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沾血的玉
字數:3714 加入書籤
nbsp; 漁民爬到了一邊。渾身發抖的看著與幾人鬥著的邵白,一隻手伸了過來扶起了漁民,漁民抬頭看了看,看到了經常跟著陳魚的黑皮。,
幾人不敵邵白之勇,落荒而逃,從白馬河邊一直跑到燕縣附近發現邵白幾人沒有追來才放慢了腳步,卻遇到迎麵而來的秀蘭,看到了她手中的玉。
五十鎰金對於幾人而言誘惑是極大的,他們中幾人有的種了十年的地也拿不到一鎰金,況且對方又是一名女子,在幾人看來,這玉和送來的沒什麽區別,盡管女子手長提著一柄劍。
秦製雖嚴,卻難治萬裏,自嬴政大興土木以來各地百姓可謂苦不堪言,各種因暴雨台風遲到的極多,一般的遲到不會死但是要罰錢的,但是由於賦稅的加重,百姓還哪裏有錢,兒子大了不搬出去住要多交稅,女子到年齡了不出嫁也要交稅,陳牛之所以把陳壯與陳魚留在家中是因為陳家還算闊綽,但也因過重的賦稅使得陳牛到了花甲之年還要耕作,人頭稅田地稅,加上嬴政的大興土木以及窮兵黷武,人越來越少,地廣人稀更加難以治理,更不要說這個橫跨四個郡的東郡了。
於是在這三十六郡之土上,暴民橫行,其中便不乏延誤工期之人,前來搶奪漁民的這幾個大漢便是其中幾人,若是陳魚未到白馬河邊,那麽漁民打來的魚就變成了黔首的飯食,同時還有漁民的命。
更有那不堪賦稅徭役之苦隱居山中者,自相耕種,隻為了避開這三十六郡的秦。
於是這幾個大漢看到女子手中能換五十鎰金的玉心動了,前麵一人負責讓女子拔不出劍,其他的就好辦了,拿到玉盡快出手,然後月黑風高逃之夭夭。
陳魚遠遠的看著,他沒有見到秀蘭隨身帶的玉,更不知道那塊玉能換成一百多斤的金塊,他隻是看到一個大漢極其彬彬有禮的在問路。
真的是在問路嗎?當然不是,黔首是為了轉移秀蘭的注意力,而且他成功了。
黔首聽到了秀蘭的姓氏,眼神中出現了一絲慌亂,卻還是有一句沒一句的說著,直到秀蘭有些不耐煩了準備繞過幾人繼續趕路,就在這時候黔首動了。
邁步,伸手一抓,驟然之間按住了秀蘭提劍的手,也虧得秀蘭有些武藝在身,知道遇到了暴民,再想抽回手是不能了,抬腿一個膝撞頂在了黔首頭上。
黔首頓時一陣暈眩,卻還是死死的抓住秀蘭的手,同時大喊了起來,後麵幾個站著的大漢如同商量好了一般衝了過來,沙包大的拳頭砸在了秀蘭臉上,秀蘭倒在了地上。
也就在同時,其中一名大漢如同瘋子一般在秀蘭身上胡亂摸了起來,不是因為秀蘭是女子身,而是他要拿那塊玉,一陣摸索,大漢拿到了秀蘭的玉,卻沒有再看其他幾人,轉身便跑。
噌!
一道劍光在黃昏的路上迸發了出來,隨著劍光晃動,拿著玉的大漢倒在了地上,轉身看著那個和秀蘭說話的黔首,伸手指了指,玉落在了地上,血腥味散了開來……
“你!”身旁另一名被邵白打的鼻青臉腫的大漢指著黔首,卻看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到了黔首將寶劍指向了他。
“玉是我的!”黔首慢慢往玉的位置挪了過去,牙齒咬的直響。
其餘幾人相互看了看沒有動,但就在黔首俯身拾起地上玉之時,幾個大漢衝了過來,餓虎撲食一般,其中一人一口咬在了黔首手上,拿過了黔首的劍,對著地上還在搏鬥的二人砍了下去。
啊!
這路上隻剩下了他一人站著……
大漢持劍的手顫抖了起來,鎮定片刻之後在地上找了起來,看到了那塊沾血的玉,俯身拾起了玉,沒有去擦上麵的血,顫抖的塞進了衣袖中,然而還未等他放好玉的時候,一陣聲音從秀蘭的方向傳了過來,驟然轉身,看到了正在探著秀蘭心跳的陳魚……
“我當是為了什麽,會讓你們這般自相殘殺,原來是一塊玉。”陳魚搖了搖頭,歎了口氣,慢慢站著起來,眼睛眯著,散發著陣陣的寒意,朝大漢走了過去。
“你別過來!”大漢雙手握住了劍,指著陳魚。
“讓我想想,如果是在執行任務的時候你這種人應該怎麽處理呢。”陳魚慢慢的說著,同時拉下了身上的包裹,一柄柴刀出現在了手上。
“你別過來!”大漢顫抖的握著劍,一步一步往後退著。
“我想起來了,你應該會死!”陳魚嘴角上揚,一抹冷笑出現在臉上,掄起手中柴刀朝大漢擲了過去。
“啊!”
柴刀帶著陣陣的風聲直奔的頭飛了過去,大漢閉上了眼,使出了全身的力氣劈了下去,一聲脆響傳了過來,大漢睜開眼,發現了被自己劈成兩半的柴刀。
“哎呀,你居然擋住了,恭喜恭喜,你用自己的行動給自己又爭取了二十秒。”陳魚停下了腳步,在包裹中找了起來,然而卻沒找到什麽秒表之類的,隻拿出了自製的指南針……
大漢可聽不懂陳魚在說什麽,剛才那一劍似乎用光了他身上所有的力氣,陳魚沒有認出他,但是他認出了陳魚,正是那個在白馬河旁告訴他自己跳河裏然後拿石頭扔他的卦師……
恐懼使大漢不敢再出第二劍,也正是因為恐懼使大漢有了跑的念頭,捏了捏衣袖裏的玉,驟然轉身往遠方跑去,在那一刻,他聽到了身後傳來的風聲,直到一陣冰冷的觸感傳了過來。
噗!
撲通!
大漢倒在了地上,手中長劍扔在了地上,在這最後一刻,大漢顫抖的伸手似乎在尋找什麽一般,終於一塊晶瑩的玉出現在了大漢手中,沾滿了血。
陳魚的包裹裏不隻有一把柴刀,還有一把刻字兼狩獵用的短刀……
夜色黑蒙蒙的遮住了黃昏,讓本就行人極少的燕縣山脈變得更加蕭索起來,陳魚收起了秀蘭的劍和被劈成兩半的柴刀,用大漢身上的布擦了短刀以及沾血的玉,扛起了秀蘭,朝著白馬河邊趕去。
夜蕩蕩,風習習,
何處山中馬蹄疾,
煙渺渺,雲瀟瀟,
染血之玉隨浪潮。
秦時月,漢時關,
萬裏長城人未還,
看千年,觀群山,
逆水之魚翻舟船!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