“你們可以慢慢和那邊談,如果他們願意,我們可以提供經濟援助,先拉近雙方距離。”
崔靈珠:“大王院已經動手了,隻要他們能控製大王院,南韓早晚會歸順我們。”
何必:“這些是後麵的事,改天再商議。今天要說的,是朝鮮省的定位。”
他看向陳兵:“殿下原來的計劃,要把朝鮮省打造成能源基地,製造基地,這一點我並不讚同。我認為,陳國本土已經有很強大的工業能力,與其繼續加碼能源和製造業,不如把朝鮮省變成全球的服務業的中心。”
服務業,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在國民經濟國占有很大比例。以中土為例,經濟上服務業占比超過一半;美國更是超過百分之八十。
陳兵覺得有道理,說:“何必,你有什麽想法?”
何必說:“我認為,可以從旅遊業、酒店業、飲食業、娛樂業、銀行業、零售業、交通物流、醫療這八個方麵入手,成為八大領域在全球的領頭羊。”
陳兵說:“行,這事由你來定。你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要物資給物資。不過我有一個條件,一年之內,我要你把朝鮮省的gdp,做到十萬億光幣,人口達到五千萬。“
何必點頭:“殿下放心,絕對沒有問題。”
陳兵在朝鮮省小住了幾日,何必是一位命格的領導者,又有崔靈珠幫助,他絲毫不擔心。
在朝鮮省的第二天,又有三百多萬人從全球各地趕來,要求加入朝鮮省。
藍早就研發了一套先進的移民檢測係統,效率很高。這三百多萬人,雖說都是高學曆人才,但最終隻有八十七萬人被允許入境,其餘人都是不合格的 。
由於陳國有相關政策,所以這八十七萬的入境者,是可以邀請夫妻或是子女入境的。如果有父母的 ,還可以為他們的父母提供永久居住證明 。雖說不享受一些福利,但在陳國定居還是沒問題的。
也因此,八十七萬名移民者,最後真正進入陳國的人,拖家帶口的,數量達三百多萬人。
當天大戈壁那邊傳來消息,才幾天時間,就有人發現了不少太古秘石。
平均每天,就能發現一兩塊太古秘石。而這些秘石,都第一時間被運往陳國存放。
陳兵對此已經很滿意了,當初在海底,那麽多的石頭中,也才找到十五塊太古秘石而已,可見這玩意是多麽的珍貴!
當晚,兩塊太古秘石的樣品送到陳兵手上,他確定是秘石沒錯。
期間他登陸人間平台,搜索上麵是否有人出售太古秘石。這一搜索不要緊,居然真就有人出售!
而且,上麵出售的太古秘石價格貴的離譜,拳頭大小的一塊秘石,售價高達十億歐元,而且數量不多。
他搖搖頭,感覺在上麵購買的話太不劃算了。
這時,他打開明明瑛留下的平板。已經許久沒和明瑛聯絡,也不知道,祭天盟那邊是不是有新的發現。
打開平板,就看到不少明瑛留下的信息。翻看了一下,其中就有太古秘石的消息。
原來,明瑛他們在北非大沙漠中發現了太古秘石的存在,並初步斷定,北非地區應該存有不少太古秘石。
“北非?”陳兵想了想,問藍,“有沒有可能租下撒哈拉大沙漠,然後找人在那裏搜索太古秘石?”
藍:“如果按照大戈壁那樣的運作方式,成本將提高一倍。至少需要一千五百萬人在那邊工作,每年的開銷不少於五千億光幣。”
“五千億光幣嗎?不多!”陳兵道,“我們不是承包了澳大利亞的荒漠嗎?不如就成立一家‘墾利公司’,然後以開墾的名義租下大沙漠。”
藍:“小哥哥,那位阿拉伯九王子不是邀請您去訪問嗎?這件事可以找他幫忙。北非地區百分之九十屬於阿拉伯文化區,他是可以提供幫助的。”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