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餘波未平

字數:4792   加入書籤

A+A-


    “兵法雲:以正和,以奇勝,江君此舉正是出奇製勝,我自愧不如,哈哈,哈哈哈。”

    陳群原本以為,江嶽隻是瞎貓碰上死耗子,無意中碰到兩個小皇帝,臨時起意把他們抓了回來,可是聽到江嶽講述的細節後,才知道這一切遠非那麽簡單。

    如果不是江嶽準備充分,目標明確,想要在龍潭虎穴一般的洛陽搶走兩個小皇帝,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越是這樣,就越發證明江嶽的魄力和眼光。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陳群是專門負責謀略策劃的軍師,親自參與製定陸渾關之戰的計劃,事先就沒有想到趁著洛陽大亂的時候,派遣一支奇兵把兩個小皇帝搶回來。

    現在看來,江嶽此舉就如同畫龍點睛,一子落下,滿盤皆活,曹丞相將來無論想用什麽方式平定這方乾坤,都能進退自如,牢牢掌握著主動權。

    “劉辨雖然是偽帝,卻是這方乾坤中的正朔,如何處置,還得由曹丞相親自定奪,曹仁將軍有令,先把他和劉協安置在乾坤門大營,等候曹丞相的鈞旨。”

    陳群最後宣布:“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曹仁將軍很快就會返回乾坤門大營,在此之前,由曹休負責保護劉辨和劉協,江君既然與二帝相熟,這段時間就助曹休一臂之力,暫且留在此間……”

    接下來的幾天,江嶽等人一直留在乾坤門大營,充當兩個小皇帝的衛隊,看守,以及……臨時保姆。

    劉辨和劉協被抓來的時候,身邊的太監伴當被江嶽殺得一幹二淨,連個伺候人都沒有,偏偏他們兩個從小錦衣玉食,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如果沒人照顧,能把自己活活餓死。

    江嶽自己挖的坑,隻能自己往裏跳,給手下的斥候排了班,輪流伺候兩個小皇帝,一群隻會提刀殺人的粗豪軍漢,就這樣變成了小皇帝的奶爸。

    兩個小皇帝無依無靠,每天都生活在恐懼不安中,時間長了,對斥候中幾個相對和善的就產生了依賴心理,比如江嶽,比如譚世,又比如雖然相貌凶惡,其實卻對兩個小皇帝最好的牛固。

    牛固不懂什麽叫斯德哥爾摩效應,見到兩位天子對自己如此親近,也喜歡和他們呆在一起,把兩個小皇帝照顧得無微不至,閑下來的時候,又開始研究時政,尤其是中平六年董卓入京後的朝局變化。

    江嶽聽說這件事後,非常驚奇,詢問牛固才知道,他在擔心兩個小皇帝的命運,害怕曹丞相做出對他們不利的決定。

    “放心吧,丞相寬厚,不會為難他們的。”江嶽篤定的語氣,讓牛固安心了不少,江嶽雖然偶爾會開個無傷大雅的玩笑,但在大事上一向言出必中,牛固早就對他非常信服。

    “那可不一定,我要是曹丞相,肯定斬草除根,殺掉他們兩個!”馬三飽又跳出來抬杠,不但語氣聲調殺氣騰騰,而且咬牙切齒的目露凶光,在他的想象中,心狠手辣的大人物就該是這副模樣。

    “你胡扯什麽?隊頭說得還能有錯嗎?”牛固信心十足,怒斥欺君犯上的馬三飽。

    “那可不一定,古人雲:‘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隊頭這一次沒準就搞錯了,古人又雲:‘路遠總能拾泡糞’,我這次沒準就說對了。”

    馬三飽不肯認輸,繼續胡攪蠻纏:“古人還雲了:‘王八看綠豆,皇帝愛奸臣’,那兩個小皇帝寵信牛固這奸賊,長大了肯定也是昏君,不如趁早殺掉……”

    “這兩個小皇帝奇貨可居,丞相怎麽舍得殺掉他們。”

    江嶽笑著打斷了他,又囑咐道:“咱們自家兄弟,關起門來,怎麽開玩笑都無所謂,在外人麵前卻一定要謹行慎言,和兩個小皇帝也不要走得太近,牛哥,你明白我的意思麽?”

    從後世的曆史走向來看,曹操一輩子沒有稱帝,他的兒子曹丕雖然稱帝,對漢獻帝也還不錯,起碼保他富貴一生,得以善終,不管出於什麽原因,老曹家對漢朝皇帝都算網開一麵。

    董卓卻把小皇帝劉辨毫不留情的幹掉了,劉辨現在落到曹丞相手裏,對他來說,也許並不是一件壞事。

    在這幾天中,不斷有文官武將來到乾坤門大營,都是和陳群、趙儼身份相當的大人物,他們特意從陸渾關或者乾坤門對麵的司升聚趕來,神神秘秘的非常緊張,隻為了看一眼兩個小皇帝。

