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祭天(九)【第三更】
字數:3510 加入書籤
昭文太子即將代行祭天的消息傳遍整個京城,街頭巷尾對此議論不已。自從小滿之後,他在百姓們心中的地位便有顯著的提升,紛紛將他視作帝國未來的希望。
連帶著不少與昭文太子有關的“奇跡”,也成了百姓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知道嗎?聽說太子殿下出生的前一晚,有九條龍盤旋在皇宮正上方。”街頭的王二瞎子正敲著碗,傳遞著各類小道消息。“那九條龍,久久不肯離去,直到太子殿下平安出生。”
“是了,是了,我也見到過。”圍觀人群裏傳來一句迎合聲,語氣裏是藏不住的興奮,“有一條火龍,當時噴出火,照亮了半個皇宮。”
“不可說,天機不可泄露。”王二瞎子故作玄虛,比出一個噤聲的動作。待嘈雜的圍觀人群漸漸安靜後,他才繼續開口,“這太子殿下,洪福齊天,實乃主持祭天的不二人選。”
“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這人群裏,不知道是誰起了一個頭,竟引得其他百姓連呼千歲,好半晌,才逐漸平息。
“這太子殿下,真乃國之幸運。”王二瞎子做著最後的總結陳述,末了,繼續敲著碗,起身,摸索著街道的方向,漸漸離開。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對昭文太子持有肯定態度,曾被昭文太子當眾斥責的京城令尹,便是其中之一。自從地契一事後,令尹在百姓們心中的威望值急劇下降,真可謂丟臉丟到全京城。
令尹作為京官,受到上官丞相的直接管轄。他曾就此事向上官丞相做過詳細解釋,“丞相大人,下官著實冤枉,這該如何是好?”
上官丞相頭也不抬,一邊翻看著公文,一邊回答道,“能怎麽辦?他是太子,是未來的皇帝,你我皆是臣子,聽之、忍之。”
“下官咽不下這口氣。”令尹與上官丞相同歲,卻不如上官丞相穩重,一時間忘了身份,竟將心中所想脫口而出,“那太子,不過黃口小兒,怎可……”
“住口!”上官丞相放下手中的公文,抬眼,目露狠意,然而開口,卻是親切地喊出令尹的名字,“子初,有些話,可不能亂說。”
“是……下官知錯了。”令尹忙捂著嘴,左顧右盼,待確定房間內隻有二人時,方才鬆了一口氣,“下官也就隻是隨口說說,上官丞相可別往心裏去。”
“我自然是無妨。”上官丞相繼續翻閱著公文,麵色平靜,“子初,這話,隻可你我二人知道。若是被第三者偷聽,你真是有十顆腦袋,也不夠抵罪。”
“那丞相大人,這地契一事,下官該如何解決?”令尹歎了一口氣,一時間沒了主意,“現在,全京城的百姓都知道了。這讓下官的臉,該往哪裏擱。”
“無妨,你該做什麽,就做什麽。”上官丞相淡淡地開口,給了令尹一條建議,“無非就是被當成談資而已,難不成,百姓們還敢蔑視你這官?隻需要記住,你才是京城的父母官,而太子,並不是。”
“多謝丞相大人。”有了這句話,令尹懸著的一顆心才逐漸落了地。
然而,上官丞相的一席話,隻能安撫令尹不安的心,並不能緩解令尹對昭文太子的偏見。因此,當他巡視民情,卻發現有一群人圍著王二瞎子討論昭文太子的軼事時,一股無名火,便從內而外擴散開來。
“散開,散開,這太子殿下,是你們討論的話題嗎?”令尹咽不下這口氣,出聲訓斥道。但那王二瞎子早已走遠,剩下的也不過隻是聽眾。
“嘖嘖,原來是被太子殿下當眾下令調查的令尹大人。罷了,還是散開吧”人群裏也不知道是誰發出一聲冷哼,竟引得其他ren da笑不已。
“就是,竟然還在任,也不知道後台是有多硬。”另一個尖銳的女聲,宛若一把刀子,直直地插在令尹的心口間。
“你,你們!”令尹氣得直哆嗦。
“大人,我們還是回去吧。”站在令尹身後的衙役一邊護著令尹,一邊低聲提醒道,“這祭天一事,禮部尚書還等著與大人商議。”
“罷了,走,我們回去。”又一次被百姓們當眾取笑,令尹強忍住內心的怒火,隻好點點頭。但他與昭文太子的梁子,卻是越來越深。
而這些關於地契一事的後續,昭文太子並不知情。連日來,他一門心思撲在學習祭天的禮節上,甚至,為了背誦賀文,連熬了兩個通宵。
夜深人靜時,修文最為心疼昭文太子。他躡手躡腳地站在書房門口,看著昭文太子繼續背誦賀文,卻不知道該如何安慰。想來想去,隻得提醒道,“王兄,你這都兩天兩夜沒有休息了,還是別看了。”
“是王弟,快進來。”昭文太子這才放下手中的賀文,搖搖晃晃地起身,有些無奈,“沒辦法,這三日後便是立秋,還有一篇賀文需要記住。”
“王兄,身體要緊。”修文三步上前,按住昭文太子的雙肩,“你看看,都站不穩了。若是祭天之時鬧出笑話,豈不是得不償失。”
“你說的也有道理。”許是一直緊繃著神經,在得到修文的安慰後,昭文太子這才鬆了一口氣,連連打著哈欠,露出倦意,“你這一說,我是覺得有些困了。”
“那就去休息。”修文不給昭文太子辯駁的機會,拉住他的衣角,便朝門外走去,“王兄,主持祭天雖重要,但也別給自己添加太大的壓力。”
昭文太子沒有搭話,隻跟著修文走出書房,站立在院內,抬頭,欣賞著皎潔的月光。而這月光,似乎正一點一滴地消除著他的疲倦。“王弟,有些事情,你是不會明白的。”
不僅不用明白,而且不用明白。想到這裏,昭文太子嘴角扯出苦澀笑容。若可以,他也隻願做一個逍遙王爺,而不用背負整個江山的重擔。
至少,可以在嘉怡回京之後,去陪陪她,聽她說一說路上有趣的見聞。而不是隻能將擔心藏在心裏,無法親口告訴她。
“我不明白,王兄,為何突然這麽說?”修文不理解昭文太子的想法。
“也沒什麽,就隨口說一說。”昭文太子移開話題,又伸了個懶腰,“時辰不早了,王弟,你也早點休息吧。明日,你還得去學堂。”
“說得也是,那我先回房間了。”修文心大,並不會在意昭文太子偶爾流露出的異樣,隻當他是太過勞累。
皎潔的月色,空留昭文太子一人欣賞。他忽然想到一首詩:“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