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強製任務(四)

字數:5048   加入書籤

A+A-


    在眾人石塊的狂轟亂炸中,進攻的女子是站在自己的‘精神力護盾’中巋然不動,第一個被她吊在空中的男子在被懸在他人的空間中半分鍾之後,身體突然消失,算是被掛掉了;那個張口開罵的玩家也在接下來的10秒鍾後,自動消失,他是也在別人的空間中停留超過半分鍾了;此人在被懸吊在空中之後,倒是果斷的直接就開始向敵人發出精神刺,按照徐然的統計,此人這一次是連著發生出7個精神刺之後才被偃旗息鼓;從這方麵來說,他比第一個犧牲者多做出了兩個精神刺的貢獻。⊥,x.

    兩人雖然是消失的無影無蹤,但兩人的兵器卻是遺落在了現場,這讓徐然有點驚訝,難道這個地方還可以撿裝備麽。

    有一點徐然不知道的是,對於剛才那個敢於開罵的玩家,防守方的資深玩家們都是十分的讚賞和鼓勵的,畢竟有了這樣的敢於吸引敵人仇恨的玩家,才有可能讓玩家們對敵人開展的攻擊,能夠發揮更好的效用。

    通常那些前來闖關的敵人,都表現的很有理性,在自我保護方麵準備的很充分,不容易讓防守方有機可乘;不過當這樣的敵人被激怒時、就像剛才的被開罵那樣,他們也會表現出非常的情緒化;甚至寧可闖關不成功,也要先滅掉冒犯者而後快。

    由於剛才那個開罵的玩家、激發和吸引了敵人的仇恨值,所以讓原本計劃在一個時間段內、隻使用一個‘精神力繩套’的敵人,被激的立刻同時使用起兩個‘精神力繩套’,這就使得敵人的精神力使用超出了她自己的計劃負荷,這就額外的增加了敵人的精神力損耗率,對於敵人本身來說,這種被提高的精神力損耗率是屬於浪費行為。

    而那個開罵的玩家,屬於犧牲了小我,成全了防守方這個大我。

    對於指揮官來說,他是當然希望手下人能多些會主動吸引仇恨的‘好漢’,但這樣的事跡他又沒法宣揚,畢竟這樣做的結果對於被犧牲的‘好漢’來說,是沒有半點好處的;做為將被掛掉的玩家,團隊勝利的成果,與其沒有任何關係;所以他們對於新隊員幹脆就不做任何的提醒,如果新隊員能夠率性的主動去吸引仇恨,那自然是好事,即使沒有出現去吸引仇恨的人,那也正常,那大家就各安本分的進行戰鬥唄。

    在己方隊員被掛掉兩個人之後,徐然注意到,那個進攻方女子的精神力場值已經是降低了一個值,他是根據對方的精神力場空間、所呈現的幹擾圖像推知的,此時敵人的精神力場空間範圍的半徑,已經減少了0.5米。

    從該女子出現、到有兩個玩家被幹掉,前後也就是兩分鍾光景,此時這個女子還是處在第一排的方框線內,接下來,這名女子繼續舞動起四塊石頭,朝著‘大本營’的方向、進入到第二排的方框線內。

    那兩個掛掉的玩家所遺留的兵器,這時候被人利用了起來,這兩個兵器一個是根棍子,一個是個類似於樸刀一樣的長兵器,這兩杆兵器此刻被人使用精神力禦物技能、掄園了照著敵人‘精神力護盾’的頂部狂砸起來;配合著周圍石塊的狂轟亂砸,這兩杆兵器的攻擊顯得特別的有氣勢,而且由於是就近揮擊,其攻擊頻率也夠快,以至於現場空間的音樂節奏也變快了,也不知是不是在特意的為防守方加油鼓勁。

