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長樂未央

字數:5389   加入書籤

A+A-


    景臨見到江嶽後,一直在觀察他的言談舉止。

    江嶽一戰成名,已經進入了臧霸的視野,現在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隊率,但是竄起的速度非常快,將來很可能成為一位重要將領,景臨身為臧霸的智囊,一向以善於識人辨才而著稱,就想借此機會看看這個年輕人的心性品行。

    甫一見麵,江嶽就讓他高看一眼。

    麵對超乎規格的熱情和禮遇,他既沒有緊張的手足無措,也沒有小人得誌的猖狂,談笑間從容不迫,神情輕鬆而淡定,不像一個沒見過世麵的黃巾賊,倒像一個見聞廣博的世家子弟。

    景臨早就聽說過江嶽識文斷字,當時對此並不在意,武將做到一定的職位後,就要管理繁雜的軍務,往往都會認幾個字,骨子裏卻還是一個粗鄙武夫。

    和他的想象完全不同,江嶽身上的氣質,和那些洞察世事的睿智長者頗有幾分相似,絕不是隻認幾個大字那麽簡單,景臨略作試探,發現他對經史典故並不熟悉,看樣子,又不像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世家子弟。

    真是奇怪!

    景臨被江嶽勾起了興趣——舞刀弄槍固然比不過你,人情世故肯定還是我更老練,怎麽可能看不透你的虛實。

    “早就聽說江隊率文武雙全,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江隊率不但戰功赫赫,而且談吐不凡,可是名門望族之後?”

    “景先生謬讚了,嶽出身於貧寒農家,隻是一介武夫,粗通文墨而已,日後還要向先生多多請教。啊,不知景先生能否幫我購買一些書籍竹簡?嶽在此先行謝過了。”

    “舉手之勞而已,隻是書籍竹簡價格昂貴……奧,你現在囊中頗豐,倒是不用在意,隻不知你要購買那種書簡?”景臨還沒有意識到,談話的節奏不知不覺已經被江嶽帶著走了。

    “經史就不必了,我想看看這幾年各地官府的文書,還有……”

    從營門到中軍帳還有一段距離,景臨和江嶽一路熱情攀談,不知不覺間,對他的評價又提高了一個檔次。江嶽不但沉穩內斂,還有一種天生的親和力,他的笑容非常真誠,讓人不由自主的放下戒備心理,心生親近之意,偶爾和餘季說兩句武夫之間的粗話,卻並不感覺粗俗,反而讓人覺得率性灑脫。

    “人人都說江嶽是一條瘋狗,為什麽我偏偏覺得如沐春風?”

    景臨悚然而驚,一番攀談下來,江嶽始終滴水不漏,竟然真的看不透這個年輕人。

    “賢弟見諒,進入中軍帳必須除去兵器。”

    雖然是初次見麵,餘季對江嶽卻頗有好感,兩人早已稱兄道弟,三人來到中軍帳前,餘季讓“江賢弟”解下佩刀,然後捧刀而行,跟在他的後麵。

    這是慶功宴的一種禮節,表示對立功將領的尊重和敬仰,捧刀的這個人很有講究,地位太低了不行,對立功將領不夠尊重,地位太高也不行,那就不是捧刀而是捧殺了,餘季是臧霸的親衛統領,由他給江嶽捧刀,算是給足了麵子。

    “快請!”

    通報姓名後,三人魚貫入帳,臧霸已經起身相迎,一番誇獎和稱讚後,特意指定江嶽坐在吳敦的下首,其他文臣將領之前。

    江嶽左右看了看,帳中濟濟一堂坐滿了人,其中大部分都不認識,看服色和衣著應該都是琅琊兵中的重要人物,自己這個小小的隊率能夠坐在他們上首,隻因這是一場慶功宴,斬殺二呂的功臣當然是慶功宴的主角。

    眾將也一起看向江嶽,大多數麵帶善意,也有一些人神情冷漠,甚至隱隱有幾分敵意,軍營裏同樣是個叢林社會,這些軍官還沒有完全接納江嶽這個新人。

    “還是不服氣呀。”江嶽向眾人微笑示意,坦然入座。

    臧霸拍了拍手,酒宴繼續,坐在下首那些職級較低的軍官依次給眾人敬酒,氣氛變得熱絡而輕鬆,輪到江嶽的時候,江嶽酒到杯幹,過了幾輪後,吳敦向江嶽以目示意,用眼神告訴他:“該你了,給大家敬酒吧。”

    江嶽端起酒杯,首先來到臧霸麵前,學著前麵幾位軍官的樣子,高舉酒樽深施一禮。

    “今逢亂世,琅琊國全仗將軍保境安民,請為將軍雅壽。”

    “滿飲為敬。”臧霸一飲而盡,然後亮出杯底,笑道:“江君勇武,三軍敬服,但我今日想考校一下你的韜略,我軍現已脫險,可是曹軍仍在圍攻下邳,不知江嶽有何策教我,可以為下邳解圍?”

