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憨玄齡楊莊成婚配,芙蓉園秦王痛哭靈(四)

字數:4034   加入書籤

A+A-


    李世民大步流星進了垂花門,徑直走遊廊,穿仰德苑,過怡和橋,折壅和殿,從北安門沿甬道進入芙蓉園。

    主管平陽昭公主喪禮的太常虞文道早在芙蓉園禦賜“懿德門”前候著,遠見李世民便急忙迎上來,躬身請安,李世民隻點了一下頭,朝園中熙春宮望去,見宮前靈幡旌旄雪地銀山般,李世民忽感心頭一熱,鼻子一酸,五內酸甜苦辣滋味一齊往上湧,遂迅步直奔靈堂來。

    到了靈堂,撲一頭往靈柩一倒,驟然間皇姐平生好處都現了眼前來,撫著靈柩失聲痛哭道:“皇姐啊,你為何就去了!我離宮時你還代父皇把我送到城外,如今你卻猝然而去!”李世民哭聲震殿,淚如泉湧,“你我一母同胞,兄姐弟五人,三弟元霸英年早逝,棄我手足情稀,姐姐啊!你為何也去了呀!”

    李世民跪在靈柩前,邊訴邊哭,那哭聲淒切、哀怨、痛不欲生,靈堂前諸人也驟然哭聲震慟,悲風臘臘。

    跪在前麵的皇子、皇孫、皇媳等皇親國戚個個哀號,就連侍理喪禮的大臣們也站立旁邊掩麵裝泣,其實該哭的早也哭了,該流淚的也早流過了,守靈時間長,人早已困乏不堪,此時此刻就是真哭也哭不出眼淚來。

    這些人當中,若說還有悲哀的倒是還有兩個人,一是太子建成,聽著李世民哭訴“一母同胞”,“英年早逝”,“棄我手足情稀”等語,遂想起三弟元霸死於河東,皆他和元吉棄之不援之故。如今妹妹又逝,前思後想,骨肉情離確有牽心之痛,倒是真流下淚來。

    二是元吉,他看見李世民不死,半路殺出秦瓊和少林僧人救了他,讓他失了良機,心裏何曾不痛?看李世民那哭樣,更恨得咬牙切齒的暗罵道:“你好命大!”遂也低頭弄些唾沫濕了眼睛裝著流淚,又一邊偷偷窺了李世民,看李世民是何顏色。

    “姐姐啊!”李世民哭訴得涕淚滿麵,頓足捶胸,“你我兄姐弟隨父皇南征北戰,打下江山,你卻不享受天倫之樂,如今香消玉殞,香魂隨風而去,你叫我怎不傷心啊!想起幼時,采桑撮土嬉戲無常,有你在兄弟就和睦相處。自從晉陽起兵,血雨腥風沙場征戰,你親執金鼓,隨父皇興義師而輔成大業,英風皓氣,巾幗而不讓須眉。每次兄弟征戰,你相送十裏,含淚而別;每次大捷而歸,你笑聲最朗。你那燦然之容如纓蘭蕙菊之姿,使三軍為之感慨,你超然淡泊,雖須眉雅士而不及。你以辛荑露申之質,梅之芳馨,竹之亮節,示其貞;以無瑕之玉,示其潔;以月露寒華,示其明……姐也,你香魂長去,何不攜弟相隨啊!你心善如佛,教兄弟莫使骨肉相殘,囑兄弟相親莫爭……皇天厚土,斯世之悲哀莫過於失你啊!姐也……”

    李世民那哭泣之聲哀怨嘶啞,卻又一字一句錚錚有聲,與其說是為逝姐而悲,不如說是為兄弟骨肉相殘而悲。

    太子建成聽得秦王哀怨之聲話裏有話,側目看元吉神色不寧,便知了底韻。那元吉心裏有鬼,裝著糊塗作哭樣,殿中鶴白跪著的太子妃楊氏、秦王妃長孫氏、齊王妃王氏和皇子皇孫,皇親國戚則有號有泣。

    站在一旁治喪的諸位大臣多都聽得糊裏糊塗,也裝著掩麵而泣。唯獨奉詔趕來吊唁的嶺南道大使秦瓊、安州大都督李靖、行軍總管尉遲敬德、左右護軍統領程知節、翟長孫等將領凜然怒目如木樁般一動不動的站著。

    那元吉不時偷窺著悲哀欲絕,撫柩嘶啞哭著的李世民。想他密使貼身侍衛準備了很長時間,於秦州城外襲擊世民失手,好在沒有被世民抓住活口,即使父皇追查起來也查無實據,自然奈何不了他。

    可他李世民不是傻瓜,聽話聽音,也知道他已猜了出來,猛又一想,莫不是給抓住了什麽證據了?想著便有些後怕。側目偷窺那幫將領,一個個凜然怒目,不禁毛骨悚然。暗想道:“今日我命休矣!”他想,這幫人是有備而來的,俗話說,“你作初一我作十五”今個兒對我等下手是再好不過的機會。這麽想著,背脊上早沁出一片冷汗來。

