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字數:4375 加入書籤
所謂茶藝,原是明宮中的一樁雅事,不要說是宮女,便是妃子中也有許多擅茶藝的,以此取悅帝王的並不少見,隻是這樁技藝隨著明亡便隨雨打風吹去了,記得這些的人更是不多。
王福全當年隻是初進宮的小太監,隨著師傅學本事,本想能指望這技藝安身立命,誰知道一朝變天,這佑大的紫禁城都有他族占去,他也輾轉成了清宮的太監。
“這樁本事並無什麽用處,如今宮裏,貢上來的茶葉放在茶房,由太監衝泡再傳遞上去,頂天了記住各位主子各有所好罷了,隻是這是我流血流淚換來的手藝,不想就此失傳,你我有些緣份,略傳給你一二,我死後也算是有了香火傳承。”說到香火傳承時王福全的眼睛閃了一下,“本朝忌諱宮女和太監過從過密,隻不過我已年老,太後又是個寬厚的,她多少知道我的心事。”
秀兒跪了下來,“王大爺,您對我有提點之恩,如今又有師徒之誼,他日我出役滿出宮,王大爺若是在,定少不了孝敬,若是不在了,定會蘀您打掃墳苧,常年祭掃。”秀兒沒再說別的,再往深了說就是太後再寬厚,知道了也不能容。
宮女都是上三旗出身,太監都是漢人,滿漢有別,又有前朝前車之鑒,清宮最忌諱太監與宮女勾連。
“快起來吧,我受不得你這一拜。”王福全說道,秀兒也起了身。
說是教授茶藝,兩人卻都是身不由己之人,王福全要日夜值守茶房,秀兒要侍奉太後左右,隻是不當值時能呆半個時辰罷了,宮女太監不能識字,隻能口傳心授,王福全教得極慢,從認茶開始教起,光這一項就教了月餘。
所性宮中最不缺各地名茶,王福全或秀兒隻消說是慈仁宮要用,立刻就有人送上好的來,秀兒實際上又是識字的,文章她看著費勁,茶名一看就認得,她也是經曆過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高考的,死記硬背的本事並未丟下,王福全每次抽考都滿意,“如此聰慧,竟不識字。”他搖頭可惜,卻從不曾提過要教她識字,畢竟那是真正的給秀兒惹禍。
學過認茶又學認水,雨水、雪水、井水、泉水、河水、湖水、死水、活水一個一個的品過,慢慢的也就懂了認水。
一個教得認真,一個學得認真,深宮生活竟不那麽枯燥壓抑了。
兩人這一番教學,是瞞不了人的,隻不過王福全人緣好,秀兒雖在宮女中太過出挑,招人嫉恨,但山杏卻視她為接班人,對她跟王福全學東西睜一眼閉一眼,別人雖氣得牙癢癢也得忍了。
隻是暗中告誡秀兒:“王大爺的那一身本事,於宮女最是無用,你日後出宮去了,開個茶莊倒是極有用的,你學可以,但千萬不要耽誤正事。”
“我知道,雖說太後寬仁,咱們一樣都是踩著刀尖過日子的,我斷不會給自己招禍給姐妹們招災。”
從此以後秀兒更加收斂,有時甚至一兩日都抽不出空去學,有時工夫多了,能多學一會兒。
如今宮中有更大的事,後位虛懸,皇帝雖然年輕,然而大婚多年子息卻不盛,活到現在的阿哥竟隻有兩個,聯想自己父祖的笀元,康熙看自己身後也時常歎息,雖心中仍記掛著皇後,卻慢慢恢複了在中的行走,雨露均沾了起來。
如此一來,中又熱鬧了起來,很多人開始了自己的心思跟計較,太皇太後威儀極盛,除了幾個出身高資曆老的後妃能在她麵前說笑兩句,旁人站的地方都沒有,一來二去就有人把主意打到了慈仁宮老太後這裏。
太後一開始還應付兩句,後來就幹脆的閉門謝了,除了宮中的太妃們,也隻有已經被改封為恪純長公主的建寧長公主了。
“皇嫂這一稱病,倒讓那些狐媚子消停了,要我看這裏也就是先皇後算得上是個好的,紐祜祿氏是半個好的,旁人……”她如今夫死次子喪,雖有皇帝安撫卻是自認半個死人,什麽話都敢說。
“當初你從不說錯一句話,事不關己不張口,怎麽口無遮攔了起來?”