    在江嶽看來,這些大人物鄭重其事的外表下,其實都暗藏著一顆熊熊燃燒的八卦之心。

    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就是跑來看稀奇,看熱鬧的,類似於後世裏圍觀熱點的吃瓜群眾,他們不但對小皇帝劉辨很關注,對陳留王劉協也異乎尋常的好奇,分明是組團來參觀少年時期的漢獻帝。

    看吧,隨便看。

    這是重塑三觀的必經過程。

    曹丞相手下的這些大人物,雖然都是人中俊傑,但是對穿越時空的概念還不是完全理解,所以才對這兩個小皇帝如此關注,親眼看到活生生的少年漢獻帝站在眼前,很多人都是若有所思,若有所悟。

    江嶽相信,以後乾坤門越來越多,他們就不稀罕看了。

    每次參觀團來了,江嶽作為當事人,就要臨時充當講解員,把抓到兩個小皇帝的經過講了一遍又一遍,收獲了無數驚歎和讚譽的同時,還在這些文官武將的心裏留下了深刻印象。

    兩個小皇帝卻被搞得非常疲憊,每日裏擔驚受怕,寢食難安,牛固和馬三飽等等一群奶爸使出渾身解數,連哄帶嚇唬的,才讓兩個小皇帝吃飽睡好,在外人麵前保持著皇帝最起碼的尊嚴。

    看到馬三飽等人對兩個小皇帝如此無禮,前來參觀的文官武將都有些詫異。

    馬三飽等人卻沒覺得有什麽不妥,隻是板著臉嚇唬幾句,有什麽大不了的?江嶽當初的所作所為,才是真正的膽大妄為。

    詫異歸詫異,那些文官武將最後都選擇了沉默,沒人表示異議。

    乾坤門出現後,固有的綱常禮儀也受到嚴重衝擊,這兩個小皇帝隻是“偽帝”,難道還把他們當成真皇帝一樣供著?馬三飽等人越是無禮,越說明他們視君王如糞土,隻忠於曹丞相,如果指責馬三飽等人對兩個小皇帝無禮,反而說明自己不夠忠誠,分不清誰才是朝廷正朔,誰是真正的皇帝。

    又過了兩天,曹仁終於回到乾坤門大營。

    和他一起回來的,還有三萬多人的曹軍主力,以及所有的虎豹騎騎兵。

    陸渾關的重要性,遠不能和乾坤門大營相比,搶到兩個小皇帝後,曹軍更沒有必要和董卓死磕,所以曹仁的主力悉數返回乾坤門大營,陸渾關隻留李典一支守軍。

    和其他人不同,曹仁回到乾坤門大營後,並沒有急於去見兩個小皇帝,而是調兵遣將,攻打乾坤門附近的梁縣、廣成聚、陽人聚等一係列城鎮,雷霆一擊之下,梁縣一鼓而破,廣成聚和陽人聚沒有守軍,也被曹軍輕易占領。

    曹仁隨即修城築寨,把這些城鎮當做外圍據點,在乾坤門大營的外麵構成了一道完整的防線。

    廣成聚對著新城縣,陽人聚對著伊闕關和大穀關,梁縣對著許昌,再加上對著函穀關的陸渾關,曹軍封鎖道路,不許任何人出入,敵軍的斥候和細作再也無法靠近乾坤門大營。

    與此同時,曹仁派出大量的斥候細作,探查洛陽內外的動靜。

    這幾天裏,因為小皇帝失蹤,洛陽城中已經亂成了一鍋粥。

    董旻和淳於瓊在大穀關前一場惡戰,西涼兵驍勇善戰,兵力也比淳於瓊更多,把他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董旻乘勝向洛陽進兵,號稱要討伐袁紹、袁術和曹操這些舉兵造反的亂臣賊子,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董旻分明是想趁著神器無主的時候,一舉進占洛陽。

    袁隗和董卓之間,隻是互相利用的露水夫妻,見到董卓軍突然翻臉,第一個反應也是被對方賣了。

    袁隗和董卓合作,是為了對抗大將軍何進和掌握後宮的何太後,現在何進已經死了,何太後因為小皇帝失蹤,說話也沒人聽了,董卓這個時候把老袁家一腳踢開,企圖獨攬朝綱,完全合情合理,正符合他一向野心勃勃的性格。

    更麻煩的是,袁紹袁術兩兄弟舉兵造反,是不容辯解的事實,現在被董卓抓住了小辮子,名正言順的進軍洛陽,四世三公的老袁家已經被架上了火爐,無法置身事外,搞不好會被連根拔起。

    危急時刻,袁隗和何太後結成同盟,發懿旨向丁原、橋瑁求援,以對抗董卓軍。

    丁原隨即從孟津渡過黃河,氣勢洶洶的撲向董旻,在洛陽城外展開激戰。

    呂布、張遼、高順等人都是萬夫不當的勇將,精銳的並州兵也不在西涼兵之下,董旻連戰連敗,眼看就要完蛋,董卓的援軍卻及時趕到,和丁原正好旗鼓相當,幾場惡戰下來,雙方都損失不小,暫且轉入對峙……(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