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地大,蒼生小

字數:5623   加入書籤

A+A-


    (感謝“虛假的曾經”投的月票,十分感謝。)

    張正一接過了玉印,順便還趁機打量了一番這位魔教少主。除了與傳聞中一樣,是位玉樹臨風的美男子。其餘的還有待觀察。尤其是品行這一方麵。傳聞中,魔教少主是個十惡不赦的大魔頭,什麽壞事都沒少幹。隻不過今日一見,對他的禮讓謙恭還是很吃驚的。

    什麽時候魔教中人變得這麽好說話了?

    在他還沒被師尊領上龍虎山修道之前,他隻不過是縣城裏普通百姓家的孩子罷了,素日裏聽聞魔教中人都是殺人放火壞事做盡的惡人,哪像角鷹山上這些人,一個個嬉皮笑臉,語氣柔和,態度誠懇,敬他們這些龍虎山來的牛鼻子道士,如那王朝權貴豪閥一樣重視。

    張正一的心裏犯了愁。

    他在下山之前,師尊和掌教也沒提過說是角鷹山上的魔教中人是這麽好相處的存在。他隻不過聽龍虎山上的某位長老提起過,說是他的那位師叔,也就是他師尊張道奎的師弟趙西煙道長,就是死在了角鷹山上。

    對於自己這位從未謀麵的師叔,張正一的心裏難免有些不一樣的感覺。而且他的師尊也說了,說是這次剛好來了角鷹山,就順便在那位客死他鄉的師叔墳前敬一碗酒。

    雖然在上山之前,張正一與那兩位同行的師侄,都對魔教總壇所在的角鷹山,有些仇視,但更多的還是冥冥中的那股子畏懼。如果魔教總壇角鷹山不夠強大,那麽當今武林為何不除之而後快?

    再者,一位龍虎山的師叔祖死在角鷹山上,龍虎山中人沒人想著將龍虎山師叔祖的屍體移回到龍虎山上厚葬。這其中又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

    張正一思考的問題本就比一般人多,且要深入,所以當他上了角鷹山,和這些魔教總壇中人交涉過後,他才突然覺著,魔教角鷹山並非如江湖傳聞那般的惡名昭彰。

    甚至,他也漸漸明白了,為何龍虎山中人,就連自己那位師尊都沒有明確的表態,要把龍虎山師叔祖趙西煙道長的遺體從角鷹山上奪回來,安葬回龍虎山。

    這其中,所能表明的一件事,便是他的那位師尊,也就是龍虎山“最年輕”的那位師叔祖,對角鷹山是絕對的信任!或者說,是他張道奎,絕對信任魔教教主孫希平的為人。

    即便想通了這些龍虎山各位師兄心照不宣的事,可張正一還是不明白,既然角鷹山魔教中人的為人,並非如傳聞中所說的那樣,那為什麽龍虎山不出麵幫這些人澄清呢?

    張正一想不明白。

    不過他相信自己師尊一定有這麽做的原因,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師尊是活了幾百年的老怪物,既然是老怪物,那麽看待人世間這種事的眼光,自然會與他這麽個不到二十歲的毛頭小子不太一樣。

    眼下,張正一的心裏對角鷹山做了一個點評,那就是角鷹山上的魔教中人沒有傳聞中的那麽壞。

    這個點評不算誇讚也不算貶低,算是中規中矩,不過對於惡名在外的角鷹山來說,卻等於是得到了如今道教執牛耳者,更是正道門派代表性宗門的認可。

    “張道長,你有看出來什麽嗎?”孫駱涯輕聲問道。

    事實上,他對這枚玉印也十分的好奇。畢竟看上去沒什麽特別,還像是一塊半成品的玉印,居然會在他的懷裏發光發熱,那麽就間接說明,此印不太尋常。

    張正一被孫駱涯一句話給拉回過神,然後便拿著手裏的玉印來回翻看了幾遍,發現也並無什麽出奇之處,與普通的玉印並無什麽兩樣。

    “孫公子,我聽令尊說起,說這枚玉印曾在你的懷中發出青黃相間的光芒,更是如同一塊燙手的山芋,叫你吃足了苦頭?”想通了某些事情,張正一對待這位明明是山中主人卻謙卑的像是客人一樣的俊美男子,態度稍稍好轉。

    孫駱涯點頭道:“此事也沒什麽好欺瞞的,事實正如張道長所了解的那樣,此印非同一般。”

    張正一點點頭,道:“這枚玉印如果真如令尊信上所說的那樣,是苗疆人特意尋找的天師玉印,那麽也隻有等到它再一次‘出奇變化’的時候,才能夠探知它的跟腳底細了。”

    他話鋒突然一轉,道:“要不我看這樣,我等先將此印帶回龍虎山,交由我師尊過目,或許也隻有這個在人世間活了兩百多年的老怪物才知道此方玉印的來曆了。”

    “玉印張道長拿去便是,放在我們這裏也沒什麽用處。如果此印真是天師玉印,那卻恰好是物歸原主了。”孫駱涯慷慨說道。

    “不過……”孫駱涯話鋒一轉,道:“如果此印正是天師玉印的話,那我懇請張道長能幫我一個忙。”

    張正一攤了攤手,道:“你先說是什麽忙,我盡力而為便是。”

    孫駱涯捋了捋思緒,然後道:“事實上在大宋王朝,也有人需要這枚玉印。不過,他們需要的是天師玉印。”

    張正一難得皺了皺眉,道:“是什麽人需要天師玉印?是否是令尊在信上提及的那位苗疆女子?”

