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新春開學季(2)(下)
字數:4718 加入書籤
nbsp; 第18章、新春開學季(2)(下)
原來,侯天天的爺爺也是小學校的民辦教師,後來,由於水平還是太差了點,幾次民轉公的考試都沒能考過,學校又取消了民辦教師的資格。所以,他爺爺也就回家來種地了,那些年,高考還是挺難的,侯天天的爸爸考了幾年也沒能考上大學,其實,在我們這沒能考上大學也是正常的事。
所以,他就也和其他人一樣出去打工去了,在打工的過程中,由於他人聰明又勤快,又喜歡學習,老板也挺喜歡他的,後來,就把他自己一個侄女嫁給了他,結婚後也來過我們這裏幾次,但還是不太習慣我們這裏的生活。每次來,就是三五天就走了,後來,就有了天天和雲雲,可卻在一次出海送貨的過程中,天天他爸爸就沒了。
半年後,天天他媽媽就把兩個孩子帶了過來,交給了天天他奶奶,說自己還要去外麵打工,然後就走了。幾個月後,就再也沒有她的消息了。
那個時候,天天的爺爺也已經過世了,家裏就隻有天天奶奶一個人,天天剛上初中,雲雲還上小學。開始,他媽媽也留了一部分錢給他倆作為學費、生活費的,後來,沒有了她的消息後,也就沒有錢再寄來了。堅持了幾年,不過,天天的學習一直都很好,可到高考的時候還是沒能考上,大家都勸他再去複習一年,他沒有去,也就跟著大家出去打工了。
其實,這幾年,他們家裏的生活費和他妹妹讀書的費用,基本就是天天打工寄回來的錢,要不是這孩子誠實,別人家這麽大的孩子出去打工,哪有錢寄回來,不要家裏再給他寄錢就不錯了,可天天這孩子卻可以養活了他妹妹和奶奶兩個人。”
江北雁聽著校長的講述,又想起了前天那個開著摩托車去接他的男孩,看著他那一臉幼稚卻又假裝成熟而不願別人叫他小弟弟的樣子,動作輕盈但卻說話老成,也許也是因為在這種家庭成長的原因吧。
兩人走著說著,就又來到了另外一個小村寨,這個村寨比剛才的村寨要小得多,走過去也沒能看到幾棟房子,可能也就有個三四十戶吧,看著那些房子,比起剛才的寨子來,又差了好大一截,還有一部分房子上還蓋著的是茅草,也有幾棟是蓋著木皮的(杉樹的皮子,晾幹壓平後可以用來蓋房子)。
“楊老師家就是這裏的,中間那棟稍微好一點的房子就是他家了。”校長對江北雁說。
“校長,我看這個寨子,比你們那邊還要差呢?”
“嗯,這個寨子是有點老火,有過一場火,十幾年都恢複不起來。”
“火?一個寨子?”
“嗯,十幾年前,也是這個季節吧,大家也是剛剛過完了年,大家都還在過年的熱鬧氣氛中,也不知是哪家不小心把火弄了出來,這個季節,我們這邊的房子都是木質的,都很幹燥,火一下子就從這家的房子裏竄了出來,接著就把旁邊的幾家也就燒著了,那時我們這裏連小型的公路都沒有通,根本就不可能聯係到消防車什麽的,隻憑幾個寨子的人力,而且遠處的幾個寨子,等人跑到這邊來的時候,火根本就控製不了了。所以,也就這樣一把火,餘下的也就沒幾家了。”
江北雁聽著,心裏也開始有點發緊,這些都是她原來都沒聽說的,現在一聽校長說出來,就跟恐怖片一樣,江北雁光聽著,腿都是軟的。
他倆首先來到了楊老師家,楊老師跟文天舉到另外幾個村寨去了,家裏隻有他愛人在,他愛人還是一身的本地少數民族打扮,說話也還以少數民族語言為主,努力地憋了幾句,大家聽了都覺得累,校長就幹脆跟她說起了本地語言。這樣,他們說什麽,江北雁就一句也吸不懂了。
她身邊還有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也穿著一件少數民族服裝。看來,楊老師可能結婚也還是挺晚的。其實不是,本來楊老師也不老,也就三十四五歲的樣子,隻是在家裏一邊教書一邊還要忙家裏的一些農活,看起來才顯得有點老而已。楊老師是正規的師範大專畢業,是當地定向委培生,所以一畢業就分回了這裏。他家還有一個男孩,是大的,現在已經上初一了,在縣裏,前兩天已經去報名了,寄宿,所以沒有回來。江北雁就過去跟小女孩玩,由於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楊老師和小女孩的哥哥都經常跟她一起說漢話,所以,小女孩說起漢話來比她媽媽要流利得多。
“小妹妹,你叫什麽名字呀?”
