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昏王斷案(二)

字數:9889   加入書籤

A+A-


    蕭梓璘吩咐手下傳話要處置他父親的妾室,又要給他父親送美人。這本是父子間的私秘事,可他卻不避諱在場的人,在汶錦這尚未及笄的女孩麵前也不遮掩。

    他說得輕鬆自然,由此可見,他和鑲親王之間這樣的交易不少。

    海謙、蘇氏和海老太太見蕭梓璘如此隨意地就把高姨娘打一頓賣了,都傻眼了。高姨娘得鑲親王寵愛,又有子女傍身,是上了皇家玉牒的親王妾室。他們本以為結交的高姨娘,在鑲親王府就有了內線,沒想到這麽快就被掐斷了。

    “清官難斷家務事,本王雖然辦了不少大案,過問家務事還是第一次,太後娘娘把這件事交由本王處理,本王不敢不接,這確實強人所難。”蕭梓璘玩味的眼神掃過眾人,微微一笑,“此案事件經過本王已清楚,你們還有什麽要說?”

    周氏輕哼道:“老太太是長輩,大老爺和大太太又是長兄長嫂,也是你們來告我們老爺忤逆不孝的,你們先說吧!把話說清楚,別讓臨陽王殿下這聰明人斷一樁糊塗案。若你們隻是想鬧騰一番,影響我家老爺的名聲,那你們可要失算了。”

    “你、你胡說什麽?”海謙的陰險心思被周氏說中了,趕緊否認,“海誠對嫡母忤逆不孝,老太太告他也是讓他引以為戒,影響了他的名聲也是他自找。”

    蕭梓璘很滿意周氏對他的誇讚,“周夫人對長輩兄嫂很尊敬,海謙,是你來說,還是讓令堂來說,你們盡快決定。你們的狀紙本王也看過了,那上麵寫的海誠忤逆不孝的證據能坐實的不多,說有用的,別總弄一些上不得高台麵的理由。”

    “是是是。”海謙點頭哈腰,和蘇氏及海老太太互看一眼,都無話可說了。

    他們明知告海誠忤逆不孝罪名不成立,之所以要豁出臉麵鬧騰一番,為高姨娘出氣是原因之一。之二就是他們要敗壞海誠的名聲,影響吏部今年對他的考評。

    不成想順天府沒接這個案子,陸太後交由蕭梓璘過問了。蕭梓璘查過牽扯華南省半數官員的大案,連富貴潑天的南平王府都被他收拾了,處理這等小事不是殺雞用了宰牛刀嗎?這把“牛刀”不好糊弄,他們這回也自找麻煩了。

    “你們還有話要說嗎?”周氏冰冷輕蔑的眼神掃過海老太太和海謙夫婦,冷哼道:“想必你們準備得也很充足,隻是沒想到太後娘娘會讓臨陽王殿下這慧眼慧心的人過問些事。你們要是無話可說,那就該我說了,你們別擔心、別怯場。”

    蕭梓璘得意洋洋,“周夫人過獎了,你有什麽話就說吧!”

    當年,周氏嫁到柱國公府,帶來的嫁妝不少。起初,海老太太想拉攏她,侵吞她的嫁妝,一並對付海誠。周氏可不傻,她嫁給海誠,自然要夫妻同心。

    這樣的道理恐怕隻有葉姨娘那樣的蠢貨不懂。

    周氏識破了海老太太的詭計,幾次反抗,總是勝少敗多。當時,海誠年輕膽小,怕背上忤逆不孝的罪名,又要臉麵,總告戒周氏別跟海老太太翻臉。

    她在柱國公府忍了許多年,去了西南省,才鬆了口氣。沒想到他們遠在西南任上,海誠還顧忌海老太太等人的淫威,一家人沒錢過日子也要給海老太太送孝敬銀子。她心灰意冷,一怒之下,才去了蘭若寺,過起了清靜日子。