    這兩杆兵器掄起來下砸的力度很足,盡管每次砸中敵人的‘精神力護盾’界麵時,都會被旋轉中的界麵帶動的移位,但依然不會脫離禦物使用者的掌控;徐然知道這禦使長兵器的人比自己能力高了不少,徐然自己就不具備輪使長兵器的能力,畢竟他還從沒有這樣練習過,至少他現在做不到去禦使長棍上下反複、快節奏的敲擊,因為他還不能讓自己的禦物發力方向頻繁的發生變化。

    敵人這時不耐煩了,她停下前進的腳步、在繼續保持那四個石塊在空中舞動的情況下,她也同時使用精神力禦物技能、奪去那兩杆狂砸‘精神力護盾’的長兵器;說是奪,是因為那兩杆長兵器是很容易的就被她搶走了,畢竟玩家的精神力禦物能力和她還是差著級別的;然後就見這兩個長兵器被分別移向敵人的來路方向,很明顯對方這是想將兩個兵器甩脫至防守方的精神力場空間之外。

    在此期間,也明顯的有人在使用精神力禦物技能、幹擾對方的外運兵器的舉動,這從在空中運行的兵器會時常的突然變換方向、或轉動絕度就能觀察出來;不過絕大部分玩家這時都是********的禦使石塊、狂砸敵方的‘精神力護盾’;倒是指揮官在此時高喊一聲:“第一排的快到上邊線去。”

    當即身處第一排的玩家都明白了,這是要在對方向外甩出那兩個長兵器後,再將其攔截下來;敵人的精神力場值現在是61,敵人的精神力場控製半徑是30米,此刻敵人已經進入到第二排方框線,並且已經向前行進了三米,敵人此時距離第一排方框上邊線之外的來路方向,其精神力場空間最多隻能延伸17米。

    而身處第一排的玩家,目前都是精神力場值處在40的狀況,他們的精神力場控製半徑是19.5米,因此當他們抵達上邊線後,就可以拓展出足夠的精神力場空間的共享區域,便於防守方的高手在中途攔截下對方大力甩出的長兵器。

    雖然此時防守方已經有兩個緊挨著的隊員被掛掉,空出了20米寬的區域沒有人員駐守,但相鄰兩個方框的玩家來到與之相鄰的頂角後,所形成的精神力場空間並集,也足以把這個缺口封死了。

    這個進攻方女子對此也可以有一個破解之道的,那就是先後退一下,就可以使得防守方的策略不攻自破;畢竟防守方現在還沒有能力直接從敵人的掌控中、奪回那兩個兵器,當然防守方的人員合力使用精神力禦物能力時,其產生的承載力是肯定要比進攻方女子的力量大的多。

    但在這裏誰會和你傻拚力氣呢?進攻方現在已經具有洞察分子排布層麵的變化了,當防守方在某一區域匯聚力量時,人家隻需及時避開就行,防守方又沒有能力封鎖大塊空間;而且如果防守方真的把全部力量都用在奪回那兩個兵器上,這可正是進攻方求之不得的,那樣她的‘精神力護盾’就暫時不用承受石塊的打砸了。

    進攻方完全可以瀟灑的把兵器讓給你,人家就可以輕鬆的、毫無壓力的大踏步向你的‘大本營’前進了;畢竟人家可不在乎那兩個兵器,人家要的是快速接近‘大本營’。

    在這個闖關場景中,雙方的綜合實力計算對比相差不多,比拚的就是看哪一方能夠合理的調配己方和對方的戰鬥力分配,這種調配是一種動態的關係,都需要根據雙方的情況來及時調整。

    防守方的優勢是人數夠多,但單兵實力太弱;防守方的基本策略就是讓進攻方盡量的把時間耗費在路途上,從而采用合擊之術、通過戰略縱深來有效的耗費敵方的精神力。

    而進攻方的優勢是單兵實力超強,進攻方的基本策略就是在單兵突進的同時,在不大量耗費自己精神力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的消滅敵方的有生力量。

