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章 九層妖樓

字數:3321   加入書籤

A+A-


    “福爾摩斯啊!”一個清脆的女聲突然從畢澄身後傳來,畢澄轉過身,便看到米莉正一瘸一拐的向這邊走來,“沒想到小畢同誌竟還有神探的潛質,真沒看出來!”

    “我哪是什麽神探啊,隻是把這些蹊蹺事聯係在一起想想罷了。”畢澄被誇的有點不好意思起來。

    “嗯,小畢這番分析確實有道理,那我們豈不是仍在這夥人的監視之下?不行,我們要趕緊加快發掘進度。”譚老聽完微微頜首,隨即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於是立刻要求考古隊馬上動手。

    本以為空走一趟的考古隊眼見柳暗花明,早就憋著勁準備大幹一場,此時聽到譚老一聲令下,便立刻按照各自分工,分頭忙碌起來。

    時間緊迫,畢澄也不好意思閑著,就準備把耙子和黃峰一起叫過來幹活,黃峰還好,一叫就到,隻是耙子毫無反應。畢澄索性也不管了,立刻請陳領隊分配任務。

    黃峰負責在墓室上方挖土,畢澄則被分配去配合墓室外圍挖掘,因為譚老說吐穀渾墓葬一般有在墓穴四周設置祭祀坑的習慣。

    畢澄立即照辦,隨即跟著一位戴眼鏡的賀姓考古隊員拿著洛陽鏟四處探查,然後對洛陽鏟帶上來的泥土進行分析,小賀雖然年輕,卻已得到譚老親授,經驗很是豐富,四麵開花的幾十鏟下去,便基本確定出一條環形祭祀坑的位置範圍。

    小賀隨即喊來幾個民工,開始向下挖掘,大約挖下半米之後,一具動物骨骸便從泥土中顯露出來,根據小賀的判斷,這是一具犛牛骨骸。已經有了收獲,大家幹勁更足,不大會功夫就清理出一段三米多長一米多寬的環形深溝,裏麵堆滿牛、羊、馬、駱駝等家畜的骨骸,這些骨頭排列整齊,首尾相接,又相互層疊,畢澄數了一下,隻是這不長的一段殉葬坑裏麵,就有二十多具家畜遺骨。小賀據此判斷,這應該是一個級別很高的吐穀渾墓室,說不定會是一座晚期王墓。

    畢澄雖然吃驚於殉葬坑中動物骨骸的密度,但對小賀判斷有點不信,說道:“王墓怎麽會這麽小的規模,起碼要幾百米見方的空間吧,你看現在就是加上殉葬坑在內,整個墓葬的麵積也不過一百平米。”

    小賀對畢澄的反駁一點也不生氣,用手背將眼睛往上托了一下之後說道:“你說的沒錯,按照在都蘭縣發現的吐穀渾王陵來看,規模的確很大,就拿一號大墓中的九層妖樓來說吧,東西長五十五米,南北長三十七米,金字塔形的墓穴總高也達到三十三米,確實氣勢恢宏。但那是吐穀渾鼎盛時期建造的,咱們現在所處的位置卻是吐穀渾將要被吐蕃滅國前的最後定居點,此時的吐穀渾早已是苟延殘喘,哪還有能力修築大規模的墓葬啊。不過有一點倒可以肯定,吐穀渾三百年經營絲綢之路南部支線的財富一直還沒找到,據說可能帶出了都城,說不定就在現在咱們的腳下呢!”

    小賀的解釋很有鼓動性,不光畢澄來了興致,就連一旁負責擔土挖泥的民工們聽完之後,也是掄開膀子不惜力的猛幹。

    沒過多久,一陣歡呼聲從墓葬發掘中心傳來,畢澄趕緊跑過去。

    原來,考古隊清理完表麵的封土之後,一個用石條砌成的尖頂便露了出來,再往下挖,一層排列整齊的金黃色柏木條隨即出現,而且墓室越往下越大,從此時看上去,竟有點金字塔的味道。

    譚老細細看過之後,便立刻做出金字塔墓室的結論,而且說不定會跟那座著名的“九層妖樓”形製一樣。這樣的發現自然大快人心,一等譚老話音落下,人群中就傳出了鼓掌聲。

    果然不出譚老所料,再往下挖出兩米之後,金字塔形墓室的輪廓更加明顯,而且似乎是一層石室夾著一層黃色柏木的形式。

    畢澄不明白柏木的用途,便向譚老求教。譚老難掩激動之色,話音中略帶顫抖的說道:“這些柏木就是黃腸題湊啊,而這黃腸題湊原是西漢時期天子才能享用的最高規格,雖然以後這種形製略有降級,但最低不過諸侯王,否則就是逾製,那是要殺頭的!”

    畢澄還是不太明白,繼續問道:“吐穀渾不是草原國度嗎,那中原的黃腸題湊為什麽會出現在這裏?”

    譚老解釋道:“漢人建立的各代中原王朝一直都是周邊各國的學習對象,遠有琉球倭奴派使學習,近有高麗新羅附庸效仿,這吐穀渾也不例外,從服飾飲食到墓葬規儀,無不趨同仿效,因此這黃腸題湊出現在這裏也不算意外,更何況這種特殊規製早已在吐穀渾王陵的九層妖樓中出現過了!”

    “還真有九層妖樓啊?”畢澄本以為小賀隻是胡吹,不想譚老又一次提到了這個名稱,於是禁不住問了出來。

    “怎麽沒有?但都蘭那座九層妖樓規模極大,出於保護文物的目的,到目前隻發掘了第一層和第二層,即便這樣,裏麵出土的各類文物已是令人震驚了。”譚老講台站慣了,此時很願意為畢澄釋疑解惑,於是接著說道:“眼下這座金字塔形的墓室雖然規模小了許多,但通體石砌加黃腸題湊的形製,似乎又精致了不少,這說明墓主人的身份一定很高。”

    這時,袖珍型的九層妖樓已經見底,一座足有七八米高的方錐形金字塔建築已然現出原形,陳領隊早已對墓室中的文物有些迫不及待,因此前來請示是否現在就打開墓室。

    譚老似乎有些猶豫,但想到那夥盜墓賊可能還在附近窺視,便立刻下定了決心,對陳領隊說道:“先全方位拍攝墓室外圍影像,不要錯過任何一個角落,拍完後,從上麵開始,先打開第一層。”

    陳領隊立刻領命而去,不多時,影像拍攝完成,大家全都聚集在墓坑四周,等待著開啟金字塔的第一層。

    譚老雖然很想親自上手,但終歸年紀大了,隻得留在墓坑邊上發號施令,陳領隊則帶著另外兩名經驗豐富的考古隊員爬上金字塔頂部。

    隨著譚老手勢落下,陳領隊立刻動手,開始從最頂端的石條鑿起。雖然這座墓室已曆經一千多年,當時的建築手段也遠不及今天這般先進,可這座看似簡單的墓室建築竟然堅固異常,陳領隊費了好大周折,才把第一塊三角形石條撬開,接著慢慢摳下來。

    就在石條脫離塔頂的一刹那,一陣極為強勁的山風突然平地生出,猛然吹過墓坑上空!

    一位站在坑邊的民工隻顧看熱鬧,不經意間被山風吹落坑中,雖然沒啥大礙,卻也被嚇得不輕,從坑裏爬上來之後,便遠遠躲在人群後麵!

    怪風,落坑,吊詭!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