    現在,她的兒女都長大了,海誠的官也越做越大,他們一家不可能總被海老太太等人要挾。海誠年紀大了,看透了柱國公府合府上下的嘴臉,也該反抗了。

    這次回京,就算海老太太等人不找事,周氏也會挑起矛盾,狠鬧一翻。

    今天,海老太太等人狀告海誠,又碰上蕭梓璘過問此事,正是一個契機。

    “請臨陽王殿下過目。”周氏給汶錦使了眼色。

    汶錦會意,忙拿出幾封信,一一打開,交給暗衛,由暗衛呈交蕭梓璘。暗衛裝作沒看見,後退兩步,給汶錦讓出了路,由她直接呈給蕭梓璘。

    蕭梓璘接過信,衝汶錦眨了眨眼,眼底飽含嘻然的笑意。陸太後之所以會把過問海老太太狀告海誠忤逆不孝一案交給他,也是他暗示的。

    至於他的用意,自是不言而喻。

    周氏見蕭梓璘把幾封信看完了,剛要開口解釋,就見文媽媽來回話。汶錦迎出去,文媽媽遞給她一個賬本,問了幾句話,又匆匆離開了。

    汶錦打開賬本看了一遍,交給周氏,“這是秦姨娘派人送來的。”

    “算她聰明。”周氏瞄了一眼,就讓汶錦把賬本也遞給了蕭梓璘。

    一個衙役來回話,“稟臨陽王殿下,柱國公來了。”

    “好戲剛開場,他是踩著鼓點來的,快請進來。”

    海謙、蘇氏和海詔聽說柱國公海朝來了,都有點害怕,尤其是海詔,都想找地方躲起來。海老太太不怕,她跟海朝過了四十多年,早捏住這男人的軟肋了。

    海朝恨海誠夫婦把海岩接出了柱國公府,住到了周家。說起海誠夫婦自作主張,不給銀子,他也很生氣,叫嚷著要把他們一家逐出府呢。

    “參見臨陽王殿下。”海朝規規矩矩給蕭梓璘行了禮。

    海朝年過花甲,頭發都花白了,卻用玉冠卡得極為整齊。他的衣飾比他兩個兒子都鮮亮,精神也不錯,他凡事不操心,典型的人老心不老。

    海謙、蘇氏和海詔給海朝行了禮,海老太太

    海朝行了禮,海老太太也滿臉陪笑向海朝問安。周氏輕哼一聲,對海朝視而不見,汶錦孝順她娘,自然照學不誤。

    反正忤逆不孝的大帽子已經扣下來了,再多一頂也無所謂。

    “柱國公,你知道這裏發生什麽事了嗎?”蕭梓璘這句話問得別有用意。

    海朝瞪了周氏和汶錦一眼,衝蕭梓璘陪笑行禮,“呃,臣、臣不甚清楚。”

    “不清楚?哦!海詔,你陪柱國公夫人來的順天府,也一直在內堂聽本王過問此事,你就一五一十講給令尊聽。”蕭梓璘喝了口茶,又說:“聽說你想補憫王府的二等侍衛,有貴妃娘娘照應自是方便,可連話都傳不清也不行呀!”

    “是,臨陽王殿下。”海詔有點為難,還是嚅囁著講述了海老太太告狀之事。

    海朝聽海詔講完告狀之事始末,很生氣,當著蕭梓璘不能發作,陪笑說:“回臨陽王殿下,臣今天有事外出,不知道家裏出了這種事。太後娘娘讓殿下過問此案,臣感激不盡。可這畢竟是臣的家事,還請殿下讓臣自行處置。”

    周氏冷哼一聲,“裝什麽?一家子人整天鬥得跟烏眼雞似的,現在都鬧到官府來了。你做為一家之主,一句你不知道,就想把這件事遮掩過去?這確實是家事,需要你處置時,你能躲則躲,現在鬧到了官府,你想又自行處置了,沒門。”

    “有你這麽跟長輩說話的嗎?你這不是忤逆不孝是什麽?誠兒變成這樣都是讓你帶累的。我們柱國公府是朱門錦繡之家,千不該、萬不該,就是不該娶你這個商家女。”海朝氣急了,他緩了一口氣,還要罵,被蕭梓璘製止了。

