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章 有人來摘桃子

字數:4284   加入書籤

A+A-


    幾個人吵成一團,江嶽連忙擺手。

    “停!停!這個曹操隻是偽曹,殺了他有功無過,曹丞相不會拎不清的,再者說了,人既然已經殺了,現在就不用想太多,更不用藏頭縮尾的。”

    殺了這個曹操曹都尉,對曹丞相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在江嶽想來,曹丞相應該不會為難自己,最起碼表麵上是這樣。

    但是骨子裏,也有可能犯了忌諱。

    大人物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有人公然挑戰他的權威,對他不夠敬畏,殺了這個曹操曹都尉雖然對曹丞相有利,但是會不會因此被他記到黑名單上,江嶽也不知道。

    無所謂了!

    有得必有失,江嶽參加虎豹騎就是為了刷經驗,殺了曹操曹都尉後,不但可以升到17級,經驗值還大幅溢出,離18級也不遠了,哪怕因此得罪曹丞相,隻要不會立刻招來他的嚴厲報複,都是值得的。

    幾個人正說著話,時間不長,卞秉和魏襲帶著部曲回來了。

    他們追殺敵軍,在靠近雙月蕩的地方遇到了朱儁的接應部隊,卞秉和魏襲兵力不多,不敢和朱儁的生力軍戀戰,主動脫離戰鬥,撤了回來。

    大家順著原路返回,和朱靈的主力匯合,尋了一處合適的地方安營下寨,卞秉一直誰都不理,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支起營帳後,立刻命人把那個被俘的年輕版卞秉帶了進去,屏退左右,親自審問。

    卞秉既然沒有說破斬殺曹操曹都尉的事情,江嶽等人暫時也沒有聲張。

    這件事,瞞是瞞不過去的。

    但是怎麽和其他人說,江嶽還沒想好。

    朱靈在曹軍中不受待見,處處謹小慎微,夾著尾巴做人,突然告訴他一個這麽勁爆的消息,很難說會有什麽反應。

    夏季天長,太陽雖然已經偏西,離日落仍然還有一段時間,江嶽吃了點東西,略微休息片刻,又披掛整齊,走出營帳。

    他首先來到卞秉的營帳,和守門士兵打個招呼,挑門簾走了進去,守門士兵知道他和卞秉關係親密,並不攔阻。

    營帳內,兩個卞秉大眼瞪小眼,都不說話。

    年輕版的卞秉被五花大綁捆在柱子上,衣甲碎裂,發髻散亂,旁邊扔著一根馬鞭,看來吃了不少苦頭,他的臉上滿是桀驁不馴的猙獰神色,但是眼神遊移躲閃,很明顯還沒有搞清狀況,並不像表麵上那麽鎮定。

    中年版的卞秉不知從哪裏搬來一張胡凳,大馬金刀地坐在他的麵前,像小孩子看動畫片一樣目不轉睛的盯著他,聽到江嶽的腳步聲也不抬頭,甕聲甕氣地招呼道:“你來得正好,幫我出個主意,該把這個家夥怎麽辦?”

    江嶽思索片刻,用歉意的目光看著年輕版的卞秉:“一刀殺了最幹淨,留著他,大家尷尬。”

    “嗚~嗚~嗚!”

    年輕版的卞秉奮力掙紮著,用可以殺人的凶狠目光看著江嶽,眼睛裏幾乎要噴出火來。

    “嗯,你說的有理。”卞秉用力點了點頭,終於下定決心。

    卞秉是曹丞相的小舅子,是卞夫人的親弟弟,是曹丕、曹彰和曹植的親舅舅,細論起來,和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等等曹家將都是親戚,如果把這個年輕版的卞秉送回許都,大家不是一般的尷尬。

    最好的辦法,就是趁早把他幹掉。

    江嶽避開年輕版卞秉的目光,轉身出帳。

    召集譚世、唐彬等幾個同伴,以及魏襲的一百虎豹騎,沿著通往附亭的另一條路,繼續追殺黃巾。

    一方麵,他想再刷一波經驗值。

    吃完海陸大餐,再來一份飯後水果感覺最愜意,江嶽雖然殺了曹操曹都尉,但是經驗值這個東西永遠不嫌多,十幾萬黃巾潰不成軍,正是收割經驗的大好時機,不能躺在軍營裏睡大覺。

