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孫希平的道理

字數:7065   加入書籤

A+A-


    畢山在當天就離開了角鷹山。萬寶閣三十餘人,唯獨閣主千金解燮留了下來。

    事實上,也並非是萬寶閣閣主解向天對她的女兒不看重,而是因為他太看重自己的女兒了,才會將他的女兒送到魔教總壇角鷹山。

    要知道,十多年前,解向天之所以會將萬寶閣閣中兩位首席鑒寶師借給角鷹山一百年,這件事本身,就與他的女兒解燮有關。

    十七年前,還在解燮兩歲的時候,她突然就生了一場大病。那時候,全京城的所有醫者,就連皇宮大內的老太醫也都出麵診斷,都對小解燮的病情束手無策。

    在當時,絕大部分醫者都告訴解向天,讓他早點替自己的女兒準備好棺材。

    當然了,這話他們也不敢明說,隻是用話語在旁敲側擊,解向天心思活絡,一點即通。

    不過,他也沒有像那些豪閥家族,遷怒於這些本事低微的醫者。

    比起坊間的名醫,皇宮太醫院來的那位老太醫,倒是試圖開了幾帖藥方,示意解向天先讓小解燮入藥幾個療程試試,如若不行,就去藥王山找覃溪山。

    解向天自然不是那種會坐以待斃的人,他一邊讓自己的妻子照顧好小解燮,另一邊,則是自己在幾十名扈從的陪同下,前往藥王山,去請藥王覃溪山。

    所幸,那時候的覃溪山尚且還在藥王山中,還未曾如現今一般在角鷹山定居。

    又似乎是天意注定一般,讓解向天與覃溪山二人在藥王山的半山腰相遇。

    覃溪山跟隨解向天回到了萬寶閣,小解燮在經過覃溪山的診斷後,結論也與坊間名醫一樣,不過比起坊間那些名醫的旁敲側擊,覃溪山則是與解向天直言,說小解燮一隻腳都已經跨進了鬼門關,若非這些天服用了老太醫開的那幾貼吊命藥方,可能小解燮這時候就已經入土為安了。

    這句話聽在解向天的耳中,整個人就如遭雷擊一般,錯愕當場。

    不過覃溪山隨後就又補充道,說是這世間有一味奇藥,可以拯救小解燮。

    此話一經覃溪山說出口,解向天的神情立即一變,雙眼之中更是充滿了激奮的神采。

    他趕忙問道,就問覃溪山,這世上什麽藥可以救他的女兒。

    覃溪山並未明說,他隻是先說了一個有關人之生死的故事。

    他說人在將死或剛死沒多久的時候,體內的魂魄還會在人世間遊蕩一年半載,不過,隨著人體生命的流失,人體內的三魂七魄,會逐漸離開肉身,飄蕩於天地間,自然的,九幽地冥的黃泉鬼差,就會上來人間,將人之三魂七魄一一捉拿至陰曹地府。

    他說小解燮如今的情況,三魂七魄已經十去其六,有三縷魂魄已經被鬼差帶進了鬼門關,餘下三縷飄蕩在人間各處,肉身之中留下四縷。

    而太醫院老太醫開的這幾貼安神聚神的藥方,正是起到了將小解燮肉身僅剩餘的四縷魂魄強行留在肉身的作用,關鍵重大。

    覃溪山還說這世間有一種名為“返魂草”的藥材,每五十年生長一寸,每增長一寸,即可返還陽壽十年。這返魂草最主要的效用,是能將人之離體魂魄全部召返回肉身之中。隻不過,此草極為稀罕,就連他的藥王山也沒有。

    解向天萬念俱灰。

    他隻覺著自己最寵愛的小解燮已經無藥可救了。

    要知道,藥王山之所以能被稱為藥王山,首先這並非與藥王覃溪山有關,而是因為藥王山在沒有被覃溪山占山為王之前,就是以長盡人間奇藥而出名的。一般而言,別處山頭沒有的藥材,他藥王山都有。而他藥王山有的藥材,別的地方就不一定會有。

    這也正是為什麽解向天在聽聞藥王山沒有返魂草時,心如死灰的原因。

    不過好在覃溪山給解向天出了個主意,他說萬寶閣的地寶經中或許有記載返魂草生長的地方。

    解向天找人取來地寶經,書上記載,其實與覃溪山在古籍中看到的基本相同。地寶經中記載,返魂草本是陰間異草,與陰間奇花“黃泉花”並稱陰間的奇花異草。返魂草能將將死或剛死之人的魂魄召回肉身之中,而黃泉花卻是真正能夠起到起死回生的神效!

