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高興
字數:7259 加入書籤
巫陽關這裏目前暫無戰事,達喇騎兵隔黑水河而望,卻是並無任何動作,隻是駐紮在黑水河北岸而已,因此從懿都北上到來的三十萬越軍,同本就駐守在此地的十萬北府軍會合後,整四十萬大軍便是在越王的吩咐下,仍舊駐守巫陽關,也不出兵,平日裏該怎樣訓練就還是怎樣訓練,絲毫沒有要跟達喇打起來的架勢。
說起北府軍,倒是要提一提現如今大周朝所有的軍事力量。
大周距今已有百年曆史,說長不長,說短卻也不短。
百年以前,前朝君主昏庸無道,民不聊生,各地藩王揭竿而起,群雄並出,其中獨慕氏出奇製勝,奪得江山,成就如今大周盛世。
慕氏自戰亂中起家,靠著兵強馬壯方才力壓諸王成功建國,開國太祖自身便是戰功赫赫,血裏來血裏去,殺戮萬千。建國開朝之後,太祖更是下令,欲要國強,兵馬先強,大周別的可以延後發展,唯獨軍隊,不論何時,都是要放在重中之重,萬不得大意。
當時大周剛剛建立不過數年,正是休養生息慢慢發展的時期。然此前亂世之爭,硝煙四起,死了不知多少平民百姓,也毀了不知多少城市要塞,一方麵令得大周初年發展緩慢,一方麵也是令得大周北方的草原蠢蠢欲動,想玩一出“趁你病要你命”的絕佳把戲,打算一舉吞並了剛剛建立起來的大周。
不過,北方草原那裏彼時還不叫達喇,因都是一個個的部落聯合起來的聯盟,最上頭的那個人叫做草原王。
草原王雖是王,但畢竟是聯盟推舉出來的,自身能耐雖高,但底下鉗製著的人太多,因而許多時候根本施展不開,頗受限製。這就導致眼瞅著這邊前朝內亂,打了好幾年才建立起來一個大周,原先那內亂時便是好時機,卻偏生礙著某某藩王的某某軍隊駐紮在黑水河南岸,聯盟裏不少高層都是已沒了年輕時意氣風發的老一輩,他們覺著不能打,倘若打了,內亂的那幾波強悍的想著先平了境外戰事再繼續搞境內動亂,那可怎好?是以內亂之時,草原聯盟不動,等大周建立起來了,眼睜睜瞧著大周太祖手裏那幾支精兵猛將,聯盟高層竟也都是按著一口氣,還是不允草原王對大周出兵的提議。
隻等大周建立好幾年了,瞧著慢慢國泰平安,竟是開始發展起來了,但發展的同時,軍事卻好似是沒了戰亂,失了銳氣,大周的全部軍隊竟都是烏煙瘴氣,不成氣候,這便是個很好的時機了。
此時草原聯盟高層已然是經過了一番大動蕩,不少老一輩都被清理了,提拔上來的都是年輕一輩。年輕人本就年紀輕,眼界短,心氣兒高,又不少都是草原王親自提拔上來的,於是草原王才一提要攻打大周,好家夥,高層全同意了,便是不同意的,也礙著草原王如今的強勢,憋著一口氣同意了。
聯盟難得上下齊心一回,草原王即刻便點兵卯將,親自領兵過了黑水河,雄赳赳氣昂昂地直逼大周最北邊境巫陽關。
彼時,大周太祖是怎樣的反應?
太祖本就是開國天子,有謀略,有野心,也有頭腦,更有智慧,否則何以建起大周朝?太祖打從一開始就在防著北方草原聯盟,這幾年讓軍隊藏拙,便正是故意露短,就是引誘草原聯盟上鉤。而果然,聯盟信了上鉤了發兵過來了,太祖收到邊疆訊息後,當即大手一揮,直接下令,打。
膽敢犯我大周國土,定要他們有來無回!
不過,打,怎麽打,派誰打?
大周好幾支軍隊,派誰去北伐?
