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功京混戰
字數:3070 加入書籤
這戰鬥服裝撤退之中也有意思,還有連滾帶爬的動作。撤離了戰場自動卸下了戰鬥服裝,輕上輕等同伴被這戰鬥服裝一連慣的動作弄得昏頭轉向,有兩位還給整吐了。
與西王爺的交鋒大敗。父親大帥大吃一驚,沒料自己信心滿滿一場出擊卻釀成了這樣的慘敗,著實沒有想明白。
由於處於兩線作戰,雖然父親大帥兵多將廣,物資充足,但在東西兩線的夾擊之中,終於沒能支撐下去,敗下陣來,倉皇打道回府。
西王爺追擊南王爺最猛,追著南王爺死打。父親大帥努力去尋找與西王爺的求和,並放了他的侄兒子華波,並最終賠付西王爺五億元了結兩家的恩怨。
父親大帥被打回了原樣,乖乖回到了他的南三省。接著西王爺就與東王爺在京東不遠處拉開了戰幕,在一條大江一條大河的範圍內決戰。
在北方,北王爺正在加緊與京東皇家軍部隊進行一場功與守的戰爭。北王爺幾乎全部騎兵部隊,一路奔殺,遇人搶人,遇物搶物。搶人作為前線戰士與兵源補充,搶物作為戰爭物資,最特別的是搶女人,作老婆,作妾,作奴……
京東皇帝也感到了情勢的危機,也聞聽到天下處處雲湧廢帝之聲。雖是昏庸無比,簽約賣國條約無數,但還是努力掙紮,尋求全球各大國的支持。
國外大國見這大民國有這麽一個無能皇帝,更有後院實權者糊塗垂憐聽政老婦人,於是堅船進入厲炮轟擊,一路八國軍隊合二為一無人之境就殺到了大民國都城內,與大民國皇帝少爺和後院垂簾聽政糊塗老婦人,一日一日簽條約,一日一日加緊定條,把大民國子孫後代十八代的賠款割地的條約都簽了進去。
京東首都之地現已經是有名無實之都,外麵四周皆是割據之地,沒有進貢之物,沒有財源之進。
現在的皇帝少爺無可奈何,外有四支大軍準備進攻都城,四麵楚歌,更是惶惶不可終日。至於京都百姓,更是人心惶惶。
現在維持京東都城城內安穩的隻有八國軍隊,皇家軍隊放在城牆對敵北王爺。
現在京都皇帝少爺一日三餐都是難事,吃了上一頓不知下一頓。皇帝少爺連同老奶奶一日一日向八國軍隊求助,簽完一條不平等條約才有下一餐的飯吃。
皇帝少爺尚且生活如此,至於其他之人,生活更是沒了尊嚴。甚至於皇帝少爺的奶奶八十大壽,足足簽了一天的不平等條約,才籌得八十萬元的票元,過了一場風風光光的生日。
京東百姓,已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生活,到了吃樹皮,啃觀音土的地步,餓死之人處處可見,將死之人隨處都是。
八國軍隊八國官長見大民國已是如此不堪的地步,又見京都之外風起雲湧詭秘多變的連連戰爭,一步一步的向京東靠近,於是一日一日搜腸刮肚的要皇帝少爺和那一位實權老奶奶簽約,好等那京都之外的軍隊打來認可就行。
京東之外的北王爺部隊已經向都城開槍開炮了,但發現京城之上卻還豎立了一麵一麵的外國旗幟,各種圖案的旗子,各種各樣的外國兵,大吃一驚:“怎麽,京東已被外國人占領了,好像他們隻說駐軍……”
西王爺部隊逞彪悍之勇,敢於向這些外國軍隊開打。但幾次衝鋒就發現,外國人的鋼槍鋼炮三下五除二的就把他們打趴在地,永遠都莫想翻身。
先,這八國部隊派出使者,還是一位大民國國人的使者,與北王爺談判,把與皇帝少爺和糊塗老奶奶的一大疊的不平等條約帶至北王爺前,說如果承認了這些條約,八國軍隊八國政府就讓北王爺進城,並擁戴西王爺在京城稱王稱帝什麽的都可以。
北王爺一看,大吃一驚,沒料到京東皇帝少爺和糊塗垂簾聽政老奶奶,把子孫十八代的賠款條約都簽了進去,就是等於進了京東,誰都得擔負起包刮賠子孫款的責任。
如果不認可這些包刮子孫款的條約,八國軍隊八國政府就不認可誰當大民國的皇帝或是王爺,不認可那進京之事也就無所談起。
北王爺的進攻隻頭三炮打得猛,再就提不上勁兒了,因為後續物資跟不上,要搶才會有。
在北王爺部隊盤踞之地,什麽東西都讓部隊全部擄盡,本來是窮地,經北王爺部隊再一折騰,就更加窮了,物資更是匱乏,餓死人隨便死個人都不是一個事兒。所以說,北王爺的部隊隻會一日一日減少,不會一日一日增多。一日一日下去,怎麽胡攪蠻纏的弄都支撐不下去了,隻有打道回歸山野再去搶了東西和人再來功京。
西王爺與東王爺兩部隊依然曠日激戰。兩軍一邊互相交戰。一邊又開拔部隊功打京東。
八國軍隊八國軍官也派使者前往西王爺與東王爺,當然同樣必須簽定皇帝少爺和糊塗垂簾聽政老奶奶簽定的賠至子孫的條款。兩王爺一見這些條款,心底都涼了一大截,還沒打進京東,首先得賠錢進去呢。
兩王爺一看見這種氣人的條款,哪能容忍,怎會去簽?這兩王爺進攻京都,費了不少銀兩。拚死進京,既想得位,也想得財,怎能京都未進,就答應這下人條款?兩王爺都一致說明:進京以後再議。
八國部隊八國官長也非善茬,也知其王爺心中所想,表示:那就二位誰有能力進京就先進京。
西王爺與東王爺打得沒天沒日。當兩王爺兵將來至京東城外,一見這京都城郭,與昔日北王爺所見一樣,既有皇家軍隊,也見到四處豎立的各種外國旗幟,各種外國軍種在牆上站立。
為王者統天下之心,就敢於冒天下之大險。兩王爺指揮兩軍,也不管了是八國聯軍還是十八國人馬,為統一天下,也揮兵開殺了,對著京都守軍開火。
這八國軍士最不把大民國人放在眼裏,所以直接也開槍開炮回殺。於是京都之城,戰火紛飛。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