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倒黴催的
字數:4195 加入書籤
畢澄的別墅是租的,三層西班牙風格獨棟帶地下室,前後花園麵積堪稱遼闊,兩者相加足有五百多平,如果放在距離市區稍微近點的地方,租金絕對不下兩萬五,但畢澄每月隻需掏六千大洋,就因位置實在太偏,幾乎已經跨到魔都與姑蘇城的交界線上,當初也不知是哪位對國內房地產過於樂觀的專家選的址。
正因如此,整個別墅區根本沒幾戶人家常住,物業保安基本就是個擺設,凡事都要提前電話預約才行。不過周圍風景不錯,四周都是稻田藕池和一些大大小小的池塘,很有點江南水鄉的韻味。
這套別墅本來一直荒廢著,滿院的雜草。其實畢澄搬過來沒多久,當初隻為給煤球找個可以歇腳撒歡的地方。
畢澄下班回家的時候,院子裏已然草齊地平,滿園散發著剛剛割過的特有草香,原本雜亂不堪的客廳也換了模樣,幹淨,清爽,井井有條。一縷香氣悠悠飄來,畢澄被引入廚房,整潔的案幾上,四碟小菜整整齊齊的擺著,煤氣灶上還座著一鍋咕嘟作響的雞湯,畢澄心頭一動,竟然突然有了點家的感覺。隻是不見了黃峰。
聽到屋後有動靜,畢澄隨即出門,轉到屋後花園,便看到黃峰正跟小黑馬呆在一起,牆角處的馬棚裏已經搭起一個架子,一口嶄新的石槽放在上麵,石槽裏攤著一堆鍘碎的青草,旁邊的一隻鐵皮水桶裏,清水也已注滿。
見是畢澄,黃峰立刻站直,眼裏含著笑,卻不說話。
“我可不是讓你來當保姆和花匠的,沒必要幹這些,隻要我不在家的時候照看一下煤球就行。”這些活都沒有交代過,但黃峰都自覺幹了,畢澄心裏一熱,不由說道:“再說了,就咱倆老爺們住,房子也用不著這麽幹淨!”
“幹慣了!”黃蜂說完之後想了一下,接著道:“畢總……”
“打住!什麽總不總的,對了,你多大?”畢澄問道。
“二十五,屬馬!”黃峰的回答仍舊簡潔。
“我屬龍,比你大兩歲,這樣吧,你以後喊大哥吧!”雖然才認識不久,但畢澄打心眼裏喜歡黃峰的實在和幹練,於是說道:“屬馬,怪不得你跟煤球這麽熱乎呢,看來是找對人了!”
“不行不行,這不合規矩!”黃峰輕聲說道。
“什麽規不規矩的,哪來這麽多講究!其實我也是窮小子一個,這別墅也是租的。”畢澄說道。
“那好吧,大哥!”黃峰輕輕喊了一聲,卻又說道:“你看我的工資能不能還是兩千五,您看就這點活,怎麽能值五千?”
“兄弟,有你這句話就夠了,五千已是給少了,再說了,這個工資哥哥現在還能給得起!”畢澄這半年多在拍賣公司工作,所聞所見無非是些開口錢閉口錢的討價還價,但都是想著多要,從沒人讓少給點的,此時聽到黃峰這麽說,鼻子就有點發酸:“走,咱吃飯去,順便給我說說你的事……”
其實,黃峰的身世跟黃峰的性格一樣簡單。
黃峰來自一個偏遠的滇南小鎮,上推幾輩都是茶馬古道上的馬幫,父親也是如此,窮走夷方,運鹽販茶,隻是在一次走馬途中路遇雪崩,摔斷了一條腿,還落下渾身的風濕,隻得拿出僅有的一點積蓄在小鎮街邊開了家雜貨鋪,聊以養家糊口,母親則是父親從路上帶回的藏族,長年累月給人當保姆,一家人日子過得清貧拮據,隻能說勉強活得下去。
黃峰讀書不行,於是高中還沒畢業就當了兵,祖輩遺傳的強健基因和冷靜因子終於找到用武之地,新兵連剛結束,黃峰便被選進軍區特種大隊,數年磨礪,兩期士官,帶了幾茬新兵,當了幾年教員,黃峰卻拒絕了珍貴的三期士官名額,突然選擇了退伍,因為黃峰覺得扛槍不打仗就是浪費國家資源。雖然身手了得,但黃峰骨子裏的正直讓他幹不了看場子當保鏢之類的行當,於是來到魔都之後老老實實的當了個普通保安。即便這樣,這個屈才的飯碗還是被自己的正直打碎了。
無論如何,被人開除總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何況還是因為自己的緣故,畢澄覺得對此負有直接責任,隻是黃峰不以為然:“大哥,我說過了,這事跟您沒關係,咱不說這些了,還是談談您吧,您看您混得多好,這麽年輕就拿高薪住別墅了!”