    孫駱涯點點頭,“正是她們。”

    張正一想了會兒,說道:“令尊信上提到的,說是苗疆部落很有可能是被五方群魔襲擊,所以需要用天師玉印來救命。

    我曾聽師尊提起過,說是五方群魔曾被龍虎山開山祖師爺囚禁在酆都鬼城裏,他們與祖師爺有著一千年不侵犯中原大地的盟約,如若違背誓言,是會被九天神雷碾為灰燼的。

    所以,此事我們龍虎山需要做進一步的調查。如果說,真是邪魔作祟,那麽不論是在大唐王朝也好,還是大宋王朝也罷,我們龍虎山天師派弟子,自當義無反顧,以斬妖除魔為己任!”

    聽他如此,孫駱涯立即抱拳答謝道:“張道長所言,駱涯就權當是你答應了。那麽,我就先替她們謝過張道長了。”

    張正一擺了擺手,道:“孫公子客氣了,除魔衛道本就是我們龍虎山弟子應該做的事情。”

    “不過……”他欲言又止道。

    “張道長但說無妨。”孫駱涯伸了伸手,示意他繼續。

    張正一點頭道:“不過孫公子為何會求我幫助她們呢?據我所知,她們與孫公子沒有任何關係,況且還是萍水相逢,最多能算上一筆孽緣。

    可說到底,她們都是大宋王朝的人。小道聽說大宋王朝與大唐王朝關係緊張,大有開戰的可能。孫公子居然會不顧忌她們是異國人的身份,卻而求人幫助他們……這一點,實在讓小道我想不明白。”

    孫駱涯沒有急著回答,而是在想過一番措辭之後,這才說道:“一開始我也沒多想,隻是純粹想幫忙而已。不過我剛才想了想,硬是要我說出一個理由來的話,那便是江湖不分國界;廟堂之爭,就讓他們當朝為官的人去想辦法折騰。我們江湖中人,隻論江湖事。”

    張正一點點頭,道:“如若孫公子拋開你所說的理由呢,那你的純粹想幫忙,又是因為什麽呢?”

    孫駱涯答非所問道:“當我聽孫希平說起她們的同夥在我們大唐境內殺了不下五千人時,我是打從心底的恨她們,更不想幫她們。可是當她說她們需要天師玉印去救命的時候,我就動容了。一個苗疆部族,不過萬人。如果沒有天師玉印,她們這一萬人都會死!而且是被滅族,從此在大宋的版圖上,可能就沒了‘苗疆’這兩個字了。”

    “一萬個人的死亡,隻不過是在版圖中去掉兩個漢字而已,聽起來倒是挺最正常不過的了,可要是細想一下,我的腦海中就能浮現出‘伏屍百萬、血流漂杵’的畫麵。如果苗疆部落是在山穀中的話,那麽這座山穀一定會被血液所淹沒。”

    “我不知道在那些所謂的五方群魔,隨隨便便就敢威脅一個部族的生死存亡是什麽感受。反正我是不敢去想象,一個部族會在如何淒慘的情形下,才會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如果真有那麽一天,或許這片大地上,都是那部族千萬人的痛苦哀號聲了吧?或許這片天空,都會被那千萬人的血液所染紅吧?”

    張正一聽孫駱涯說的有些出神,渾然不覺後者已經把話說完了。

    他曾經在龍虎山上,問自己的師尊,這個世上什麽東西最大,而什麽東西又是最小。

    在當時,他的師尊放下了手裏的言情小說,一本正經地跟他說了六個字:“天地大,蒼生小。”

    當時張正一隻覺著師尊說的很有道理,隻是他還不能理解。

    不過,他今天聽了這位與傳聞中不太一樣的魔教少主說了這番話後,他突然就懂得了這六個字的含義。

    人世間什麽最大?

    不是什麽一望無際的汪洋大海,也不是武當山那座高聳入雲的天柱峰,而是淩駕於萬物之上的天,以及鋪蓋在萬物之下的地。萬物最高,高不過天。萬物最低,低不過地。

    人世間什麽最小?

    不是什麽方便耐用鍋碗瓢盆,也不是什麽細碎無比的沙塵粉末,而是生時孱弱如風中殘燭,死後化作土中養料的萬物生靈。

    人世間什麽最小?

    對於那些高高在上的天人來說,人間萬物生靈皆如螻蟻。在天人眼中,螻蟻最小。

    而對於那些與萬物生靈共同生活在大地上與蒼穹下的人類來說,他們就是淩駕於萬物生靈的王,他們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存在,他們如同天人藐視人類一樣,藐視萬物生靈,在他們的眼中,萬物生靈最小。

    可他們卻不知,自己也是萬物生靈中的一種。

    他們敵不過死亡。

    有人年輕時可以射鷹獵虎,老了之後,卻也敵不過死亡,最終的下場與那些被他射殺的蒼鷹,或是獵殺的猛虎一樣,都是死亡。

    人世間什麽最小?

    最小不過蒼生。

    天地大,大可容萬物。

    蒼生小,小可窺天地。

    那一日,龍虎山年紀最小的小師叔,更是被認為是龍虎山開山祖師爺轉世投胎的張正一,朝那位與傳聞中不太一樣的魔教少主孫駱涯,深深鞠了一躬,心悅誠服道:“孫公子,實乃真人也!”(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