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字數:4841 加入書籤
沉吟間,陳老太爺早親自引著那位太醫院的胡太醫進了閨房。馮氏與陳氏及房內大丫鬟且避了出去,隻留兩個未留頭的小丫頭子在旁伺候茶水。
胡太醫偏坐在床榻前的一張小杌子上,手搭著二姐兒的手腕兒,凝神診了數息,又摸了摸頭,叫二姐兒伸出舌頭來瞧一瞧。因笑道:“不過是外感內滯,偶著了些風寒。又受了一番驚嚇,且有耗思太過之象。倒也不是什麽大病,吃兩劑藥發散發散就好了。”
頓了頓,又笑著囑咐道:“飲食上須得清淡些兒。倘或能狠下心來靜餓兩頓更好了。”
說罷,又執筆研墨寫了道方子。陳老太爺接過細看時,隻見較之前那位郎中的方子相比,添添減減多了幾種安神定氣的藥,又少了幾味烈性藥,分量也較先前減了兩分。那胡太醫便笑道:“姐兒身子結壯,按著這方子吃,不過三五天就能痊愈了。隻一點,姐兒小小年紀思慮太過,還須得家人從旁勸慰提點些才是。”
有道是慧極必傷,情深不壽。二姐兒在花燈節上智鬥匪類,巧回聖垂之事早已傳遍京都。因當夜之事千回百轉,曲折離奇,且事涉當今聖人與諸位皇子,著實太有談資,甭說花燈節上的遊人回家後口口相傳,就連那些說書唱戲的都要編出些花樣兒來傳唱一番。胡太醫在太醫院當差,消息自然比旁人更靈通。這些街知巷聞且又關乎皇室的逸聞他又豈有不知的。
胡太醫之前也曾想過,二姐兒小小年紀有如此膽識口齒,必定是個少年早慧的主兒。可今兒診過脈息方知,太早慧了必定耗心費神,也未必是件好事兒。
陳老太爺聽著胡太醫的提點,不覺感激的拱手道謝。就著二姐兒的事兒又問了些家常保養之道。胡太醫是得了太子的吩咐過來施恩送情兒的,自然對陳老太爺是知無不言。兩人你來我往又寒暄了好些話,直等茶過三巡,胡太醫便以回太醫院複命為由,方才告辭。
這裏且說陳府眾人得了胡太醫的醫囑——按方抓藥且不必細說,飲食清淡也情有可原。畢竟二姐兒鼻塞聲重,咳喘不止,也吃不下葷腥油膩的。清粥小菜也還對付了。
可那靜餓兩頓的吩咐卻叫二姐兒著實吃不消——本就身子不爽,還不給飯吃,那遭罪的滋味兒,甭提了。
這廂二姐兒叫苦連天,隻覺著腹內空空,兩眼昏花冒金星,肚子骨碌碌直叫喚,渾身酸軟乏力,整個人昏昏沉沉,也不知道是餓的,還是病的。偏多吃了胡太醫開的幾幅湯藥,這兩日倒是不再咳喘不止,連燒也退了。喜得陳氏等人口內直喊菩薩,越發將胡太醫的交代奉為圭臬——原是心疼二姐兒的緣故,隻想靜餓兩頓便罷,這會子也不管二姐兒撒嬌賣癡的嚷嚷著餓,執意斷了二姐兒的飯食,每日仍舊給些米湯吃。
恨得二姐兒牙根兒癢癢,口裏不敢說什麽,心下卻暗自咒罵那胡太醫胡子一把不幹人事兒,竟變著法的折騰人。因又想到胡太醫原是太子派了來的,不覺連太子都悄聲罵了幾句。
被二姐兒暗搓搓咒罵的太子殿下可不曉得這一樁緣故。這幾日因著馮四拐子一案,朝中頗有一等言官禦史,也不知受了誰的指使,一麵彈劾他禦家不嚴,以致市井無賴都敢假托聖名欺壓鄉裏,魚肉百姓,拐賣人口,一麵又彈劾朝中某些大臣收受賄賂,藐視國法,乃至賣官鬻爵,上下其手……看似後者與他並不相幹,實則那些言官彈劾的都是他門下中人,或受他舉薦的朝臣,種種舉措讓太子未免焦頭爛額,頗有應對無暇之意。
太子知道,有關馮四之事,隻不過是個引子,甚至那些朝臣彈劾他門下的臣子貪贓受賄,也斷然不是存著甚麽忠義公正之心。畢竟朝局時政如此,當今對待老臣的態度更是優容寬待,倘若不懂得和光同塵,恐怕連事情都沒辦法做——在太子看來,一個當官兒的,如果連事情都做不好,名聲再漂亮,也不過是塊又臭又硬的茅坑石頭。
有他寧不如沒有。
況且就算不說本朝,從古至今,真正能做到兩袖清風的賢臣又有幾個?