“嗬嗬,兄弟別這麽說,其實我跟你差不多,都是苦命人家的孩子,有段時間甚至混得比你還慘,隻不過剛剛走了點****運罷了!”畢澄笑笑,端起酒杯,與黃峰碰了碰,接著便一飲而盡。
畢澄雖然有個脫俗不染的好名字,卻是從一個土坷垃遍地的正宗農家爬出來的,平生第一次出遠門就是去那個號稱九省通衢的中部城市上學報到,那時的畢澄不管是打扮還是神情,都可謂土到了家,普通話也不會說,一口家鄉土話愣是讓班裏的女同學至少笑了倆月。
畢澄自幼頑皮,正經課本看不進去,卻酷愛武俠,尤其是金庸的小說,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外加越女劍,十五部小說一本也沒落下過,腦子裏整天琢磨的不是深山偶得的武功秘籍,就是幽穀獲傳的天賜神功,因此學習成績自然好不到哪兒去,等到開竅知道學習的時候,高三卻已過了一半,因此能考上這個位於江城的二本院校已是上輩子燒高香的造化了。
但畢澄不曾想到,大學生早已不是什麽金字招牌,現在的通行規則是畢業即失業,尤其是高校擴招之後,大學生研究生滿天飛,走在路上一不小心,就可能踩了博士後們的腳後跟,再加上曆史學專業過於狹窄,像畢澄這樣連村長親戚都沒有半個的平頭百姓子弟,別說博物館文化局之類的機關單位根本不用惦記,就連應聘個初中曆史老師也是難比登天。
繼續考研?似乎更像個笑話!家裏供畢澄上學已經欠了一屁股債,畢澄就是想考也沒條件,更何況畢澄覺得已經虧欠父母太多,再向家裏伸手就連自己都瞧不起。無奈何,畢澄隻能先養活自己。
好在從小也算苦孩子,畢澄對工作不挑不揀,有啥幹啥。畢澄先是通過一位老師介紹,去了位於內蒙的漢代古墓搶救發掘現場去當助手,名雖好聽,但實際上就是個高級民工,挖坑擔土、抬古屍、錄冥器,樣樣都得幹,除了份內工作之外,為了多掙點錢,畢澄還自告奮勇在墓室裏守夜值更。那時正值嚴冬,蒙古高原又屬苦寒之地,滋味如何可想而知,但畢澄硬是用一條被子加一件軍用大衣在臨時窩棚裏熬了四個多月。但這樣雖然辛苦卻還有錢拿的日子,也隨著春暖花開後的發掘完成而一並結束了。
一番思量之後,畢澄揣著好不容易攢下的八千塊錢去了帝都,前一分鍾自覺還是有錢人的畢澄,一問帝都的租房價格,差點沒嚇個跟鬥,多虧有個叫耙子的發小在帝都南郊城鄉結合部租了一間房,畢澄這才有了落腳的地方。
人活著總要吃飯不是?聽從耙子的餿主意,畢澄從水碓子圖書批發市場進了一批曆史傳記和勵誌類書籍,隨後就在地下通道裏擺起了書攤,倒也能賺幾個嚼穀錢,隻是好景不長,四處打遊擊的畢澄還是沒能逃過正規軍的全天候圍剿,連書帶攤都被城管沒收了。
折了本錢的畢澄隻能去打工,可這年月的老板們寧可用初中沒畢業的夥計,也不願招收懷揣大學文憑的天之驕子們,誰叫現在的大學生們大多是些脾氣大本事小的主兒呢!即便好不容易找個工作,也一般是臨時性的。但畢澄不計較,於是在書展上當過臨時員工,送過圓通快遞,還在餐廳幹了一陣子外賣送單。
總算老天開眼,一個經常讓畢澄送外賣的當鋪老會計覺得畢澄手腳麻利辦事周到,又是學曆史專業的,送外賣實在有點可惜。於是在一次當鋪夥計出缺的時候,老會計便給經理推薦了一下,一番像模像樣的麵試之後,畢澄就有了固定工作。隻是當鋪這一行講究經驗傳承,沒幾年曆練是甭想上櫃的,畢澄隻能先從搬貨倒水之類的雜活累活幹起。
但畢澄知足,尤其是經曆過找工作的諸般曲折之後。更何況,這個當鋪也算是有點年歲的老牌當鋪,並不收那些雜七雜八的破爛玩意,而是專收玉器珠寶、文玩古董之類的值錢物件,俗話說的好,亂世買黃金,盛世藏古董,現在社會上收藏熱潮不是正在大湧特湧嗎?因此畢澄看好這一行的前景,而且在這裏工作,還能學到不少鑒定知識,自己隻要用心肯學,誰又能擔保自己熬不出一絲半星的命運曙光呢!
畢澄覺得自己的黴運該結束了!
隻不過,畢澄又錯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