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許雲嫁妝

字數:3313   加入書籤

A+A-


    “菊花黃,黃種強;菊花香,黃種康;九月九,飲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陽。”這是安玉善以前曾聽過的流傳在民間的一首歌謠。

    在天懷大陸,人們也是要過重陽節的,而且因佛家講究“九九歸一”,信佛之人都特別看重這個節日,有些地方的百姓也會把重陽佳節當成一個很隆重的節日來過。

    雖然這裏的重陽節不講求登高望遠和插茱萸,但卻有賞菊、飲菊花酒的習俗。

    不過,對於峰州及其附近的窮苦百姓們來說,山裏開的野甘菊因為安孟兩家合開的藥酒坊而成為了他們養家糊口的“寶貝”。

    一入秋,好多人就拿著背簍竹筐進了山,有的還是一家老小齊上陣,他們不打獵、不砍柴,進山為的就是把開遍山間的野甘菊采來,然後賣給峰州新開的安氏藥酒坊。

    品質好的甘菊一斤能賣十文錢,相當於一斤糠米黑麵的價格,而這年月出外給人上工,一個壯勞力拿的月錢也隻有五六百文。

    相比之下,百姓們更願意進山去采甘菊,這可是無本又大賺的買賣。

    當然,藥酒坊這樣也不吃虧,雖收百姓的甘菊價格高些,但菊花藥酒賣到帝京和京城的價格更高昂。

    現在有些富貴人家已經少不了這種延年益壽又滋味足的藥酒,銀子對他們來說從來不是問題。

    當然在峰州熱鬧的除了收甘菊的藥酒坊,還有百姓們津津樂道的便民醫館,另外還有一個地方也是客似雲來,那就是峰州府城新開的山魚繡坊。

    曾經山魚繡坊的名氣那在峰州繡品圈裏是最響的,雖中間多了幾番令人唏噓感歎的波折,如今山魚繡坊重開名氣更勝從前。

    再加上,一個月後便是山魚繡坊大小姐許雲與玉麟繡閣大少爺木屹然的婚事,為此繡娘們特意趕製了一批婚慶繡品,聽說極為出彩華美。

    “許夫人,外邊傳聞可是真的?”如今的安玉璿已經是隨了夫姓的許夫人,上次在惠王府她也趁機結交了不少峰州府城的貴婦千金們,眼前問話的便是峰州胡通判的夫人。

    “胡夫人,什麽傳聞?”安玉璿一時沒明白過來。

    “怎麽?你還不知道!”胡夫人笑了,“外邊都說山魚繡坊大小姐的嫁妝與眾不同,精美異常,別說是峰州就是附近幾州也是獨一份。許夫人,你可別瞞我,我女兒明年春上就出嫁了,如果你有好的繡品,可要拿出來。”

    “原來是這事,繡品是有的,至於好不好還是客人說了算。別的繡樣您現在就可以看,隻是這嫁妝的繡樣還要再過一段時間,胡夫人,真是對不起了!”安玉璿讓人把店裏最新的繡樣都拿給胡夫人看。

    因為這個傳聞找安玉璿打探消息的不止一個,她都給委婉地擋了回去。

    而到了給許雲添妝這天,惠王妃親自讓貼身婢女送了一套價值連城的金玉頭麵給許雲,可是在峰州炸開了鍋,原本沒動靜的一些人也都讓自己的夫人、女兒或兒媳婦拿著添妝禮進了許家的門。

    來者是客,不管熟不熟悉、認不認識,許誠和安玉璿都熱情接待。

    等到那些女子們進入許雲廂房之後,眼睛都亮了,來之前都想著許家落魄了,許雲的嫁妝一定很寒酸,沒想到一屋子華麗漂亮的衣服錦被晃花了她們的眼。

    “這一套龍鳳呈翔的大紅金線錦被一定要費不少功夫吧,得花多少銀子呀?”有女客看在眼裏都快拔不出來了。

    這時,許雲卻笑著解釋,那錦被上刺繡所用的根本不是高價的金線,而是木家用普通的棉線加上特殊的技藝染織而成,過段時間便會在繡坊售賣。

    至於這錦被上的繡樣,是她用飛魚繡技親自繡好的,而且她成婚之後,山魚繡坊也會出售同樣的被套,買回家隻要套在被子上即可。

    很多來添妝的女客見許雲已經有幾個嫁妝箱子都用紅布封起來了,峰州嫁女習俗中添妝時是不準看新娘子封起來的嫁妝箱子的。

    一般來說,箱子封的越早表示裏麵的嫁妝越貴重,也表示娘家人對新娘子越看重。

    好多人好奇的不行,都想知道這箱子裏麵的嫁妝到底是什麽。

    好日子轉眼便到了,雖然初冬的天有些微涼,但是大喜之日裏總是熱火朝天的。

    喇叭吹,鑼鼓響,高頭大馬俊新郎;紅嫁衣,細羅帳,嬌嬌羞羞美新娘,親朋好友鬧一場。

    後來安玉善聽人說,木家的喜宴十分熱鬧,而根據敬州婚俗新娘曬嫁妝的時候,許雲那些根據她畫的圖樣繡成的衣被之物瞬間便成了全場焦點,更成為後來很多人家娶媳嫁女首選繡樣。

    第二天,許雲敬茶的時候,又將安玉善給她添妝的養生丸送給了木家老夫人,成功地獲得了長輩的喜歡。

    一時間,不但木許兩家的新奇繡品成為人們爭相購買的東西,就是那養生丸也成為很多人家求而不得的良藥。

    “爺爺,我想進醫館當學徒!”這天,安齊全找到安清賢說道。

    “怎麽突然想去醫館做學徒?”在安清賢看來,便民醫館的大夫肯定醫術也不錯,但怎麽也比不上跟著仙醫學習的安玉善。

    “我想多接觸一些病人,玉善妹妹說過,隻有通過診治病人積累經驗,才能不斷精進自己的醫術,我也學了這麽久,一些小病小痛也是會治的,整天窩在大山裏,什麽時候醫術才能提高呢!”隨著自己學習的越多,安齊全內心關於醫術的想法就在不斷發生變化,他覺得不能為了學習醫術而一直困在這小小的天地裏。

    再說,現在山下村村民有個小病自己都能治了,附近的百姓也漸漸習慣去便民醫館看病,他們幾個隻能拿山裏的小動物練手,有點兒掂量不出自己的醫術究竟有幾斤幾兩。

    “你把這想法告訴玉善了嗎?”安清賢又問道。

    安齊全點點頭,說道:“已經說了,她同意了,還說齊傑他們也可以去醫館做學徒,反正她現在大部分時間都呆在醫館給別人看病。”(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