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第 105 章
字數:7592 加入書籤
進口區的展廳和出口區是一樣大的, 大廳長五六十米,寬約40米, 高20多米, 兩邊分上下三層, 整個大廳呈拱形。
擺著各種各樣的商品,種類繁多, 但都是分門別類的擺放整齊。
錢淑蘭剛進門就看到一輛拖拉機,黑色的外殼,輪子非常的厚重,跟前世她見過的聯合收割機還要粗的輪子。
一看就是高檔貨,錢淑蘭湊過去看, 一個翻譯過來,看到錢淑蘭很有興致,翻譯笑著問, “有什麽問題, 我可以為你解答。”
錢淑蘭便問這款拖拉機的耕地麵積, 價格以及出產公司。
翻譯一一解答, “美國約翰迪爾出產的拖拉機”
美國官方雖然沒有參加他們的交易會,可私人企業卻還是過來的。
這款耕地速度雖然遠遠達不到後世的程度, 但是比國產的東方紅還是好了不少, 比他們隊的牛車直接翻了二十倍。有了這個, 再也不用擔心地來不及耕了, 他們起碼能省出一大半的時間。
省下的時間可以用來發展副業, 這不是很棒的事嘛!
錢淑蘭一臉興奮地問, “這機子多少錢?”
翻譯見她似乎很想買的樣子,忙答道,“換算成人民幣是8000塊錢”
錢淑蘭臉上的笑容頓時消失殆盡,乖乖這麽貴!那些人肯定不會同意。所以,她要怎麽才能讓這些人同意呢?
她又參觀了其他東西,發現進口的尿素以及磷肥都是她前世就見過的東西,可這輩子根本就買不到。她問了價格,還能接受。
其他產品錢淑蘭都沒什麽興致,也就出了展廳。
出來的時候,她把通行證給了其他人,讓他們進去看看。她需要找幫手,隻是錢維漢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這麽重要的事情,他居然都不來參加,也太沒有集體意識了吧?!
隻是她突然想起那天錢維漢的異常反應,他該不會是碰到啥困難了吧?!
錢淑蘭先回了住的地方。一直等到快要吃飯的時候,他才過來。
隻是神情依舊有些恍惚,似乎心事重重的樣子。錢淑蘭伸手在他眼前晃悠一下,他都沒有任何反應,她又推了他一下,“大哥,你沒事吧?”
錢維漢猛然間驚醒,看到錢淑蘭略微有點不自在,“幺妹,你有事?”
錢淑蘭懷疑地眼神盯著他,“我的事不急,大哥,你是不是有什麽事情瞞著我?”
錢維漢怕她看出異常來,忙打斷她的話,“我沒事!隻是遇到一個舊相識,她變化太大,我差點沒認出來而已,對了,你找我是不是有啥急事?”
錢淑蘭見他不想說,便也沒有追問,開始講起了她見的拖拉機和尿素磷肥等東西。
錢維漢也很感興趣,等中午吃飯的時候,拿著通行證也走進去看拖拉機。並且還拉著王守泉一起看。兩人聽了翻譯的話,心裏癢癢得不行,特別想買一輛,雖然他們國家也能生產拖拉機了,可他們根本拿不到名額。
現在能花錢買進口的也不錯,雖然要8000塊錢,可也不是買不起。他們隊裏現在能出得起這個錢。
隻是該怎麽勸服其他人同意他們的意見才是問題的關鍵。
王守泉便把拖拉機和尿素磷肥的優點講了一遍。
對於肥料這塊大家沒什麽意見。畢竟土地太貧瘠,買肥料能多收糧食大家還是很樂意的。但是拖拉機就有點接受不了了。
王守泉開始大講拖拉機的好處,聽說耕地速度是牛車的二十倍,而且還不用吃糧食,大家都心癢難耐,也拿著通行證進去看。非常想要一輛。
“咱們別買了吧?這價格也太貴了!咱以前沒有這玩意不是也好好的把地種了嗎?”
“可咱們以前是因...為沒有養雞場,沒有藤筐廠,當然有時間,可有了這兩個廠子咱們就應該好好幹,如果都跑到地裏,這廠子不就丟下了嗎?就像這次種地,養雞廠就沒人巡邏了。”錢維漢想買拖拉機,也加入辯解。
八個人有一半人持反對意見,一半人覺得機會難得應該買。
就像王立貴和何翠蘭就是強烈反對,嫌價格太貴,嫌大家太敗家,不會過日子等等。
見大家吵得不可開交,誰也不肯讓步的樣子,王守泉兩手相擊道,“不如咱們就以這次賣的貨為準吧!如果銷售額達到8000塊錢,我們就買一輛,達不到就不買!交給老天爺來決定,你們看怎麽樣?”
