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商量

字數:6099   加入書籤

A+A-




    

    

    雪花飄飛中,大秦成武七年年關終於到了。△↗

    瑞雪兆豐年,對於將要到來的大秦成武八年,算是個好兆頭。

    長安晉國公府,張燈結彩,炮竹聲聲,歡度佳節。

    和往年一樣,晉國公府的主人們吃了一頓熱熱鬧鬧的年夜飯,然後守歲,到了第二天,打掃庭院,準備接待客人。

    今年上門兒的客人明顯不如往年多,成武七年的動蕩,讓大家都安分了不少。

    不過對晉國公府而言,影響不多。

    大人們不能走動,子侄之類的可以。

    所以,今年各府來往的,多數都是些年輕人。

    這樣一來,晉國公府長子趙君玉就忙的有些過頭了,焦頭爛額之餘,也顧不上再想東想西,隻想讓這個年趕緊過去為好。

    皇宮夜宴擺在了這月十四這一天,趙石這回沒能逃脫,隻能到皇宮赴宴。

    席間,君臣大多都在暢想著成武八年,並在為皇帝陛下唱讚歌,這場夜宴也誕生了不少宮廷詩詞,順便給成武七年畫上了一個句號。

    一夜歡飲,君臣盡興而散。

    然後就是正月十五,上元佳節。

    這次皇帝陛下沒再僑情,著人在內城很是布置了一番,並取消了宵禁,錢都在皇家內庫裏出,算是普天同慶之意。

    這次上元佳節很熱鬧,誕生了多少才子佳人的故事趙石不知道,他知道內城晚上發生了幾起火災。

    死傷了些百姓,意願是好的。但成武一朝開始到現在。就沒這麽熱鬧過。大家都顯得有些準備不足,當然,長安城百姓們的熱情,也出乎了人們意料之外。

    趙石沒親眼看到,隻是事後聽聞,當晚,長安百姓,扶老攜幼。齊到長安內城觀燈,摩肩擦踵,擁堵的厲害。

    所以,死傷多數踐踏所致,被正經燒死的人,沒幾個。

    不過這不關趙石的事兒,按照往年慣例,晉國公府的人不會去湊這個熱鬧,府中花燈就看不過來。

    而且,女人們在這個上麵弄的很細致。燈謎,投壺之戲等那就不用說了。最後還評選了一下,誰或者誰家的花燈紮的最好看,最別致什麽的,熱鬧之處,並不比外間少上半點。

    這次趙石也沒閑著,陪著妻妾老娘在府中著實遊逛了一圈。

    說實話,這座府邸已經在他名下很多年了,但有些地方他竟然頭一次看到。

    他自己還在想,這府邸真是不小,當年進到裏麵的時候,好像沒這樣的感覺啊?

    實際上,他這座府邸,除了三王府那邊兒幾座皇室府邸外,長安城中,能比這裏大的,真心不多。

    上元佳節一過,長安城也就算回到了正軌。

    官員們都開始到衙視事,趙石也不例外。

    早朝站班,然後便回到樞密院,跟張承,種燧,張方重,楊勝幾個人碰麵商量了一下。

    四位樞密副使,一位樞密使,這在樞密院算得上是前所未有的局麵,但除了張方重以外,其他幾個人,都算是趙石舊部。

    而張方重又是趙石親自舉薦,才進的樞密院。

    這麽一來,有趙石在,樞密院的氣氛還算和諧。。。。。。

    各人職司,其實都已經確定了下來,按照趙石看,如果外麵有六部之稱的話,那麽在樞密院,就是小六部。

    差不多都是按照六部之職,設定的各人值守。

    張方重權責最輕,沒辦法,就算趙石舉薦了他,旁人也明白,這位和晉國公幾乎沒什麽關聯,更非其門下。

    照顧著趙石的麵子,沒受多少排擠,就算不錯的了,還想爭權,估計連他自己都沒想過。

    所以,跟兵部文書往來的事情,都都歸在了他這裏。

    好在,沒怎麽欺負人,不然的話,他隻要稍微露出點不滿,或者野心來,估計樞密院和其他各部打交道的事情,就能一股腦都堆在其人頭上,那樣的話,壓也能壓死人了。

    而幾個人商量的,其實還是今年樞密院的重點應該放在何處。

    最終的結果,也沒出乎意料之外。

    一個就是各地禁軍的整編,去年實際上大致已經做的差不多了,今年需要做的是細致工夫。

    不要以為,軍隊的整編會一揮而就,這可能會拖上幾個年頭,甚至在十年開外都說不定。

    無數的細節,需要完善,無數的瑣碎,需要處理,裁軍,僅僅是第一步。

    種燧再次提出,想要在軍中設立從上到下的類似於都察院那樣的衙門的意圖。

    趙石知道種燧的心思,但。。。。。。如果說去年他還支持的話,今年他的想法就變了。

    之所以他在成武七年的時候,曾屢屢有這樣的建言,還是因為形勢使然,既然鬥起來了,就別講什麽情麵,進攻才是他最喜歡做的事情,無論是軍中,還是在朝堂之上。

    但現在嘛,時過境遷,他覺得這個想法已經有點不合時宜了,因為他不認為在樞密院聲勢大漲的今日,還能從吏部那裏奪取這樣重要的權責,也多數不會再得到皇帝陛下的支持,樞密院一旦提出來,會遭到中書那邊的嚴詞拒絕不說,也很可能引發第二次文武之爭。

