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人獨行

字數:4326   加入書籤

A+A-


    瑞福、瑞寧、瑞安、瑞祥年間,被後世稱之為“後唐”。

    後唐有料事斎知曉江湖古今事,並有料事斎斎主萬事通編撰《綠林野史》來記錄江湖古今秘史。

    後世大明王朝,有一座與後唐料事斎一模一樣的情報機構,被稱作“情報齋”。情報齋的創始人路通天,效仿料事斎的斎主萬事通編撰的《綠林野史》,撰寫了一部名為《江湖詭秘錄》的書籍,本書隻記載古今江湖無人破解的詭異謎團。

    其中就有記載,在後唐瑞安年間,江湖上發生了一樁極其詭異的事件。

    那一年是瑞安十五年的年末。

    大唐王朝境內,天下九州陸續有驚才豔豔的江湖後輩,在兩旬之內,相繼失蹤。

    江湖上,沒人知道他們是什麽時候失蹤的,他們隻知道過了一段時間,那些在江湖上逐漸嶄露頭角的年輕後輩突然失去了蹤跡,無人知曉。

    而,江湖中消失的還不僅僅是年輕的後輩,還有個別是上了年紀的江湖老人,更有甚者是正值中年的江湖豪俠。

    總之,在那兩旬之內,沒有人知曉這些人究竟消失去了哪裏。

    當然了,也有人試圖尋找過他們,可是在沒有任何線索的前提下,在九州境內尋找,就如大海撈針。

    不過,有一處地方,他們是萬萬不敢把腦筋打上去的,即便心裏有一種念想,或許消失的人就在那座山上,可他們是有這個心,而沒這個膽,也就隻有在腦子裏想想,或者是暗地裏討論一番,但很快就製止了話頭,生怕被有心人聽了去。

    後世《江湖詭秘錄》中,就有明確指明,當年後唐料事斎的《綠林野史》中沒有記載的這樁謎案,肇事方,就是魔教總壇所在的角鷹山。

    隻不過那都是幾百年以後的事了,在現今還是大唐王朝的瑞安年間,魔教角鷹山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就連十五年前擔任武林盟主的鑄劍山莊莊主若懷林,都敗在了魔教教主孫希平的手上,當今江湖,更是沒人敢去觸弄魔教角鷹山的眉頭。

    即便有些人已經猜測到了這件離奇的失蹤事件的真相,與魔教角鷹山有關,可他們也都是心照不宣的,隻裝作渾然不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誰都不想當那個冤大頭,給角鷹山當成殺雞儆猴的那隻雞。

    自此,在瑞安十五年的年末,大唐九州境內的所有江湖中人,都過得膽戰心驚,生怕下一個失蹤的人就是自己。

    不過有些人倒不以為意。

    因為失蹤之人,大多是在江湖中展露過自己卓越的武道天賦之人,更有甚者,是那些在江湖中已經闖出了一番名號的江湖豪俠。

    這些人在江湖中是有一些威望的,甚至一身本領也是十分了得。

    既然失蹤之人大多是這類,那麽江湖中的那些本領低微、有事無事隻會在街頭吹吹牛皮的江湖小蝦,自然是不用擔心下一個失蹤的就會是自己。

    臨近年末,揚州下的雪就會比較頻繁。

    霜雪飄搖,足足有鵝毛般大小。

    那一日,天地白茫一片,揚州城裏來了位頭戴鬥笠的年輕男子,他肩挎行囊,背負一杆烏鐵長棍,男子一身棉衣打扮,其上還披裹著一件蓑衣,用來阻擋風雪。

    過了城門,男子也沒急著進城尋找客棧住宿,而是繞到了一邊,用一口別扭的大唐雅言對看守大門的士卒詢問著什麽。

    那位身穿一件保暖極好兵服的門卒,似乎從這位男子的嘴裏聽見了一個極為震驚的問題,於是露出了滿臉不可思議的表情,“這位小兄弟,我聽你口音也不像是揚州人士,而且對咱們大唐的雅言也不甚熟稔,想必不是咱大唐本土人士吧?”

