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 85 章
字數:6244 加入書籤
處理好正康的事情, 錢淑蘭準備到省城一趟。
王守仁見他娘居然這麽不放心他媳婦,心裏很是感動, 想陪她一起去, 錢淑蘭攔住了他,“省城有那麽多人呢,你再去又得要花錢。”
其實錢淑蘭去省城是有正事要辦的, 並不是王守仁猜想的那樣。
隻是除了錢明華她沒有跟其他人說,要不然她把海口誇下去了,事情卻沒辦成多丟人。
錢淑蘭拿著家裏編好的藤筐坐上汽車。家裏人也以為她是帶給小五讓他賣的。
錢明華看著小姑,還是有些擔心, “小姑, 要不我陪你去吧?你一個人我實在不放心, 要是丟了可咋整?”到時候, 他爹還不得把他罵死!
錢淑蘭擺擺手, 一臉的自信,“放心吧,我肯定不會丟的, 我可是去辦正事的。”
錢明華也不知道這老太太哪來的自信, 之前去省城那是有他爹帶著去的,現在沒人跟著,她知道哪跟哪嗎?省城可是比他們這縣城大多了, 巷子七拐八拐的……
越想越不放心。但是, 又拿老太太沒辦法。
一直等把人送進汽車站, 直到老太太進去了, 他才趕著馬車離開。
上了汽車之後,錢淑蘭覺得她這藤筐這麽大的體積放在車上,擔心乘客會有意見。
於是她請求汽車司機幫她把藤筐放在車頂。
汽車司機笑著道,“不用不用,你直接到最後麵坐下,這車裏沒什麽人的。”
錢淑蘭驚訝不已。
她原以為汽車會有很多人坐呢。
汽車司機笑著解釋,“冬天沒什麽人願意出門,這車能有一半人坐就不錯了。”
錢淑蘭心裏不由得感慨,到底是時代不一樣啊。
因為隻是藤筐,錢淑蘭也不擔心被人偷了去。其實,她不是不能把藤筐放進空間裏的,隻是她總要找個理由好跟人家搭話,所以她也就沒放了。
把藤筐直接丟在最後麵的椅子上,錢淑蘭打開話匣子就開始跟汽車司機聊天。
重點是怎麽學開車。前世的她雖然沒有學過開車。但她自認為是個還算聰慧的人。坐在中年司機旁邊好奇地問。
因為還沒到開車時間,汽車司機也很有耐心地跟她聊天。更讓他滿意的是對方居然願意拿油炸知了猴給他吃。
錢淑蘭見這操作挺方便,經他講解一遍之後,就想試試看自己能不能開。
汽車司機有些猶豫。
錢淑蘭把手裏一包知了猴全塞到他懷裏道,“你就坐在旁邊,如果你說停,我立刻就踩刹車。”
汽車司機低頭看了一眼手裏的這包知了猴最終還是咬牙答應了。
不過,還是一個勁兒地提醒她,有啥不對一定要踩刹車。
錢淑蘭也好脾氣地一遍一遍應承下來。
最後錢淑蘭啟動,踩離合,掛擋,雖然她開得很生疏,可確實一點也沒錯。
汽車司機都不得不佩服這老太太的聰明勁兒。
錢淑蘭也就是過過癮,顯示一下自己的聰明才智,好給對方一個錯覺以為自己的兒子也是像他一樣聰明,於是笑著問,“我兒子也想學開車,師傅有沒有興趣收個徒弟啊?”
聽到這話,汽車司機一臉驚訝地看著她,而後立刻搖頭。
錢淑蘭也不生氣,“我就是隨口一問。這樣吧,以後你有了收徒弟的心思,就來我們家找我。我家住在王河鎮王家村生產大隊。”
汽車司機見她也不強求,鬆了一口氣,敷衍地點頭應承下來了。
錢淑蘭到後麵的藤筐裏拿出一個圓形扇子遞給他,“以後你要是有了什麽難題可以來我家找我,送給你的小禮物,收下吧。”
汽車司機接了過...來,頗有幾分哭笑不得,“大冬天的,大嬸子你送我扇子?”
錢淑蘭笑笑,“這扇子夏天用了剛剛好。對上,扇子上還有我們村的住址呢,你看看。”
汽車司機立刻低頭去看。圓圓的竹編扇子上用顏料染上一層小小的字“劉關縣王河鎮王家村”
他佩服得五體投地,朝著錢淑蘭豎起了大拇指。
錢淑蘭笑著擺手,轉而問起對方的情況。得知對方要養五個孩子,錢淑蘭不由得佩服這年代的人能生。錢淑蘭也透露自己的家境,重點強調自己的兒子和孫子,還有他們大隊的能幹。
發車之後,錢淑蘭回到最後麵。她望著窗外想起之前打聽到的消息。
這年代最吃香的四大職業:司機,營業員,醫生和勞資科長。
錢淑蘭覺得以王守仁和王守義的性子如果沒有技術,那隻能幹些苦力活,但她可是要致力於讓他們的事業值一輩子都是10分,那無疑隻能讓他們學門手藝。那司機就是最好的職業。也符合兩人的性格。
但這些司機輕易不收徒弟的,她也隻能多撒網廣撈魚。等災荒來臨,全國人的生活水平都會下降,司機也不例外。到時候說不定會有人願意聯係她,當然如果不聯係也就送出一個扇子罷了。
到了省城,大概兩點多鍾,錢淑蘭沒有先去醫院,她向路人問路,找到最近的百貨大樓。
“我想找你們經理談點事情。請問他在那兒?”錢淑蘭特地到賣煙的櫃台問售貨員。
別的櫃台都是人擠人,隻有這個櫃台沒什麽人。售貨員一個人在趴在櫃台把香煙擺來擺去。
售貨員也是無聊透頂,見她問話,也沒有盛氣淩人。朝她打量了一眼,還熱心地要幫忙,“我去幫你喊人,你在這裏等一下吧!”