    這在成武七年的動蕩之後,是極為不妥當的做法。

    而種燧之所以如此熱衷此事,在趙石看來,還是求樞密使之位不得,想要借機取得些補償,也好在日後,跟張承分庭抗禮。

    趙石不鬆口,這事注定不會有什麽結論,樞密使張承更不會極力去推動這樣的事情。

    沒有得到回應,種燧心中多少有些不滿。

    但他知道,這主意本就是自己這個妹夫提出來的,如今卻又含含糊糊,定有因由,隻看過後這個解釋能不能讓他滿意了。

    不滿意的話。。。。。。。。嗯,他也沒轍。

    在爭奪樞密使之位的時候,他便明白了,這些年,他一直能從妹夫這裏借力,是因為他沒碰到什麽旗鼓相當的對手。

    一旦遇到張承,他也就明顯感覺的到,他竟然有點力不從心。

    他現在有時都有點懷疑,若是沒有這麽個妹夫,他是不是能走到今日一步。

    結論無疑令人沮喪,種氏能有今日,多虧有了這樣一個女婿,若沒有趙石,看看今日折家淒涼模樣,就能看到種氏的下場了。

    再者說,當年種氏比折家其實還要慘上幾分。

    所以啊,這事過不了趙石這一關,那麽此事也就無從談起了。

    對於趙石的反複,他有點不滿,更多的其實還是無奈,甚至有點灰心。

    種燧受挫,接下來就是張承的專場了。

    當張承回京入樞密院的時候,趙石就知道,他的野心很大,而且,政見非常鮮明。

    其實,當時趙石就有點懷疑,這位正經出身當年西軍的大將,是因為延州鎮軍的補給,常年不怎麽充足,而多年怨念所在,才弄出來那麽大一篇文章。

    如今看來,這懷疑也不算無的放矢。

    他著眼之處,就在如今大秦的後勤補給上麵。

    他對大秦現在的弓弩,刀槍以及盔甲,都很不滿意。

    當然,他對軍隊整編,同樣熱衷,當初和趙石商量的時候,後勤輜重隻是一個方麵罷了。。。。。。。

    而現在,因為種燧的原因,他還算有著克製,隻拿出了這個來做文章。

    不過,當他的樞密使之職越來越穩固之後,會做些什麽出來,就很難預料了。

    無疑,新上任的樞密使大人,是野心勃勃之輩。

    張承說了很多,但在趙石看來,重點其實就一個,工藝。

    沒有工藝的提升,張承所說的一切,都無從談起。

    而張承明顯知道自己在說什麽,所以,他最終提出的解決之道,就是工匠。

    工部的匠作監,在他看來一無是處。

    這麽多年下來,能與西夏相持,秦軍確實有著裝備上的優勢,這個自不待言,但這遠遠不夠,在同等兵力之下,當年延州鎮軍也很難戰勝西夏精銳。

    碰到了西夏鐵鷂子,秦軍的傷亡更是極其慘重,所以說,秦軍裝備就算有優勢,也極為有限。

    趙石非常讚同張承所言。

    確實,匠作監那幾頭人,想要研製出更精良的武器來,還真是難為他們了。

    他們也就是給皇宮添磚加瓦的料兒,還不如他們設在軍中的匠人來的有用一些。

    張承的意思是,由朝廷出資,於秦境之內的通城大邑設下匠作司,征募天下巧匠入內,為秦軍製作出更精良的武器。

    這事不用問了,自然由工部和樞密院同管,也當然以樞密院為主。

    比較純粹的軍人思維,一切都已戰爭為主題。

    趙石自然很是支持,張承投桃報李,也舊事重提,想讓國武監合並了匠作監,來主持此事。

    不過,幾個人其實都明白,工部的匠作監不是那麽好吞下去的。

    那裏不僅僅是為軍人們提供武器,而且他們還要在建築,道路,溝渠等等方麵,起著無法忽視的作用。

    可以說,匠作監下麵的產業,就算不屬於匠作監,都在工部和戶部名下,但實際上,匠作監就是他們的頭兒。

    想要徹底吞下匠作監,完全不可能,最好的結局,就是從上麵弄一塊下來罷了。(未完待續請搜索飄天文學,小說更好更新更快!(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