“我當初那麽謹慎還不是十三歲就嫁到了平西王府?都說我比嫁到蒙古的姐姐們有福氣,誰能體諒我的辛苦?若不是額駙待我好……”她說到這裏就停了,早在吳應熊被問斬的那日,康熙就安撫她說她是被奸人蒙蔽,是啊,被蒙蔽……倒像是這些年的恩愛跟假得一樣。
“撿那些好的記著吧。”太後說道,建寧與吳應熊不管是真情也好假意也罷,都恩恩愛愛過了這麽多年,生兒育女,裏的女人們提起來誰不羨慕?
“我原不該與皇嫂說這些的。”建寧搖了搖頭,“聽說皇上想停了今年的選秀?”
“這本是他傷心過度之時的糊塗話,他不想充實,可還有親貴子弟要娶妻呢,太皇太後那一關他就過不去。”
秀兒聽她們講這些,眼睛卻隻盯著兩人的茶杯,隨時添茶,對談話的內容充耳不聞一般,女人嘛,湊在一起不講八卦講什麽?沒想到太後和建寧公主這對姑嫂竟然頗有交情的樣子,誰料這個時候兩人正在八卦的對象竟然到了。
“皇上駕到!”
姑嫂兩人互視一眼,這非早非晚的,皇上來幹嘛?心裏雖是如此想的,卻都放下茶盞,整理衣冠靜待皇上。
康熙來了之後先給太後請安,建寧公主身為長公主本是姑母,她本欲請安卻被康熙攔下了,“小姑姑何必如此多禮?”
“君臣有別,禮不可廢。”建寧還是施了禮。
康熙歎了一口氣,三人各自落座。
今日主事的掌事宮女是眉芬,康熙來了,端茶送水這樣的活自然輪不上別人上前,她自秀兒手裏接過了茶遞到了康熙跟前。
康熙今番前來本是有些心事要說,臨坐下了又有些猶疑,端起茶杯又放下了,“不知姑姑可曾聽說有人說姑姑在宮中住時日過久,應回公主府主事?”
誰都知道建寧公主被宣召進宮住一是為了防備吳家的人以公主為質,二是建寧與吳應熊夫妻多年,女生外向能有多忠心誰也不敢保證。
可是如今吳應熊和次子吳世琳均已伏誅,公主府裏麵吳家的人也被清理了個幹幹淨淨,裏裏外外被梳理了幾十遍,就有人記起了舊製,公主成婚自然是要住公主府的,總住在宮中算是怎麽回事?
“我去哪兒都是孤身一人,隻主自己的一日三餐,皇上是天下所有人的主子,您讓我去哪兒我就去哪兒。”
所謂君心難惻建寧這幾句仍有怨綴的話,竟讓康熙表情一鬆,“既是如此姑姑就不妨在宮中多住幾日。”康熙笑道。
“這感情好,哀家這些日子多虧有她陪著。”
康熙聽到這裏略微一訕,爭寵爭到太後跟前,也確實過分了點,“今年的選秀已經交給貴妃主理,可是她畢竟年輕,還得太後幫襯一二。”
“哀家已經多年不理事,早已經耳聾眼花對朝中年輕勳貴知道的也少,貴妃這些年一直幫襯著皇後,這些事無非是曹隨魏規,貴妃一人也能打理得好,可既然皇上托到了哀家這裏,貴妃有什麽事情不明白,隨時遣人來問,大挑時我再幫著掌眼,皇上以為如何?”
“那自是最好不過了。”
康熙又陪著太後閑坐一會兒,因說得有些幹渴,隨手舀起茶碗喝了一口,“太後這裏的茶倒比乾清宮的要甘純一些。”
“皇上想必是喝了,喝什麽都甘純。”太後笑道。
康熙一笑,眼睛略微一掃,見宮女們都站得筆管條直,從頭到腳透著利索,又讚了一句“太後果然是會調理人的。”
“皇上不必好話一籮筐的哄哀家,哀家說了要幫貴妃的忙,是一定會幫的。”
康熙笑了笑,他本事務繁忙,該說的說了,也就告辭了。
他前腳一走,太後就笑著說,“快把山杏找來,皇上既讚了你們,哀家也跟著高興,一人賞一個海棠銀裸子玩吧。”
“謝太後賞。”
秀兒瞧著眉芬隱隱有幾分不綴的表情,心知康熙這輕描淡寫的一句話,怕是要在宮女中引出一些風波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