一直吵得人仰馬翻,差點要幹架的兩方人馬紛紛表示同意。
錢淑蘭擔心賣拖拉機的人會先走,於是特地跑到華國對外貿易中心請他們幫忙留一下,又把自己廠子的為難說了一遍。
接待員很能理解,進口部也是要有銷量才行的。像第一屆舉辦的時候,因為他們隻賣不買,許多人都有意見,紛紛表示如果繼續這樣,他們不會再參加。
所以,如果這些廠子沒有人願意買東西,國家就得拿錢購買,可現在國家因為大躍·進,到處都是虧空,根本就拿不出錢來,所以上麵領導就讓他們部門好好鼓勵來參展的廠子購買東西。大多數廠子買的都是柴油,煤炭之類的。像這樣要拖拉機的還是第一次。
接待員喜不自勝,當下保證一定會把人暫時留下來幾天。
得到準確回複的錢淑蘭回去之後就開始準備怎麽裝修場地才能更好的賣貨。
就她這幾次看,發現大家的布置非常簡潔,沒有一點特色。她要想吸引人眼球就得拿出真本事。
等七天一過,就是他們進去布置場地的時候了。
錢淑蘭特地到廣州的鄉下地裏采了些野草野花和藤枝,還跟當地買了一些顏色漂亮的芒果和野果。
回到會場的時候,她充分發揮自己的餘熱,利用自己的優勢,請齊惠美幫她找東西,“我租七天就好,用來展示商品的,不會弄髒弄壞,齊惠美同誌,能幫我找找嗎?這是特地給你帶的禮物,你看看喜不喜歡?”說著把手裏提著的大米遞上去。
齊惠美打開袋子,發現這大米這麽好,想到他們是北方來的,立刻猜測道,“這是東北產的大米?”
錢淑蘭搖頭,“這個比東北大米還要好,你聞聞看香不香。”
齊惠美湊到鼻子底下嗅了嗅,驚訝萬分,“這大米可真香。味道一定很不錯。”
錢淑蘭笑彎了眼,提醒道,“齊惠美同誌,我剛才說的……”
不等她說完,齊惠美忙抬手打斷,“放心,全交給我,我現在就幫你找去。你先回去等我消息。”
不到晚上她要的貨架桌子全都找到了。
錢淑蘭一個勁兒地感激。
齊惠美卻有些不好意思,“你讓我幫你找布,但是嫩綠的找不到,隻能找到正綠和白色的。”末了還是有些遲疑,“你真的用百布做衣服嗎?這可是不吉利呀!”
錢淑蘭很感激地握著她的手,“我會請人在上麵繡東西的。肯定不會就這樣穿白衣出去。要不然人家還以為我奔喪呢?”
齊惠美心有餘悸地拍拍胸口,“那就好哈。這布質量很不錯的,你看看。”
錢淑蘭摸在手裏,很細膩很舒服,“這是細棉布吧?真是太感激你的幫忙了。”
齊惠美擺擺手,反而抓著她的手,“大娘,你可要給我們爭光。”
錢淑蘭笑眯眯地點頭。
錢淑蘭拿到布之後就請蘇州那兩個姑娘幫她繡花。她們本來就是過來處理突發情況的。以防有衣服脫線等問題。
聽到錢淑蘭要幫忙,還特地給她們送來一籃子的水...果,忙不迭地答應幫忙。
別看這倆孩子小,可這繡花的本事卻是一流的,繡花來的蝴蝶跟活的一樣,小草也是栩栩如生的。
做了兩套衣服,照著錢淑蘭和錢維漢的身板來做的,類似於情侶款。但是又不太一樣。男款的是白底繡花的上衣,配上綠色的褲子,女款剛好相反,綠色的襯衫,白底繡花的褲子。雖然有點裝嫩,可配上他們的東西,卻是再貼切不過。
第二天一早,錢淑蘭就把所有東西拿到會場布置。
布置場地的時候,隻要是同一廠的人都可以進。
但錢淑蘭怕怕他們搗亂,錢淑蘭隻讓王守仁和錢維漢留下來幫她的忙。
王守泉和何翠蘭要留下來幫她忙都被她趕走了,一個會讓她不停解釋這是啥意思?一個就會說你這樣擺不好看,竟瞎折騰。嚴重拖累她的進度。
正式會展的這一天,許多人流湧入,當看到她們這邊的時候,全都發出陣陣驚呼聲。
從外麵看有三處可進,其他全部用是用竹子紮成的籬笆,約有半米高。上麵垂釣著新鮮的藤蔓,一縷一縷的散落下來,還配著顏色各異的小花。每個一段距離就吊著一盞竹編的燈籠,上麵分別印著竹藝軒三個黑色的大字。
進去後,左邊是藤條編織的收納箱,右邊是竹子紮成的鞋櫃。
