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一八二
字數:3652 加入書籤
回宮後,玄燁便又開始了照常的上朝辦差批折子的日子。這日這剛辦完了一日的常差,玄燁正準備回熙和宮呢。福臨的一道口諭便將玄燁叫到了位育宮。
可他這都到了位育宮好半響了,眼見著自家阿瑪隻是不發一言的打量自個兒,還時而點頭時而搖頭的。玄燁坐在下首可真謂是如坐針氈,“阿,阿瑪您,您作甚這般瞧著兒子?”
玄燁的問話,福臨到底聽沒聽進耳兒去。這除了福臨自個兒無第二人知曉。隻是在玄燁問了這話一會兒,福臨終於是在玄燁進殿後第二次開了口,“玄燁啊你如今的年歲也不小了。你對自個兒是個什麽看法?”
“嗯?”玄燁被福臨的問話弄得好不迷糊。想了一會兒,琢磨出福臨的意思後,玄燁才道,“阿瑪。兒子再大那也是您的兒子。至於說兒子對自個兒的看法阿瑪的意思,兒子省得。兒子如今還不夠沉穩。做起事兒來也難免會過於激進了些但還請阿瑪放心。這些不足,日後兒子定會再多加注意。”
見玄燁能意識到自個兒最大的不足,福臨這下是真的放心了。人呐,有不足之處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個兒都不曉得自個兒的不足之處在哪兒。尤其這個人還是將要問鼎天下的一國之君。一國之君來了脾氣,一時的發泄可以。但要是讓朝臣拿捏住了脾氣,輕則阻礙國策之下達,重則影響江山社稷之安危。是以一國之君對自個兒的不足,是萬萬不可輕率任之、置之不理的,“你能意識到自個兒的不足。阿瑪很欣慰。隻有你能看清自個兒,日後才能看清朝臣,不被朝臣拿捏。也隻有這般,阿瑪才能將大清的江山放心的交於你手啊。”
福臨坐在龍椅上不疾不徐的說著這話,但底下的玄燁卻驚得跪在了地上,“阿瑪您何故如此說?!您如今正是壯年,如何能起這般心思。望阿瑪三思。”
玄燁在福臨麵前一向言語無甚避諱。而聽到玄燁說這番話,上座的福臨果然也沒有翻臉,反倒是笑笑的看著玄燁,“玄燁啊,你方才的話說的是在理兒。可是如今隻有你我父子二人。有些話,阿瑪也不妨與你直說。你知曉為何當初登上帝位的是阿瑪而非你其他叔伯嗎?”
“自然是因著阿瑪有做個皇帝的擔當和能耐。”玄燁回答得毫不猶豫。
“有做皇帝的擔當和能耐?”福臨咀嚼著玄燁說的這話。不多時便反問道,“你覺著阿瑪六歲登基,六歲的稚子能看出什麽做皇帝的擔當和能耐?”
“阿阿瑪,兒子兒子不是那個意思。”聽福臨這麽問出來,玄燁方覺自個兒的話似乎不大妥當。
“你磕巴什麽?阿瑪說什麽讓你害怕了的話不成?”瞧著玄燁難得的對自個兒有這份畏懼,福臨反倒覺得好笑。畢竟讓一個從小到大都沒怎麽怕過自個兒的兒子這般,那還是很有成就感的,“其實你真的不必如此。阿瑪也不是神,沒有人生來就會什麽的。你突然怕了,不就是覺著自個兒說了不該說的嗎?那阿瑪就告訴你,你沒說什麽不該說的。方才那是阿瑪故意逗你的。”
“阿瑪!”瞧著福臨一下子又和自個兒開起了玩笑。玄燁霎時覺著陣陣無奈。合著您覺著逗兒子玩好玩是吧?是吧!