    海四姑娘跟父母離家去西南省的時候才六歲,還不懂事,有關國公府人和物的記憶少之又少。現在,這身體的靈魂換成了汶錦,她對柱國公府就更陌生了。

    看海老太太等人的作派,再看海朝的樣子,她對他們已厭惡到了極點。既然已經撕破了臉,誰也沒必要再客氣,有些話周氏不便說,就由她來說。

    “敢問國公爺,我父親怎麽被我母親帶累了?我父親去西南省時,隻是一個七品官,現在,他官居從四品。聖上英明,看中他的才幹,論功行賞,他今年也是要升遷的。若是沒有我母親做賢內助,父親能有這般成就嗎?

    不說別的,就說我父親的俸銀,除了打點應酬必要的銀子,剩餘的全部孝敬了老太太。若是沒有我母親支撐,這一家上下豈不是要喝西北風了?我母親出身商家,也知道禮義廉恥,知道家和萬事興,不象柱國公府一些人……”

    “你、你給我住嘴,這就是你母親對你的教養?你還懂不懂長幼尊卑?海家是勳貴之門,最重禮數。”海朝說到最後一句,見周氏嗤笑他,就沒底氣再說了。

    汶錦冷哼一聲,“好一個懂禮數、重規矩的勳貴之門,我母親……”

    周氏衝汶錦擺手,打斷了她的話,“多說無益,請臨陽王殿下公斷便是。”

    蕭梓璘用拇指和食指支起下頜,正津津有味看好戲,聽到周氏請他公斷,他才點點頭,問:“周夫人,你給本王看這幾封信還有這本賬目是什麽意思?”

    “回臨陽王殿下,那幾封信是國公爺給妾身寫的回信,字數很少,每封信上都有‘銀票已收到,岩兒安好’這句話。我家老爺帶我們一房到西南省上任,國公爺非要把我兒海岩留在府裏,說是留在他身邊教養更好。

    我沒別的辦法,隻好答應,為了不讓府裏某些陰詭惡毒之人謀害我兒,我每年都要孝敬國公爺一筆銀子。我們一房臨行前,我給了國公爺三千兩銀子。剛到西南省前兩年,我每年給兩千兩,接下來又給了兩次三千兩。

    他過六十大壽,我給了五千兩。他嚐到了甜頭,過了虛壽,還要過實壽。從過實壽那年開始,我就沒再給過他銀子。我兒搬到了我兄長家,還拜了國子監祭酒陸大人為師,我不擔心再有人害他,也就沒必要拿大把的銀子為他買平安了。”

    海朝聽周氏說起這些事,氣得渾身哆嗦,都說不出話來了。

    海謙、周氏、海詔及海老太太聽說周氏給了海朝這麽多銀子,都以不滿的眼神掃視海朝。他們一點都不知道這件事,但他們知道這次告狀會是完敗告終。

    蕭梓璘搖頭一笑,問:“周夫人,這本散賬是怎麽回事?”

    “這本散賬是我們二房的秦姨娘記的,那是我們老爺俸銀的花銷明細,一共是六年。每到年末,都會有一筆幾百兩銀子的開銷,那是我們老爺給他嫡母的孝敬銀子。六年共給了兩千一百兩銀子,而我們老爺這六年的俸銀加起來才三千多兩。說我們沒給過孝敬銀子,這兩千多兩算什麽?信口胡說不覺得虧心嗎?”