錢淑蘭趕緊跟她道謝。
很快一個頭發謝頂的中年男人被售貨員喊來了,他笑嗬嗬地看著錢淑蘭,“大嬸子,你喊我?”
錢淑蘭直接把自己的藤筐擺到櫃台上麵,給他看,“我是劉關村生產大隊的,這是我們生產隊編出來的箱子,經理,你看看能不能放在你們這百貨大樓裏賣?”
經理愣了一下,顯然沒想到對方居然來推銷新東西的。
“現在咱們國家不是封山造林嗎?不讓砍樹,許多人家結婚都湊不齊36條腿,你看有了這個,不就可以代替箱子和衣櫥嗎?而且還便宜許多。而且這是長方形的,可以一層疊一層,也不怕占地方。我聽說城裏房子都特地擠,你看有了這個多少件衣服都能放進去,是不是很節省空間?”
經理被她這口才唬得一愣一愣的。他仔細觀察這藤筐。編得很精美,大約有60厘米長,40厘米寬,40厘米高,別說以前還真沒見過有人用柳條編成長方形的筐,大家都是編成簸箕,籃子之類的。這東西還真的能替代箱子和衣櫥。而且這個還帶蓋子,他打開蓋子居然發現裏麵還有一個,隻是要小了一號。再打開還有。跟俄羅斯套娃一樣。
最小的裏麵居然是幾把扇子。圓圓的很精致。上麵還有一行紅色的小字。
經理看著這東西的確很不錯。笑著道,“你是個人還是生產隊呢?”
錢淑蘭見他決定要了,立刻把自己挎包裏的介紹信拿出來,“經理,我是以我們生產隊的名義過來的,如果你們供銷社要的話,就給我們生產隊下采購單吧?”
經理見她說得條條是道,接過介紹信便也相信她的確不是個人,那量就可以定多了,他滿意地點頭,“行”
錢淑蘭見他還沒說價格,於是輕咳一聲提醒他,“我們來談一下價格吧,最大的一個要5塊6,2號的要4塊4,3號3塊8,4號2塊6,最小的這個2塊錢。扇子是5毛錢。你看行嗎?”她報的價格有點高,不過誰讓縣城工人多呢。...
經理想了想,“你們能提供多少個貨?”
錢淑蘭避而不答,反問,“你要多少個?”
“每樣200個,太少了不值當出一次車。”
錢淑蘭立刻點頭答應,“行,沒問題。”
來得時候她已經問過錢明華了,隊裏的柳條夠做做這樣的藤筐每樣五六百個。
“價格可以按你說的給,但必須要早點拿貨。20號可以嗎?”
還有5天時間,錢淑蘭想了一下,全隊1000多口人,時間根本就是綽綽有餘,立刻答應。
經理帶她到自己的辦公室開單子。
錢淑蘭拿著單子確認無誤後,小心收起來。她看著自己這些筐子笑著道,“經理,這些藤筐我也不好帶回去,我能跟你換些東西嗎?”
經理一臉詫異地看著她,這老太太是人老成精啊,換東西連票都不用出了。
不過他也沒拒絕,像他們這些百貨大樓每一段時間都會有一次瑕疵品供內部人員消耗,他剛好可以用來做人情,“行,大嬸子,你想換什麽?”
錢淑蘭笑著道,“我能換布嗎?或是鞋子也行。我們農村人布票特別少,都不夠穿的。”
經理倒沒拒絕,本省有三個紡織廠都會向他們百貨大樓供貨,他剛好留了一些。
經理帶錢淑蘭到倉庫裏拿了三種布料讓她選。說實話錢淑蘭在這年代就沒見過好布料,每次那些布料摸在手裏都很粗糙,感覺就像前世那些次品的地攤貨一樣,她以為是這年代的技術不過關,哪知道好貨都內部消化呢!
她摸著這細布,手感柔軟細膩,有點類似莫代爾的那種舒服,但這肯定不是莫代爾,估計也就是細棉吧!
“喜歡拿一些吧!不過,這價格很貴的,要5毛4一尺。另外兩種隻要3毛6一尺。”經理看老太太很喜歡這布說了一下情況。
錢淑蘭驚訝地張大了嘴巴,她很想大氣地來一句,“不貴,我都要了,”但話到嘴邊還是沒說出口,她總不能隻想著自己,人不能太貪心,她能拿的量是有限的,倒不如拿這個好的,她笑著道,“給我兩丈吧!”
經理見她要這個貴的還有些驚訝,不過還是點頭答應。
然後又拿了四塊五毛錢一雙的膠鞋和八塊錢一雙的解放鞋,這兩樣鞋子農村鄉下有錢都買不到。
剩下的錢全被錢淑蘭換成火柴了。雖然城裏跟鄉下每戶的火柴份額是一樣的,但城裏人因為用的是煤爐,所以幾乎不怎麽用火柴。百貨大樓的火柴都賣不完。
但鄉下剛好相反,因為燒的是草,每次都要點火,用得就多。
買好之後,錢淑蘭出了百貨大樓,直奔醫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