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硬碰硬

字數:3294   加入書籤

A+A-


    見到江嶽心意已決,吳敦感慨一番後,不再多勸,把話題扯回到眼前的戰事。

    “我軍孤軍深入,驟然遇敵,稍有不慎就會招致慘敗,賢弟可有破敵良策?”

    不知不覺中,吳敦已經改變了對江嶽的稱呼。

    江嶽如果出任臧霸軍的騎督,儼然又是琅琊兵的一位重要將領,的確當得起他叫一聲賢弟。

    “眼下局麵凶險,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使君應當盡快趕往橫山,與臧宣高共抗強敵。”

    敵我兩軍狹路相逢,這種場麵下,就是硬碰硬的拚實力,來不得半點投機取巧。

    “嗯,我也是這麽想的,就是不知道臧宣高那裏,還能堅持多久。”

    吳敦傳令各部,全速趕往橫山,他的部隊以步兵為主,這一帶平緩的丘陵山崗並不構成障礙,但是隨軍攜帶的牲口車輛很難通過,隻能讓他們自行撤退,以免落到敵人手裏。

    數千將士快速行軍,距離橫山大約還有十幾裏的時候,遇到兩個趕來求援的臧霸軍騎兵,他們向吳敦稟報,臧霸趕到橫山後不久,淳於瓊就銜尾殺到,臧霸倉促應戰,非常吃力,已經快要頂不住了。

    “淳於瓊怎麽來的如此之快?”

    吳敦非常吃驚,仔細詢問那兩個報信的臧霸軍騎兵,才知道李然的五百騎兵被淳於瓊輕鬆擊潰,沒有起到延誤遲滯敵軍的作用。

    李然率領五百騎兵從河穀出擊,很快遇到袁紹軍的前軍,立刻發起突襲,不料淳於瓊本人就在前軍,兩軍混戰中,淳於瓊一刀把李然砍成兩段,隨即乘勝追擊,攆著潰逃的琅琊兵騎兵一直追到橫山。

    臧霸趕到橫山後,背山臨野,安營下寨,本想修建一座堅固的營寨,據守待援,可是營寨剛剛建成一個雛形,淳於瓊就已殺到,隨即展開一場惡戰。

    臧霸兵少,不敢和淳於瓊野戰,守在那座還沒有完全修好的營寨裏,利用地利和簡陋的工事頑強抵抗,淳於瓊連續不斷的發起強攻,他的後續部隊又從崢嶸穀相繼趕來,對臧霸造成的壓力越來越大,肯定堅持不到天黑。

    救兵如救火,吳敦命令部隊再次加快速度,一路小跑趕向戰場,江嶽的斥候隊充任尖兵,在前方為大部隊探路,驅趕袁紹軍的斥候遊騎。

    翻過一座低矮的山崗,臧霸的橫山大營終於出現在視野中。

    大營前麵滿是密密麻麻的袁紹軍,正在全力進攻,戰鼓聲夾雜著喊殺聲,就像一口沸騰的湯鍋,山坡下麵的一片空地上,矗立著淳於瓊的中軍大纛,麵對吳敦軍趕來的這個方向,隻有少量的遊騎兵在外圍遊弋,並沒有部署攔截部隊。

    很明顯,淳於瓊是想趁著吳敦尚未趕到,抓住最後的這個時間差,集中兵力攻破臧霸的大營。

    這無疑是一場賭博。

    賭贏了,淳於瓊就會輕易獲勝。

    賭輸了,淳於瓊就會陷入腹背受敵的不利局麵。

    遠遠看去,臧霸軍的防線已經凹陷到大營內部,形勢岌岌可危。

    好在臧霸的將旗附近仍然整齊有序,並未失去對部隊的控製,仍在頑強抵抗。

    “擊鼓,鳴號。”

    “全軍就地休息。”

    吳敦連下兩條命令,乍一聽自相矛盾,其實大有道理。

    擊鼓鳴號是為了震懾敵軍,聲援友軍,宣告吳敦軍閃亮登場。

    全軍就地休息,是為了讓將士們恢複體力,並且在輔兵的幫助下穿戴盔甲,做好各種戰鬥準備,吳敦軍從三十裏外一路強行軍趕來,將士們都累得氣喘籲籲,已經變成一支疲兵,如果不休息一下就發起進攻,和作死沒什麽區別。

    事實上,在剛才那場長距離的強行軍中,最累的還是搬運盔甲和武器的輔兵,他們的平均負重都有好幾十斤,把裝著盔甲的包袱交給戰兵後,一個個累的癱在地上,好半天爬不起來。戰兵一路空著手趕路,體力消耗沒有那麽大,休息一會兒就恢複得差不多了,隨時可以投入戰鬥。

    (請注意,漢代的一斤大約相當於現代的半斤,下文遇到類似的地方,都以此類推,不再另作說明,比如關羽的青龍偃月刀重七十二斤,大約就是三十多斤,雖然作為一件冷兵器來說,三十多斤還是太過笨重,但是配合關羽膂力過人的人設,就沒有提著杠鈴上陣廝殺的違和感。)

    戰鼓驟然敲響,蒼涼的號角滾蕩在山野之間,就像被一隻無形的大手釜底抽薪,沸騰的臧霸大營突然平息下來,兩軍將士顧不得廝殺,不約而同的轉身看向吳敦軍所在的這道山崗。

    士氣是個看不到,摸不著的東西。

    卻又真實存在,而且非常重要。

    往往能夠決定一場戰鬥的勝負。

    看清吳敦軍的旗號後,臧霸軍的大營中突然爆發一陣山崩海嘯般的歡呼,對袁紹軍發起凶猛反擊,袁紹軍卻明顯有些慌亂,被打得節節後退,已經攻入臧霸大營的幾個地方,又被硬生生的頂了出來。

    “功虧一簣,可惜了!”

    淳於瓊鳴金收兵,重整旗鼓,然後分兵一部迎戰吳敦軍,他本人仍然留在中軍大纛下,指揮其他部隊,麵對臧霸大營的方向嚴陣以待,防止他趁機反攻。

    袁紹軍腹背受敵,臧霸當然不會放過這個絕佳的機會,雖然淳於瓊已有防備,還是毫不猶豫的率部殺出大營,和吳敦遙遙呼應,形成了兩麵夾擊的態勢。

    吳敦此刻已經發起進攻,率領上千甲兵,居高臨下的衝下山崗,氣勢洶洶的殺向袁紹軍。

    可惜他的部隊以步兵為主,披甲步兵不可能高速衝鋒,也不敢高速衝鋒,沒有完全發揮出地利優勢,隻有吳敦的親衛隊和江嶽的斥候隊,像一陣風似的搶先殺了上去。(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