這就是百年之後,現如今大周幾支軍隊的起源了。
最開始跟著太祖以清君側的名頭造反打江山的軍隊,名字很簡單,就跟著太祖稱為慕軍,是太祖最信任,同時也是最強悍的一支軍隊,乃是如今越王麾下越軍的前身。
除此之外,前朝內亂之時,太祖一路打到前朝京城,其間硬挫諸王,也收攏了不少將士,不過這一批將士乃是從諸王手下收來,太祖用著不是太過順心,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太祖將這一支軍隊命名為龍驤衛,是如今隨同南陽王鎮守大周南疆的軍隊。
另外還有一支大周建立起來後,在背地裏養著的一支新軍,雖暫時還未上過什麽大的戰場,但開國初期,不管怎麽說,大周朝內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安分的地方,那些不安分便是被這一支軍隊給鎮壓下去的,後無戰事,鎮守大周京城,再後來北方草原聯盟解散,始成達喇,再垂涎大周,該軍隊便分做兩部分,一部分仍然鎮守懿都,一部分卻是北上鎮守巫陽關,而今又同越王的越軍會合,便是北府軍。
除了這三支軍隊外,西大漠那邊鎮守的也有軍隊,東洋這邊也有水師,懿都裏更是還有禦林軍,更不要提諸多地區諸多親王異姓王手裏的私兵,不過這些都沒上頭那三支軍隊的戰功多,不提也罷,繼續說太祖那時。
昔時太祖藏拙,隱忍不發,終於迫得草原聯盟按捺不住,咄咄逼來。太祖向來是個狠人,對此直接下令,慕軍龍驤衛北府軍這三支軍隊一起,封某某將軍為主將,某某將軍為副將,這便堪堪百萬軍隊,跟著第一禦用皇商秋家提供的糧草,浩浩蕩蕩的出發,去往巫陽關,同草原王的騎兵,狠狠打了一仗。
這一仗正是後來草原聯盟解散,達喇崛起的起因。
而這一仗下來,打得草原聯盟沒了脾氣,大周朝在九州上的名聲也是愈發堅不可摧,一時令得無數小國投誠朝拜,再不敢打大周的主意,大周由此真正坐穩了大國之名,盛極一時,直到如今。
由此可見這三支軍隊的厲害。
慕軍忠貞,龍驤衛勇猛,北府軍則精銳。
而今慕軍已然改名為越軍,那軍旗自也是改了“越”字,全軍上下奉越王為首,真真乃是隻知越王而不知天子。不過宏元帝對此樂見其成,從不多言,便是有人因此上書彈劾越王,暗指越王有謀反之心,宏元帝也是直接將折子給壓了下去,並不在朝中談論此事。
龍驤衛沒改名,但時隔百年,當年太祖還用著不太順心的諸王聯軍,現如今已是守衛大周的中堅力量,戰力自是響當當,至少南陽王常年都是率領著龍驤衛到處攢軍功,從未覺得龍驤衛是扶不起的阿鬥,糊不上的爛泥。
北府軍也沒改,五年前巫陽關之戰大周大勝,越王攜三十萬越軍凱旋回京,十萬北府軍是沒回去的,仍舊鎮守巫陽關,餘下還有五萬,是鎮守在懿都的。
慕軍以往是五十萬的編製,後在越王的統領下,縮減至三十萬,更多的不要;龍驤衛也是三十萬,最多也不過三十五萬;北府軍一直走精銳路線,多時十五萬,少了七八萬也是有的。
這般算來,堂堂大周,有名的軍隊合起來都算是七八十萬了,更不要提其他的軍隊,那加在一起,隻要打起仗來,那麽大周能動用的軍隊,少說也有一百萬之多。
如此,大周真正是個軍事大國,並且各個軍隊都是極厲害的。否則預言成讖,達喇的騎兵都已經駐紮在了黑水河北岸了,可為何還是遲遲不發兵?
可不就是念著百年以前的戰爭,以及八年前的巫陽關之戰,被打怕了,這才老實觀望著,想看看別地方對大周都是什麽態度。
尤其現下來巫陽關鎮守的,還是八年之前的越王,這就更讓達喇膽寒了。
據說達喇王聽聞宏元帝下旨,命越王為鎮北大將軍,率越軍三十萬、北府軍十萬鎮守巫陽關時,竟直接是嚇病了,臥床三日才見起色,可見越王殺名之盛,以致於連一國之主都要生生嚇病。
但越王殺名再響,也還是敵不過一些人的狼子野心。
概因大周國土太過遼闊,北接草原,南臨諸國,西靠大漠,東占汪洋,是個陸地大國,也是個海洋大國。如此大國,物資豐富,人傑地靈,豈能不引得周邊國家地區垂涎?
