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白燕
字數:5007 加入書籤
曲紅蓮白了他一眼,道:“可不是?”
孫駱涯嘿嘿笑道:“不生氣啦?”
曲紅蓮舉起青竹玉簫,又在他的額頭上輕輕敲了下,嗔怪道:“我哪裏生氣啦?”
孫駱涯撇撇嘴,悻悻然不說話。
過了半晌,曲紅蓮才語氣柔和道:“駱涯,我之前說那麽多就是想你能明白一件事。這世上,根本就沒有正道和魔道之分。正道中人,做了惡事,還是正道。咱們魔道中人,做了善事,他們這些正道中人還不一樣視我們為魔道?”
孫駱涯默不作聲。
曲紅蓮道:“聽義父說,你來年就要獨自下山闖蕩江湖?”
孫駱涯點頭“嗯”了聲,道:“肖漢會跟我一起去。還有,孫希平他說會再給我派遣幾人。”
曲紅蓮挑了挑柳葉眉,道:“直係死士?”
孫駱涯搖頭道:“我當時也這麽想,但他說不是。”
曲紅蓮想了想,道:“義父之前說過,說是這十四名寄主當中,可以與義父做一筆交易,做了交易便可活命。或許,與你有關。”
孫駱涯點點頭,道:“可能孫希平說的人,就是這十四名中的某些人。”
“或許吧。”曲紅蓮叮囑道:“來年下山,別再輕易相信女人了。尤其是長得好看的女人,那些比我還要好看的女人,更不能相信。你要知道,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孫駱涯笑道:“你是說那時候的你嗎?”
一經提起,曲紅蓮就想起來自己與這位名義上的弟弟初次見麵時的情景。尤其是在她說出了“做我男寵”之後,種種親密作態。曲紅蓮俏臉一紅,瞪了他一眼,作勢又要拿手中玉簫去敲他的腦袋,孫駱涯笑著跑開,離開牢房時,還不忘回了句:“除非那些好看的姑娘,這裏比紅蓮姐的要大,不然我都不會再信了。”說罷,他還提起手,在自己的胸前憑空托了托。
“去死!”一旁的曲紅蓮羞紅著臉,將手中的玉簫倏然丟出。
孫駱涯不慌不忙將飛來的青竹玉簫接住,故作女子幽怨狀地說道:“還真丟呀?這寶貝要是壞了,你不心疼我還心疼哩。”
曲紅蓮咬牙切齒地說了個“滾”字。
孫駱涯見她作勢要從板凳上起來,趕緊把手裏的玉簫輕放在了地上,然後撒腿就跑。
一直跑到樓梯上,這才見到那名紫裙女子款款走到青竹玉簫前,彎下了腰。
如此居高臨下的看去,卻能將她那雪白的椒乳一覽無餘。
孫駱涯笑著道:“美不勝收、美不勝收。”
隨即,就見樓梯下那名彎著腰的女子,直起身子,一手扯在胸前的薄紗,一手青蔥玉指抵在唇瓣,嬌紅著臉,抬起頭,嫵媚天成。
女子一手輕柔酥軟的胸脯,一手壓了壓感性的唇瓣,嬌吟一聲,嗲嗲道:“少主大人,要不隨奴家回房共赴雲雨,做那顛鸞倒鳳之事?”
孫駱涯朝那浪蕩起來就沒個邊際的女子訕笑兩聲,婉拒道:“下次、下次,弟弟的腰傷不起,傷不起呀。”
說罷,孫駱涯不再停留,轉身就走。
樓梯下的女子,一臉幽怨地呢喃道:“也就這點出息了。”
離開了監牢,孫駱涯也沒在這裏過多停留,而是直接離去,往自家府邸走去。
他原本出來走一趟,就是想去找曲紅蓮問清楚自己心中的疑惑。既然得知那些被強行吸取內力的人,生死有命,那他也自然沒什麽好說的了。
他覺著曲紅蓮說得對。人都是自私的。他也不例外。
如果說,在半年前,讓孫駱涯得知這個消息的話,他可能會勸諫孫希平留這些人一條命。可現在不一樣了。當他聽曲紅蓮說過了這些所謂的正道人士,實則絕大部分都是沽名釣譽之輩,這就讓他心底裏的那絲負罪感都減輕許多。而當他聽聞紀濤言,為了一個劍招就做出弑師的無良行徑,這就更讓他對紀濤言的死,沒有一丁點的負罪感。
都說惡人自有天收。
他以前信這個。可現在不信了。
為什麽欺師滅祖之人,還能以正道中人的身份,在江湖中混得名聲顯赫?
為什麽有人會為了十兩銀子,而不得不殺人滅口,何況還是一家十口人。難道在他的眼中,真的是命如草芥?
為什麽有的人會為了一本武功秘籍,而將朝夕相處、相濡以沫而不相忘於江湖的枕邊人給剁成了肉泥喂狗。難道一本武功秘籍,都比不上兩人攜手赴光陰的感情?
