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章 恍然大悟
字數:3155 加入書籤
畢澄和陳領隊隻能暫時偃旗息鼓,靜等譚老回來拿主意。
隻是譚老這一去就是半個多小時,等到譚老的身影從房車裏出來的時候,畢澄立刻迎了上去。
不等畢澄開口,譚老便興奮的說道:“真沒想到,慕容曦皓真是慧眼如炬啊!”
“啥意思?”畢澄不解。
“剛剛我請教了一位專門研究易經的老同學,把這裏的情況跟他詳細描繪了一番,沒想到他竟說這座墓室的地下竟是遍世難尋的地心靈穴!”
譚老抑製不住心底的激動,話裏竟帶了顫音,“要說這地心靈穴本是很多帝王權貴夢寐以求的陰宅居處,可能夠真正找準位置的卻微乎其微,大多數皇帝老兒不過找到些龍脈枝杈罷了,就算那樣,也足有滋養陰魂、庇佑子孫的功效了!”
畢澄根本不懂風水堪輿,此時聽得正是一頭霧水,於是立刻問道:“譚老,地心靈穴是什麽東西啊?我怎麽從來沒聽說過。”
“這地心靈穴可不是什麽東西,而是地下無數氣脈的集結處和換氣口,上可吸收九天真陽之氣,下能汲取厚土陰柔之靈,交互往複,生生不息。往小裏說可保屍體永存不腐、超度亡靈伺機複生,往大裏說則可催生萬物萌發、激揚命理升華,此乃真真切切的仙府樞要之地啊!”
滿目崇仰的譚老略略平複,卻又說道:“要說這地心靈穴自古至今也就秦始皇和成吉思汗找對過,可那都是些風聞傳說,隻是他們的主墓還沒有被開啟過,因此真切情形目前仍舊無人可知。”
畢澄其實想說可能還有一個地心靈穴存在,也就是導致自己左手變化的龍蟾石所在墓穴,但畢澄最後卻淡淡說道:“這就對了,要不這座墓裏的四具不腐屍身還真不好解釋。”
譚老點頭道:“是啊,不僅如此,剛才大家傷口快速自愈也要拜這個地心靈穴所賜,就連我老頭子也跟著沾了光,剛才我聽那位老同學說完,還專門去照了照鏡子,看著還真就年輕了幾歲。”
畢澄雖然已經親眼見識過,但還是忍不住感歎道:“這靈穴還真有這麽神奇?可那隻蛤蟆和小蛇又作何解釋?”
譚老伸手摸著臉頰說道:“要說這事,我還真是感到慚愧,我怎麽就沒想起來呢,這蟾王本就是地靈之精,而它口中的帶冠金蛇則是氣脈使者,兩者出現在地心靈穴裏也就順理成章了。還有那塊石頭,其實就是靈穴的出氣口,既有龍頭模樣,又是蟾蜍身材,正是這兩者經年累月的氣息累積之物,要知道,蛇頭有冠便是龍啊,更何況那條金蛇還生有四爪,背負雙翼呢,這不是現實中的真龍嗎?”
“可我還是不太明白……”
畢澄還沒說完,便被譚老打斷了:“不明白就對了,試問當今世界人心浮躁,凡事都是淺嚐輒止,天天不是上網打遊戲就是手機發微信,就連簡體漢字能認全的都已不多,如此情形,又能有幾人能洞悉我華夏神州源遠流長的史前文化,即便個把自命不凡的風水大師和專家學者,也都是些一知半解之徒,隻是用來糊弄世人、沽名騙錢罷了!”
譚老這番話說得極為痛心疾首,畢澄稍一對照,便暗覺慚愧起來。譚老似乎瞧出畢澄的心思,隨即又安慰道:“小畢也不要多想,現在這種情況主要是世風不古的大環境造成的,不能全怪個人,隻是咱們中華文明根深葉茂、浩瀚如海,有時間一定要認真學習積累才行,千萬不要拿著囫圇吞棗的一知半解當文化,更不能總覺得國外的月亮比國內圓,那樣隻能成為妄自菲薄的洋奴和不學無術的白癡!”
畢澄一麵點頭稱是,一麵虛心受教,最後卻又忍不住問道:“譚老,您的意思是不是那塊怪石暫時不動了?”
譚老立刻答道:“當然,不但不能動,而且要妥善掩埋,然後再細細隱蔽,最好不要讓任何人知道這個秘密!”
畢澄終於鬆了一口氣,卻又提議道:“如果是這樣,我倒建議不要興師動眾,要知道這裏就有二十多人,一旦說出這個秘密,保不齊就有人生出歹念,不定什麽時候回來重新挖掘。”
譚老點頭:“嗯,是這麽個理,那我就對他們說這塊石頭沒有任何研究價值,此地更是瘴癘叢生之地,蟾王金蛇更是最厲害的毒物,然後讓大家盡快把墓室重新填埋,然後馬上撤離!”
畢澄笑道:“譚老,雖然我覺得這句話不太禮貌,但我還是不得不說,薑是老的辣啊!”
譚老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起來。
要說譚老這法子還真管用,尤其是聽到蟾蜍金蛇竟比眼鏡蛇和黑寡婦蜘蛛還要毒上幾倍之時,本還心有不死的考古隊員和民工們就如躲避瘟神一樣,連滾帶爬的從墓坑裏爬上來,然後遠遠避開。
這可苦了畢澄黃峰和耙子,見無人再敢靠近,三個人隻能各自操起一把鐵鍬往墓坑裏填土,譚老竟不顧年高體弱,親自加入進來,米莉也放下大小姐的架子,跟大家並肩幹活。遠遠觀望的陳領隊似乎有些過意不去,強拉幾個民工過來一起掩埋古墓,一直幹到天已徹底黑透,墓室才算基本填好。
眼見大家開始往帳篷走去,畢澄仍舊不放心,又跟黃峰耙子從旁邊的草地上鏟下幾塊草皮,蓋在墓室上方,隨即又把煤球招呼過來,讓小黑馬來來回回的走了幾十圈,眼見不太明顯了,畢澄這才喊起兩人,引著煤球往帳篷食堂走去。
挖掘工作已然圓滿結束,炊事員特意多炒了幾個菜,雖然味道跟耙子的手藝沒法比,但好在可以用今天的特殊發現當作談資下酒,因此大家都是興致勃勃得邊吃邊聊。
幾兩小酒下肚之後,便人人舌下生風,硬是把那塊怪石和蛤蟆小蛇說出了諸多花樣,有的考古隊員本還是三尺講台上教授講師,但此時卻將整日掛在嘴邊的馬克思和黑格爾拋在腦後,反而把玉皇大帝和閻羅大仙之類的天神地鬼一起牽進來,一陣追古溯今,一陣捕風捉影,一時好不熱鬧!
畢澄卻根本沒有聽故事的心思,草草填飽肚子之後,便獨自走出帳篷,然後遙望著星鬥滿天的夜空出起了神。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WWW.101novel.com)