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四章 機智
字數:3473 加入書籤
韓忠的兩萬人馬中,有六七千人已經掉隊,遠遠的拖在後麵,他能夠控製的,就是剩下的一萬多人馬,好在這一萬多人馬大都是南陽黃巾出身的嫡係部隊,軍紀稍好一些。
進入八公山地界後,道路明顯變窄,隨著山勢起伏,越發的崎嶇難行,一萬多人馬的大軍不可避免的拉成了一字長蛇陣,前軍、中軍和後軍明顯脫節,相隔了好幾裏。
看到周圍地形險惡,幾員黃巾將領提醒韓忠,小心遭到敵軍的伏擊,一萬幾千人的大軍首尾不能相顧,萬一中了埋伏,很容易陷入混亂,應該多派斥候哨探,向道路兩側仔細探查,然後再讓大軍通過。
“來不及了,我軍在今天晚上必須趕到淮河渡口,以防狗官兵渡河北竄,聽說本郡的守將名叫朱靈的無名之輩,他見到我軍的赫赫軍威,多半會不戰而逃,就算敢於拚死一戰,肯定也是死守附亭,不會和我的左路軍糾纏。”
韓忠的分析合情合理,眾將點頭稱是,再無異議。
黃巾號稱二十萬大軍圍攻壽春,主力無疑是張曼成的中路軍,朱靈如果出城迎戰,必須打敗張曼成的主力才能為壽春解圍,韓忠卻隻是一支偏師,縱然受挫也傷不到筋骨,無論從哪個角度考慮,朱靈都沒有理由浪費寶貴的時間和兵力,來和韓忠交戰。
韓忠不知道的是,後世裏有一場淝水之戰,前秦軍的大將梁成也是這麽想的。
可是晉軍偏偏拿他開刀,一場以少打多的殲滅戰,把前秦的百萬大軍都嚇壞了,士氣一下子降到冰點,然後就是尿崩式的大潰敗,怎麽都停不下來……
沿著山路繼續往前走,韓忠的前軍進入一道狹窄的山穀。
“砰!”
山後突然響起一聲號炮,聲音沉悶,鳥獸皆驚。
緊接著喊殺震天,一麵又一麵迎風招展的戰旗從山梁上冒了出來,無數影影綽綽的身影在樹林中迅速穿行,撲向山穀裏的黃巾軍,他們的兵器鎧甲閃爍著點點寒光,在樹林中若隱若現,宛如繁星,一看就是裝備精良的正規軍。
有埋伏!
黃巾眾將大驚失色,一起看向韓忠,韓忠剛才還信誓旦旦的宣稱敵人絕對不會來,現在前軍卻已中了埋伏,怎麽辦?
“無妨!無妨!狗官兵虛張聲勢,不足為患!”
韓忠一開始也有些慌亂,但是仔細觀察片刻,又露出鎮定自若的微笑:“你們看,賊人隊形鬆散,其實兵力並不多,大約也就是兩千到三千之數,一時三刻之間,前軍盡可抵擋得住。”
眾將抬頭向山坡上仔細看去,果然,官兵雖然漫山遍野,樹林中也是人影晃動,難辨虛實,但是黃巾起事大半年了,這些黃巾將領都有一定的戰場經驗,很快就從敵軍的人員密度、分布情況等等作出判斷,這支官軍也就是兩千出頭的樣子。
料敵從寬,就算官軍在哪個犄角旮旯還藏著一支預備隊,總數也不會超過三千人。
這就不要緊了。
韓忠的前軍就有五千人馬,加上中軍和後軍,總兵力超過一萬三千人,雖然武器裝備比不上官軍,但是好漢架不住人多,雙拳難敵四手,以一萬三千對三千,勝算還是很大的。
“敵將果然是朱靈,嗬嗬嗬,朱靈匹夫不知兵法,今日必為我所擒!”
韓忠遠遠看去,山梁上豎起了一麵兩丈高的中軍大纛,旗上的小字看不清楚,中間一個鬥大的“朱”字卻清晰可見,無疑就是朱靈的帥旗。
眾將莫名其妙,不知道韓忠笑嗬嗬的在高興什麽。
敵軍的兵力雖然不占優勢,但是黃巾前軍已經中了埋伏,受到地形的限製,山穀外一時也派不上去援兵,黃巾軍處於不利的被動局麵,還不知道如何解救被包圍的前軍,談何生擒朱靈?
“朱靈籍籍無名,應該也是個沒打過仗的雛兒,他不顧附亭咽喉要地,趕來八公山伏擊我軍,的確是一招出其不意的怪招,我也差點著了他的道。”
韓忠欲抑先揚,稱讚了朱靈兩句,然後冷冷笑道:“可惜呀可惜,他還是太嫩了些,見到我的前軍進入山穀,就迫不及待的發起突襲,這一番辛苦布置,終歸還是白費心機。”
黃巾眾將紛紛點頭稱是。
隻要簡單的換位思考,就知道朱靈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低級錯誤,他如果更沉著冷靜一些,不動聲色的放黃巾前軍過去,等到韓忠的中軍主力進入山穀再突然發動伏兵,效果肯定比現在好得多,韓忠最後哪怕能夠殺出重圍,也會損失慘重,铩羽而歸。
現在這一仗卻勝負難料,韓忠還有足夠的兵力發起反擊。
“先不必救援前軍,本將打算以攻對攻,直搗朱靈的中軍帥旗,把官兵盡數消滅在這片山坡上。”
韓忠有力地揮動手臂,駢指如劍,指向朱靈所在的那道山梁。
“將軍用兵如神,今日必能生擒朱賊!”
眾將這才恍然大悟,對韓忠欽佩不已。
前軍雖然已經中伏,但是韓忠並沒有被敵人牽著鼻子走,而是化被動為主動,利用兵力優勢發起反攻,所謂圍魏救趙,所謂聲東擊西,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這些黃巾將領原本都是太平道的各級首領,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還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的初級階段,見到韓忠這種機動靈活的指揮方法,覺得非常了不起,以為古代的那些名將大概也不過如此。
沒人意識到,這其中暗藏著一個巨大的隱患。
韓忠一聲令下,他的中軍派出數千精銳,氣勢洶洶地殺向朱靈的帥旗。
黃巾中軍所在的位置,是山穀前麵的一片空地,左側是一片長長的緩坡,下了緩坡之後,就是淮河岸邊的河灘,右側則是八公山連綿的山嶺,朱靈的帥旗就在其中的一道山梁上。
黃巾軍向山梁上仰攻,山坡上又有很多樹木植被,不可能快速衝鋒,走到半山腰的時候,士兵們已經無法維持隊形,隻能跟在自家部曲的認旗後麵,一群一群的向山上爬去。
曹軍的表現比他們強不了多少,那些新兵在山坡上同樣無法維持隊形,隻能拉成一條鬆散的戰線,在認旗的引導下,大致維持著基本的編製。(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