所以太子並不把那些個彈劾他門下朝臣貪汙受賄的折子當回事兒。太子殿下心如明鏡,這些個言官——或者說是他們背後的人,之所以在此時發難,想要的不過是汙了他的清名,斷了他的膀臂。最好能叫聖上對他失望,隻要他這做太子的失了聖上眷寵,下剩的幾個弟弟就更好蹦躂了。
所以這幾日朝上的風波,與其說是有人趁機發難,不如說是他下頭那幾個弟弟共同在推波助瀾,樂見其成。而支持太子的朝臣雖然反應迅速,也從旁尋了另外幾位皇子的弱點反擊回去,可終究失了先機。未免給聖人和滿朝大臣留了個“應對不暇”及“失察”的印象。
正如螞蟻潰堤的道理一般,一隻瘋狗亂吠不值什麽,可若是亂吠的瘋狗多了,縱然咬不到人,也會使人心浮氣躁。倘或因此失了謹慎機警,一時不查被人算計了,那就不妙了。
太子一想到這些,未免疲乏的以手按了按眉間。端然坐於案前,竟然有種四麵受敵的錯覺。想了想,又忍不住自嘲自歎,所以說身處太子這個位置,對上要防著陛下聖心難測,對下更要防著諸位兄弟狼子野心,倘若不是心神堅韌,手段玲瓏,恐怕也是斷然坐不穩的。
這麽說來,他能安然無恙的做了三十來年的太子,真是不容易。
太子這廂正自顧自的開解自己,太子妃袁氏帶著貼身丫頭進來了。將一個朱漆填金嵌螺鈿繪山水人物的食盒擺到桌案上。掀開盒蓋,從裏頭捧出一碗熱氣騰騰的蝦丸雞皮湯,又端出一碟雞髓筍,一碟胭脂鵝脯,一碟顏色清白的柳芽拌豆腐,並一碗碧瑩瑩的綠畦香稻粳米飯,笑向太子道:“我瞧著殿下中午沒怎麽動筷,想是飯食不合口味。這是我親自下廚做的,殿下好歹嚐一些罷。”
太子妃袁氏,嚐在閨中時,甚好口腹之欲。其父袁少維也好此道,因而父女二人時常下廚鼓搗些新奇菜饌。袁少維還因此事被某些閑的牙疼的言官禦史彈劾過,說他“為官不尊”。這件事就算不是滿朝皆知,十停人也有八停人是知道的。
所以袁氏這會兒說是親自下廚,必然是親手炒出來的。而並非那些獻媚邀寵的姬妾假托廚娘之手做出來的。
既是太子妃的心意,太子殿下少不得領受。就著湯泡飯,略略吃了一碗。太子妃守在一旁,窺著太子的神色,不緊不慢地勸諫了一些話。剛說道多虧了陳家人叫破拐子行徑,方才有趙弼和帶著錦衣軍查抄拐子窩,解救了無數小子丫頭,這也是活人無數的好事兒。至少百姓們都感念殿下的恩德,因而朝上的一些風言風語,倒不必聽進耳中。便有琦蘭苑的婢子奉命來傳話兒,隻說馮才人病了。
馮才人便是前文中提過的拐子馮四的親妹子馮媚兒。從前馮媚兒得寵的時候,經常裝病邀寵。太子並非不知,卻樂意同馮媚兒心照不宣的來些花樣兒。
這會子太子正在氣頭上,剛剛吃了碗飽飯略覺鬆泛些,馮媚兒便來撞槍、口。太子斷然沒了往常憐香惜玉的小心思,心下更覺膩歪。他頗為不悅的皺了皺眉,撂下碗筷徑自說道:“孤又不是太醫,她既病了,宣太醫便是。又來問孤做什麽?”
那小丫頭子被問的啞口無言,忙低頭裝啞巴。
太子妃不著痕跡的勾了勾嘴角,眼中飛快的閃過一絲輕蔑。那小丫頭子眼見討不著好兒,忙磕頭欲退。剛徹身時,隻聽太子又說道:“慢著。”
那小丫頭子忙低眉斂目的立在原地。太子沉吟了一會子,方道:“既是病了,就好生靜養罷。傳孤的話,宮中貴人多,倘或因此沾帶了別人,反倒不好。還是搬出去,甚麽時候好了再回來。”
一句話宛若晴天霹靂般,登時嚇住了書房內的人。太子妃是先驚後喜,那小丫頭子卻怔怔的不知該怎麽辦了。
一時又有胡太醫回來複命。太子妃是知道胡太醫被太子派到陳府上看病之事的。雖心下對外間瘋傳的二姐兒鬥匪一事頗為好奇,可當務之急卻是安排好馮媚兒。
因笑向太子告辭。逶迤回至房中,隻見奶母秦嬤嬤麵上掩飾不住的幸災樂禍,忙到跟前兒來討太子妃的示下。
太子妃便笑道:“這是太子殿下的意思,連我也無能為力。隻好吩咐底下人好生當差,將馮才人慣用的細軟日常之物全都打點齊備了,一同送出去。免得旁人誤以為太子殿下是刻薄之人,苛待姬妾。”
頓了頓,又道:“你去琦蘭苑時記得寬慰馮才人幾句——殿下也不是就此厭了她,隻是她身上不好,恐沾帶了旁人,所以才不許她在宮中的。叫她才別苑時好生靜養,等養好了病,便能回來。”
秦嬤嬤站在一旁,滿麵堆笑的稱是。又笑道:“這也是娘娘寬厚仁慈。倘若是旁人,早趁此機會行雷霆之手段,哪裏還容的她借病生事,邀寵獻媚的。”
太子妃仍舊是溫婉的笑,因說道:“我也不是為了她,不過是看著殿下罷了。待會子石榮來了,也得好生勸慰一回。他是殿下的奶兄,從小兒跟著殿下一起長大的。別為了這麽個人,竟生分了。”
秦嬤嬤仍舊唯唯應是。又問及馮才人所出的小郡主——
太子妃便笑道:“她不是常說慈母情懷,離不得女兒麽。既然如此,便叫小郡主跟著馮才人去別苑罷。但願她的病能因此好的快些兒。”
秦嬤嬤恍然,忙笑著奉承道:“娘娘真真是慈善人兒。”
太子妃笑了笑,意有所指的道:“如今時氣不好,可叫別苑伺候的人當心。倘或照顧不周,使得小郡主病了,我可不依。”
秦嬤嬤聞言,忙笑著應是。口內隻說“娘娘放心,老奴必定吩咐妥當了。不叫娘娘操一點子心。”(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