    “為下邳解圍?”江嶽沉吟片刻,無奈地搖了搖頭:“曹軍勢大,無計可施。”

    臧霸不由得一愣。

    吳敦的臉色也變得很尷尬。

    臧霸身為三軍之主,既然出題考校江嶽,哪怕這個題目出的很大,很難,江嶽也應當殫精竭慮,盡量給出最好的答案,他卻大咧咧的來了一句“無計可施”,既讓臧霸下不來台,又顯得自己狂妄無知。

    臧霸一時沉默不語,江嶽卻坦然而立,若無其事的樣子,站在那裏等他繼續發問,眾將發覺氣氛不對,一起看了過來,軍帳裏突然變得很安靜,再也沒人談笑。

    “江嶽,你現在也算領兵的將佐了,不可隻逞匹夫之勇,兵法韜略也得用心揣摩,若總是這樣一問三不知,如何能夠服眾?”吳敦想打個圓場,不輕不重的訓斥江嶽兩句,就把這件事含糊過去。

    江嶽點頭稱是,轉身要接著敬酒,臧霸卻突然抬起頭,兩道目光有如鋒矢般犀利,瞪著他問道:“以江君之見,溫候莫非必敗無疑?”

    “呂溫候必然敗亡,隻在早晚之間。”江嶽的語氣非常堅定,毫不閃躲地和臧霸對視,能說的他已經都說了,如果臧霸還是執迷不悟,誰也幫不了他。

    “這個……”吳敦的臉色這回是真的變了,原來江嶽不是沒有答案,而是答案過於驚世駭俗,竟然從根本上否定了臧霸聯呂抗曹的戰略方針,呂布既然必敗無疑,琅琊兵又何必自蹈死路,一定要綁在呂布這艘破船上殉葬?

    武將中還有很多人懵懵懂懂,比如親衛統領餘季,就聽不懂他們兩個在說什麽,隻是看到臧霸凜然若怒的樣子,很為江嶽擔心,那些對江嶽懷有敵意的武將,卻在幸災樂禍。

    武將們聽不懂,謀士景臨卻猛的挺直了身子,江嶽和他的想法竟然不謀而合!

    這幾天來,他一直想勸說臧霸和呂布分道揚鑣,隻是找不到合適的機會,沒想到今天在酒宴上,卻被江嶽捅破了這層窗戶紙。

    “江嶽之言,臨深以為然。”景臨大聲說道:“曹丞相甲堅兵利,軍威猶在許昌曹操之上,恐怕河北袁紹也有所不如,溫候雖勇,卻難以匹敵。”

    “唉……”臧霸長歎一聲。

    作為全軍的主帥,竟然在根本性的戰略方針上犯了錯誤,臧霸此刻的心情極為複雜,但他不得不承認,江嶽的看法才是正確的……這一仗打得這麽艱苦,三萬大軍差一點就被曹仁包了餃子,臧霸的心裏早就感到隱隱不安,江嶽那一句“曹軍勢大,無計可施”就像當頭棒喝,打破了他心裏最後一絲僥幸,終於開始正視自己的錯誤。

    “既然如此,江君有何策教我?”同樣的一句話,臧霸剛才也曾說過一遍,但那次隻是居高臨下的戲虐,這次卻多了幾分真誠。

    “為今之計,一動不如一靜,我軍與其撤回琅琊國,不如陳兵彭城邊界,靜觀待變。”江嶽還是言簡意賅。

    “一動不如一靜……”臧霸咀嚼著這句話中的含義,目光閃爍不定,漸漸露出會心的微笑:“不錯,一動不如一靜。”

    以琅琊兵的實力,想要在徐州這個四戰之地生存下去,必須依附一家強大的諸侯,比如這幾年臧霸就一直依附呂布,如果呂布敗亡,還得再找一個下家,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保存自己的實力,靜觀待變,然後加入勝利者的一方。

    “靜觀待變,甚善!”景臨撫掌大笑。

    對琅琊兵最合適的下家,就是實力強大的曹丞相,陳兵於彭城邊界,既能對小沛保持威脅,又可以隨時騷擾曹丞相的糧道,讓他感到芒刺在背,從而正視琅琊兵的實力,為談判爭取更多的籌碼。

    如果曹丞相一定要和臧霸刀兵相見,臧霸還可以退回琅琊國,向許昌的曹操、河北的袁紹求援,慢慢與之周旋。

    總而言之,這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選擇,對琅琊兵最為有利。

    “好!我要為江君敬酒,今晚開懷暢飲,長樂未央!”臧霸端起酒樽,還敬了江嶽一杯。

    餘季到了這個時候,還沒有搞明白發生了什麽,見到臧霸前倨後恭,不禁暗暗稱奇,那些幸災樂禍的將領更是大為失望。

    酒至半酣,臧霸興之所至,擊節而歌。

    “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

    眾將敲打碗筷酒具,與之相合:“野死不葬烏可食。”

    “梟騎戰鬥死,駑馬徘徊鳴。”

    江嶽也放聲而合:“梟騎戰鬥死,駑馬徘徊鳴……”

    跟著臧霸混並不是長久之計。

    以江嶽現在的條件,也不可能自己扯旗單幹。

    他更希望加入一個正處在高速上升期的諸侯勢力,一邊分潤這個諸侯勢力的發展紅利,一邊提高自己的實力,等到自身足夠強大了,再決定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來自時空門的曹丞相,好像就是一個正處在高速上升期的諸侯勢力,看起來最有前途,江嶽今天有意無意的引導,就是希望促使臧霸盡快倒向曹丞相,而不是像曆史上一樣,等到呂布兵敗之後走投無路,再去投靠許昌的曹操。

    從臧霸和景臨等人的態度來看,這件事大有希望。(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