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牛糞漿地

字數:3212   加入書籤

A+A-




    其他動物見此情形,哪裏還堅持得住,都一股腦地掉頭就沒命介跑。監視小羊和羊媽媽的兩個小狼給它們讓開了一個方向,讓它們也逃跑了。小狼群見動物跑掉了,都沒有追去,隻是站在原地靜靜地望著遠方。

    見動物們騰開了場地,大家趕緊推著車來到草地裏,隻見到處是動物們落在地上的糞便,有幹的,有稀的,有大堆的,有小堆的,大家不管三七二十一,撿方便的就用鏟子和鋤頭勾住往車上裝,不到中午,三個輪子車就裝得滿滿的了,再裝就滾落溢出來了,大家這才作罷吃力地推著車往回走。

    推著滿滿的幾車牛糞很費勁,加上路也不好走,大家走得很慢,到天快黑的時候才走到茅草屋,看樣子隻得明天才能趕回去了。

    一夜無話,第二天天剛放亮,大家就飽餐一頓推著車子往回趕,到天黑透了以後,才回到石洞房子的家裏。必須得趕著回來,那些剛剛收獲的苞穀濕透了,含水量高,要趕緊晾曬幹了,否則現在堆在一起裏麵溫度很高,過不了三五天就發芽長黴了,如果那樣的話就後悔莫及了。

    糧食水分要幹透,當然也不是越幹越好,這裏有個度,對度的把握由個人自己體量。

    馬鈴薯和紅薯也要適量晾一晾,隻不過不能在太陽底下直接暴曬,要等到太陽落山以後,利用太陽的餘溫晾一晾、通一通風,把水分略微晾幹一點就行,如果在大太陽底下直接暴曬,就會導致水分迅速蒸發,破壞它們的種子,最後導致不能發芽,也就不能在來年當種子用了。

    同時幹了的馬鈴薯也是不能吃的,而幹了的紅薯雖然不能在來年當種薯用,味道確是極好的,沒有了生紅薯的澀味和水夾夾的味道,隻剩下甘甜的清香味,是山裏極好的水果和甜味劑,常常給孩子們的生活帶來歡笑。

    如果不把馬鈴薯和紅薯的水分晾一晾,直接放進石洞裏麵,雖說裏麵冬暖夏涼,溫度宜人,但水分確是不少的,有時牆壁上會在下雨前滲出細細的水珠——這也是預測下雨天氣的一個好辦法——剛收獲的農作物直接放在這裏容易腐爛壞掉。

    孩子們都是農人的孩子,對用牛糞漿地曬糧食的方法不僅不陌生,還經常直接參加,隻是孩子氣地嫌那麽東西有點髒,但幹一會活後也就沒這些顧忌了。

    回來後第二天,大家就都趕著忙起來。

    首先是平整場地,需要整理出一塊一畝左右大小的平地,平地的位置日照時間要最久,這樣每天曬糧食的時間也就更長,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把糧食曬完。

    夏秋之際雨水頻繁,能盡早顆粒歸倉最好,否則糧食被雨水耽擱的話,一年就白費了,一家子的生存就成了大問題。

    大家把這個場地選在離家最近的一塊田地裏,這樣搬運糧食也方便,還便於看管翻騰——糧食在晾曬過程中,每隔一段時間比如一袋煙的功夫,要翻過來一次,讓每個部位都均勻地曬到陽光,這也是防止鳥兒們偷食的一個方法。

    忙完這些後,父親在河灣裏找到兩個有點像碗一樣的大石頭,一個比較厚,很重,一個不厚也不重。

    大家找了幾根粗壯的牛纜藤做的繩子,把石碗綁定,再用十根粗大的木頭抬起石碗,二十二個勞力齊上陣,狗狗和小狼在旁邊吼叫助威,大家一步一挪地把石碗放到已經平整好的場地中間。

    父親和大伯先用鋤頭、鏟子把輪子車裏的牛糞轉到石碗裏去了一部分,隨後澆上幾桶水,感覺有點幹,就又補澆了一桶水,幾個小夥子和老兄弟們就把褲腿挽起,將腿伸進石碗裏麵使勁攪動,把比較幹的、結成團的牛糞用腳搗爛,有些實在用腳搗不爛的就用手捏爛,直至整個石碗裏的牛糞成稀糊糊、綠沉沉的東西。

    牛糞和其它動物的糞便不同,其它動物糞便一般來說沒有那麽多,即使多,也不好用,或者臭味重,而牛糞則不是,吃草的牛糞臭氣不是很重、不熏人,沒有別的什麽怪味,且其臭氣在臭中帶著淡淡的青草香氣。

    在弄成稀糊糊後,其臭氣就減淡了,如果將稀糊糊塗抹到泥地上,隻要幹了就沒有了臭氣,而其它動物的糞便則要麽臭氣熏天,要麽怪味難耐,即使幹了也是有很大的臭氣的。

    還有一點就是牛糞中沒有怪味道,其原因就是牛吃的草對人而言基本也不會有毒,經過消化後的草料人聞起來才不覺得有異,其它動物因吃的草有些對人有害,至少氣味上人就受不了,所以經過消化的草料就怪味難聞,即使在晾曬過程中不小心或者難免將一部分動物糞便摻雜到糧食中,人吃了可能有些感覺上的惡心,但牛糞場地對人不會有害,其它動物的糞便做成的場地就難說了,這就是非要用牛糞做晾曬糧食場地的原因。

    如果這時候感覺水有點多,就再加上一些牛糞即可,如果水少了就加水。

    牛糞糊糊弄好後,就該到女人們上場了。

    她們拿來幾把大掃把,都是用巴茅草杆也就是芒棟茜做成的掃把,飽沾濃糞就在場地上四處塗抹起來,剛開始的時候姑娘們還覺得新鮮好玩,忙了一會後就累得直不起腰了,才覺到勞動的艱辛,但沒有一個人叫苦,一遍又一遍,直至把整個曬穀坪都塗抹了厚厚一層才算完工。

    忙完這些,大家才感覺身上涼颼颼的,不知不覺太陽已經下山,山間陣陣輕微的涼風吹來,讓忙碌了一天的人們說不出的舒服。

    曬穀坪弄好後,拉回來的牛糞還剩了不少,但父親也沒有亂扔,一來在晾曬糧食的過程中,有些塗抹上的牛糞有可能會被曬裂,讓泥巴地裸露出來,這些隨著晾曬空隙需要隨時修補,二來如果晾曬完了還用不完的話,還可以倒到田地裏淤田當肥料。

    在農家而言,任何東西都不是可有可無的,即使用剩的東西也還有另外的用途,不能輕言丟棄,農家幹一點農活實在是太辛苦了!

    曬穀坪收拾好了後,就是曬糧食,每天早晨太陽出來把曬穀坪上的濕氣曬幹後,就開始曬苞穀球球,苞穀球球曬上一袋煙後,就要翻轉一點,讓其它部位都充分曬到,直至太陽下山收回家去。

    收完了苞穀,這時候曬穀坪上還是熱氣蒸騰,餘熱不退,就該到晾馬鈴薯、紅薯了,到天黑透待太陽的餘熱退盡,濕濕的地氣升騰上來,就可以收回家了。

    馬鈴薯和紅薯隻需晾一次就行,次數多了就不好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