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木屋建成
字數:3812 加入書籤
時間較長,主要是大家沒什麽經驗,其實很多人是第一次搞這個,很多地方都是一邊請教一邊試驗,所以進度較慢。
不過木屋不是就這麽建好了就行了,還有內部的裝修。
這個,就由李父親自上陣了。
自家的屋子,他親自帶上來四五個工人,所有工具自帶,開始在內部進行裝修了。
牆麵全部都是用的高強度,環保的複合板,然後依然是在屋頂做裝飾,電視牆,貼木地板,刮仿瓷,內部其實和現代沒什麽區別,隻不過有些地方還是留著原木,看上去更加自然一些而已。
其實不可能真的裏麵不裝修,全部用原木,畢竟在保暖性上還是要差些,而且不裝修一些,和那些家電也不搭啊。
五天時間,全部搞定。
從外麵看,這屋子就是個木屋,看上去很漂亮,走進裏麵,就和外麵的風格完全不一樣了。
好在裏麵的材料絕大部分都是用的環保無毒的,所以等了兩天,李揚就打電話讓下麵的人將家電那些全部送上來了。
這兩天李父也沒有閑著,拉了一些水泥砂石上來,將廚房的地麵弄了一下,之前一直都是土地麵,到處坑坑窪窪的,這下子要好很多了,灶頭也休憩了一下,看上去就要漂亮多了,還貼了瓷磚。
等到所有人一切都搞定,李揚他們住進去的時間,時間,已經是十一月底了。
按照農村的慣例,誰家入住新房,都要端水,其實很多地方都會有這個習俗,就是裝點饅頭,糖果還有紙幣之類的,從房梁上撒下去。
李揚他們也不免俗,決定還是搞一次,熱鬧一下。
好在大家都來幫忙,不用他們太操心,其實李父也不是很懂,基本上都是大叔公和劉剛在幫著。
木屋其實並不是一層,上麵做了一米五高的閣樓,方便儲存東西,這次的閣樓是專門做了樓梯的,不用以前那樣搭個木梯了。
忙活了兩天,才把這個事情弄完,李揚終於可以安心休息一兩天了。
坐在地壩上,李揚一家三口難得的聚在一起好好生活兩天。
臨近年關,事情越發的忙了起來,很多工程要趕在春節之前完成,所以李父這兩個月是最忙的時候。
“你那個女朋友什麽時候帶來我和你媽看看,要是覺得行呢,就把婚事這些定下來”,李父開口說道。
“爸,我們才剛確定關係,說這個是不是太早了”,李揚說道。
“可以先把時間確定下來嘛,你們自己先處著是不是,有個時間呢,大家才能往一個地方使勁”,母親在旁邊說道,“怎麽了,不會是她不願意吧?”
“沒,我們感情很好的,隻不過我得先去見了她父母才行”,李揚說道。
“她父母有意見?”李父問道。
“倒也不是,反正事情呢,還沒到那一步,不過我會盡快的,爭取在這個月吧”,李揚保證道。
“那我們可等著啊”,母親拍了拍李揚的膝蓋說道。
一個月的時間,肥肥和球球已經長大了許多了,身高也有了四五十公分了,毛發顯得越發的光滑柔順了,雖然不像來的時候那樣咬褲腳,不過現在直接抱腿了,幾十斤的重量,李揚拖都拖不動。
李父在這裏休息了兩天便是下去了,下麵還有不少工作需要他親自去指導呢。
李揚也開始忙了起來,因為從這個月開始,他需要為明年的工作做些準備了。
首先便是荒山上的埋肥,來年春天,龍門山就會全部種上牧草,牧草是非常吸肥的,對土壤肥力的要求非常高,龍門山荒了這麽多年,哪裏還有肥力。
所以隻能是人工埋肥,農家肥就是最好的選擇。
李揚之前就讓雲清在村子裏負責收購了,不過梨樹村根本收不了多少,所以早之前,他就讓小姑在李家村和周圍幾個村子裏負責收購農家肥。
這裏的農家肥是那種已經幹掉的,方便運輸的那種,現在農村裏麵化肥用得多,反而農家肥還沒多少人用,因為這個用起來麻煩,而且有時候土壤太肥了對蔬菜也不好。
埋肥之前需要挖溝,還需要比較深,這是一個不小的工程,之前挖了一部分,但是因為一場秋雨,隻能是全部重新做。
進入十二月,李揚接待的第一個客人不是別人,正是表姐。
她終於是來到了山裏麵,並且住進了木屋。
對於李揚的木屋,表姐表現出了足夠大的興趣,顯得非常的興奮。
今年三十二歲的表姐,個子不高,差一點才一米六,穿上高跟鞋也不差,而且身材很好,長得也算漂亮,身材和麵貌是表姐曾經引以為傲的事情,不過也讓她失去了正確的判斷,導致了一場錯誤的婚姻。
至於她的名字李玲,這隻是緣分,因為二姑父也姓李。
讓表姐休息了一天,然後李揚便是讓她負責財務上的事情,比如每天需要運出多少蔬菜,哪些款項是什麽時候結算,這些都要她負責的。
關於退耕還林的事情,梨樹村在經過了半個月的討論之後,終於是確定了下來。
全村以村委會的名義,從李揚這裏借款購買樹苗,以後從其他地方扣除,一共需要樹苗兩千三百株,每家每戶分到五十株。
不過種植的地方由村委會統一安排,統一種植,占用的土地按照人均攤派,多占的,從其他地方劃出來補給你,總之盡量保證不吃虧。
以後所有收益,都進行平均分配。
關於誰家出的地多,誰家出的地少的問題,是爭論得最久的,也是最核心的問題,後來李揚提出一個建議。
那就是出的地多的人家,可以選擇要土地補償,或者是要利益補償,如果要土地,村委會從其他地方專門劃給你同樣大小和肥力的土地,如果不要地,可以選擇以後多分配一點收益。
李揚以個人的名義,捐給村委會兩百株樹苗,不要地的,可以選擇一畝地十株樹苗的收益補償。
最後終於是將這個問題解決了下去,實際上最後基本都選擇了土地補償。
這裏的土地賠償,是按照總共占地多少畝,然後除以戶口數量,假設每戶應該出五畝地,占用的沒有五畝的,從其他土地裏麵拿出來一部分,補足五畝,超出五畝的,則是從多餘的土地裏進行分配,簡單地說,就是占用少的,拿出自家的土地給占用多的,先考慮土地大小,再考慮肥力問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