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便向蒿萊埋舊劍(下)
字數:3954 加入書籤
清風、明月按照聞人君子交待,守在問心路穀口。幾位修士捧大堆靈石,權做香火。個把月前,這麽多靈石,足夠亮花兩個小鬼的眼睛,且無須裝腔作勢,用稚嫩嗓音吆喝“歡亦無多,悲則占多,人生何必問心”、“咄!莫入問心路,君且回去”、“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而況匹夫”一類悲中從來、引人發醒的警世之言。
小道童鼻孔翕張,忐忑不安地哼了啍。那些欲進問心路、想前往無驪觀一睹鬥劍的荻國修士,畏畏縮縮,立即後退。清風、明月觀言察色之本領,直承無數代無驪觀先輩,當一些修士敬獻更多香火錢,他倆胸一挺,冷哼之聲更大、更響亮。
毫不例外,這批人不敢多吭半句,乖乖站立。
兩雙賊亮的目光掃去,數百位金丹修士,盡是低眉折腰之態。清風、明月慨然豪氣,天下英雄,不過如斯!
清風朝天空說道:“黃箬蓬真人,家師說了,您必會入無驪觀,兩位絕代劍道高手鬥劍,出雲修真界幾百年也難得一遇。”
明月補充道:“那香火錢,以真人為標準,凡入觀者,不能少於黃箬蓬真人。”
黃箬蓬臉色一苦,繼而笑了。落於問心路外,容隨疏幾步走到黃箬蓬身邊。
“去、去、去,你納不起香火錢。”黃箬蓬斥退容隨疏。
“師尊……”容隨疏呼道。
“這觀戰,宗門才出得了價。聞人道兄安排了我一個好差使。哈哈。”黃箬蓬笑道。
說罷,打開貯物袋,飛出一萬中品靈石,法訣相引,整齊碼好。清風、明月的心,跳得那個快呀!好多修士,鬆了口氣。黃箬蓬取兩塊長生道宗令牌,伸指鐫刻兩行字,放在碼好的靈石上。
法性、慧心、普光三位佛門大師商議,見黃箬蓬正欲進穀,慧心大師呼道:“箬蓬真人等等。”
慧心大師飛身過來,擺放一萬中品靈石,瞧了瞧兩塊令牌,不動聲色,取金箔度牒,刻書若幹,遞給黃箬蓬,說道:“請箬蓬真人為荻、陶兩國佛門擔個保。”
黃箬蓬不作推諉,在度牒上寫了長生道宗和自己名字。兩人結伴而入,行裏許,不聞蒙穀夫等四位元嬰真人動靜。黃箬蓬微不可察地歎了一聲息。
容隨疏手握令牌,心頭嗚呼,果然是任何金丹修士出不起的香火錢。一塊令牌寫的“長生道宗欠中品靈石一百九十九萬”,一塊令牌寫的“長生道宗欠五百一十八柄極品靈劍,值中品靈石三百萬”。
五百萬中品靈石入無驪觀,瞻仰鬥劍風采,容隨疏搖搖頭,清醒清醒,不遠處的金箔度牒懶去看了。
“貧僧”久久未動。“青天若鏡隱星月,蒼山如海劍照霜”,字體遒勁鬱勃,點、勾、橫、撇之處,帶動神思飛揚,一派“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的悲壯意象,撲麵而來。
“……劍照霜、劍照霜。執劍行霜色,四處盡茫茫。人間不容我,長劍去何方。壯乎?悲乎?”“貧僧”嘶啞低語。
聞人君子、寧問涕、夜殘星、風輕夜的情緒,無不受其感染。
猛然間,“貧僧”氣勢如劍,狂笑道:“哈哈哈哈,便世道不容,我劍心猶在,照盡蒼山如海,那也傲岸天地!好劍!好劍!先輩劍聲,吾當拜之!”他“撲通”跪地,磕拜九首,行的最大禮。
各人緣法,當真各有不同。風輕夜觀“劍照霜”三字,因為霜情銀毫茶與李拂劍原故,依稀“劍”的男子思戀“霜”的女子;“貧僧”領略的則乃世道劍心,由悲而狂,由狂而傲。
“公子可是以無驪觀劍道一會貧僧的佛門之劍?”“貧僧”語氣恬淡,起身問道。
聞人君子心虛。祖師爺的“劍”,這兒一處,後麵還有一處劍廬,偏偏沒留下劍道傳承。
“當然。”少年說道:“聞人觀主,最近我融會貫通了無驪觀劍道。清風和明月,今後便修劍。”
聞人君子大喜,應道:“是。少主人。”
“嗬嗬,融會貫通?好大口氣。貧僧越來越期待與公子鬥劍了。”
此時,黃箬蓬、慧心大師登頂青山源。
“貧僧”打量兩人一眼,說道:“慧心,你能來,甚好。”
慧心大師唯唯諾諾。
“貧僧”又對黃箬蓬說道:“箬蓬真人難怪長生道宗的人物呀。”
黃箬蓬笑道:“大師笑殺我也。順勢而為,逆勢而不為,故長生。”
他說的風趣,個中之妙,隻有別遠山這一根筋的家夥不懂。無驪觀與荻、陶兩國佛門一戰,入世之心昭然。聞人君子、除惡護法、寧問涕,任其一位,足夠在荻國修真界掀起狂瀾,荻國修真界格局即將劇變。此等關口,正應順勢為之,逆勢而為,長生道宗之患。這時交結無驪觀,雖非“雪中送炭”,總比以後“錦上添花”好得多。
黃箬蓬人老成精,焉不明白聞人君子托話之意?這位佛門大師,洞察秋毫,心機之精巧,更了不得。
“罷了,入觀鬥劍。慧心大師,你今後主持荻、陶佛門,好好學學箬蓬真人。”“貧僧”說完,率先走去。入內即退,祭佛門智劍,提劍再入。
風輕夜借用寧聽雪的長劍,一幹人魚貫跟隨,進了無驪觀。
“真鬥麽?”少年不甚肯定地問道。
“求劍無驪觀,真鬥。”“貧僧”客氣說道:“公子難道用這女娃娃的劍?”
“與當代劍道高人一較劍技,雅事也。反正大師會輸,小子便再添一份風雅。”
“讓貧僧日後遙想,不但輸了,還輸在一個女娃娃的長劍之下?”
風輕夜笑道:“劍法安得雄雌?就算出了結果,證的還是劍道。這劍道,若不具風情,終究有點寡淡。”
“貧僧”沉思良久,問道:“我倆鬥劍之後,這柄長劍可否送貧僧?”
“我已送大師劍道。這劍送不得。”少年說道:“我須和聽雪、寒兒,尋一處荒草淒淒之地,埋了此劍。”
“長劍沉埋淒草處,春來壯氣盛蒿萊?”
“大師解得妙。大師言劍道寂寞,這劍道寂寞,人之寂寞也。長劍便埋,劍意韜隱,一野的蒿萊草色,蓬勃昂奮,就不寂寞了。”
少年言語,如禪。“貧僧”似明似暗,似一層隱約不定的禪理,抓又抓不到,握又握不住,那光,倏忽而至,倏忽而逝。
“大師心境淩亂,請看我演示一套無驪觀劍法。”
風輕夜長劍揮動,但見一輪劍光:扶搖羊角、溶溶澹澹。乘淩高遠,入於深微,崛崎野渚而振氣。徘徊於秋朔之間,翱翔於激水之上。將擊月魄之精,捷獵蕙草之芳。馳於方外,休於宇內。
.qidian.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閱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