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百獸噤聲 必有伏兵

字數:3333   加入書籤

A+A-


    焦原山上,趙邊和江嶽並肩而坐。

    山下的河穀裏麵,仍然空蕩蕩的,沒有行人車輛,河麵上也沒有船,更沒有袁紹軍的影子。

    趙邊笑道:“你昨天分析的頭頭是道,還領著我們仔細探查河穀周圍,我還以為你有十足的把握淳於瓊會來呢。”

    “打仗這種事情,哪有十足的把握,有七八成的把握就值得一搏。”江嶽也笑了:“做最好的打算,做最壞的準備,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這句話,好像說得很有道理啊!

    趙邊正在回味,又聽到江嶽說道:“其實到了現在,我還是覺得淳於瓊會來,隻是不知道他在哪裏。”

    趙邊疑惑地問道:“此話怎講?”

    “你看這沭水河,今天早上到現在一條船都沒有,是不是很奇怪?還有吳府君(吳敦)派人送來的這份情報,說是淳於瓊一直留在莒南城下,可是這份情報是怎麽得來的?中間又耽擱了多長時間?誰能肯定淳於瓊此刻仍然還在莒南城下?”

    江嶽一連串的問題,趙邊一個都答不上來,愕然無語,越想越是心驚。

    沭水河是連接膠東和蘇北的重要水路,有很多人靠著這條河討生活,如今雖然在打仗,但是戰火並沒有燒到沭水河邊,仍然有一些漁船或者其他船隻偶爾經過。斥候隊昨天沿著河穀一路探查,就幾次看到這些船,可是今天早上到現在,河麵上一條船都沒有出現,的確很反常。

    這些船為什麽不見了?

    答案顯而易見,就像臧霸封鎖沭水河下遊一樣,淳於瓊在昨天晚上或者今天早上,也封鎖了沭水河上遊。

    淳於瓊為什麽要突然封鎖沭水河?

    現在還不知道原因,但是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

    吳敦派人送來的那份情報,也經不起仔細推敲。

    吳敦沒有其他的情報來源,這份情報肯定是從臧霸那裏轉送過來的,再追溯源頭,十有八九是莒南附近的細作送來的,這中間有一個傳遞情報的過程,如果袁紹軍盤查嚴密,有個兩三天的延時很正常。

    換句話說,這是一份過時的情報,淳於瓊的主力現在到底在哪裏,誰都不知道!

    “還有一件事也很奇怪,我們已經出來兩天了,一路如入無人之境,敵軍的斥候遊騎一個都沒有碰到。”江嶽舉目四望,說道:“臧霸將軍曾經說過一句話,百獸噤聲,必有伏兵,如果周圍太安靜了,反倒是大戰將至的前兆。”

    樹林和山穀裏,既沒有野獸的叫聲,也沒有鳥類和昆蟲的鳴叫,說明有大隊人馬臧在附近,才把這些蟲鳥野獸嚇得躲了起來,所以說“百獸噤聲,必有伏兵”,江嶽以此為例,形容現在的形勢,趙邊也是個經驗豐富的老斥候,立刻聽懂了他的意思。

    “以江君隻見,淳於瓊此刻會在哪裏?”

    “我也不知道。”

    江嶽搖搖頭:“我們兩路大軍,數千甲兵,後麵還有兩三萬人的輜重車隊,已經逼近到百裏之內,再怎麽掩藏形跡,也不可能完全瞞過淳於瓊的耳目,他越是按兵不動,越說明其中有詐,可他此刻仍然沒有出現,也的確出乎我的意料……”

    對淳於瓊來說,最適合伏擊臧霸的位置,就是從焦原山到崢嶸穀這一線,他從莒南縣城趕來這裏,無論走沭水河穀還是走莒中平原,都會被江嶽的哨所發現,可是直到現在,這兩個方向都安靜如常。

    “我估計,這有兩種可能。”

    江嶽梳理著思路,慢慢說道:“第一,淳於瓊覺得伏擊戰的把握不大,所以準備突襲我軍,現在正藏在沭水東岸的某個地方,等臧霸將軍過了崢嶸穀,再突然殺出來,打他一個措手不及,這樣子的話,臧霸將軍雖然也很被動,但是還有反應應對的時間,隻要頂住淳於瓊一開始的猛攻,等到吳敦將軍趕來支援,就能轉危為安……”

    和突襲相比,伏擊戰的效果更好,敵人如果稀裏糊塗的鑽進包圍圈,等待他們的往往都是全軍覆沒的結果,但是伏擊戰的不可控因素也更多,一旦走漏消息,或者敵人不肯上鉤,最後難免竹籃打水一場空。

    出於這個原因,淳於瓊也有可能放棄伏擊,改為突襲,但是這樣一來,對臧霸的威脅也相應變小,聽完江嶽的分析,趙邊的臉色輕鬆了許多。

    “第二種可能,是什麽?”

    “第二種可能,就是淳於瓊從一條未知的小路繞過焦原山,避開了我們的眼睛,已經趕到我們身後去伏擊臧霸將軍……”江嶽說到這裏,猛的站起身來,向趙邊問道:“你手下的斥候中,有沒有莒南本地人?快把他們找來問一問,沭水東岸有什麽隱秘的小路。”

    趙邊臉色一變,也意識到其中的危險,立刻大聲叫來幾個斥候,其中一個就是剛才向江嶽挑釁的那個家夥,名字叫做秦用。

    “沭水東岸麽?沭水東岸五十裏內,隻有一條廢棄多年的古驛道,聽老輩人說,這條路已被洪水衝毀幾十年了,除了進山的獵戶樵夫,再沒人走。”

    沭水東岸都是山區,正常情況下,大軍肯定無法通行,過往的車輛行人都走河穀大道,至於秦用所說的這條古驛道,因為廢棄多年,草木橫生,很多莒南縣的本地人也不知道,唯獨秦用的老家就在附近,所以一問便知。

    “這條古驛道,能通到河穀嗎?”江嶽又問道。

    “可以,有一條樵采小路,直通崢嶸穀。”

    秦用皺眉說道:“問這個幹嘛?這條古驛道我走過,溝溝坎坎的簡直不像一條路,草木荊棘有半人多高,馬匹牲口很難通過,人空著兩手,一趟下來也累得夠嗆……”

    “就是它了。”

    江嶽召集斥候,準備下山,又說道:“溝溝坎坎可以爬過去,也可以繞過去,草木荊棘太多,可以披荊斬棘,馬匹牲口不好通過,可以多帶步兵少帶騎兵,道路難行,可以讓輔兵幫著搬運盔甲武器,隻要路上多花一些時間,這些都不是問題,我估計,淳於瓊十有八九是繞到崢嶸穀去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