    對雙方來說,都存在如何把握基本戰略的度的問題,這就形成了雙方的動態戰略關係,每一方的戰術都會根據場上的形勢來及時作出調整。

    這個進攻方女子雖然此時也明白了防守方的意圖,但人家是一個高傲的人,壓根就沒有暫時後退的打算,她就在原處站立著把那兩個兵器移動到自己身後的精神力場空間邊界處,然後分別甩向自己的後方。

    這兩杆兵器被同樣具有在分子層麵觀察力的、早有預謀的指揮官截留了,然後被指揮官交由另兩個等級偏高的玩家繼續接手、對著敵人的‘精神力護盾’頂麵又開始了狂砸。

    在操控那兩個冷兵器往後移動時,進攻方女子也操縱自己的那四個石塊、對著位處第二排的、右手邊的那個玩家發起進攻,此時距離她較近的第二排玩家也已經後退到了第二方框的下邊線,與第三排的兩個玩家聚在一起、共同抵擋敵人發起的進攻;雖然他們三人的組合,比上一次的三個玩家的組合能力相對的高些,但依然有一人中了敵人的‘精神力繩套’,隻是這一次中招的不是位於第二排、敵人正攻擊的那個人,而是位於第三排提供支援的一個玩家。

    從個人實力上來說,敵人的這個‘精神力繩套’技能,對於精神力場值低於50的人來說,一旦被套上,就無法解脫;而且對於低等級的玩家,敵人確實可以做到想套誰就套誰,除非對手頻繁移動,讓她難以鎖定;因而這時防守的三人,雖然明知道敵人的招式變幻莫測,但苦於對此沒有招架的能力,隻能是聽天由命。

    接下來的半分鍾,敵人就站在原地,任憑周圍石塊的攻擊和刀棍狂砸;直到半分鍾後,那個被吊離自己的方格空間的第三個玩家在空中消失,遺落下一杆長槍;這個玩家在被吊起期間,是一共對敵人發射了9個精神刺。

    在被懸吊的玩家再次消失後,進攻方的女子再次的奪取了狂砸自己的兩杆冷兵器,同時又把地上剛遺落的那個長槍也一並收起,接下來她扭身往回走去,進入她來路方向的中心線左側的第一個方格內。

    在這裏,她先是操控著那三個冷兵器打算扔向身後的精神力場空間之外,不過這一次她扔起來就不輕鬆了,上一次之所以很少有人對其進行阻攔,是因為指揮官判斷‘可以在中途截留下這些冷兵器’,這一次指揮官是直接的就發出命令了:“最後一排的,阻止他扔出兵器。”

    然後,還是大部分人使用石塊對著敵人的‘精神力護盾’狂砸;而位於最後一排的6個人(不包括指揮官),開始了對那三個運行中的冷兵器的幹擾;他們6個人的行動目的,也就是要對敵人進行幹擾,使得敵人多耗費一些時間,而如果真想從敵人手裏奪回那三個冷兵器,他們6人還真的不夠看。

    那個女子控製三個冷兵器的方式,都是使用精神力禦物技能握住冷兵器的重心,而那6人的兩兩組合,是使用精神力禦物技能幹擾冷兵器的兩端,這樣對敵人進行幹擾時,相對的就會省力些。

    雖然這些玩家聚集禦物能力時,會被敵方提前發現打算精神力禦物的著力麵,而且那些玩家比起敵方來說、也給不出更大的力量,但由於那些玩家給出的就是一個可以進行阻擋的禦物麵,因而讓禦物長兵器的敵人,在急切間還真的避不開這些玩家的幹擾,確實對敵人移動冷兵器造成了一定的阻撓。

    當敵方終於把那三個冷兵器扔出防守方的精神力場空間範圍後,已經是那個女子開始進攻的四分鍾之後了,那個女子的精神力場值此時也變成了60。

    (非常感謝又得到3張寶貴的推薦票!!)(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