    另一方麵,十幾萬黃巾潰敗逃散,以朱靈的數千人馬,想要一口吃掉他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江嶽還想再四處偵察一下,以防發生意外變化。

    果然,走出去沒多遠,就發現了一個很反常的現象——黃巾潰兵的數量明顯減少,雖然因為基數太大,仍然隨處可見,卻不像一開始那樣把道路塞得水泄不通。

    “奇怪,蛾賊跑到哪裏去了?”

    魏襲縱馬跑上一座土丘的高處,四下張望。

    從古至今無數次戰鬥早已證明,潰敗一方由於失去指揮,對道路的利用率非常差,而且人數越多越混亂,最後能夠平安逃走的隻是少數,以黃巾潰兵的素質,不可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逃走一大半。

    除非有人把他們重新組織起來,恢複了指揮。

    對曹軍來說,這肯定不是一個好消息。

    “這些蛾賊都在往西跑,那裏可能還有一支完整的黃巾軍。”江嶽指著遠處說道。

    遠處的田野上,一群群的黃巾在朝著同一個方向奔逃,那裏正是日落西山的方向,橘紅色的夕陽下,起伏的大別山清晰可見。

    “我去抓個舌頭問問。”魏襲呼哨一聲,帶著一隊虎豹騎縱馬衝下山丘,時間不長,抓了幾個黃巾俘虜回來,扔在江嶽的馬前。

    經過審問,這些俘虜倒是提供了不少幹貨,張曼成和趙弘相繼陣亡,黃巾軍正在群龍無首的慌亂時候,一位名叫孫夏的將領挺身而出,收攏殘兵敗將,向西麵的大別山撤退。

    消息傳開之後,其他的黃巾潰兵也有了投奔的方向,不再像沒頭蒼蠅一樣到處亂竄,江嶽趕來的時候,大部分黃巾潰兵已經走遠了,隻遇到一些落在後麵的老弱殘兵。

    分別審問幾個俘虜,口供大同小異,應該可以取信,問到最後一個俘虜,他又說出一個新的情報,引起了江嶽的注意——黃巾軍向大別山撤退,是因為山裏有一支人馬趕來接應,據說這支人馬的主將名叫雷薄和陳蘭,曾經是袁術的部將。

    情況複雜了!

    黃巾殘部向大別山撤退,隻是因為其他方向無路可逃,迫不得已的唯一選擇,江嶽對此早有預料,並不擔心。

    進山打遊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幾萬甚至十幾萬黃巾缺吃少穿,在山裏堅持不了幾天,就得乖乖的出山投降,但是得到雷薄、陳蘭的接應,他們就能在大別山紮下根來,或者流竄到其他地方。

    諸侯爭雄的三國早期,袁術憑借家族餘蔭,實力一度名列前茅,比曹操還要強上幾分,大名鼎鼎的小霸王孫策隻是他手下的馬仔,紀靈、張勳等人也都是一時名將,雷薄、陳蘭和他們相比,隻算二流之將。

    雖然隻是二流之將,雷薄、陳蘭卻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善於審時度勢,並非無謀武夫。

    袁術戰敗之前,他們兩個看到大勢已去,率部出走,逃入大別山,沒有陪著袁術一起殉葬。由於是臨陣脫逃的叛將,跟隨他們一起出走的兵馬並不多,隻能在大別山裏當山大王,曹丞相一時騰不出手進山剿滅他們,暫且由著他們在山溝裏稱王稱霸。

    雷薄和陳蘭出山接應黃巾,多半是想渾水摸魚,吃掉這十幾萬青壯丁口,擴充自己的實力,並不忌憚隻有幾千兵馬的朱靈。

    是可忍,孰不可忍?

    江嶽費了偌大的力氣,才幫朱靈打贏了這一仗,雷薄、陳蘭卻想來摘桃子,肯定不能忍!

    顧不上搶人頭刷經驗了,他立刻率領部下,匆匆返回朱靈的大營。(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