孫駱涯想不明白。
他不明白曲紅蓮口中的這座江湖,是否就是他一直心心念想著的那座江湖。在他看來,這座江湖不僅水深,而且水還很髒。髒到即便不入水,隻身站在岸邊就能聞到湖裏散發出來的陣陣惡臭。
他當然知道這十四名寄主的醜聞不止這些,他甚至敢肯定,若是給曲紅蓮一一說明,她或許能把每個人的惡行都舉例出來。
當然了,若論事無巨細,恐怕也就隻有此時正在屋中喝著黃酒的萬事通萬老爺子知道了。他的料事斎,有全大唐最龐大的情報網。
隻不過他的情報網隻收集古今江湖事。對廟堂黨爭之類的事情,或是國與國之間的鬥爭他是從不涉獵的。因為在他們大唐王朝,就有最出色的諜子機構。
諜子的存在,也能關係到王朝的生死興衰。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一座王朝的風土民情,或是國力強弱,一探便知。但是各國之間,可不會這麽輕易讓敵國的諜子進入自家國界之內。他們就怕這些本領不凡的諜子在城裏裏應外合,到時候被殺得措手不及。如此的曆史典故,層出不窮。
曾有史官統計過,說是十個異國人裏邊,就有三個是諜子。若是運氣不好的話,這十個人裏頭八九個都有可能是諜子,那對於一座王朝來說,卻是要幾近滅亡的前兆。
一個王朝裏邊如果滲入了過多的敵國諜子,那麽對於這個國家來說,你們所有的一舉一動,敵國都看在眼裏。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陰謀陽謀層出不窮。
春秋七國,其中就有兩國是因為諜子而被滅亡。那時候舉國遍地是碟影,到處都是敵國的眼線,兩座大國的疆域版圖數年之間,便被其餘五座小國蠶食殆盡,即便是鈍刀子割肉,可同時有五把鈍刀,那也割裂的隻快不慢。
原本兵力力壓五國的兩大王朝,就因為忽略了諜子對國戰情報的影響力。就此退出了曆史的舞台。自當這兩大國因為五國諜子而被滅亡以後,其餘五國就吸取了兩國滅亡的經驗,開始加強邊境通行這一方麵的措施,五國對這一點是苛刻至極。
在往後的幾年中,五國之間多在暗鬥中糾纏,經過後世史官統計,當時春秋五國各自訓練出來的諜子死傷共計百萬人。至於那些寧可錯殺也不願錯放的無辜百姓,更是高達千萬人之多!由此可見,在當時有了兩大王朝的前車之鑒以後,春秋五國對於諜子的存在,是多麽的忌憚。
而今,後唐之所以能夠承接前唐,以漢室正宗自居,多年來不被滅亡。這與老唐王李芝高特別看重諜子對國戰情報的影響力有著莫大的關係。李芝高之所以能在前唐覆滅以後,建立起後唐,自然是與各國之間的“諜戰”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說,後唐的大半江山,其實就是用“諜戰”打下來的。
如今,君王更替,老唐王下位,唐王李漢之繼位。子承父業,自然對王朝的諜子機構極其看重。不過,或許這世上很少有人知道,唐王所依賴的諜子機構,並不是朝廷直屬諜子機構。
朝廷直屬的諜子機構自然也有不少,但是比起那座名為“白燕”的諜子機構,卻是要差個十萬八千裏了。
坊間傳聞,“白燕”所屬的諜子,不止在大宋王朝有人滲入,便是在西域各國,或是蠻夷部落,也都有諜子潛伏其中。而隸屬於大唐朝廷的諜子機構,麾下諜子大多隻在大宋王朝境內,況且人數不超過二十人。對於擁有天下五州的大宋王朝來說,這二十名諜子壓根就顯得不夠用。正因為如此,朝廷才會借助“白燕”的力量。
不僅如今的唐王李漢之如此,就連當年那位打下大唐九州江山的老唐王李芝高,也是借助了“白燕”的力量。
當年,前唐覆滅,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李芝高能從梟雄豪傑之中脫穎而出,全靠諜子機構“白燕”的創始人,因為這個人,老唐王才能以一襲布衣,贏得了當今九州如此寬裕的疆域版圖。可以說,老唐王李芝高的皇圖霸業,有一半是那個人打下的。
隻是諜子的存在本就是上不得台麵的,諜子一旦上了台麵,那就說明他們離滅亡不遠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諜子與死士的存在大同小異,死士也是上不得台麵的,不過他們卻是以暗殺為主,而諜子卻是以收集情報為主。
早在春秋時期,就有各國將死士與諜子一同派往他國,在收集情報的同時,暗殺掉一些可能會在國戰上影響到成敗的重要朝廷命官。任你是文官也好,武官也罷,能殺則殺,絕不含糊。(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