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二十六
字數:4712 加入書籤
“臣妾現在畢竟是做額涅的人了。知道這孩童三歲前是長智的最佳年紀。臣妾看兩個孩兒說話說得很順溜了,就想著提前給他們發蒙。這才在閑暇之餘寫了這兩本冊子。”
別看嫣兒平日裏看起來柔柔弱弱的樣子,可她素來就是個有主意的。看著嫣兒一副生怕自己責罵她的樣子,福臨無奈極了。他難道就這麽不知好賴?
“閑暇之餘?”福臨捧起冊子在霆嫣麵前比劃了一下。
霆嫣看到福臨那麽一比劃,就知道福臨壓根不信她這說法。讓你嘴笨!霆嫣羞得想打自己一個嘴巴子。
看著霆嫣訕訕一笑,福臨也就不點破她了:“嫣兒不覺著你這閑暇之餘所寫的,對兩個孩兒來說還太難了一些麽?”
“福臨看玄燁和耶布淳格方才的應對覺著會麽?”
“嗯似乎確實不會。”想起方才兩個孩子答得既快又好,福臨突然覺著似乎、的確不是太難。
“福臨剛才讀那一小段,可是覺著很像對聯?覺著臣妾在教他們對對子?”
“難道不是?”
“其實這冊子裏的確有對聯。但是也有詩詞。福臨不覺著剛剛讀那些來,很有歸韻之感?”
福臨因為喜愛漢學,是以對漢學上所謂的歸韻甚是了解。
聽著霆嫣這麽說,福臨細細回顧一番:“的確如此。”
“那就是了。這本冊子臣妾是按韻編寫的,就是為了訓練幼童的應對、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之物。書冊中按韻分編,包羅天象、地貌、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又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調,琅琅上口,從而得到發音、語匯、修飾文辭的訓練。再者,從單字到多字的層層屬對,讀起來,如唱歌般。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自然是更見韻味。”
“如此說來,確是極好的發蒙之物。如此好的東西,若能與天下共享之,豈非後代之福?”
福臨到底是做皇帝的。這說著說著就想到了政治上。
不過福臨這一句話,卻讓霆嫣有了一個想法哈哈,真的是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福臨能這麽想,自然是萬民之福。”
“嫣兒也這麽覺著?”福臨本以為霆嫣一定不會願意把這冊子貢獻出來呢,所以方才也就是隨口一說的。
“當然。福臨若是覺著臣妾寫的這個可以幫到天下百姓,福臨盡管拿去就是。”
“嫣兒此話當真?”福臨驚喜的看著霆嫣。
“當真啊。”霆嫣一臉坦蕩的看著福臨。
“嫣兒,朕謝謝你!”福臨激動不已的拍了拍霆嫣的手。
激動過後,福臨稍稍靜下心思。心思一靜,福臨就想到了一個大難題:“把此書推廣開來確實好事,可這要如何讓天下臣民信服呢。我們大清國剛剛入關,中原漢人居多,如何讓他們接受呢!”
霆嫣等的就是這句話。想要把蒙古、西藏、新疆這些問題解決,照現在的情勢看來,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如今南明永曆剛剛解決掉。大清沒有過多的精力去解決那三個地方不說,還得提防著三藩和台灣。最主要是人心未穩,如果不能盡快的讓百姓安定下來,大清的統治就紮不了根。八旗將士也就不能休養生息,長此下去隻能是惡性循環。
而徹底解決這些隱患的辦法是什麽呢?霆嫣想到了老蔣一直堅持的主張,攘外必先安內。這句話,就是現在的大清所需要的。所以眼下最重要的就是盡快讓漢人臣服。那讓漢人臣服最快捷的辦法是什麽?就是漢家引以為傲的漢家文化。
“這有何難,現在朝中多得是前明留下的漢臣。皇上直接把這冊子給他們瞧就是了。漢臣雖對咱們滿人還心存疑竇,但是他們也不是傻的。為他們好還是害他們,他們一看便知。隻要這些漢臣同意了,福臨害怕這普書一事不成?”
“確實是這個理兒。那他們要問起這書是何人說寫呢?”