    不過黃泉花與返魂草一樣,這兩樣極為稀罕的藥材,並不存在陽間,而是隻生長在陰間的藥材。

    覃溪山與解向天看了地寶經中所記載的內容後,心裏更是大失所望。

    在覃溪山看來,這地寶經中記載的返魂草所在,隻說是“陰間獨有,陽間並無”簡單的八個字,就將解向天的堅強內心給打垮了。可他曾在古籍中看到過一則特例,在前唐時期,返魂草就曾在人間出現過!

    正因為心裏有了這個特例,覃溪山才會將不可能存在的藥草說出來。既然地寶經中沒有記載返魂草生長在何處,那就隻能從古籍中入手,查探個蛛絲馬跡了。

    於是覃溪山就囑托解向天替他找來所有記載前唐時期醫療救助的相關典籍,隻是很可惜的是,典籍中雖然提到了返魂草,但是並沒有直接寫明返魂草的出處,這就讓覃溪山有點捉襟見肘了。

    不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或者說,是小解燮本就命不該絕,竟讓覃溪山在一本野史中查探到了那株返魂草的出處。

    野史中就曾記載,在“皇圖盛世”年間,皇後娘娘生了一場大病,久臥病床不起,容顏日漸憔悴,脈搏也是日漸孱弱,大有病入膏肓,久病不治即身死的跡象。

    後皇帝陛下請來一位名為“張道玄”的龍虎山羽士,請他出山幫忙尋找返魂草。數年後,張道玄自吳山中尋來返魂草,並替那位身形枯槁如幹屍枯骨的皇後娘娘救治。

    皇後娘娘自打服用返魂草那日起,容顏氣色逐漸回春,身形更是逐漸豐腴飽滿,大有原來的十分之七八的傾國姿容。

    覃溪山默默記下了龍虎山羽士尋來返魂草的地點,然後便與謝向天說明,要他在兩旬內找到野史中記載的“吳山”。

    一旬過後,他們將前唐時期的“吳山”所在,定格在了如今後唐的揚州角鷹山。

    後來,解向天就抱著尚在繈褓中的兩歲小女解燮,來到了當時還沒瘸腿的孫希平麵前,並與孫希平做了一筆交易。

    解向天願以萬寶閣中兩名首席鑒寶師作為交易的籌碼之一,此外,他還附贈上黑金紫玉續骨膏與金蛟血肉再生散,這兩味都在地寶經中出現過的極品藥石,以及還有一些放在江湖中,足以讓那些江湖人搶個頭破血流的寶貝,算是給足了籌碼。

    在當時,孫希平還曾笑著調侃說:“要不你幹脆把女兒許配給我兒子當媳婦得了。”

    即便解向天有萬般的不舍得,可當時小解燮命在旦夕,他也隻能是硬著頭皮答應了下來。

    如今,女大十八變,早已長大成人的解燮就與當年那位開玩笑的老不正經並肩而行。

    孫希平與解燮說起了十七年前的那件關乎解燮生死的事情,雖然他的言語柔和輕淡,可聽在那位心似玲瓏的妙齡女子耳中,卻是倍感心酸。

    不知不覺,她也隻覺自己的臉頰有兩股熱流順頰滑落。

    正專心說著陳年往事的孫希平自然沒有察覺到,而自從畢山離去,就一直走在這一老一小身側的孫駱涯,卻是見到了這位儒雅的女子,流下了兩行清淚。

    見到此景,一旁的孫駱涯微微出神。

    他從未見過這世上有人流淚,竟是在自己毫無知覺的情況下。

    其實孫駱涯先前一直在偷偷打量這位與自己年紀相仿女子的麵孔,雖說她的長相比起曲紅蓮與孫雅兒要稍遜一籌,可比一般的大家閨秀卻是要出彩許多。

    隻是突然的,這名給人氣質儒雅的女子,突然就流淚了。

    孫駱涯從她的表情上,看不出任何的傷心情緒,甚至連喜極而泣的可能性也沒有。前一刻,這位名叫解燮的女子,還一臉認真的聽著孫希平說著陳芝麻爛穀子的往事,可下一刻,她的眼眶裏就流出了眼淚。連泛起淚花的這一步驟都沒有,是直接流淚順頰滑落。

