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太子妃(十六)
字數:3286 加入書籤
第322章 太子妃{十六}
隻剩下芳華,尚未送出禮物。不過,正當她欲起身送禮的同時,先前安排好的戲班子,已陸陸續續走了過來,吵吵嚷嚷的聲音,並不適合有過多的交流。見狀,芳華隻好按下禮物,另尋機會。
“三位姑娘,這出戲,節選自《梁山伯與祝英台》,以在草橋結拜為兄弟開始,至在萬鬆書院同窗結束。”昭文太子回到座位上,向三人簡單概括這出戲的主要內容。而後,他抬眼,看了看麵無表情的啟泰帝。
這次宴會,明為太傅全權負責,但暗地裏,各自都心知肚明,是啟泰帝在背後授意,太傅不過隻是執行的角色。但這出戲,卻是由昭文太子再三爭辯後插入,否則,以太傅那迂腐的道理與準繩,斷不會將此搬上台麵。
不過,當昭文太子提出此想法後,啟泰帝並未表示明確反對,隻用不痛不癢的口氣,向昭文太子提出一點要求:“適可而止,若是過度,丟的可不隻是你一人的臉。”
昭文太子的真實想法,哪能瞞得過啟泰帝,梁山伯與祝英台,那是同窗為伴的關係,無非,借花獻佛,想借此,與嘉怡表露某種心意。“昭文,有些話,說與不說,結果都是一樣的,何必呢?”
是啊,何必呢。當昭文太子以這三個字,反問自身時,便想明白了。戲,不過隻是戲,更何況,戲裏的梁山伯與祝英台,並沒有大團圓的結局,憑空殺出來的馬文才,使得二人落了個化蝶雙飛的悲慘命運。
既如此,那便隻將美好,停留在同窗階段吧。
故而,當這出戲在眾人眼前上演時,昭文太子便有意刪除悲劇部分,隻保留溫馨且有愛的畫麵,將演出內容,以全新的形式,呈現在眾人麵前。
梁山伯出場時,穿著簡陋的書生長衫,手臂處,有明顯的布丁痕跡,不過一眼,就能看出其貧寒的家境。而站在另一邊的祝英台,則是一身幹淨且整潔的白衣模樣,相比之下,到有七八分翩翩君子範兒。
二人迎麵走在虛擬的草橋上,當彼此之間相視一笑時,無需多言,一切盡在不言中。“我梁山伯。”“我祝英台。”“願從此結為拜把兄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擲地有聲的話語,成為他們所有故事的開端。
這出戲,嘉怡是看過的。兩三年前,嘉怡曾瞞著上官丞相,偷偷溜進京城裏的戲園子,與柳絮一塊兒,坐在角落裏,出於好奇,更出於對梁祝二人的欣賞,她安安靜靜地看完全場,未曾驚擾到他人。
那時候,年幼的嘉怡,並不能理解梁祝二人的深切情誼,隻是不懂,為何,祝英台一定要以男子身,出現在梁山伯麵前。若一開始,她便以女兒身示人,想來,就不會有後麵的悲劇了吧。
這個問題,當年,嘉怡曾與柳絮探討過。“柳絮姐姐,你說,這書院同窗三年,難道,梁山伯就沒有過一絲懷疑嗎?那祝英台,又為何一定要男扮女裝呢?”
“郡主妹妹,你是不知道,這世間,有許許多多的女兒家,並不能享受到同男兒一般的待遇。若這祝英台,不采取女扮男裝的選擇,便沒有與梁山伯相遇的可能性。這,你明白嗎?”柳絮揉了揉嘉怡的腦袋,認真地替她分析道。
“可……可我也是女兒家,為何,我能與昭文哥哥、修文哥哥一塊兒讀書寫字呢?”嘉怡歪著腦袋,用右手按了按太陽穴,一臉疑惑。“難道,女兒家就不能讀書與寫字嗎?這學堂,莫非隻收男兒?”
“哎呀,等你大一點,便自然會明白。”這般深奧的問題,以柳絮的表達能力,非一時半會兒可以說服嘉怡。“郡主妹妹,你呢,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哪裏有什麽福氣呀,哎,一天到晚,不是被爹爹罵,就是被太傅罵。偶爾,娘親也不疼我,還要幫著爹爹教訓我。”故作委屈的嘉怡,隻差硬生生擠出兩滴眼淚,將這出戲做出全套。
當初的對話,猶在耳畔。時隔兩三年,當嘉怡再次欣賞這出戲時,她卻是懂了:並非所有女兒家,都有她這樣的好運氣,能生在開明的丞相府,能遇見開明的太傅——即使,太傅對她多有苛刻之處。
想來,太傅從未將嘉怡當作女兒家看待,而是用與昭文太子、修文一樣嚴厲的標準,對待嘉怡。可惜的是,當嘉怡明白此中奧秘時,她已然不用再去學堂。
回過神時,眼前的好戲,已上演到梁祝二人同窗的部分。相處一段時間後,梁山伯是徹底將祝英台當作兄弟,偶爾拍拍他的肩膀,也是做豪邁狀。神經大條的他,哪裏想得到,眼前的兄弟,實則非男兒也。
幕落,飾演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戲子,將畫麵定格在二人手捧書卷,相互切磋詩情與才藝處。繼而,鑼鼓有一聲鳴響,宣告著二人可以從角色扮演的身份中抽回現實。他們放下手中的道具,雙膝著地,跪倒在昭文太子身前。
“鬥膽獻上一出好戲,還望太子殿下喜歡。”顯然,二人是有事先彩排過,才能在互相交換眼神後,整齊劃一地念出這句話。
“好戲,來人,賞!”能看到一出精彩的表演,昭文太子很是滿意,驚喜之餘,大手一揮,便令人送來兩錠金元寶。“二位辛苦了,勞煩先行休息。”隨後,便有太監,領著戲班子一群人,陸陸續續離開禦花園。
“太子殿下,這出戲,你是改過的嗎?”嘉怡雖然記不清原版的細節,但或多或少,還是有一點印象,“我記得,梁祝二人,身邊是跟著書童的。為何,你要刻意將書童的角色刪去呢?”
“若保留書童,這出戲,便沒有多大意思。”昭文太子微微轉身,看向嘉怡的眼神裏,有片刻的溫柔。或許是顧及啟泰帝在旁,這樣的溫柔轉瞬即逝,“書童會搶戲的,今日,隻需要看看梁祝便好。”
“哎?可是,我始終覺得不夠完整呢。”嘉怡不理解昭文太子此舉的用意,隻喃喃地發表她的想法。不過,她就此打住,並未多言,“也罷,隻是我的個人想法啦,並不影響這出戲的精彩程度。”
而後,嘉怡替昭文太子做出判斷,將話題拋給在場的三位主角,問道,“姐姐們,你們有什麽想法嗎?都可以說一說的啦。”
“無妨的,想到什麽,便可以說什麽。諸位,別太見外。”昭文太子倒是以平穩的語氣,接過嘉怡的話,向三人遞出話題。在看向她們時,他的眼神裏有鼓勵發言的一道光。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