    這名身披蓑衣的外鄉男子,尷尬地撓了撓鬥笠下的後腦勺,繼續操著別扭的大唐雅言,“軍爺好眼力!小子的確不是大唐人士,我從西域來,練過幾年把勢,聽說中原的魔教教主武功極高,就想著過來拜師學藝,學些高強的本領,到時候回了老家,能跟同齡人吹噓一番。”

    年紀不過三十五六的門卒,見他一副老實巴交的模樣,而且聽說是西域來的練家子,對中原的武功極為憧憬,當下也不免放鬆了些警惕,更是對日常需要履行的職務拋諸腦後,跟這個外鄉來的男子吹噓道:“嗬嗬,小兄弟眼光也不差。不是軍爺我自誇,咱中原的武功,是這個……”

    說著,門卒朝自己的胸前豎起了大拇指。

    “軍爺有所不知,咱西域那邊的大兄弟,也都向往著中原的武功,隻不過他們擔心傳聞是假的,所以就先讓小子我來試試水。”蓑衣男子笑著奉承道。

    門卒揮了揮手,大聲道:“擔心個屁!咱中原的武功那還能有假?小兄弟放心去學咱中原的武功便是。天下武功出中原,隻要小兄弟用心去學,必然有所成就,到時候回了家鄉,可別忘了給你那幾位大兄弟說道說道,就說咱們中原的武功究竟有多高!”

    “那是當然!小子打從心底佩服中原的武功。況且,小子是一開始聽說大唐王朝的將士悍勇無可敵。

    那時候我就想著,既然軍伍裏的將士都這麽悍勇,那這能人輩出的中原江湖,豈不是更加藏龍臥虎了?

    於是我就離開了家鄉,來這中原走上一遭。嘿!你猜怎麽著?一路上,我聽到最多的就是那魔教教主以及魔教少主的傳聞,簡直把他們誇得神勇無比!”

    蓑衣男子越說越起勁,臉上更是遮掩不住那種對中原江湖的向往之情。

    門卒見他如此激動,而且聽他說自己王朝的軍隊無可匹敵,心裏自然是高興的。不過一聽這男子話裏的意思,他就皺了皺,道:“魔教教主與魔教少主惡名昭彰,人人得而誅之。小兄弟,你莫不是真要去尋那魔教的教主吧?”

    蓑衣男子點了點頭,目光堅定,道:“是的。小子之所以去學貴國的雅言,就是希冀著來中原一趟,學最上乘的武功!”

    門卒見他如此堅定,也就不再勸諫,伸手指著該男子的身後,道:“順著城門出去,往前直走三百米,就能看見一座鷹頭大山,那座山就是傳聞中魔教總壇所在的角鷹山了。”

    蓑衣男子回過頭,順著門卒的指過去的方向看了眼,他眯著眼,將那座隱約可見的大山輪廓給記在腦子裏,然後回過頭來,對門卒抱了抱拳,感謝道:“小子多謝軍爺指路。這點小錢不成敬意,隻望軍爺能夠喝上一壺濁酒暖暖身子。”

    說罷,男子便從袖中取出了幾塊碎銀子,遞給了守衛。

    門卒見了,表情如常地接過男子遞過來的碎銀子,出言邀請道:“小兄弟,你回頭若有空來揚州,不妨來找老哥,老哥請你去城裏吃酒去。”

    蓑衣男子朝他抱拳感謝。

    此後,便不再停留,轉身出了城門。

    見他愈行愈遠,身影逐漸消失在道路盡頭。手裏端著碎銀子的門卒,抖了抖手掌,感受著手心上傳來的碎銀子重量,冷不防地露齒一笑,道:“嘿!這個自尋死路的冤大頭,出手倒是闊綽。不過嘛,既然是要上角鷹山的,那麽十有八九是下不來嘍。”

    笑罷,門卒便將那名被他稱作是“冤大頭”的蓑衣男子給的碎銀子放進了懷裏,心裏盤算著下崗之後就可以去酒肆小娘那裏買壺像樣點的劣酒,到時候還能偷瞄幾眼酒肆小娘的飽滿胸脯。

    嘿!想想就有點小激動。門卒傻笑一聲。

    風雪飄搖。

    那位離開了揚州城門的蓑衣男子,走在厚實的雪地上,聽著靴子踩入霜雪後發出的“唦唦”聲響,抬起頭,看了眼那座像是鷹頭的大山,兩眼熾熱。

    沒過多久,他下意識地伸手摸了摸從肩頭斜挎至胸前的行囊,然後身子又在地上輕輕跳了跳,將斜背在蓑衣上的烏鐵長棍向上提了提,最後繼續前行。

    大雪天,漫漫長路,唯有一人獨行。(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