    而且最匪夷所思的,便是這兩行清淚,隻是流了一次便不再繼續流了。

    孫駱涯很想問她,為什麽會這樣。

    可見她流淚了,以為她的心情很傷感,所以不好意思問。

    不過好在解燮自己也是注意到了,她撇過頭,抬起一隻手,以寬大的衣袖遮麵,然後另一隻手的衣袖輕輕的拭去臉頰上的淚痕。

    擦拭完畢,解燮便抬起頭,衝著身側那位長得非常好看的年輕男子,露了個笑臉。

    孫駱涯回敬一個笑臉,將心中的疑惑強壓下去。

    他沒想再問,可身邊的女子卻是小聲地解釋道:“我小時候生過一場大病,在那之後,我就對流淚這件事沒什麽感覺了。有時候我看到螞蟻撼大樹、流浪狗啃草莖的場麵,也會突然的流淚,”

    說到這,這位氣質儒雅的女子兩眼彎彎,“是不是覺著我很奇怪呢?”

    孫駱涯愕然,他突然想起那天龍虎山小道士對他做了一揖。

    起因,是因為他對這位叫做張正一的龍虎山羽士說了一番話。

    解燮心裏邊有些忐忑,她很擔心自己說出了心裏話後,這名容貌極美的男子,會嫌棄她。可令她沒想到的是,這位長相不似孫伯父的孫公子,一臉認真地對她搖頭說道:“謝姑娘一點也不奇怪。”

    孫駱涯展顏一笑,道:“謝姑娘對螻蟻與野狗都能生出‘我見猶憐’的慈悲心,足以證明謝姑娘的菩薩心腸,以後若是誰娶了你,定然是他的福氣。”

    前半句還好,可當解燮聽完了後半句,俏臉上立即浮現出了一抹緋紅。先前孫伯父還提起,自己的爹爹答應將她許配給這位孫公子呢,那孫公子這句話,豈不是……一念至此,解燮的小臉蛋就愈發的紅潤了,甚至都不敢再往後麵想了。

    一旁的孫希平見了,立即打趣道:“涯兒啊,覺著燮丫頭咋樣?爹挑兒媳婦的眼光,獨到吧?”

    解燮聽聞後,俏臉就更紅了,一直紅到了耳根子,仿佛都能滴出血來。

    孫駱涯見狀,當即狠狠地瞪了那位為老不尊的魔教教主一眼。

    他對孫希平巴不得全天下的好女孩,都能當他的兒媳婦這個魔教教主,是真的無語到姥姥家了。暫且不說能否讓他孫駱涯後宮佳麗三千人,光是一人獨占天下間的好女孩,就足以被江湖人或是廟堂人給恨死了吧?

    這世上,哪有好事一人獨占的道理。

    他深知孫希平也懂這個道理。

    可孫希平的道理,就是不講理。

    當年孫希平趕到荊州,與鑄劍山莊的若懷林商討正魔兩道的和解事宜,致使角鷹山被正道中人聯合的突襲部隊給偷襲,更是引來了那位當時沒有麵戴鐵麵具的毀臉人。那一次,正是因為孫希平要與那些正道人士講道理,才會導致他的媳婦身死,兒子成為一個廢人。

    自此之後,他孫希平就不再與這個世界講道理。

    他孫希平的道理,就是看誰的拳頭硬。

    你們既然明麵一套,背地裏一套,偷襲我角鷹山是吧?

    可以。

    那我孫希平就與你們講一講道理,直入你們那些自詡為正道門派的祖宗祠堂,管你是老是幼,隻要是練過武的,就得接我孫希平一拳。

    什麽,你們不接拳?

    可以。

    那我孫希平就再與你們講講另外的道理。

    火燒祖宗風水祠堂,拳殺門派一幹老小,滿門皆殺。

    管你是否習武,既然敬酒不吃,那便隻管喝足了罰酒。

    大唐王朝是吧?

    天下九州是吧?

    我孫希平何處去不得?

    即便你逃遁去了大宋王朝,即便你隱匿去了西域,我孫希平一聲令下,天下九州一十二壇,所有魔教弟子出動,任你是天高皇帝遠,還是千年王八萬年龜,老子就算是天涯海角,或是九天雲霄,或是九幽地冥,隻要我孫希平一日不死,就算是掘地三千丈,也要將你們從人間打落陰冥,萬劫不複!

    即便我孫希平做了鬼,我也要拉上你們這些虛與委蛇之輩,與我吹上一吹那鞭笞魂魄的黃泉之風。(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