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陰謀味道
字數:3966 加入書籤
初入候府之時,夫人確實與候爺過了一段羨煞旁人的恩愛日子,隻是這一切都在你父親娶了許氏之後慢慢改變了。
十年前,百裏一族盡毀的消息傳來之時,候爺與夫人的關係緩和了許多,隻是不知為何,突然有一天,候爺震怒,將你娘趕出了蘭馨園,從此後,他再也未曾來看過你娘一眼。
即使夫人重病多年,侯爺也不曾出現過。
起初,夫人還盼過,念過,也怨過,每日侯爺下朝回了府,夫人就躺在床榻上,癡癡的望著侯爺書房的方向。
可後來,隨著其他姨娘一個又一個進門,許氏的明欺暗辱,姨娘們的明諷暗刺,小姐您的不斷疏遠,斷了夫人所有的心念。
曾經那個明媚絕色的女子,從那時起便絕了淚,斷了情,心如枯燈。
夫人的病情,除了許氏的暗中加害,推波助瀾,夫人自己的放棄,也是原因之一。
夫人,很可憐……”
流青心疼的看著百裏芸。
鳳寒冰聞言,挑了挑眉,她怎麽就覺得她父親的突然震怒有陰謀的味道呢?
“既然當時父親與娘那麽恩愛,又怎麽會娶了許芳為妾?而且鳳羽柔可比我還要大一歲,一般府中嫡妻未孕,不是不會允許妾氏先有孕的嗎?”她不明白是什麽原因,令鳳薄十年都未曾來看過百裏芸一眼,到底是為何呢?
“那時夫人嫁入平安候府已近一年的時間,卻一直未曾有孕,於是穆氏便帶著夫人去城外的送子觀音閣去求子。
卻沒想到在回來之際,竟突遇山賊。
就在夫人與穆氏驚懼之際,許芳與她的二哥路過此處,救了夫人與穆氏,而那許芳,更是為穆氏擋了一刀,額上受了傷,血流滿麵。
一個未出閣,未議親的女子,傷在了臉上,便破了相,這輩子隻怕再也嫁不出去,隻是老死家中。
那許芳也是個厲害的,知道自己傷了臉,便一不作,二不休的跳了護城河。
她雖被人救下,保住了性命,可這事,也就這樣鬧大了。
不利於平安候府的流言蜚語也在那時傳開。
說平安候府是忘恩負義之輩,許芳為救老夫人,卻被逼得跳了護城河。
還有的說,候爺應該收了許芳,畢竟許芳是他母親與妻子的救命恩人。
好像突然之間,所有人都為許芳說話,所有人都覺得侯爺應該納她為妾。
就這樣,為保住候府的名聲,穆氏便逼著候爺納了許芳為妾。
起初,候爺是不答應的。
早在寒月時,侯爺便答應了夫人,終身不納妾,願為她遵守百裏族人的族規,侯爺不想失信於夫人,所以說什麽也不答應。
誰知,穆氏竟不惜向侯爺與夫人下跪,甚至向夫人磕頭,逼侯爺納了許芳。
百善孝為先,穆氏這般行為,一個孝字能壓死人,夫人就是再不願意,也隻能點頭,同意許芳進門。
隻是從此後,夫人臉上再也找不到當初那甜蜜的笑容了。
許芳進門後,侯爺是冷著她的,畢竟是被逼著納了回來的,所以不肯與她同房,甚至連她的院子都不進。
半年後,可夫人的肚子仍然沒有消息。穆氏便徹底急了。施計讓侯爺與許氏同了房,隻那一次,許氏便有了身孕,就是鳳羽柔。
為了這事,夫人還差點與侯爺和離。
夫人到底還是太愛侯爺,到底還是放不下他,便將這口氣忍下。
鳳羽柔出生不久,夫人也有了身孕,就是小姐您。”
鳳寒冰聞言,心中無限感慨。
照流青這般說,這鳳薄並非是她像的那種薄情寡義之徒,見百裏一族盡滅,便開始冷待百裏芸。
這其中定是有什麽原由與誤會的。
隻要能找到沈含,醫好百裏芸,便會知道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麽?
至於穆氏與許氏,相信在鳳薄與百裏芸這對曾經的愛侶的決裂,定是與她們二人有關的。
這侯府的水,也是挺深的。
百裏芸一定要醒過來,她是她報仇複國的關鍵,她若想找到那個人,隻能從她身上入手。
有些事,要盡早準備了。
要忙的事情太多,鳳寒冰又與流青打聽了些陳年舊事,便去籌謀之後的事情。
翌日,一大早,穆氏便衝衝進了宮,用過了午膳才一臉憤色的回來。
“豈有此理,這個沈含,膽子大得連太後都不放在眼裏,實在是太過分了。”穆氏剛將茶碗端起,想到沈含今早在太後處的囂張態度,就恨的用力將茶碗扔到了身邊的桌子上,。
身旁的金嬤嬤使了眼色,蘭翠忙將茶碗換下,帶著其他丫環悄悄退了下。
金嬤嬤一旁為穆氏撫順著後背,一邊說道:“老夫人,何必與那等人置氣,他不過是仗著皇上的身子非他不可,才敢如此托大。
這樣的人倒是忘了,這是誰家天下,說到底,他都不過是一個下人,太後娘娘可是他的正經主子,今日他落了太後的麵子,他日太後一定會重懲他的,老夫人,寬寬心。”
“這個沈含,竟還敢嘲笑我平安侯府,說什麽能請得動他出山之人,皆是人中龍鳳,還說什麽百裏芸原本也是金凰之身,隻是如今,再不金貴,不醫也罷。
聽聽,聽聽,什麽叫再不金貴,分明是諷刺我平安侯府身份不夠貴重,不夠資格,這沈含,真真是惱人。”穆氏越想越怒火中燒。
這麽多年,憑借太後,任借她穆氏世代手握重兵的關係,誰敢不給她幾分薄麵?敢這般侮辱她的,也隻有這個沈含。
“老夫人,莫氣,莫氣……”金嬤嬤也是第一次見穆氏發這麽大的火,看來今日沈含很是不給麵子。
今日金嬤嬤家中孫子突然病了,便沒有陪同穆氏入宮,穆氏回府前,她也是剛剛才回來。
“去,把那個不孝的鳳寒冰給叫來,若不是她,今日老身又怎麽會在太後與幾個宮妃麵前失了臉麵。
如今不但沒能請來沈含,還被他一番擠兌,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明日這事隻怕要走露風聲,到時候我平安侯府真是顏麵盡失。
這事由她而起,自然要重罰於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