    “二太太可別這麽說,我們長房、三房和四房每年也都孝敬老太太幾百兩銀子,比二房隻多不少,從沒停過,你們二房可有兩年沒孝敬過老太太了。”一直沉默了蘇氏終於抓到了說話的機會,本想多說幾句,被海朝以眼色製止了。

    周氏冷笑道:“柱國公府有多少產業、這些產業一年有多少紅利出息,想必大太太很清楚。我們二房離府近十年,這出息產業可曾分給我們一文?可……”

    “那些產業還有產業的紅利出息都是嫡係一脈的,你們這些低賤的庶子休想拿走一文。”海老太太聽周氏提起公中的產業

    公中的產業,頓時紅了眼,狂叫起來。

    蘇氏冷笑輕哼,拋給周氏一個蔑視的眼神,以眼色告戒她別再想那些產業了。

    “嫡係一脈?我呸——”周氏也是厲害人物,“大老爺和三老爺才成為嫡子幾天了?還不是老太夫人去世後,他們才成了嫡子。當年老太夫人說未婚先孕視為私奔,永世為妾,國公爺比誰不清楚?現在府裏的人也就是裝糊塗罷了。”

    “二太太隨意說長輩的隱私之事,就不怕老天震怒嗎?二老爺的生母秦姨娘難道就不是未婚先孕?老太夫人沒說她是私奔者,她就光彩了嗎?”蘇氏聽周氏揭露海謙的身世,趕緊接上話,把海誠的身世也抖了出來。

    “對呀!我們老爺是庶子,說到底,他們兄弟幾人還不是一路貨色。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有老太夫人那番話在前,誰敢說自己是嫡係一脈。”

    “反了、反了,你們真是反了。”海朝被揭出當年醜事,氣得拍腿跺腳,咬牙切齒。這些事是他心裏永不愈合傷疤,誰提起就是在傷口灑鹽。

    現在提起此事的人是他的兒媳,還當著孫女和外人,他真的無地自容了。

    蕭梓璘很想笑,看到那些暗衛還有兩名師爺都不笑,他又忍住了。柱國公府的陰私事他也聽說過,隻是他以前沒在意,今天聽說,覺得格外可笑。

    “行了,柱國公,老胳膊老腿兒的,折騰斷了可就麻煩了。誰年輕的時候沒輕狂過?柱國公比別人更上一層樓,卻也不能由晚輩肆意宣講嘲笑。”蕭梓璘安撫了海朝幾句,問:“嫡係一脈該得全部產業,柱國公也是這麽想的嗎?”

    海朝平靜下來,仍臊得難受,聽到蕭梓璘問話,嚅囁道:“不,也不是。”

    蕭梓璘衝汶錦飛眼一笑,問:“那柱國公認為該怎麽分配呀?”

    沒等海朝回話,海老太太就拉著海謙、海詔和蘇氏跪下,哭求蕭梓璘為他們做主。海朝知道海老太太要說什麽,看了周氏和汶錦一眼,長歎了一口氣。

    周氏對他不敬,汶錦也敢頂撞他,二房什麽也得不到才活該。

    “看來這個問題柱國公不想回答,那隻能請海夫人代為回答了。”

    汶錦聽說蕭梓璘讓海老太太回答這個問題,不由擔心著急,緊緊握住周氏的手。抬頭看到蕭梓璘投來的安慰的目光,她的心頓時放鬆,也舒服多了。

    周氏倒很平靜,她早有打算,就等海老太太等人開口呢。

    海老太太狠狠瞪了周氏母女一眼,說:“回臨陽王殿下,我們海家庶子庶女向來不多,家財分配也有先例。庶女好說,無論財帛銀兩,公中就出三千兩的嫁妝了事。因庶子的子女婚嫁都需要公中出銀子辦事,到分家時,就給庶子五千兩銀子,讓他們搬出去。至於其它產業,給多少,就要看嫡係一脈怎麽賞了。”

    蕭梓璘點點頭,問:“柱國公,海家是這樣分嗎?”

    “是,有例可查。”海朝可不是大肚的人,周氏得罪他,他不給二房苦頭吃才怪,“府裏產業的出息紅利,也不是平分的,庶房最多得一成。”

    “哦!原來如此,本王記得柱國公有兩個嫡子、兩個庶子。”

    海朝猶豫片刻,回道:“稟臨陽王殿下,老臣隻有一個庶子,三個嫡子。老臣的四子本是庶出,老臣今年把他的生母提成平妻,他也是嫡出了。”

    海老太太幾人都不驚訝海朝的話,可見柱國公府的人早已達成了某種交易。

    周氏倒是很驚訝,但她並不在意,她想要的並不是柱國公府的銀子。

    蕭梓璘又點了點頭,問:“那照海家先例,嫡係一脈該怎麽分?”

