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亂世天痕(三)尋仙

字數:3318   加入書籤

A+A-




    nbsp;   陳魚走了,換了一身粗布長袍,告訴了邵白沈毅幾人從哪條路到鹹陽,留了四張驗,還有一個左慈之名,披著一塊油布走進了雨幕之中。

    陳魚說的話十分急促,語速之快竟讓邵白與沈毅來不及問明陳魚究竟發生了什麽,聯想到山脈中的異響以及陳魚說的鹹陽左羽之名,邵白沈毅黑皮蘇芷煙開始收拾行裝,按照陳魚給的路線趕往鹹陽,待到四人收拾完應用之物走出屋舍之時,才知道發生了什麽。

    山巒,雨天,隕石,以及上麵的一行字。

    隕石下東郡,驚動了周圍燕縣以及村莊中的人們,奈何這山路崎嶇,當周圍村民上了山之後便看到了這隕石,便有人想到了前段時間熒惑守心的天象,時隕石已無火焰存在,便有村民對著隕石祭拜,求風調求雨順,便有人看到了隕石上麵篆刻的字。

    尋仙長生濮陽左慈!

    左慈?濮陽?

    村民開始了談論,卻無人知曉這個左慈究竟所謂何人,直至雨停,隕石周圍之村民已有百餘人。

    天之異象生於東郡,自然有亭長帶著這個重大消息趕往濮陽城報告衛君,但卻由於下雨導致趕路的速度慢了許多,等衛君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已是黃昏,連忙著人將此時篆書成簡上報鹹陽秦王,同時想到隕石上寫著的濮陽左慈之名,命人去存放戶籍之處查找此人。

    受命之人趕到存放戶籍之處已是夜裏,受衛君之言查找左慈之名,直是找了一個時辰,才在這四百多斤竹簡裏翻出了一卷竹簡,上書南郊左慈,鬆了一口氣,打開竹簡看了看,發現了上麵的字跡有些新,猜測應該是年關之初新錄入戶籍的原因,並未多想,打開竹簡看了看,發現這個左慈的履曆少的可憐,隻說個出生地以及大致活動範圍,便又在四百多斤竹簡裏翻了一遍,確認隻有這一卷寫著左慈,才拿著這一卷竹簡回稟衛君角。

    隻是誰都沒有注意到在這些人找竹簡的時候,屋頂上正梁上蜷縮著一個人,正眯著眼看著下方幾人找著竹簡,待到幾人持竹簡走出戶籍存放之地,陳魚才從梁上跳了下來,看著滿地淩亂的竹簡冷笑了起來,轉身去身後一個專門放置空白竹簡的架子上拿過四卷竹簡,側耳聽了聽門外,未發現有設麽動靜,順著中間的檁柱向上攀爬著回到了梁上,數著木板的數目,微微一用力,一道月光照進了屋中。

    這人自然是在隕石上刻字的陳魚,也是從燕縣一路跑到濮陽戶籍庫的陳魚。

    陳魚在之前便已知曉濮陽竹簡編戶存放之處,當時隻是為了熟悉地形,卻沒想到現在派上了用場。

    時間緊急,陳魚沒有做什麽事先的采點工作,而是趁著巡邏之人不注意,用一塊方石吸引了院中守衛之人的注意力,找到一處不起眼的地方翻身跳了進去。

    許是下雨,又或是前幾日衛君讓人查找**的竹簡,偌大一個院子隻有一間屋子門前有人守著,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陳魚從屋後爬上了屋頂,趁著正午守門士伍去吃飯的時候,潛入了戶籍庫,比陳魚原本預想的要簡單的多。

    入得其中,陳魚發現了一排又一排的架子,以及大量的竹簡,隨便拿起幾卷看了看,發現並無什麽特異之處,大多是用筆墨寫成,倒省的他再模仿筆跡篆刻了。

    屋中黑暗,加上常有人進出,陳魚便持一毛筆爬到了梁上,一邊書寫自己的竹簡,一邊注意著下麵的聲響,直是從天亮寫到天黑放才按照其他竹簡之筆跡寫了一份名為左慈的竹簡,想著濮陽周圍地理環境,在前麵寫下了南郊,一是因為南郊住戶極少,二是這南郊與濮陽城相距較遠,若是自己這竹簡之策能夠送到衛君麵前,自己也有足夠的時間。

    天色漸漸黑了,一把大鎖的哢噠聲傳了過來,陳魚這才從梁上跳了下來,抹了抹嘴上的墨跡,開始找尋可做引火之物,取出了身上的火石引燃了一些用來墊在竹簡下麵的枯草,烘烤著自己剛寫完的竹簡,直至上麵的墨跡變的幹涸許多,陳魚這才將竹簡放在了四百多斤竹簡中的一處,也就在這時,陳魚聽到了外麵傳來的腳步聲。

    情急之下,陳魚將烘烤竹簡點燃的草木灰燼吞了下去,順著檁柱又回到了梁上。

    來人找了一個時辰,陳魚便在梁上秉著呼吸看了一個時辰,直至找到左慈的竹簡,直至大鎖哢噠之聲再次傳來,陳魚才拿著四卷竹簡回到了梁上。

    他要再寫幾份邵白沈毅的戶籍,卻發現那隻毛筆上的墨已是淡了,去下麵找了找隻找到了硯。

    滿嘴草灰的陳魚已經沒有更多的口水潤硯了,這庫中也沒有什麽水源,沉思片刻之後,陳魚將外衣放在了地上,褪下了褻褲……

    天漸漸亮了,由於東郡隕石一事,很多人失眠了,譬如縮在屋梁上的陳魚,譬如看守隕石的赤,譬如在隕石周圍居住的百姓,譬如拿著名為南郊左慈的竹簡看了數遍的衛君。

    尋仙長生濮陽左慈,衛君一遍又一遍的念著隕石上的字。

    這個左慈究竟所謂何人,衛君問向身旁丞相。

    秉衛君南郊乃是一片荒地,原有大批耕農,隻是在秦王修建阿房征集民眾之後便少了許多,這地也便荒了。

    那當地亭長現在何處,衛君搖了搖頭,他知道當前的局勢,自己雖是衛國之君,卻附屬於秦,這東郡之民自然也受秦王調用,使得這個地廣人稀的東郡人口大多聚集在了他的濮陽城。

    “已派人去尋了,隻是……”

    丞相有些遲疑。

    “隻是什麽?”衛君皺了皺眉。

    “南郊多暴民,幾年來換了多個亭長。”

    這…

    “那我該如何找到左慈其人呢。”衛君自言自語了起來。

    丞相躬身在旁候著,注意著衛君的神色。

    “可尋得秀蘭所在?”衛君想到了那個提劍出城的公主。

    丞相的頭更低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