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梳理醫與藥
字數:3207 加入書籤
老周靠在藤椅上,感受著腰後的溫熱,眉頭漸漸舒展開“這麽說,‘灸’比‘針’安全,還比‘針’方便?那‘三用藥’呢?為啥藥要排在最後?我這吃了兩年中藥,要是不用藥,血糖能穩住嗎?”
“藥排在最後,不是說藥沒用,而是說要‘慎用藥’。”四兒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語氣認真起來,“中醫講究‘上工治未病’,能靠經絡調理的,就不用藥;能靠飲食調理的,就不用藥。
藥物是‘外援’,能不用就不用,因為任何藥都有‘偏性’——中藥裏,寒涼的藥能清熱,但長期吃會傷脾胃;溫熱的藥能補陽,但吃多了會上火。
您之前加藥量,就是因為身體對藥物的‘偏性’有了耐受,隻能靠加量來維持效果,可這樣下去,脾胃會越來越弱,形成惡性循環。”
他從抽屜裏拿出一塊生薑,切成薄片,放在老周的茶杯裏“張老師說,‘養生按摩用藥’要‘簡化’——用‘藥食兩用’的東西替代中藥,既安全,又能避開‘非醫師不得開藥’的禁忌。
同時,依《傷寒雜病論》及臨床經驗總結,疾病症狀多由寒涼淤堵所致,就對症下藥而言,生薑就是最好的選擇——它性溫,能溫陽散寒、健脾開胃,還能促進血液循環。
像您這樣的糖尿病患者,很多都有‘脾虛濕盛’的問題,吃點生薑,能幫脾胃運化,讓氣血更好地吸收。”
老周看著茶杯裏的生薑片,薑片在熱水裏慢慢舒展,茶水泛起淡淡的黃色。“生薑能頂得上我之前吃的那些中藥嗎?”他還是有些懷疑。
“不能完全替代,但能‘輔助調理’。”四兒解釋道,“比如您早上可以喝杯薑棗茶——生薑三片,紅棗五顆,煮十分鍾,能補氣血、溫脾胃;晚上可以用生薑水泡腳,能溫通下肢經絡,改善手腳冰涼;要是覺得胃不舒服,還能含一片生薑,緩解惡心。
這些方法簡單,還不用擔心中藥的副作用。等您的經絡通了,陽氣足了,脾胃功能好了,再慢慢調整中藥劑量,說不定就能把藥量降下來,不用打胰島素了。”
老周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薑棗茶,溫熱的茶水滑過喉嚨,胃裏暖暖的,之前因為焦慮而緊繃的神經,也慢慢放鬆下來。
“四兒啊,聽你這麽一說,我總算明白‘一針二灸三用藥’是怎麽回事了——針是‘通經絡’,灸是‘補陽氣’,藥是‘調髒腑’,得按順序來,不能本末倒置。”
“您說得太對了!”四兒眼睛一亮,拿起經絡圖,指著上麵的經絡走向,“其實中醫治病,就像修房子——經絡是‘地基’,陽氣是‘梁柱’,髒腑是‘房間’。地基不穩,梁柱不牢,房間再漂亮也會塌。
針灸就是‘修地基’,把經絡打通;艾灸就是‘固梁柱’,把陽氣補足;藥物就是‘裝修房間’,調理髒腑。要是地基沒修好,就先裝修,房子遲早會出問題。”
兩人越聊越投機,茶桌上的經絡圖成了最好的“話題引子”。老周說起自己之前因為血糖高,不敢吃水果,每天隻敢吃青菜,結果營養不良,反而更沒力氣;
四兒就跟他說,中醫養生講究“均衡”,不是完全忌口,而是“選對的吃”。比如蔬菜多數性寒涼,可以搭配熱性調料熟吃。吃了涼性水果後,補上一杯熱薑茶,進行調理,使寒熱均衡,不留過患。
四兒娓娓道來,向老周闡述著他對“藥”的獨特見解。他認為,所謂的“藥”,並非僅僅局限於傳統意義上的草藥、丸藥等物質,而是一種更為寬泛的概念。
在四兒看來,隻要能夠對症治療,無論是何種物品,都可以被視為“藥”。比如說,對於一個饑腸轆轆的人來說,能夠填飽肚子的食物,無疑就是最好的良藥;而對於一個口渴難耐的人而言,能夠滋潤喉嚨的水,同樣也能起到藥的作用。
不僅如此,四兒還進一步指出,對於那些心情憂鬱的人來說,能夠讓他們感到開心、愉悅的話語,其實也算得上是一種特殊的“藥”。這種“藥”雖然無形無色,但卻有著神奇的療效,能夠舒緩人們的情緒,減輕內心的痛苦。
在一些名醫的怪談中,也不乏這樣的例子。比如,有的醫生會用幽默風趣的故事來逗笑病人,從而緩解他們的病情;還有的醫生會通過與病人的傾心交談,給予他們心理上的慰藉,使他們的身體逐漸康複。
四兒的這番言論,讓老周都不禁陷入了沉思。原來,“藥”的定義竟然如此廣泛,它不僅可以是實實在在的物質,更可以是一種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
四兒說小時候,奶奶用艾草給他敷肚子治腹瀉;老周就想起自己的父親,當年得了胃病,靠喝生薑水慢慢調理好的。
聊著聊著,兩人發現彼此都喜歡讀《黃帝內經》,都覺得“順應自然”才是最好的養生方法——春天要早睡早起,多去戶外散步,讓陽氣生發;冬天要早睡早起,多吃溫性的食物,讓陽氣儲存。
工作室裏的陽光漸漸西斜,把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博古架上的艾草香越來越濃,混著薑棗茶的甜香,讓人覺得格外安心。
老周之前攥著藥包的手,已經鬆開了,藥包被他輕輕放在茶桌上,像是卸下了一個沉重的包袱。
“四兒,我明天就按你說的試試——早上喝薑棗茶,晚上用溫敷包敷背,再讓你幫我按摩按摩膀胱經。”
老周的語氣裏滿是期待,眼睛亮晶晶的,“要是真能把藥量降下來,我可得好好謝謝你。”
“您不用謝我,要謝就謝中醫的智慧。”四兒笑著說,把溫敷包疊好,遞給老周,
“其實咱們每個人的身體裏都有‘自愈能力’,針灸、艾灸、藥物,都是幫身體‘喚醒’這種能力。隻要經絡通了,陽氣足了,身體自己就能調理好。”
老周拿起溫敷包,揣在懷裏,像是揣著一個溫暖的希望。他站起身,和四兒並肩走到工作室門口,夕陽把他們的影子疊在一起,像一對認識了很久的朋友。
“四兒,下周我還來,跟你聊聊《黃帝內經》裏的‘四季養生’,咋樣?”老周回頭問,臉上帶著久違的笑容。
“沒問題!”四兒揮了揮手,“我再給您泡好薑棗茶,等著您來。”
喜歡求佛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求佛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