是以達喇王病情見好,雖懼怕越王,卻還是下令,要五十萬騎兵守黑水河北岸不動,端看別人都是怎麽動,達喇這邊再動。
左右他們達喇是離大周最近的,巫陽關和草原之間又隔著一條黑水河,就算是局勢不對要退兵,有黑水河擋在後頭,退兵也好退。
達喇王的算盤打得很響亮,心道這回自己總算有一手好牌了,就等其他人的反應了。
達喇王心裏想什麽,看一看那五十萬按兵不動的騎兵就知道,但越王對此不以為意,甚至是滿不在乎,成日裏不是窩在寢營裏不知做什麽不出來,就是帶著他的貼身護衛,領著一小支將士,進出深山打獵,竟是完全將此行當作了遊樂。
然而,他這般作為,傳了出去,黑水河北岸那邊的達喇王,莫說放鬆了,反倒直接又嚇得成天成夜失眠睡不著,天天念叨著這越王殿下就是自己心上的一把刀,頸邊的一柄劍;懿都那邊的宏元帝,則隻是一笑,並無任何言語;南疆那邊的南陽王,則隻是手中動作一頓,而後便繼續落子,竟也是跟越王一樣,輕輕閑閑,絲毫沒有戰事逼近的緊張與肅重。
至於東洋,前不久南陽王才領著“海鬼”打了一仗,剿滅了海盜的同時,也是令得海上諸國明白,如今的大周,陸地軍事力量強勁,海上軍事力量也是斷然不能小覷的。
而西方大漠,由於有著大漠這麽個天險阻隔了西方波斯登國同大周的聯係,是以近些年來,也不過隻有商隊在東西兩方之間走動貿易,若想打仗,那穿過大漠真真是難如登天,所以西方以波斯最為著名的列國,並不曾因著九州裏那麽一句預言,便也要來湊一分熱鬧。
說到底,西方隻是西方而已,並不被列為九州陸地的版圖之中。
所謂九州……
華夏之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現今正是農曆七月中旬,江北江南都正炎熱,然巫陽關這裏卻是千裏冰封,萬裏雪飄,連那有著數百丈之寬的黑水河,都是隱隱有著要結冰的跡象,可見巫陽關之冷。
麵對如此寒冷節氣,黑水河兩岸的將士都沒覺得稀奇,隻道今年當真是天下將亂的一個年頭,往年七八月雖也下雪,卻是鮮少有今年雪勢這般大,想來這正是上天警示,七月大雪,天下始亂。
不過這樣大的雪,卻不能擾了正在雪中騎馬奔馳打獵的人的好興致。
但見白雪皚皚,銀裝素裹,遠處近處的森林與山峰皆是覆上一層通透的白,呼吸間盡是冷冽,卻也十分的清澈,仿佛能教人將心頭裏的全部沉悶感都給掃之一空。尤其此刻雪還沒停,不過也沒前幾日的大,估摸著到了晚間,這一回雪就該停了。
這裏距離巫陽關並不如何遠,便是騎馬也不過小半時辰的功夫。雪裏幾匹戰馬正在其中奔馳,每一匹戰馬的背上,都是坐著一人,細看去,竟都是軍官將領,每個人看起來都是和尋常人不一樣的,那眉那眼,一看便知是從戰火裏摸爬滾打出來的,滿滿的金戈鐵馬之氣。
而若是此刻有人正在這裏的話,興許還能認出,這幾人,便是其中最小的一個士兵,竟也越軍裏千夫長的軍職。
連最小的都是千夫長了,更不要提其他的幾個,不是更高一級的萬夫長,就是副將。
至於那更高的,也就是鎮北大將軍,則好似並沒有參與其中。
眼下,這些軍官似乎是正在比誰的騎術更好,誰的戰馬速度更快。白雪上幾道影子如同煙霧般自飛雪裏忽的一閃而過,轉眼望去便已是奔出極遠距離,細細密密的小雪一遮,竟讓人有些看不清了。
北風在耳邊呼嘯,臉頰都是被風刮得生疼,有如刀割。
不過很快,似乎是奔跑到了某處高地,那通體漆黑的戰馬,那鮮亮如火的披風,那銀光璀璨的鎧甲,便又出現在雪裏,灼灼得讓人眼睛都睜不開。
端的是曾在北方呆了整整三年的越軍,那滿身氣勢,那滿身鏗鏘,恍惚讓人能在這冰天雪地裏,看到當年五十萬大軍迎風踏雪而來,看到當年五十萬大軍破釜沉舟而去!
那一場三年之戰,真真是刻在丹青之上,烙在心髒之上,讓人無論如何也忘不去。
忽而但聽“嗡”的一聲輕響,似是弓弦被拉動的聲音,而後“嗖”的一聲,一支羽箭瞬間刺破空氣,以一種有去無回的姿態,瞬間正中前方雪地裏正匆忙想要逃離的一頭公鹿。
羽箭穿身而過,將公鹿牢牢射進雪地裏。
那鹿嘶鳴了一聲,便是被羽箭插在雪地裏,怎樣也動不了,一下便死了。
好不容易又碰著一頭野獸,卻又被最前方反應快的那人給占了先機。幾人眼裏不由升起讚歎之色,卻是什麽都沒說,胯下戰馬不停,他們繼續朝前奔馳,後頭則是有著另幾匹馬追上來,正是撿獵物的士兵。
眼看著前方幾位將領越跑越遠,後頭幾人從雪地裏撿了那頭公鹿,扔到旁邊一抬由獵狗拉著的車架上。
然後繼續朝前追上,卻是有人邊追邊道:“剛才五公子怎麽來了?他不是被派去打探北岸消息了嗎,我還以為今天能看見王爺出手呢。”
另一個人接口道:“興許又是京城那邊傳來的消息吧?我剛才看了一眼,王爺見到五公子來,好像還挺高興。”
“是高興,王爺嘴唇都揚起來了。”
“不知道是什麽消息啊,等回去了探探口風。”
“嘿,也就你小子膽大,還敢探王爺的口風。”
“這不是好奇嘛,難得見王爺笑,溫柔得不行,莫非是王爺的紅顏知己來的信?”
“王爺哪裏有紅顏知己啊,你小子別造謠,要是被王爺知道了,有你好果子吃。”
“我這不也是隨口一說嘛……”
幾人說著,白雪簌簌,越發的遠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