“我叫楊萌萌,你是老師嗎?”
“我是呀,你要跟我去上學嗎?”
“女的也可以當老師嗎?我爸爸是男的,才當老師呀!”
“女的也可以當老師的呀,要不你去學校,我教你,怎麽樣?看我有你爸爸教得好不?”
“我爸爸是教得最好的。”
“啊!爸爸教得最好呀?那爸爸在家教你嗎?教你些什麽呢?”
“教我讀字,教我數數,還教我唱歌呀?”
“那你唱一個爸爸教的歌給我聽聽可以嗎?”
“可以,但你、你不許笑。”
“啊,我不笑,楊萌萌唱吧!”
******
小燕子,穿花衣
年年春天來這裏
我問燕子你為啥來
燕子說
這裏的春天最美麗
******
“啪啪啪,噯,萌萌唱得真好!”江北雁鼓起了掌來,小姑娘一點也不生疏地撲進了江北雁的懷裏。
校長和楊老師愛人用本地語言交流了一會,其實他也是在問寨子裏孩子的問題,由於每年的情況都一樣,所以前幾天楊老師也在這邊的寨子裏作了一些調查,本寨子一至四年級適齡兒童共計24名,其中外出有9名,今年從外地轉來的有4名,所以今年需要在本村小學上學的孩子有19名。除了幾個比較固定的,通過楊老師愛人處得知,其他有幾個還要具體到他們家去了解一下。所以,校長和江北雁也就告別了楊老師愛人和小萌萌,到其他家去了。
通過調查,其他的孩子大部分可以保證按時入學,還有3個孩子,也是父母親過年也沒有回家,錢也還沒有寄回來,本來說是等過年加班後,連過年的加班工資一起多寄點回來,可一直到現在,老板都還沒發他們的工資,更別說加班獎金了。
校長又跟其中的兩個孩子的父母取得了電話聯係,對方也就直接地說了剛才的情況,也就在電話裏跟校長說,叫他先墊錢先給孩子報名、買書,等一發工資就馬上給家裏寄回來。還有一個家長,連電話也打不通。
“校長,現在學校不是都免學費書本費了嗎?也要不了多少錢呀?你每年都要這樣的墊錢嗎?”
“唉!課本費等的是已經免了,但其他的一些作業本費呀,書包呀,體育器材呀,粉筆和學生用紙呀,還是要有一點雜費的。每年也就這樣呀,鄉裏鄉親的,都說到這了,也不能光為了幾個學雜費耽誤了孩子呀!”
“那要是到時他們真沒錢呢?”
“有就給唄,沒有就又再拖一年兩年唄。我這都還有孩子出去了四五年了,都還沒能把當時的學費還清的呢。”校長苦笑著說。
轉了一圈,時間也不早了,江北雁和校長就慢慢地往回走了。
另一邊,楊教師和文天舉那邊的情況也基本一樣,但今年流失的學生還是有點多,好多都是父母過年回來後都帶走了。
其實這也是校長他們最擔心的問題。按理說,父母親能把自己的孩子帶走帶在自己身邊,又能把他們送到合適的學校,那是再好不過的了,可往往就不是象他們想像的結果那樣,以前也遇到過,還不到半個學期,父母就又把孩子送回來了。
好多情況也就像剛才說的,父母沒錢就跳廠,一跳廠又更沒錢,所以,第一個放棄的就是孩子上學的問題。跳得遠的話,原來的學校就上不了,你半途去找任何一個學校,人家都為難,更何況你本身就是打工工人的孩子,這荒半年那荒幾個月的,到了學校根本就跟不上進度,又要拖人家班級的後腿。所以,所有的教師和學校都不想收這樣的學生。然後,沒辦法,父母又才把孩子帶回來,回來也是個大問題,到時,課本沒了,前幾個月的課也跟不上,孩子就更不想學習了。
一天轉下來,擺在江北雁麵前的都是新問題,有些是她以前重來都沒聽說過的問題,她原來隻是想著站在講台上,認真地跟孩子們上課就行,卻不知道,在她走上講台之前,還有這麽多的事情要去做,要去考慮。
看來,江北雁的思路又要重新地去整理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