    海朝很奇怪蕭梓璘為什麽問得這麽仔細,但也由不是他不回答,他想了想,說:“那要看有兄弟幾人,比如老臣有三個嫡子,一個庶子。那就是嫡長子分五成,另外兩個嫡子各得兩成,庶子得一成,庶子那五千兩銀子也算到這一成裏。”

    “那若隻有兩個嫡子,沒有庶子呢?”

    “回臨陽王殿下,嫡長子得六成,嫡次子得四成。”

    蕭梓璘眸光一閃,問:“柱國公夫人也這麽認為嗎?”

    海老太太不明白蕭梓璘問這些話的用意,以為他沒事太閑,隨便一問,便回答道:“回臨陽王殿下,老身倒認為嫡長子分七成更合適,畢竟以嫡長為尊。”

    反正她現在是柱國公夫人,也有誥命封銜,誰也休想把她拉下馬。不管是嫡長子和嫡次子誰分的多,都是她兒子得了大部分家產。

    “本王認為柱國公夫人說得很對,是識大體的人。”

    “多謝臨陽王殿下誇讚。”海老太太樂了,分財產的事說定,她就占了上風。

    他們沒白鬧騰一場,庶房隻得一成產業,他們再一做手腳,那就少可憐了。

    “柱國公,你認為海老夫人說得對嗎?”蕭梓璘以很熱情的眼神瞄了汶錦一眼,那眼神狡詐得讓汶錦心驚肉跳,還好他眼底沒有惡意。

    “回臨陽王殿下,老臣認為賤內說得對。”

    蕭梓璘微笑點頭,問:“周夫人,你都聽到了嗎?”

    “回臨陽王殿下,妾身都聽到了。”

    “那你怎麽想?你的想法能代表海誠嗎?是不是要請他來?”

    周氏笑了笑,說:“不瞞殿下,我家老爺聽說被人告到了官府,連氣帶嚇吐血了,正在

    血了,正在醫館治療,不便過來。妾身能代表我家老爺,妾身和我家老爺都沒別的想法。我們一家剛到京城,還不熟悉情況,就遇到這種事,確實麻煩。”

    “你就跟本王說你怎麽想的吧!”

    “回臨陽王殿下,妾身想分家,家產按他們說得分,我無異議,但也有條件。”

    “你還有什麽條件?你有什麽資格提條件?”海朝怒嗬周氏,海老太太等人也來幫腔,“父母還在世,你們就想分家,這就是忤逆不孝。”

    蕭梓璘沒理會海朝等人,衝周氏抬了抬手,“說你的條件。”

    汶錦又見蕭梓璘衝她飛眼,覺得自己該有所表示,回眸一笑,說:“娘,你有什麽條件就跟臨陽王殿下說,既然太後娘娘讓他過問,他自會為公道做主。”

    “海四姑娘說得不錯,本王自會為公道做主。”蕭梓璘嘬了口茶,又說:“先處理你們家的事,等你們說完,本王也有一件與柱國公府有關的事要說。碰巧今天柱國公和柱國公夫人都在,本王也就一並把那件事辦了,最方便不過。”

    “臨陽王殿下有什麽事要說?”海朝有些擔心,試探著詢問。

    蕭梓璘沒理會海朝,指了指周氏,“周夫人先提你的條件。”

    周氏點點頭,說:“回臨陽王殿下,妾身不是貪婪之人,條件很簡單。既然他們說我們忤逆不孝,沒給過孝敬銀子,那就把我和我家老爺這些年給了銀子都還回來,共兩萬一千兩。隻要把這筆銀子給我,怎麽分產業,就按你們說的辦。”

    ------題外話------

    明天就購物狂歡節,我這裏有水果刀一把,嘿嘿……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