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占據製高點

字數:3706   加入書籤

A+A-




    位於荒島開發區的電子元器件廠已經開足馬力大批量地生產,就是為了成品電子產品上市做準備。

    如今荒島開發區的各類電子產品的廠房已經建設完畢,生產線在加速安裝,爭取在年底前各類電子產品全部開工。

    這裏的第一種下線的產品就是電視機,從初級產品到高級產品都有所涉及。估計今年底的11月份,其產品即可麵世。

    領先投資的戰略是用傳統彩電產品的低價占領國內市場,高端產品吸引相對富裕的群體。

    並且,這種戰略也是領先投資想在電子領域搶占製高點做好鋪墊。

    高端產品將生產等離子電視機和液晶電視機產品,兩種產品同時麵世。

    不過,其產品的銷售主要麵對西方發達國家。

    雖說液晶電視機的技術早已經出現了,但是,1990年的時候真正的產品還沒有出現。

    液晶是一種介於固態和液態之間的物質,是具有規則性分子排列的有機化合物,如果把它加熱會呈現透明狀的液體狀態,把它冷卻則會出現結晶顆粒的混濁固體狀態。

    正是由於它的這種特性,所以被稱之為液晶(liquidcrystal)。

    用於液晶顯示器的液晶分子結構排列類似細火柴棒,被稱為nematic液晶,采用此類液晶製造的液晶顯示器也就稱為lcd(liquidcrystaldisplay)。

    而液晶電視是在兩張玻璃之間的液晶內,加入電壓,通過分子排列變化及曲折變化再現畫麵,屏幕通過電子群的衝撞,製造畫麵並通過外部光線的透視反射來形成畫麵。

    曆史上第一台液晶顯示設備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初,被稱之為tn-lcd(扭曲向列)液晶顯示器。

    20世紀80年代,stn-lcd(超扭曲向列)液晶顯示器出現,同時tft-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技術被研發出來,但液晶技術仍未成熟,難以普及。

    直到90年代初,日本掌握了stn-lcd及tft-lcd生產技術,並在幾年後推出產品,lcd工業開始高速發展。

    等離子體顯示器(pdp)是繼液晶顯示器(lcd)之後的最新顯示技術之一。

    這種顯示器能夠用作適應數字化時代的各種多媒體顯示器,適用於製造大屏幕和薄型彩色電視機等,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等離子體電視可以在光照較強環境下得到非常優異的畫麵,不必關閉周圍的燈光就可以顯示出清晰的圖像。

    因此,等離子體電視機非常適合視頻會議和其它展示的需要。

    等離子體電視機的另一個特點是其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視角都能達到160度,即使坐在一個比較偏的位置也能對其畫麵一覽無遺。

    與同樣屏幕尺寸的電腦監視器和電視機相比,等離子體電視機的重量也是最輕的。

    它的厚度隻有9cm,它可以掛到牆上,安裝在天花板上或是放在桌子上,而且不受磁場的幹擾。

    等離子體電視機使用起來十分方便,幾乎是即插即用,可以接收數據和視頻信號

    等離子體技術與其它顯示係統不同,它在每個像素點上都產生出紅、綠、藍三種光,這樣就減少了顯示的空白點。

    玻璃層間的充電電極促使內置氣體變為等離子體的狀態,產生出紫外光,引起每個像素點上的紅、綠、藍熒光粉作出相應的反應,從而產生出各種顏色的可見光。

    傳統的顯示設備是通過掃描屏幕而產生圖像的,而等離子體顯示設備中的所有像素點都是在同一時刻被‘點‘亮的。

    沒有電子束、背光和光極化現象,畫麵就顯得十分清晰和明亮,物體的邊緣也十分清晰。

    等離子體是由高度離子化的離子、電子和中性粒子組成。

    等離子體包括數目幾乎相同的電子和陽離子。在一個等離子體中,電子從原子核中剝離出來,它們是很好的電導體,受磁場的影響,電子在受熱後就會與其各自的原子核分離開來。

    熒光粉是一層塗在玻璃底層上的物質,它能發出可見光。在陰極射線管中熒光粉位於電子束前方玻璃屏上,由一束電子束激活而發光。

    而在等離子體電視機中,熒光粉是由等離子體在電磁場作用下而產生的uv光激活而發光的。

    1996年,女憂國索尼公司製造出第一台家用液晶電視機產品。

    1997年12月,女憂國先鋒推出第一台家用等離子電視,使等離子電視第一次進入家庭使用。

    lcd電視的大小從幾十到90英寸不等,一般液晶電視的尺寸有22-65英寸,售價不到2千-5萬;等離子主流產品均為大屏,尺寸為40-58+英寸,主流產品售價5千以下到4萬。

    八十年代開始,亞華企業開始引進彩電生產線並大規模生產。

    同時,外資品牌也開始大批量引入國內。

    到了1985年,亞華電視機產量達到1663萬台,僅次於女憂國,成為世界第二的電視機生產大國。

    但是,在數量和功能以及質量等原因,這些企業難以滿足市場需求,於是,外國品牌尤其是女憂企業借其品牌優勢和技術優勢,大幅度占領電視機市場,處於絕對優勢地位。

    如果,領先投資在明年初將這些產品推向市場,讓那些還在研究產品的國家如何過啊。

    一般來說,一種新產品從研發到推向市場,這段時間將花費巨額的資金研製。

    等到產品麵世,投放市場的初期必然會采取高價位,以便快速回籠資金。

    否則,成本將壓垮企業。

    但是,由於領先投資率先將產品推向市場,並將在幾年的時間是的價格回歸大眾能接受的水平。

    這樣一來,那些後來的企業要想采取高價位回籠資金,恐怕難以如願。

    這就讓他們處於一種很尷尬的地位,要麽繼續投入資金研發,其中的風險很大,可能造成巨額虧損。

    要麽停止研發,放棄這一領域的產品。

    說到底,這就是領先投資的目的,率先占據製高點阻擊電子領域的其他企業。(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