玄燁正有些忿忿地想著呢,福臨又道,“行了,不逗你了。咱們言歸正傳。玄燁啊其實阿瑪能坐上帝位,最重要的因素是因為阿瑪那些兄長的母族大多都是滿族或是母族不強的蒙族。當年的情形你如今也該是了解的。當年大清剛剛入關,一切都不穩定。如此,蒙古便成了咱們最大的助力,尤其是漠南蒙古。而按著皇考當年的後宮來看,除了一個宸妃,能徹底攏住漠南的唯有當年的莊妃和大貴妃,也就是你皇瑪嬤和貴太瑪嬤。而真正讓阿瑪勝於你十一叔的阿瑪也不怕讓你知曉。阿瑪最後上位,是因著當年的和碩睿親王的支持。有了當年和碩睿親王支持,阿瑪能上位便無什麽可說的了。”
福臨最後的話雖沒有完全說白了。可是在宮中長起來的玄燁又怎麽真的會完全沒聽過一些傳言呢。是以玄燁也能明白福臨的話中之意,“阿瑪的意思兒子明白。可是兒子”
“玄燁啊”福臨開口打斷了玄燁後邊兒要說的話,“阿瑪親政前要處處防著多爾袞,後來為了順利親政阿瑪又得想方設法的除去多爾袞。再後來為了後代不再同阿瑪一般,為漠南蒙古所牽製。阿瑪又費心的找借口出兵漠南。阿瑪在位二十多年了,阿瑪累了如今你已經長大成人了,阿瑪想卸下擔子了。你額涅有句話說的是對的,如今的大清最需要的是勃勃生機。可是阿瑪身子雖還在壯年,心卻已經老了。”
“阿瑪莫要如此說啊!”聽著福臨話中的疲累,玄燁也為福臨心疼著。
“你別急著反駁。你要知道,你的額涅是阿瑪一生的摯愛。從你還未出生,阿瑪便對你寄予了厚望。你出生後,阿瑪也打小開始培養你。包括你額涅打小對你的一些特殊教導,阿瑪也是知道的。阿瑪不阻止,是因為阿瑪覺著你額涅的打算是對的。明白嗎?”
“兒子明白。”
“今日把你叫來,阿瑪就是要和你好好說道這些事兒的。如今都說明白了,那便等年後的大選過後,你便接了皇位吧。阿瑪已經秘密讓欽天監選日子了。這回出征,你的作為軍中有目共睹。讓你繼位,底下也不會有什麽反對之聲的。”
“阿瑪,兒子還有話說。請您讓兒子說完。”原已經站起來的玄燁又跪了下去。
“有話你說便是。何故又跪。”福臨皺著眉看著玄燁。
“不,這話兒子應當跪著說。”玄燁顯得有些執拗。
“那你說。”瞧著犯倔的,福臨隻能允了。
“阿瑪方才既是已經把話說得那般明白了,兒子本應當欣然受了。但兒子一日是您的兒子,便永遠是您的兒子。阿瑪既是打算禪位於兒子,那兒子懇請阿瑪,在台灣戰事結束後再行禪位大典。”玄燁拿著一雙傳自福臨的圓眸看著福臨,“削三藩、收台灣,均是阿瑪在位之時的決斷,那便理應是阿瑪在位時的政績。斷沒有兒子繼位,摘了您的戰果這一說。”
“”聽著玄燁之言,福臨默了。良久才道,“難不成玄燁覺著阿瑪還在乎這些嗎?這些年阿瑪早就看得明白,功也好,過也罷。史書寫的再佳,世人心中自有公斷。”
“不,兒子執意請求,並非如此。隻是兒子覺著,無論是論孝或是論理,都斷斷沒有子攬父功如此作為。”
沒料到玄燁堅持的原因是因著這個,福臨不由呆愣了片刻,“你的意思,阿瑪曉得了。你先回熙和宮吧,禪位大典阿瑪安排在台灣戰事結束之後便是。”
“謝阿瑪成全。兒子告退。”今日玄燁不同往昔,而是對著福臨行了大禮,方退出了位育宮主殿。
“主子爺,您現下可是要回東宮去?”在福臨麵前表現得再鎮定又如何。完全不曾想過會如此繼位的玄燁出了位育宮還顯得渾渾噩噩,“主子爺?主子爺?”
在肩輿一旁問了許多聲兒仍不見玄燁回應的梁九功,隻能僭越地在玄燁耳邊大聲兒又問了一回,“主子爺,您現下可要回東宮?”
若換了以往,玄燁早就發火兒了。可今兒個玄燁卻一點沒有發火兒的跡象,“走吧。回熙和宮。”這般吩咐了一聲兒。玄燁便默然著抬腳上了太子肩輿。(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