    不知何時忽然聽得太常虞文道唱道:“高祖皇帝嫡親至愛平陽昭公主已時出殯,奉高祖皇帝旨意———”靈柩前諸位皇族成員及大臣立即轉過身來跪下,又聽虞文道宣旨唱道,“平陽昭公主曾親執金鼓興義兵以輔成大唐萬世基業,功勞卓著,非常婦人可比,特詔殯禮前後部軍樂鼓吹,四十人班劍,二百名武賁甲卒隨柩仗儀。”

    虞文道宣旨完畢,一時軍樂金鼓之聲驟起。仗劍軍士及仗儀武士從兩旁遽出,成兩排列於庭前甬道兩旁,看上去陡感森森軍威。

    李元吉看這陣勢更感驚駭,忖道:“莫不是他們的殺手就藏在這群武士當中?倘若如此,我命真休矣!”

    李元吉風聲鶴唳,他相信人須不擇手段,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心慈手軟,關鍵時刻失掉機會便會千載難逢。今天這場合,李世民必是有備而來,既然已猜出秦州城外襲擊之事是他元吉所為,那李世民便不會放過他。此時隻要李世民一聲令下,他李元吉頃刻間便會死於亂刃之下。

    這個時候李元吉臉色慘白,盡管他盡力地想平靜內心,卻無論如何也控製不住身子微微地抖瑟。

    李元吉乖唳成性,狠辣猜忌,雖骨肉同胞同根而生,仍敢下了毒手,自然心態思緒不與常人相比。

    送殯隊伍出了芙蓉園,長安城內靈柩所經街道,老百姓夾道燃香散發紙錢,送殯隨員前有鼓樂隊開道,後有鼓樂隊、仗劍軍士及武賁甲卒、皇親國戚、朝庭文武百官一列隊形上千人,夾道百姓人山人海,哀聲震天,樂聲淒冽在刺骨的寒風和慘白的雪影中,將平陽昭公主的葬禮襯托得空前的慘烈與隆重。

    李元吉隨著皇族送殯馬隊和鸞輿,騎著一頭剽悍白馬跟在太子和李世民後麵,他總感覺著前麵會突然躥出一群帶刀武士,頃刻間會砍掉他的頭顱。

    一路上他臉如死灰,卻又裝著若無其事,直到平陽昭公主靈柩停放太廟寺,安靈禮畢,他一路速速打馬回府,心底才一塊石頭落了地。

    入了府中便發瘋似的“哈哈”大笑,竭斯底裏的狂叫:“李世民呀李世民,人人都說你文滔武略,你卻連這麽大好的機會都不會把握,你若在送殯路上或太廟寺中埋伏武士,一呼之下,我李元吉和太子豈不成了你刀下之鬼?你擁兵入宮,逼宮奪位,父皇豈不遜位於你?大唐江山便唾手可得,可你卻坐失良機呀!你指揮千軍萬馬,打的勝仗一個接一個,你有淮侯之才,卻不及呂後一策。世謂成則君子敗則賊,你如此優柔寡斷,婦人之仁,離敗期不遠矣!”

    李元吉瘋狂得手舞足蹈,忽感自己得意忘形,狂語之聲嘎然而止。環視左右,見一侍童端茶跪在寢宮門邊瑟瑟發抖,再走出門外不見有人,方‘噓’了一口氣。遂又轉身入內,瞪一雙血紅眼睛朝那小仆盯了良久,問:“你聽見什麽了?”

    小仆名喚‘隨兒’,原是目不識丁的小乞丐,因見他長得伶俐,便帶進府來作端茶送水使喚。見主子剛才那番言語,早驚得六神無主,進也不是退也不是,隻端著茶跪在門邊。

    這回見主子冷浸浸的問話,已嚇得魂飛魄散,那裏還答得上話來,隻瑟瑟地麵如死灰,泥軟著跪在地上。

    那李元吉冷笑一聲,轉身抽把鋒利長劍背手藏於身後,來到隨兒跟前說:“閉了眼睛,把舌頭伸來我看看。”

    隨兒不知何意,遂瑟瑟地閉了眼睛,抬頭伸了舌頭來,隻“哢嚓”一聲,瞬間一陣怪痛,隨兒半條舌頭便被割了下來。

    那隨兒那能忍得這般痛苦,‘哇’一聲怪叫,血噴了三尺以外,淺了元吉一身腥贓便昏絕地上。

    元吉就髒衣抹了劍,呼來侍仆,說:“你們誰個往後刁嘴亂舌,隨兒便是下場。”侍仆聽了都抖瑟瑟說“是”,便抬了隨兒離去了。

    李元吉冷靜下來,想那行刺世民之事不會這麽簡單了結,此事父皇一定會追究。秦州城外那些行刺時戰死的武士都不是宮裏人,但都和自己宮裏派出的侍衛有瓜葛,當時倉促逃離,那些刀刃下的死鬼難說沒有不斷氣的,要是留下活口,難免尋到自己頭上,父皇追究起來,自己輕則被貶黜,重則有殺身之禍。

    如此想來,背脊不禁又沁出了一層冷汗。(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