再往前走就是客廳,一盞竹編的三層圓形燈吸引了大家的視線,這盞燈十分有禪意,竹絲一條條的豎起,三層階梯似的設計的非常有藝術氣息,暖黃色的燈光打下來的時候也非常聚光。
燈下擺放著一套藤編的圓形沙發座非常吸引人眼球,配上原木色的茶幾,茶幾上擺放著一個圓形藤編的水果籃,裏麵擺放各色新鮮的水果。
緊接著是餐廳,牆麵上掛著一個圓形類似太陽花的裝飾,裏麵是一盞圓形的掛鍾。
它的燈設計的也很巧妙,半圓形,類似一個沒有底座的碗倒扣,裏麵暖黃的燈配上燈罩,遠遠看去就像一個雞蛋黃。
燈下是一張原木色的木桌,鋪著綠色繡花的桌布,下方墜著嫩綠色的流蘇,特別好看。桌上擺著一隻長長的竹編花瓶,裏麵插著新鮮的野草野花。花瓶旁邊擺放的是紫砂壺套裝,下麵墊著藤編的隔熱墊。
雖然東西有點多,可因為設計巧妙,一點也沒有淩亂的感覺。
廚房裏麵是個四層高的收納架,也是粗竹紮起來的,分別擺放著各種大小的竹籃,最上麵的一個竹籃裏還擺著五六個高粱刷,各種尺寸的竹編果籃,各種不同的竹簸箕,藤筐暖瓶,以及竹簍子等物。
從廚房出來往右走就是臥室,因為不肯能現做一堵牆出來,這邊是用屏風隔斷的。這屏風也是竹子編的,而且是折屏,可以移動,非常方便。
進入臥室就發現頂部的燈也是不同設計,看起來類似於圓扁的燈籠,但是更有創意,裏麵的原木做的床,鋪上一層竹席,旁邊的床頭櫃上放著造型別致的收納筐。裏麵插著一個圓形的竹編扇子。
床頭另一邊擺放著三層大小不一的藤筐,帶著蓋子,還有鎖扣。
臥室裏還有一個飄窗,鋪著一層竹席,上麵擺著兩個蒲團坐墊。矮幾上也有一個藤編的花籃,隻是要小一點,裏麵插著花。牆麵也是用竹編的裝飾,裏麵是風景畫。
因為地方不夠,所以書房的設計和臥室融合進去了,所以床前的桌子上擺放著一個藤編的紙簍。
這是個濃縮版的一室一廳,每麵牆上都掛著不一樣的裝飾。有的可以擺放小物件,有的可以擺放掛鍾,有的可以放鮮花藤蔓。
整個房間充滿了溫馨與舒適。
許多人都對這個地方留戀忘返,問問這個多少錢,那個的用途,原本負責別處的翻譯也被臨時拉過來幫忙。
錢淑蘭和錢維漢也有...不少人問問題,像香港人就不需要翻譯了,見這兩人會說廣東話,立刻抓著兩人問問題。
他們手裏會拿紙筆記錄下來。一旦遇到感興趣夥的東西就會仔仔細細問清楚,寫下來。
問題多的顧客才是真正的買家。錢淑蘭應付自如,這些價格她早就背的一清二楚,不僅人民幣記在心裏,連美元也記得很清楚。
這次的價格也是由她來頂的,她參考過前世她學過的定價策略,五分之一是便宜的,價格也就是他們本地賣的價格,但是這部分東西一般很少用到,比如說紙簍。五分之三是翻倍的價格,這部分走量,比如說竹席,竹筐等物。剩下的五分之一是高價品,價格是三倍,走的是高端路線,比如說藤筐,燈具之類的。
一天下來,她足足接待了幾百個,回答的問題數不勝數,王守泉看到他們的東西賣得這麽火熱,喜得眉開眼笑的。哪怕他隻會說幾句廣東話,也湊過來回答。不會說的,他就用手比劃。倒也幫了不少忙。其他人就是純粹抓瞎了,語言不懂不說,還沒那麽大的膽子。隻能幫三人做做後勤工作,給他們端茶倒水,送飯吃。
第一天晚上大家統計過,問的多數都是竹籃,藤筐,收納筐和燈具。
前麵三樣大家還能理解,最後一樣,直接就是傻眼了。那玩意那麽貴,居然還有人要買?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不僅僅是燈具,就連咱們最花功夫的藤編沙發也有人問呢!看來咱們不愁沒錢買拖拉機了。”
大家夥也都高興。隻要有錢,買拖拉機算什麽!他們還想買汽車開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