“何必等他們問,福臨直接告訴他們,是你寫的不就成了?”霆嫣吃吃的笑了起來。
“朕?可是這明明是”
“明明是什麽?難不成這書說成是福臨寫的,委屈您了不成?”霆嫣擺出一副你要敢說是,我就再也不理你了的樣子。
“不是不是。嫣兒誤會了。朕隻是覺著,這是嫣兒的功勞,朕怎能據為己功呢!”
“噗嗤,什麽據為己功。臣妾的不就是福臨。如果福臨這事兒做成了,漢人就都會知道,咱們滿人也不是隻知道舞槍弄棒,毫無文墨的。”
“哈哈哈,嫣兒說的是。咱們也不是隻知道舞槍弄棒的!”
位育宮大殿
“眾卿可知今日朕傳各位於此所為何事?”
“臣等不知。”這一下了朝,咱們這些漢臣就接到傳召,誰能曉得是什麽事兒。
“不急,眾卿先看看這個。”說罷,就將禦案上的交給了吳良輔。
“成大人,皇上說了,請您先看。看完之後再請各位大人都一一看過。”
“是。”
成克鞏乃是順治初年被推薦出任新朝職事,曆官弘文院、國史院、保和殿、秘書院大學士,左都禦史,吏部、戶部尚書,少傅兼太子太傅。常被征詢,多次主持鄉試、會試。曾上疏陳用人、財政、學校、司法、河工諸大政,主張刷虛圖實。是漢臣中深得福臨信任的一員。
成克鞏依言接過那本不起眼的冊子,仔細翻閱。良久,成克鞏才將書遞給了身旁的禮部尚書胡世安。
坐在上首的福臨看著底下的漢臣。福臨知道,他們心裏現在應該也是激動不已的。如若自己此刻不坐在這兒,這些漢臣就不會是這個樣子了。就如之前自己剛剛讀過此書時一樣。
“眾卿可都看完了,說說各自的想法。”
“皇上,臣想問一問這寫書之人是何許人也。此書雖說是給幼童所寫,但是臣不得不說,能寫出此書之人,必定花了大量的心血。”福臨的問詢剛剛出口,第一個看書的成克鞏就出口直言。
聽了成克鞏的話,福臨心下大為訝異,但是卻沒有顯露出來:“子固為何如此說啊。你可是看出什麽了?”
“回皇上,這聲律乃是給幼兒發蒙之物,在臣看到此書之前,臣就知道曆朝曆代都有與此書相似之物。但據臣所知,那些書或是過於淺顯易懂,或是過於拗口。淺顯的自不必說,那拗口的幼童卻不易通讀。是以雖是發蒙之書早有,但是收效甚微。而今臣看到此書,心知這寫書之人必是已經拜讀無數發蒙之書,再取其精華重新編寫。故而臣方才才會說寫書之人必是極為用心的。”
成克鞏的一番話,讓福臨再一次感覺到自己的幸運,幸運如霆嫣一般美好的女子是自己的妻子!
當然,這話霆嫣要是聽到,就會佩服成克鞏的才學。這車萬育編寫此書時,可不就是如此嗎。
“臣等也深以為然。”成克鞏這話一出,在場的多數漢臣,包括胡世安、寧完我、洪承疇、範文程等都直言心聲。
“既然眾卿都麽覺著,那眾卿以為,此書可否定為幼童發蒙之書?”
“臣等認為可行。”
“哈哈。好!子固,朕就將此書交由你和寧完我。爾等手上的是上卷,還有下卷,朕一會兒命人給你們送去。你二人負責將此書推行於天下。”
“臣等遵旨!”成克鞏和寧完我迅速的接了旨。但是皇上剛剛還沒說這寫書之人呢。於是成克鞏複又開口:“皇上,臣實在是佩服此人,不知皇上可否告知微臣這寫書之人是”
“眾卿真的都想知道?”福臨壞心的吊著一幹人的胃口。
“是,望皇上成全。”
“咳咳,既然眾卿如此盛情,朕不說委實不好。嗬嗬,此書乃朕所寫。”說完福臨拂了拂衣袖就往暖閣走去。隻留給在場眾人一個瀟灑的背影。
福臨這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的走得瀟灑。留下一幹大臣呆若木雞。
眾人心裏此刻都隻有一個想法:皇上剛剛說什麽?這書誰寫得?雲雲(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